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3729U -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93729U
CN202593729U CN 201220188921 CN201220188921U CN202593729U CN 202593729 U CN202593729 U CN 202593729U CN 201220188921 CN201220188921 CN 201220188921 CN 201220188921 U CN201220188921 U CN 201220188921U CN 202593729 U CN202593729 U CN 20259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bevel gear
coupling
hooke
trea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889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地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1889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9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9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937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包括前车架、两横支架、两前轮架、两方向控制杆、前、后传动轴、第一至四驱动盘、第一至四脚踏杆组、中车架、后轮传动杆、后车架、两后横框架、两后轮架等构件所组成,除了具有多人共乘的功能与骑乘乐趣以外,可选择不组接中车架而由其前车架直接衔接后车架构成一提供两人骑车且左、右并排方式的双人共乘车使用功能,通过两人骑乘时左、右并排而提升骑乘时两人互动的乐趣,再者,其方向控制杆转向时即相对连动其结合的前轮架与前轮平稳的转向。

Description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可提供一至四人骑乘,也可选择组装成只供两人并排骑乘的双人协力车,不使用时也可收合以减少空间便于收纳。
背景技术
台湾新型第M290839号【四轮协力车】、台湾新型第M312479号【四轮协力车之结构改良】与台湾新型第M322908号【协力车转向结构】专利案揭露了四人座结构的协力车,虽然都具有多人骑乘的功能,其仍存在以下有待改善的地方:
1.整体结构体积大、又笨重且不能收合,收纳相当不方便,且就制造厂商或经销商而言更不便于包装与运输作业。
2.由于通过链条传动,当左、右并排的两位骑乘者只有一个踩踏施力或一骑乘者踩踏较用力而造左、右两侧踩踏施力落差较大的情形时很容易导致链条脱落或断裂,一旦发生此种情形,由于整体车体很重且体积大,要推回家里或租车商店非常吃力,从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以及维修的麻烦。
3.转向时仅通过前轮组的前叉门连接的连动杆使二前轮可作同步转动,因此其转向动作较不顺畅平稳
4.大量的框架结构仰赖焊接固定,不但浪费人力与工时,且亦不符合环保的原则。
在市场上亦有前、后排列的二人、三人、四人甚至四人以上的协力车,由于骑乘车前、后排列,因此互动不易,丧失共乘的乐趣,且可共乘人数愈多的协力车转弯更不容易。
再者,先前技术虽也有可面对面排列而骑乘的协力车以利于彼此互动,但逆向乘坐的使用者可能有头晕、晕车的不适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除了具有多人共乘的功能与骑乘乐趣以外,可选择不组接中车架而由其前车架直接衔接后车架构成一提供两人骑车且左、右并排方式的双人共乘车使用功能,而亦使两人骑乘时左、右并排而提升骑乘时两人互动的乐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其可选择多人骑乘功能以及两人并排的骑乘功能,相对扩大其适用范围与产业上利用价值,并兼具使用的方便性、可选择性与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具有可节省材积便于收纳以及便于包装与运输作业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可达到同步转向并平稳的目的,且因无需使用链条传动,可避免因链条脱落或断裂而造成使用者或脚踏车租赁业者维修上的麻烦与困扰,相对可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其可大幅节省重量与材积,因此具有重量较轻、机动性提升的优点,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框架与构件相互之间的焊接部位,相对亦符合环保的原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包括一前车架,其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具连接部以通过两定位轴分别与两横支架的内侧连接,所述两定位轴的下方分别穿出两横支架下端之后再与两内纵向连杆的前侧枢接,并由两内纵向连杆的后端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横连杆内侧以及一中间横连杆的两端枢接,所述两后横连杆的内侧分别具有齿轮部以相互啮合,所述前车架后侧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多个连接组件选择与中车架或后车架衔接;一两横支架,分别由其内侧的连接部的连接槽被前述连接前车架的两定位轴穿设,另外两横支架的外侧分别具有上枢接部与下枢孔以分别与两方向控制杆以及两前轮架枢接,且所述两横支架的上枢接部具有下枢槽以及具有向后倾斜角度的上枢槽以供枢设一转向万向接头,并使转向万向接头的一侧设在所述上枢接部的下枢槽,所述转向万向接头的另一侧则设在前述上枢接部的上枢槽;两前轮架,分别具有枢槽以通过两方向控制杆分别与两横支架枢接,所述两前轮架并分别通过锁固组件与两方向控制杆结合固定,所述两前轮架分别包括一轮座以分别设前轮;两方向控制杆,分别由其上端与两横支架所枢设的转向万向接头的一侧连接,再由转向万向接头的另一侧与把手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把手转动杆的上方并结合把手杆,所述两方向控制杆通过锁固组件与两前轮架结合,而两方向控制杆的下方则分别穿过两横支架与两前轮架之后通过锁固组件与两外纵向连杆的前端结合,且由两外纵向连杆的后端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