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05628U -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05628U
CN202605628U CN 201220218603 CN201220218603U CN202605628U CN 202605628 U CN202605628 U CN 202605628U CN 201220218603 CN201220218603 CN 201220218603 CN 201220218603 U CN201220218603 U CN 201220218603U CN 202605628 U CN202605628 U CN 202605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training aids
reversed
pilla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86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平
吕允晴
杨红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Priority to CN 2012202186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05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05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056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的腰背扭转训练器。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包括底座和通过支柱架设在底座上方的坐垫,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带阻力的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设置有摆动支架,所述摆动支架上部设有肩臂固定装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和摆动装置分别位于支柱的前、后方。本实用新型针对腰部扭转训练,能够有效保证使用者身体扭腰运动时的转动轴心与装置阻力方向转动一致,且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的腰背扭转训练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划船、游泳等对运动员专项体能和运动技术具有较高要求的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专项力量训练是核心训练内容之一。运动员传统的力量训练大多是通过重力训练器材。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针对腰部扭动运动的训练器材,有一些通用的健身器材却针对性不强,且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本实用新型以运动员、健康人的腰部扭动的肌群力量训练为主。此外,有些运动员受伤后在治疗期间如能使用一些相应的康复器材进行康复训练,将会大大降低二次受伤的风险,并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176967.X的一种新型双位扭腰训练器,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立柱、固定于立柱上部的扶手、位于底座左右两旁的底柱,以及转接于底柱上端能绕底柱水平自由转动的转动台,所述扶手为一环绕立柱并通过其中部的连接纵梁与立柱连接固定的矩形环,且矩形环左高右低倾斜0°~15°设置,所述转动台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凸起。该实用新型可以增强人体腰部、腹部的肌肉力量,发展髋关节的柔韧性与灵活性。但是该装置结构简陋、使用不便,无法实现腰部往复力量训练,且该装置无法保证使用者身体扭腰运动时的转动轴心与装置阻力方向转动一致,训练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扭腰训练的、能够有效保证使用者身体扭腰运动时的转动轴心与装置阻力方向转动一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腰背扭转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包括底座和通过支柱架设在底座上方的坐垫,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带阻力的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设置有摆动支架,所述摆动支架上部设有肩臂固定装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和摆动装置分别位于支柱的前、后方。训练时使用者坐在坐垫上,通过肩臂固定装置固定上肢,通过脚部固定装置固定脚部,开始扭腰运动,坐垫下方带阻力的摆动装置保证了扭腰训练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肩部固定装置包括架设在摆动支架上端的“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肩臂限位柱。“U”形支架开口端朝向坐垫,两根张开的直杆相对于坐垫对称,其上竖直设置的肩臂限位柱用于固定使用者的上肢,使腰部扭转运动更有效。
作为优选,所述肩臂限位柱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U”形支架两端前部,每组肩臂限位柱限定了一个置臂格。每两个有间隔的肩臂限位柱为一组,两组对称安装在“U”形支架开口的两个直杆端部,每组肩臂限位柱之间的间隔正好为使用者提供了放置手臂的置臂格,该置臂格的宽度与普通人手臂的宽度相仿,因此兼具固定手臂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U”形支架上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位于置臂格底部。置臂格底部的软垫利于保护使用者的手臂,提供较舒适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U”形支架中部设置有背靠垫。背靠垫紧紧抵靠在使用者的背部,辅助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挺直背部,规范了使用者的训练体态。
作为优选,所述肩臂限位柱外壁设有保护垫。保护垫采用柔软的海绵制成,可以更好的保护使用者手臂。
作为优选,所述支柱顶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指向脚部定位装置的一端长于坐垫,该端设置有竖直的腿部限位柱。支柱顶端的横梁不仅加固了坐垫,使坐垫得到充分支撑,而且长出坐垫的部分正好可以安装腿部限位柱,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成本。腿部限位柱为与肩臂限位柱类似的竖直圆柱,包裹有保护软垫,该腿部限位柱的结构特征使其不仅可以很好的间隔使用者两腿,为之提供较好的限位支撑,而且体积小、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装置为液压摆动缸,所述液压摆动缸设置有阻力调节阀。液压摆动缸可实现整个支架的带有一定阻力的来回往复运动,压力调节阀即可调节支架的摆动阻力,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装置设置在坐垫下方并与支柱固定连接。摆动装置设置在较大的坐垫下方,较充分地利用了闲置空间,优化了整体结构,减小了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向支柱方向倾斜的竖杆和设置在所述竖杆上的横杆。该结构实用性好,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腰部扭转训练,能够有效保证使用者身体扭腰运动时的转动轴心与装置阻力方向转动一致,且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摆动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包括底座1和通过支柱2架设在底座1上方的坐垫3,底座1上还安装有液压摆动缸12,液压摆动缸12设置有摆动支架4和可调节该摆动支架4摆动阻力的阻力调节阀13,液压摆动缸12位于支柱2的正后方并安装在坐垫3下放的底座1上,液压摆动缸12前部还通过连接件与支柱2固定连接以确保其稳定性;摆动支架4上部安装有“U”形支架5,“U”形支架5开口的两根直杆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肩臂限位装置,每组限位装置包括两根包裹有保护垫16的肩臂限位柱6,两根肩臂限位柱6之间限定了一个宽度与一般人的手臂宽度相仿的置臂格7,置臂格7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手臂的软垫8;“U”形支架中部内侧安装有背靠垫9。
