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63130U -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63130U
CN202563130U CN2012201939526U CN201220193952U CN202563130U CN 202563130 U CN202563130 U CN 202563130U CN 2012201939526 U CN2012201939526 U CN 2012201939526U CN 201220193952 U CN201220193952 U CN 201220193952U CN 202563130 U CN202563130 U CN 202563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e
hole
pipe
circular hole
centr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939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祖平
张前进
王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KE CHUANG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ZHONGK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 Ltd SHANGHAI
SHANGHAI CHINA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KE CHUANG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ZHONGK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 Ltd SHANGHAI
SHANGHAI CHINA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KE CHUANG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ZHONGK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 Ltd SHANGHAI, SHANGHAI CHINA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KE CHUANG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939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63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63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631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Tap-PD 检测器,包括外封管和内通光管,所述外封管两端开设有用于定位双纤自聚焦透镜(G-Lens)准直器的第一圆孔和用于定位光电探测器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或第二圆孔的中心轴与外封管同轴,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经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内通光管安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大于通过所述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轴与第二圆孔的中心轴问的倾斜角为α,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中心轴的偏角为β,其中α≤β。该检测器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的特点;既可以采用常规尺寸光电探测器,也可以采用mini型光电探测器。

Description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通信领域使用的单向分光探测器结构,具体地说为一种单向分光检测器。
背景技术
单向分光检测器(Tap-PD)在光通信领域中用于测量光信号强度,且具备单向的光探测功能,即光从输出端进入将被大幅衰减而仅探测到极微量信号。其主要应用于像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等光电模块产品中,可避免反向杂散光对光功率探测的干扰。
如图1所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06784.9的现有技术,其揭示了一种单向光功率监测器结构。
该结构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套筒69,且套筒69具有第一圆孔21和第二圆孔22,第一圆孔21的中心轴与第二圆孔22的中心轴不同心,第一圆孔21与第二圆孔22在中间壁26有连接的通孔27;有将光纤63与光纤64模压在玻璃毛细管62’中而形成的光纤尾纤62,两光纤轴线间距很小;有一端面镀有反射膜的柱状GRIN透镜67、圆柱管66及光电探测器70。
用圆柱管66将光纤尾纤62与柱状GRIN透镜67固定在其中,使光纤尾纤62的斜度端面面向柱状GRIN透镜67斜面端,两斜度端面有预定间距65,柱状GRIN透镜67另一端平面68镀有反射膜。通过套筒69将镀有反射膜的柱状GRIN透镜67与光电探测器70固定在套筒69两端的圆孔上,确定GRIN透镜67前端反射膜68到光电探测器70前端透镜72的距离。当从输入光纤63进入的光线进入柱状GRIN透镜67,透射出的光线(实线表示)斜射通过通孔27,绝大部分到达光电探测器70并被转为电流信号;当从输出光纤64进入的光线进入柱状GRIN透镜67,透射出的光线(虚线表示)被套筒69的中间壁26、壁面25吸收及多次反射后,只有极小部分到达光电探测器70并被转为电流信号。这样达成单向光功率监测器的方向性。
上述的单向光功率监测器,套筒69使用的材料为黑色陶瓷、石墨或黑色玻璃,这些材料为非常规材料,成本高且加工困难;光电探测器70在例子中为外径为2.0mm的mini型号,较常规尺寸的光电探测器成本高;器件组装时,将柱状GRIN透镜67与光电探测器70进行平移,使GRIN透镜67透射的光线到达光电探测器70,这样平移距离大,在例子中平移量为0.9mm,因此这种结构的单向光功率监测器在使用常规低成本型号的光电探测器时会直径较大,且输入与输出的光纤与器件的中心轴偏移大,器件封装时要为光纤弯曲后出纤预留较大间距,从而器件结构不紧凑,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结构紧凑、体积小以及成本较低的单向Tap-PD检测器。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包括外封管和内通光管,所述外封管两端开设有用于定位双纤G-Lens准直器的第一圆孔和用于定位光电探测器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或第二圆孔的中心轴与外封管同轴,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经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内通光管安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大于通过所述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轴与第二圆孔的中心轴间的倾斜角为α,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中心轴的偏角为β,其中α≤β。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圆孔的孔深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孔的进给深度可调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孔可转动。