横连杆的外侧枢接,进而当两把手杆或一把手杆被使用者转向时,即可利用其结合的把手转动杆通过转向万向接头连动方向控制杆连动以及与方向控制杆结合的前轮架转向,且通过前轮架所结合的外纵向连杆的后端带动后横连杆连动内纵向连杆随之偏移,且同时可由后横连杆的齿轮部连动相啮合的另一后横连杆以带动另一内纵向连杆与另一前轮架枢转;一前传动轴,轴向枢设在中车架,所述前传动轮的前、后两端分别固设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一离合器,所述前传动轴设有一介于所述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一离合器之间的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的设置方向并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设置在前传动轴的方向相反;一第一驱动盘,通过其一体或另结合的轴心枢设在中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的一侧穿出中车架的一侧壁,再与第一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一第一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踏杆轴的一端并与一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一驱动盘连接;一第二驱动盘,通过其轴心枢设在中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的一侧穿出中车架的另一侧壁,再与第二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一第二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于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端的踏杆轴并与一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二驱动盘连接;一中车架,用于枢设前传动轴,并在其两侧壁前方分别枢设第一驱动盘与第二驱动盘,且恰使前传动轴所设的第一离合器位于中车架的后端,所述中车架的前方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连接组件与前车架的衔接单元衔接固定,中车架后方亦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多个连接组件与后车架衔接,所述上支架的上方两侧分别连接前座横杆以分别组设前座垫,另外所述上支架上方两侧连接的前座横杆上方另结合把手杆,以分别在把手杆的两侧组设把手;一后传动轴,轴向枢设在后车架,前端设有一第二离合器以对应与所述前传动轴的第一离合器相互插接连接,所述后传动轴并由前向后间隔设有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的设置方向并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设在后传动轴的方向相反,所述后传动轴的后端另设一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的设置方向则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设在后传动轴的方向相反;一第三驱动盘,通过其轴心枢设在后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穿出后车架的一侧壁再与第三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前述后传动轴所设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一第三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端的踏杆轴与一后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后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三驱动盘连接;一第四驱动盘,通过其轴心枢设在后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的一侧穿出后车架的另一侧壁再与第四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所述后传动轴所设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一第四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端的踏杆轴与一后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后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四驱动盘连接;一后轮传动杆,横向枢设在后车架,其包括位于后车架一侧壁的一侧的第一杆部以及位在后车架另一侧壁的另一侧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后伞齿轮,所述第一后伞齿轮枢设在后车架的一侧壁,且第一后伞齿轮与所述后传动轴所设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杆部的另一端结合一第一万向接头,再由第一万向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一后轮架,另外,所述第一杆部设有第二万向接头,所述第二万向接头连接所述第一后伞齿轮,而所述第一杆部另设有第三万向接头,所述第三万向接头介于所述第一万向接头与第二万向接头之间,所述第一杆部并包括一可伸缩段,所述可伸缩段包括一多边形杆块以及设在所述第一后伞齿轮内的多边形内槽孔,使所述多边形杆块可滑套入多边形内槽孔,且所述多边形杆块具有内槽孔以供第二万向接头的一侧插入并通过锁固组件锁固连接,所述多边形杆块另设有一滑槽可供第一后伞齿轮另穿设的定位件的一端伸入,以防止多边形杆块脱离第一后伞齿轮,另外,所述第二杆部的另一端结合一第四万向接头,再由第四万向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另一后轮架,所述第二杆部设有第五万向接头,所述第五万向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后伞齿轮,而所述第二杆部另设有第六万向接头,所述第六万向接头介于所述第四万向接头与第五万向接头之间,所述