底座1上还设置有脚部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向支柱2方向倾斜的竖杆14和设置在所述竖杆14上的横杆15,竖杆14位于支柱2的正前方。支柱2顶端设置有横梁10,横梁10指向脚部定位装置一端长于坐垫3,该长端安装有竖直的腿部限位柱11,该腿部限位柱11与肩臂限位柱6的结构和功能类似。
训练时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将上臂置于置臂格内并搭放在置臂格底部的软垫上,背部紧紧抵靠在背靠垫上,腿部分开放置在腿部限位柱两侧,脚步勾住脚步限位装置的横杆15,即可开始扭腰运动训练。坐垫下方的液压摆动缸可实现扭腰训练的往复运动,通过调节液压摆动缸上的压力调节阀调节运动阻力。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包括底座(1)和通过支柱(2)架设在底座上方的坐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带阻力的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设置有摆动支架(4),所述摆动支架(4)上部设有肩臂固定装置;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和摆动装置分别位于支柱(2)的前、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固定装置包括架设在摆动支架(4)上端的“U”形支架(5),所述“U”形支架(5)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肩臂限位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限位柱(6)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U”形支架(5)两端前部,每组肩臂限位柱(6)限定了一个置臂格(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5)上设置有软垫(8),所述软垫(8)位于置臂格(7)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5)中部设置有背靠垫(9)。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限位柱(6)外壁设有保护垫(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顶端设置有横梁(10),所述横梁(10)指向脚部定位装置一端长于坐垫(3),该端设置有竖直的腿部限位柱(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为液压摆动缸(12),所述液压摆动缸(12)设置有阻力调节阀(1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设置在坐垫(3)下方并与支柱(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扭转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向支柱(2)方向倾斜的竖杆(14)和设置在所述竖杆(14)上的横杆(15)。
CN 201220218603 2012-05-16 2012-05-16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05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8603 CN202605628U (zh) 2012-05-16 2012-05-16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8603 CN202605628U (zh) 2012-05-16 2012-05-16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05628U true CN202605628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3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86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05628U (zh) 2012-05-16 2012-05-16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056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0032A (zh) * 2014-04-20 2015-11-25 青岛瑞箭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摆腿练习器
CN111000671A (zh) * 2020-01-21 2020-04-14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脊柱患者矫正锻炼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0032A (zh) * 2014-04-20 2015-11-25 青岛瑞箭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摆腿练习器
CN111000671A (zh) * 2020-01-21 2020-04-14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脊柱患者矫正锻炼装置
CN111000671B (zh) * 2020-01-21 2021-07-0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脊柱患者矫正锻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7147U (zh) 体育教学用蹬伸锻炼器
CN106422186B (zh) 一种体育锻炼仰卧收腹器械
CN203861854U (zh) 配重牵拉式颈、腰部健身器
CN206852991U (zh) 一种健身座椅
CN202605628U (zh)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CN206777717U (zh) 一种髋部核心肌群训练器械
CN201988114U (zh) 躯干液压往复扭转训练器
CN205494823U (zh) 一种用于四肢锻炼的健身器
CN202105374U (zh) 伸腰伸背健身器
CN210472963U (zh) 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
CN201921391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108295436A (zh) 一种体育训练上肢锻炼装置
CN102100967A (zh) 泳姿健身(训练)器
CN203139497U (zh) 一种健骑机
CN204767202U (zh) 一种新型防滑划船健身器
CN109925668A (zh) 一种腿部训练装置
CN103657002B (zh) 一种磁疗健身康复器
CN208049271U (zh) 一种户外体育健身器材
CN202802670U (zh) 一种柔性自由捶打式健身球
CN202620560U (zh) 上肢健力架
CN205730111U (zh) 一种家用组合式哑铃凳
CN20575944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育锻炼器
CN20504204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能训练系统
CN203329264U (zh) 一种健身减肥呼啦圈
CN202105369U (zh) 可调型身体拉伸旋转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G HONGCHU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EJIANG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Effective date: 20130812

Owner name: ZHEJIANG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HONGCHUN

Effective date: 201308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12

Address after: 1008 room 212, sports building, 310000 Stadium Road,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Patentee after: Yang Hongchun

Address before: 1008 room 212, Sports Bureau 310000, Stadium Road, Xiache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Yang Hongchu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