CN202630721U -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30721U CN202630721U CN2011204701017U CN201120470101U CN202630721U CN 202630721 U CN202630721 U CN 202630721U CN 2011204701017 U CN2011204701017 U CN 2011204701017U CN 201120470101 U CN201120470101 U CN 201120470101U CN 202630721 U CN202630721 U CN 2026307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lector
- wind
- cooling tower
- air cooling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涉及对火力发电厂空冷机组空冷塔周围环境侧风进行管理利用的系统。该装置由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导流板隔膜、连通的收风管或风箱、逆止风门和布风管道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导流板将空冷塔吸风口分为两个区域。内区由于受到第二导流板的围护,可以配合空冷塔进风口建立稳定的进风流场。外区的来风被导流带导流后通过设计在收风管或风箱的逆止风门引入收风管或风箱。背风或侧风面逆止风门关闭。收风管或风箱中的风被用作动力气流通过布风管道吹向空冷塔内的换热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领域,特别涉及对空冷机组空冷塔周围环境侧风进行管理利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空冷塔是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机组或塔式直冷机组的关键设备,是建立汽轮机真空,并将冷端热源带走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环境侧风的存在,以及其方向和风速的不可控性,对机组的经济、安全、稳定运行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环境侧风主要会引起塔内漩涡、扰乱空冷塔吸风口流场,导致空冷塔通风量下降、通风流场紊乱、换热效果差等问题。国内外目前主要采取增加十字墙、在外围增设导流墙、翼型墙等办法来减少环境风的影响。
目前的技术大都停留在减弱环境侧风对空冷岛换热影响的层面上,对环境风的利用效果不太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环境侧风对空冷塔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将环境侧风转化为可完全控制和有效利用的冷源,本发明将换热设备外围分成内、外两个区域。内区对环境风的敏感度较小,可以配合空冷塔吸风口建立稳定冷风源。外区利用峡谷效应和逆止风门,将侧风主动引入收风管或风箱,并通过整流和布风系统,对收入的环境风进行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导流板、导流板隔膜、连通的收风管或风箱、逆止风门和布风管道组成。
导流板由沿地面方向的第一导流板或地面和与地面形成一定扩张角的第二导流板组成,第二导流板是曲面板或平面板形成,通过第二导流板将空冷塔进风口分为两个区域,第二导流板与空冷塔进风口之间的区域称为内区,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或地面之间的区域称为外区。根据需要在第二导流板的外侧和第一导流板之间利用中间隔板膜分隔成多个导流带,导流板隔膜垂直安装或焊接于第二导流板的外侧,收风管或风箱布置在空冷塔下方,逆止风门安装在收风管或风箱上,导流带将这个方向的来风通过设计在收风管或风箱外侧的逆止风门引入收风管或风箱。布风管道与收风管或风箱连接。不同方向的收风管或风箱相互联通,将汇集后的环境风通过布风管道由空冷塔内部吹空冷换热器。布风管道的流量分布可根据不同机组流场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或设计成可调节的。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
1. 第二导流板可以起到挡风墙的作用,将环境侧风隔离开,以建立受环境风影响很小的内区作为空冷塔的稳定进风口。
2. 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或地面在圆周方向上建立外区,外区根据需要被分隔成小的 导流带,利用峡谷效应将迎风面的风全部通过导流带收集起来,并通过根部与收风管或风箱连接的逆止风门引入收风管或风箱作为动力风。
3. 收风管或风箱在每个方向上都设计逆止风门,保证在背风面收风管或风箱中的风不会泄漏掉。
4. 汇集后的环境风通过收风管或风箱整流后,通过布风管道按设计方向从空冷塔内吹向换热器区。
5. 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空冷塔进风均匀,消除气流死区,并可以降低气流阻力,提高冷却效率,降低机组背压。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实例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导流板或地面,2.第二导流板,3.导流板隔膜,4.收风管或风箱,5.逆止风门,6.布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具体结构及实施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实例示意图。本发明利用第二导流板将空冷塔进风区域分隔为内区和外区两个区域。内区由于受到第二导流板的围护,基本不受外界环境风影响,可以配合空冷塔吸风口建立稳定的进风流场。
当外区某一弧段成为迎风面时,来风将被导流板引导顺着导流板外侧和导流板隔膜,被第二导流板和第一导流板或地面之间的渐缩型流道形成的峡谷效应加速,吹向地面处的逆止风门。由于外界风压大于收风管或风箱内的压力,逆止风门打开,收风管或风箱开始收集环境风。
当外区某弧段成为背风面或侧风面时,由于收风管或风箱内的气压不小于外区的气压,逆止风门关闭,收风管或风箱内的空气不会外泄。
收风管或风箱收集了环境侧风后形成一定的风压,通过布风管道向上吹向空冷塔内的换热器区。则可实现将无论哪个方向的来风都转化为向上吹向换热器的动力风。
Claims (1)
1.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导流板、导流板隔膜、连通的收风管或风箱、逆止风门和布风管道组成,导流板由沿地面方向的第一导流板或地面和与地面形成一定扩张角的第二导流板组成,导流板隔膜垂直安装或焊接于第二导流板的外侧,收风管或风箱布置在空冷塔下方,逆止风门安装在收风管或风箱上,布风管道与收风管或风箱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701017U CN202630721U (zh) | 2011-11-23 | 2011-11-23 |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701017U CN202630721U (zh) | 2011-11-23 | 2011-11-23 |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30721U true CN202630721U (zh) | 2012-12-26 |
Family
ID=4738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7010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30721U (zh) | 2011-11-23 | 2011-11-23 |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307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8209A (zh) * | 2016-04-11 | 2016-06-22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冷却塔暖风热利用系统 |
-
2011
- 2011-11-23 CN CN2011204701017U patent/CN2026307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8209A (zh) * | 2016-04-11 | 2016-06-22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冷却塔暖风热利用系统 |
CN105698209B (zh) * | 2016-04-11 | 2017-12-01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冷却塔暖风热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83572A (zh) |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机组空冷塔的空气导流装置 | |
US10408551B2 (en) | Columnar cooling tube bundle with wedge-shaped gap | |
CN107013422A (zh) | 一种低品位风能导流式万向汇聚加速装置及发电方法 | |
CN105783540A (zh) | 一种混合通风空冷凝汽器 | |
CN102155850A (zh) | 一种电站直接空冷岛防风导流装置 | |
CN105781900A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通风散热系统 | |
CN202630721U (zh) |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
CN205448744U (zh) | 一种侧风回收式空冷塔 | |
CN105627782B (zh) | 一种侧风回收式湿冷塔 | |
CN203605794U (zh) | 一种带有导风板的冷却塔 | |
CN201627607U (zh) | 火电厂节水改造方案 | |
CN203310303U (zh) | 可调式大型冷却塔配风系统 | |
CN103134380A (zh) | 一种冷却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
CN203687675U (zh) |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空冷塔 | |
CN202547486U (zh) | 一种冷却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
CN103134341A (zh) | 一种空冷塔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 | |
CN206310982U (zh) | 带有风机辅助的太阳能增强型冷却塔 | |
CN202547431U (zh) | 一种空冷岛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之进风管理装置 | |
CN203642775U (zh) |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湿冷塔 | |
CN103712476A (zh) |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空冷塔 | |
CN103697748B (zh) |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湿冷塔 | |
CN102374801B (zh) | 驭风空冷塔 | |
CN105627783B (zh) | 一种侧风回收式空冷塔 | |
CN205448745U (zh) | 一种侧风回收式湿冷塔 | |
CN103134340A (zh) | 一种空冷岛环境风管理利用系统之进风管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