第二杆部包括一可伸缩段,所述可伸缩段包括一多边形杆块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后伞齿轮内的多边形内槽孔,使所述多边形杆块可滑套入多边形内槽孔,且所述多边形杆块另具有内槽孔以供所述第五万向接头的一侧插入并通过锁固组件锁固连接,所述多边形杆块另设有一滑槽可供第二后伞齿轮另穿设的定位件的一端伸入,以防止多边形杆块脱离第二后伞齿轮;一后车架,用于枢设后传动轴,在其两侧壁的后侧横向枢设后轮传动杆,而所述两侧壁的前方分别枢设第三驱动盘与第四驱动盘,并可供容纳后传动轴,恰使后传动轴所设的第二离合器向前面对所述后车架的前槽孔,所述后车架的前方另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连接组件与中车架或前车架连接固定,而所述后车架上方另连接有向上延设的上支架,再者,所述后车架的后方左、右两侧各具有连接部,以分别通过两枢接组件与两后横框架的内侧枢接,且所述后车架的底部枢设相啮合的两活动齿轮;两后横框架,分别在其左、右两侧具有前、后相隔的两支架,所述两支架内侧设有枢接部,且各枢接部分别通过两枢接组件与后车架枢接,且所述用在将后横框架的两支架与后车架两侧枢接的两枢接组件的一端穿出部位分别结合一前、后相啮合的前齿轮与后齿轮,且各前齿轮由其内侧与前述后车架所枢设的活动齿轮相啮合,而所述后横框架左、右两侧的各两支架在其外侧各具有枢接部,且各枢接部并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连接架的内侧枢接,且所述两连接架的外侧则各具枢接部以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轮架枢接;两后轮架,分别在其内侧具有枢接部以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横框架的两支架外侧枢接,所述两后轮架各包括一轮座以枢接后轮。
所述后轮传动杆的第二杆部的一端具有第二后伞齿轮,所述第二后伞齿轮并枢设在后车架的另一侧壁,且第二后伞齿轮并与另一轴向的第三后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后伞齿轮可与马达的轴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1.除了具有多人共乘的功能与骑乘乐趣以外,可选择不组接中车架而由其前车架直接衔接后车架构成一提供两人骑车且左、右并排方式的双人共乘车使用功能,而亦使两人骑乘时左、右并排而提升骑乘时两人互动的乐趣,并由于可选择多人骑乘功能以及两人并排的骑乘功能,相对扩大其适用范围与产业上利用价值,并兼具使用的方便性、可选择性与实用性。
2.具有可节省材积便于收纳以及便于包装与运输作业的实用性。
3.当一方向控制杆转向时即相对连动其结合的前轮架与前轮转向,而达到同步且平稳的转向的目的。
4.无需使用链条传动,可避免因链条脱落或断裂而造成使用者或脚踏车租赁业者维修上的麻烦与困扰,并相对可提高使用寿命。
5.可大幅节省重量与材积,因此具有重量较轻、机动性提升的优点,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框架与构件相互之间的焊接部位,相对亦符合环保的原则。
6.可利用马达通过第三后伞齿轮与第二后伞齿轮传动后轮传动杆,而兼具有可选择电动车的使用功能。
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轮架、方向控制杆、横支架与把手转动杆的部份组合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份传动结构的部份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车架及其相关构件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车架及横支架相关构件的部份立体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车架与其中的一横支架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方向控制杆、两横支架、两前轮架、两内、外纵向连杆与两后横连杆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向控制杆连动前轮架、外纵向连杆、后横连杆、内纵向连杆、另一后横连杆、另一内纵向连杆、另一外纵向连杆与另一前轮架的转向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向控制杆、外纵向连杆、后横连杆与内纵向连杆的部份分解状态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车架与一横支架、前轮架的部份立体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轮架与前轮轴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车架及其相关构件的部份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车架与第一驱动盘及接头的部份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车架与第二驱动盘及接头的部份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车架的上支架与后横杆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车架及其相关构件的部份立体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车架、后轮传动杆、两后横框架与两后轮架的部份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车架、后轮传动杆、两后横框架与两后轮架尚未完全收合的部份平面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车架与第三驱动盘及接头的部份断面放大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车架与第四驱动盘及接头的部份断面放大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架的立体放大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架与后轮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传动杆一侧的伸缩段的部份构件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传动杆一侧的伸缩段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传动杆另一侧的伸缩段的部份构件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传动杆另一侧的伸缩段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车架的上支架与后横杆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结构与中车架、后车架的俯视平面配置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前轮架、两内、外纵向连杆与两后横连杆的收合动作平面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中前车架与后车架直接组接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包括:
一前车架1(如图1、图5、图6、图7、图11所示),其前方的左、右两侧各具连接部11以及两定位轴12(如图6、图7所示)分别与两横支架2的内侧连接,所述两定位轴12的上方各为多边形杆体121(如图7所示)以对应嵌插所述前车架1的连接部11上方的多边形连接槽111(如图6、图7所示)并嵌接横支架2,而所述两定位轴12的下方为圆轴状杆体122(如图7所示),且分别穿出两横支架2下端之后再与两内纵向连杆14(如图6、图7、图8、图11所示)的前侧140枢接,并由两内纵向连杆14的后端分别通过枢接组件141(如图6、图11所示)与两后横连杆15的内侧以及一中间横连杆142的两端枢接,且所述两后横连杆15的内侧各具有齿轮部151以相互啮合;再者,所述前车架1后侧则设有衔接单元A(如图11所示)例如衔接槽10(如图11所示)以及与所述衔接槽10相连通的多个连接孔101(如图5所示),以及多个连接组件例如定位插销(图中未示出)或螺丝102(如图1、图5所示)与螺帽103选择与中车架6(如图1所示)或后车架8衔接;
一两横支架2,分别由其内侧的连接部21(如图5、图6、图7、图11所示)的连接槽211被前述两定位轴12穿设,且所述连接部21的连接槽211上方2111对应被前述定位轴12的多边形杆体121的下方嵌插定位,使所述两横支架2无法枢转,而当两定位轴12被向上拉移而使多边形杆体121下端脱离横支架2的连接槽211的上方2111时,则使所述两横支架2呈可枢转状态,以利于收合与收纳(如图30所示),另外,如图2、图11所示,所述两横支架2的外侧各具有上枢接部22与下枢孔23以分别与两方向控制杆4以及两前轮架3枢接,且所述两横支架2的上枢接部22具有下枢槽222以及具有向后倾斜角度的上枢槽221以供枢设一转向万向接头45,并使所述转向万向接头45的一侧451设在前述上枢接部22的下枢槽222,而所述转向万向接头45的另一侧452则设在前述上枢接部22的上枢槽221;
两前轮架3,各具有枢槽31以及两方向控制杆4分别与两横支架2枢接,所述两前轮架3并分别通过销或键或插销或其它锁固组件311(如图2、图11所示)与两方向控制杆4结合固定,所述两前轮架3分别包括一轮座32(如图5、图11、图12所示),各轮座32具内轴孔321(如图12所示)以供前轮轴33一侧的轴部331套入,所述的各前轮轴33的另一侧为轴心部332可分别用于枢设两前轮37,并通过锁固组件303(如图11所示)予以锁固;
两方向控制杆4,分别由其上端42与两横支架2所枢设的转向万向接头45(如图2所示)的一侧451连接,再由所述转向万向接头45的另一侧452与把手转动杆430的下端4301连接,所述把手转动杆430的上方则可直接结合把手杆43,或者由所述把手转动杆430的上方先插套一可上、下伸缩的支杆431,然后由所述支杆431的上方结合把手杆43,前述两方向控制杆4并另藉锁固组件311(如图11所示)与两前轮架3结合,而所述两方向控制杆4的下方41则分别穿过两横支架2与两前轮架3之后通过锁固组件44(另如图10所示)与两外纵向连杆16的前端161结合,且由所述两外纵向连杆16的后端分别通过枢接组件160(如图8~图11所示)与两后横连杆15的外侧152枢接,进而当两把手杆43或一把手杆43被使用者转向时,即可利用其结合的把手转动杆430通过转向万向接头45连动方向控制杆4连动以及与所述方向控制杆4结合的前轮架3转向,且通过前轮架3所结合的外纵向连杆16的后端带动后横连杆15连动内纵向连杆14随之偏移,且同时可由后横连杆15的齿轮部151连动相啮合的另一后横连杆15以带动另一内纵向连杆14与另一前轮架3枢转(如图9所示),相对亦达到同步且平稳的转向的目的;
一前传动轴51(如图3、图29所示),轴向枢设在中车架6,其前、后两端分别固设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511(伞齿轮内装设一单向轴承即成为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一离合器512,所述前传动轴51还设有一介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511与第一离合器512之间的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513,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513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511设置在前传动轴51的方向相反;
一第一驱动盘52,通过其一体或另外结合的轴心521(如图14所示)枢设在中车架6内,并由其轴心521的一侧穿出中车架6的一侧壁,再与第一踏杆组53的接头530连接,第一驱动盘52的周缘具有伞齿部522用来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511(如图3、图29所示)啮合;
一第一脚踏杆组53(如图3、图13所示),包括一踏杆531以及位在踏杆531两端的踏杆轴532、533,分别通过各踏杆轴532、533枢设踏板534,且一踏杆轴532的一端与一连动杆535的一端结合,再由所述连动杆535上端所设的接头530(如图3、图14所示)与第一驱动盘52连接,且接头530所设插销5301(如图1所示)拔出时,第一脚踏杆组53即可向中车架6方向收合以便于收纳;
一第二驱动盘54,通过其轴心541(如图15所示)枢设在中车架6内,并由其轴心541的一侧穿出中车架6的另一侧壁,再与第二踏杆组55的接头550(如图3、图14所示)连接,第二驱动盘54的周缘具有伞齿部542用来与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513啮合(如图3、图29所示);
一第二脚踏杆组55(如图3所示),包括一踏杆551以及位在踏杆551两端的踏杆轴552、553,分别通过各踏杆轴552、553枢设踏板554,且一端的踏杆轴552并与一连动杆555的一端结合,再由所述连动杆555上端所设的接头550(如图15所示)与第二驱动盘54连接,且接头550所设插销(图中未示出)拔出时,第二脚踏杆组55即可向中车架6方向收合以便于收纳;
一中车架6(如图1、图2、图13、图29所示),用于枢设前传动轴51,并在其两侧壁前方分别枢设第一驱动盘52(如图14所示)与第二驱动盘54(如图15所示),且恰使前传动轴51所设的第一离合器512位在中车架6的后端(如图29所示),中车架6的前方设有衔接单元B(如图13所示)例如衔接套块62与设在所述衔接套块62的多个连接孔621,以通过连接组件例如定位插销(图中未示出)或螺丝102及螺帽103与前车架1的衔接单元A(如图5所示)衔接固定,中车架6后方亦设有衔接单元C(如图13所示)例如衔接槽63(如图29所示)以及与衔接槽63相连通的多个连接孔631(如图13所示),以通过多个连接组件例如定位插销(图中未示出)或螺丝64及螺帽65与后车架8衔接;另外中车架6上方连接有上支架66(如图13所示),上支架66可设有公知的高低伸缩调整结构E(如图13所示),因为是公知技术故不另赘述。上支架66的上方两侧分别连接前座横杆67以分别组设前座垫68。另外,上支架66上方两侧连接的前座横杆67上方另结合把手杆69,以分别在把手杆69的两侧组设把手691,且上支架66的上方两侧还设有一或一以上的枢接部661(如图13、图16所示)以通过两定位杆660分别与前座横杆67所设枢接部671连接,两定位杆660的上方各为多边形杆体6601以对应嵌插上支架66上方的枢接部661的多边形连接槽6611(如图16所示)并嵌接前座横杆67的枢接部671。两定位杆660的下方为圆轴状杆体6602且穿出前座横杆67的枢接部671的连接槽6710,且连接槽6710的上方为多边形槽孔6711以对应被定位杆660的多边形杆体6601下方嵌插定位,使前座横杆67无法枢转,而当两定位杆660被向上拉移,而使其多边形杆体6601的下端脱离前座横杆67上方的枢接部671的连接槽6710的上端时,则使前座横杆67呈可枢转状态,以利枢转收合而节省空间;
一后传动轴71(如图3、图29所示),轴向枢设在后车架8,其前端设有一第二离合器711以对应与前传动轴51的第一离合器512相互插接连接,后传动轴71并由前向后间隔设有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712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713,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712的设置方向并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713设在后传动轴71的方向相反,另外,后传动轴71的后端另设一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714,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714的设置方向则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713设在后传动轴71的方向相反;
一第三驱动盘72(如图3、图20、图29所示),通过其轴心721枢设在后车架8内,并由其轴心721穿出后车架8的一侧壁81(如图20所示)再与第三踏杆组73的接头730连接,而第三驱动盘72的周缘具有伞齿部722用来与后传动轴71所设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712啮合;
一第三脚踏杆组73(如图3、图17所示),包括一踏杆731以及位在踏杆731两端的踏杆轴732、733,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732、733枢设踏板734,且一端的踏杆轴732并与一后连动杆735的一端结合,再由后连动杆735上端所设的接头730与第三驱动盘72连接,且接头730所设插销7301(如图1所示)拔出时,第三脚踏杆组73即可向后车架8方向收合以便于收纳;
一第四驱动盘74(如图3、图21、图29所示),通过其轴心741枢设在后车架8内,并由其轴心741的一侧穿出后车架8的另一侧壁82(如图21所示)再与第四踏杆组75的接头750连接,第四驱动盘74的周缘具有伞齿部742用来与前述后传动轴71所设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713啮合;
一第四脚踏杆组75,包括一踏杆751以及位在踏杆751两端的踏杆轴752、753,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752、753枢设踏板754,且一的踏杆轴752并与一后连动杆755的一端结合,再由后连动杆755上端所设的接头750与第四驱动盘74连接,且接头750所设插销(图中未示出)拔出时,第四脚踏杆组75即可向后车架8方向收合以便于收纳;
一后轮传动杆70(如图3、图24、图26、图29所示),横向枢设在后车架8,其包括位在后车架8一侧壁81的一侧的第一杆部76以及位在后车架8另一侧壁82的另一侧的第二杆部77,第一杆部76的一端具有第一后伞齿轮761(如图3、图24所示),第一后伞齿轮761并枢设在后车架8的一侧壁81,且第一后伞齿轮761并与后传动轴71所设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714啮合,第一杆部76的另一端并结合一第一万向接头762,再由第一万向接头762的另一端7621(如图23所示)连接一后轮架90,另外第一杆部76并设有第二万向接头763,第二万向接头763连接第一后伞齿轮761,而第一杆部76另设有第三万向接头764,第三万向接头764介于第一万向接头762与第二万向接头763之间,第一杆部76包括一可伸缩段(另如图24、图25所示),所述可伸缩段包括一多边形杆块765以及设在第一后伞齿轮761内的多边形内槽孔7611,使多边形杆块765可滑套入多边形内槽孔7611,且多边形杆块765具有内槽孔7651以供第二万向接头763的一侧7631插入并通过锁固组件7652锁固连接,多边形杆块765另设有一滑槽7653可供第一后伞齿轮761穿设的定位件767的一端7671伸入(如图25所示),以防止多边形杆块765脱离第一后伞齿轮761,而第二杆部77(如图3所示)的一端具有第二后伞齿轮771,第二后伞齿轮771枢设在后车架8的另一侧壁82(如图26所示),且第二后伞齿轮771与另一轴向的第三后伞齿轮773啮合,而第三后伞齿轮773可与马达774(如图4所示)的轴心7741连接,另外,第二杆部77的另一端结合一第四万向接头775,再由第四万向接头775的另一端7751(如图3所示)连接另一后轮架90,第二杆部77设有第五万向接头776,第五万向接头776并连接第二后伞齿轮771,而第二杆部77另设有第六万向接头777,第六万向接头777介于第四万向接头775与第五万向接头776之间,第二杆部77包括一可伸缩段(如图26、图27所示),所述可伸缩段包括一多边形杆块778以及设在第二后伞齿轮771内的多边形内槽孔7711,使多边形杆块778可滑套入多边形内槽孔7711,且多边形杆块778具有内槽孔7781以供第五万向接头776的一侧7761插入并通过锁固组件7782锁固连接,多边形杆块778另设有一滑槽7783可供第二后伞齿轮771另穿设的定位件779的一端7791伸入,以防止多边形杆块778脱离第二后伞齿轮771;
一后车架8(如图1、图17、图29所示),用于枢设后传动轴71,并在其两侧壁81、82的后侧横向枢设后轮传动杆70,而两侧壁81、82的前方分别枢设第三驱动盘72(如图20所示)与第四驱动盘74(如图21所示),并可供容纳后传动轴71,恰使后传动轴71所设的第二离合器711向前面对后车架8的前槽孔83,后车架8的前方另设有衔接单元D,例如衔接套块84与设在衔接套块84的多个连接孔841,以通过连接组件例如定位插销(图中未示出)或螺丝102、64及螺帽103、65与中车架6或前车架1连接固定,而后车架8上方另连接有向上延设的上支架85(如图17所示),上支架85可设有公知的高低伸缩调整结构F,因为是公知技术故不另赘述。上支架85的上方两侧并分别连接后座横杆86以分别组设后座垫860,且上支架85上方两侧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枢接部851(如图17、图28所示)以通过两定位杆87分别与后座横杆86所设枢接部861连接,两定位杆87的上方各为多边形杆体871以对应嵌插上支架85上方的枢接部851的多边形连接槽8511(如图28所示)并嵌接后座横杆86的枢接部861,而两定位杆87的下方为圆轴状杆体872且穿出后座横杆86的枢接部861的连接槽8611,且连接槽8611的上方为多边形槽孔8612以对应被定位杆87的多边形杆体871下方嵌插定位,使后座横杆86无法枢转,而当两定位杆87被向上拉移,而使其多边形杆体871的下端脱离所述后座横杆86上方的枢接部861的连接槽8611的上端时,则使后座横杆86呈可枢转状态,以利枢转收合而节省空间;再者,后车架8的后方左、右两侧分别具有连接部89,以分别通过两枢接组件892与两后横框架9的内侧枢接,且后车架8的底部另枢设相啮合的两活动齿轮801、802(如图18、图19所示);
两后横框架9,分别在其左、右两侧具有前、后相隔的两支架91、92(如图17所示),两支架91、92内侧设有枢接部911、921,且各枢接部911、921分别通过两枢接组件892与后车架8枢接,且用于将后横框架9的两支架91、92与后车架8两侧枢接的两枢接组件892的一端穿出部位分别结合一前、后相啮合的前齿轮941(如图18所示)与后齿轮942,且各前齿轮941并由其内侧与前述后车架8所枢设的活动齿轮801、802(如图18所示)相啮合,而后横框架9左、右两侧的各两支架91、92并在其外侧分别具有枢接部912、922,且各枢接部912、922并分别通过枢接组件913、914与两连接架95的内侧枢接,且两连接架95的外侧则分别具有枢接部955,以分别通过枢接组件956与两后轮架90枢接,位在两后横框架9左、右两侧的两支架91、92分别设有可相互定位的卡扣组件组G,本实施例包括设在两支架91、92的卡扣柱910与卡扣件920,通过一支架92所设卡扣件920的卡槽9201可与另一支架91所设卡扣柱910相互卡扣定位使两支架91、92定位而不会枢转;
两后轮架90(如图17、图22、图23所示),分别在其内侧具有枢接部901,且各枢接部901具有枢槽9011(如图22所示),以分别通过枢接组件956与两后横框架9的两支架91、92外侧枢接,两后轮架90并包括一轮座903,各轮座903分别枢设两后轮900;
通过前述构件的组成,当骑乘者踩踏第一踏杆组53(如图3所示),即可通过第一驱动盘52所啮合的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511传动前传动轴51,并由前传动轴51所设第一离合器512连动其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711以相对带动后传动轴71转动,并由后传动轴71所设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714传动后轮传动杆70的第一后伞齿轮761以相对带动后轮900转动;或者也可以由另一骑乘者踩踏第二踏板组55,即可通过第二驱动盘54所啮合的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513传动前传动轴51,并由前传动轴51所设第一离合器512连动其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711,相对带动后传动轴71以及后轮传动轴70转动;或者也可以由另一骑乘者踩踏第三踏板组73,即可通过第三驱动盘72所啮合的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712传动后传动轴71以及后轮传动轴70转动,并由后传动轴71所设第二离合器711连动其连接的第一离合器512,而相对带动前传动轴51转动;或者也可以由另一骑乘者踩踏第四踏板组75,即可通过第四驱动盘74所啮合的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713传动后传动轴71以及后轮传动轴70,并由后传动轴71所设第二离合器711连动其连接的第一离合器512,而相对带动前传动轴51转动;另外,若只需两人并排骑乘,使用者可先拆卸中车架6,再将前车架1与后车架8组接(如图31所示)即可;另外,后车架8向两后横框架9收合时,只要将卡扣组件组G的卡扣件920施力拉开而使其卡槽9201脱离卡扣柱910即可连动两后横框架9相对枢转收合,且同时后轮传动杆70的第一、二杆部76、77因各具有伸缩段(如图24~图27所示),因此可配合前述的收合动作,另外为了更便于收合,两后横框架9还分别设有穿绕后轮传动杆70的第一、二杆部76、77的拉绳991、992,使拉绳991、992(如图18所示)连动两后横框架9可顺势通过拉绳991、992拉动后轮传动杆70的第一、二杆部76、77,进而使收合动作更顺利。

Claims (2)

1.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车架,其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具连接部以及两定位轴分别与两横支架的内侧连接,所述两定位轴的下方分别穿出两横支架下端之后再与两内纵向连杆的前侧枢接,并由所述两内纵向连杆的后端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横连杆的内侧以及一中间横连杆的两端枢接,所述两后横连杆的内侧分别具有齿轮部以相互啮合,所述前车架后侧则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多个连接组件选择与中车架或后车架衔接;
一两横支架,分别由其内侧的连接部的连接槽被所述用于连接前车架的两定位轴穿设,所述两横支架的外侧分别具有上枢接部与下枢孔用来分别与两方向控制杆以及两前轮架枢接,所述两横支架的上枢接部具有下枢槽以及具有向后倾斜角度的上枢槽用于枢设一转向万向接头,并使所述转向万向接头的一侧设在前述上枢接部的下枢槽,所述转向万向接头的另一侧则设在前述上枢接部的上枢槽;
两前轮架,分别具有枢槽用以通过两方向控制杆分别与两横支架枢接,所述两前轮架分别通过锁固组件与两方向控制杆结合固定,所述两前轮架各包括一轮座以分别枢设前轮;
两方向控制杆,分别由其上端与两横支架所枢设的转向万向接头的一侧连接,再由所述转向万向接头的另一侧与把手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把手转动杆的上方结合把手杆,所述两方向控制杆通过锁固组件与两前轮架结合,所述两方向控制杆的下方则分别穿过两横支架与两前轮架之后通过锁固组件与两外纵向连杆的前端结合,且由所述两外纵向连杆的后端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横连杆的外侧枢接,进而当两把手杆或一把手杆被使用者转向时,即可利用其结合的把手转动杆通过转向万向接头连动方向控制杆连动以及与所述方向控制杆结合的前轮架转向,且通过前轮架所结合的外纵向连杆的后端带动后横连杆连动内纵向连杆随之偏移,且同时可由后横连杆的齿轮部连动相啮合的另一后横连杆以带动另一内纵向连杆与另一前轮架枢转;
一前传动轴,轴向枢设在中车架,其前、后两端分别固设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一离合器,所述前传动轴并另设有一介于前述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一离合器之间的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的设置方向并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设置在前传动轴的方向相反;
一第一驱动盘,通过其一体或另结合的轴心枢设在中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的一侧穿出中车架的一侧壁,再与第一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第一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
一第一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踏杆轴的一端并与一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所述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一驱动盘连接;
一第二驱动盘,通过其轴心枢设在中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的一侧穿出中车架的另一侧壁,再与第二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第二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
一第二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端的踏杆轴并与一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所述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二驱动盘连接;
一中车架,用于枢设前传动轴,并在其两侧壁前方分别枢设第一驱动盘与第二驱动盘,且恰使所述前传动轴所设的第一离合器位在所述中车架的后端,所述中车架的前方并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连接组件与前车架的衔接单元衔接固定,所述中车架后方亦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多个连接组件与后车架衔接,而所述上支架的上方两侧并分别连接前座横杆以分别组设前座垫,另外前述上支架上方两侧连接的前座横杆上方另结合把手杆,以分别在把手杆的两侧组设把手;
一后传动轴,轴向枢设在后车架,其前端设有一第二离合器以对应与所述前传动轴的第一离合器相互插接连接,所述后传动轴由前向后间隔设有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的设置方向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设在所述后传动轴的方向相反,所述后传动轴的后端另设一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的设置方向则与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设在所述后传动轴的方向相反;
一第三驱动盘,通过其轴心枢设在后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穿出后车架的一侧壁再与第三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前述后传动轴所设第三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
一第三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端的踏杆轴与一后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所述后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三驱动盘连接;
一第四驱动盘,通过其轴心枢设在后车架内,并由其轴心的一侧穿出后车架的另一侧壁再与第四踏杆组的接头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盘的周缘具有伞齿部用来与所述后传动轴所设第四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
一第四脚踏杆组,包括一踏杆以及位在踏杆两端的踏杆轴,以分别通过各踏杆轴枢设踏板,且一端的踏杆轴与一后连动杆的一端结合,再由所述后连动杆上端所设的接头与第四驱动盘连接;
一后轮传动杆,横向枢设在后车架,其包括位在后车架一侧壁的一侧的第一杆部以及位在后车架另一侧壁的另一侧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后伞齿轮,所述第一后伞齿轮枢设在后车架的一侧壁,且所述第一后伞齿轮与所述后传动轴所设第五单向传动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杆部的另一端结合一第一万向接头,再由所述第一万向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一后轮架,另外,所述第一杆部设有第二万向接头,所述第二万向接头连接所述第一后伞齿轮,所述第一杆部另设有第三万向接头,所述第三万向接头介于所述第一万向接头与第二万向接头之间,所述第一杆部包括一可伸缩段,所述可伸缩段包括一多边形杆块以及设在所述第一后伞齿轮内的多边形内槽孔,使所述多边形杆块可滑套入所述多边形内槽孔,且所述多边形杆块具有内槽孔以供所述第二万向接头的一侧插入并通过锁固组件锁固连接,所述多边形杆块另设有一滑槽可供第一后伞齿轮另穿设的定位件的一端伸入,以防止多边形杆块脱离所述第一后伞齿轮,另外,所述第二杆部的另一端结合一第四万向接头,再由所述第四万向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另一后轮架,所述第二杆部并设有第五万向接头,所述第五万向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后伞齿轮,而所述第二杆部另设有第六万向接头,所述第六万向接头介于前述第四万向接头与第五万向接头之间,所述第二杆部包括一可伸缩段,所述可伸缩段包括一多边形杆块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后伞齿轮内的多边形内槽孔,使所述多边形杆块可滑套入所述多边形内槽孔,且所述多边形杆块另具有内槽孔以供所述第五万向接头的一侧插入并通过锁固组件锁固连接,所述多边形杆块另设有一滑槽可供第二后伞齿轮另穿设的定位件的一端伸入,以防止多边形杆块脱离所述第二后伞齿轮;
一后车架,用于枢设后传动轴,并在其两侧壁的后侧横向枢设后轮传动杆,而所述两侧壁的前方分别枢设第三驱动盘与第四驱动盘,并可供容纳后传动轴,恰使所述后传动轴所设的第二离合器向前面对所述后车架的前槽孔,所述后车架的前方另设有衔接单元,以通过连接组件与中车架或前车架连接固定,而所述后车架上方另连接有向上延设的上支架,再者,所述后车架的后方左、右两侧各具有连接部,以分别通过两枢接组件与两后横框架的内侧枢接,且所述后车架的底部另枢设相啮合的两活动齿轮;
两后横框架,分别在其左、右两侧具有前、后相隔的两支架,所述两支架内侧设有枢接部,且各枢接部分别通过两枢接组件与后车架枢接,且所述用于将后横框架的两支架与后车架两侧枢接的两枢接组件的一端穿出部位分别结合一前、后相啮合的前齿轮与后齿轮,且各前齿轮并由其内侧与前述后车架所枢设的活动齿轮相啮合,而所述后横框架左、右两侧的各两支架在其外侧分别具有枢接部,且各枢接部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连接架的内侧枢接,且所述两连接架的外侧则分别具枢接部以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轮架枢接;
两后轮架,分别在其内侧具有枢接部,以分别通过枢接组件与两后横框架的两支架外侧枢接,所述两后轮架各包括一轮座以枢设后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传动杆的第二杆部的一端具有第二后伞齿轮,所述第二后伞齿轮枢设于后车架的另一侧壁,且所述第二后伞齿轮并与另一轴向的第三后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后伞齿轮可与马达的轴心连接。
CN 201220188921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8921 CN202593729U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8921 CN202593729U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93729U true CN202593729U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1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889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3729U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937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6257A (zh) * 2017-06-29 2017-09-19 太仓市荣驰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纵置电机驱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6257A (zh) * 2017-06-29 2017-09-19 太仓市荣驰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纵置电机驱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18595A1 (en) Modular recumbent vehicle
CN202593729U (zh) 一种多人使用的自行车
CN102700663B (zh) 一步到位的折叠自行车
CN204161597U (zh) 一种脚踏车
CN202908972U (zh) 一种可折叠式轮椅
CN200954855Y (zh) 三轮童车后操纵转向机构
KR101048419B1 (ko) 수동 운송 수단 겸용 자전거
CN212766598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1694320U (zh) 自行车并连模块
CN201276176Y (zh) 车座可折叠的儿童三轮车
CN201056281Y (zh) 电动三轮车
CN206569191U (zh) 一种具有梯形转向结构的躺车
CN101554910A (zh) 多用途便携车
TW201341256A (zh) 多人相乘車
CN205906136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1201636Y (zh) 儿童推车
CN106741453B (zh) 便携式折叠三轮车
CN201325537Y (zh) 双动力电动四轮自行车
CN2774915Y (zh) 折叠自行托货两用车
CN203681775U (zh) 可折叠自行车
CN2565726Y (zh) 三轮车
CN201941903U (zh) 一种双动力电动四轮自行车
CN201472569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7843028U (zh) 一种童车后轮组自动折叠机构
CN201525451U (zh) 一种可折叠三轮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