此外,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一组适宜于将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与所述第一圆孔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例如,一组所述焊接孔共有4个,所述4个焊接孔沿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壁环形排列。
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圆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封管同轴,所述倾斜角α的大小为2~6°。或者,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封管同轴,所述倾斜角α的大小为2~4°。
此外,所述外封管最好为不锈钢外封管,所述内通光管也最好为不锈钢内通光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包括一外封套管,一安设在所述外封套管内的玻璃管,以及安设在所述玻璃管内并沿径向依次排列的双纤尾纤、柱状自聚焦透镜、透射与反射膜片;所述柱状自聚焦透镜的两端镀有增透膜,其中靠近双纤尾纤的一端为斜面;所述双纤尾纤内安设有头部镀有增透膜并具有与所述斜面相同斜度的双纤毛细管和一对光纤。
其中,所述斜面的斜度为8°。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另一种易于制造、结构紧凑、体积小以及成本较低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中,该检测器包括外封管和内通光管,所述外封管的一侧端面形成一双纤G-Lens准直器的定位基准面,所述外封管内开设有用于定位光电探测器的定位圆孔,垂直定位于所述定位基准面上的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圆孔的中心轴相交而不重叠,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的中心轴或定位圆孔的中心轴与外封管同轴,所述G-Lens准直器与定位圆孔经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内通光管安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大于通过所述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的中心轴与定位圆孔的中心轴间的倾斜角为α,所述G-Lens准直器透射光线与G-Lens准直器中心轴的偏角为β,其中α≤β。
作为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与所述定位基准面激光焊接为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的特点;既可以采用常规尺寸光电探测器,也可以采用mini型光电探测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单向光功率监测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常规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Mini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激光焊接的常规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激光焊接的Mini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纤G-Lens准直器剖视图;
图中:62——光纤尾纤,62’——玻璃毛细管,63、64——光纤,65——预定间距,66——圆柱管,67GRIN透镜,68——平面,69——套筒,70——光电探测器,72——透镜,21——第一圆孔,22——第二圆孔,25——壁面,26——中间壁,27——通孔。
1——外封管,2——光电探测器,3——内通光管,4纤G-Lens准直器,5——双纤尾纤,6——前端面,7——壁,8——长圆孔,9——通孔,10——短圆孔,11——小孔/中心孔,12——中心轴,13——焊接孔,14——激光焊接端面,15——垂直线,41——外封套管,42——透射与反射膜片/Filter,43——自聚焦透镜,44——间隙,45——玻璃管,51——双纤毛细管,52——输入光纤,53——输出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6中本实用新型的双纤G-Lens准直器剖视图。双纤G-Lens准直器4包括:具有平行排列且相距很小间距d通孔的双纤毛细管51与一对输入光纤52输出光纤53组成的双纤尾纤5、柱状自聚焦透镜43、一定比例透射与反射膜片(Filter)42、一个玻璃管45和镀金不锈钢材料的外封套管41。双纤毛细管51外径为1.8或1.0mm,输入光纤52与输出光纤53通入双纤毛细管51平行排列的通孔内用胶水粘接固定形成双纤尾纤5,再将双纤尾纤5前端磨成斜8°并且镀上增透膜,两光纤的轴线距离d为250um。柱状自聚焦透镜43为0.25节距,其中一端磨成斜8°,两端镀上增透膜,将Filter 42粘接到柱状自聚焦透镜43另一平面端。将双纤尾纤5和粘接了Filter 42的柱状自聚焦透镜43的斜8°面对齐,调节两者斜8°面之间的间隙44到反射插损最小,依次用紫外胶与环氧树脂胶粘接固化,再将粘接好的双纤尾纤5和粘接了Filter 42的柱状自聚焦透镜43组件套装到玻璃管45与外封套管41,用环氧树脂胶将玻璃管45与外封套管41粘接上并高温固化。
当光线从输入光纤52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光线在双纤尾纤5的斜8°端折射入间隙44后照射到柱状自聚焦透镜43的斜8°面,光进入柱状自聚焦透镜43中后汇聚到其前端平面上,被Filter 42按比例将光一部分透射出双纤G-Lens准直器4,其透射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4的中心轴有角度β;其余的光被反射回到柱状自聚焦透镜43,通过柱状自聚焦透镜43在斜8°面折射入间隙44后射入输出光纤53。同理当光线从输出光纤53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会有部分光透射出来,其透射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4的中心轴也有一角度(近似β);其余的光反射回到输入光纤52。
实施例1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常规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光电探测器2为常规型尺寸,其管帽外径为4.7mm。外封管1为不锈钢材料表面镀金,外径为5.2-5.6mm;一端有长圆孔8固定表面镀金的双纤G-Lens准直器4,长圆孔8端的管外径为4.3mm左右且管壁上开有一组4个焊接孔13;另一端有短圆孔10固定光电探测器2,中间有通孔9固定内通光管3且通孔9与短圆孔10同心。短圆孔10的中心轴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同轴心、长圆孔8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4中心轴偏角β。内通光管3中心处开有一小孔11,小孔11直径略大于通过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内通光管3材料为不锈钢,表面喷砂后做亚光发黑处理,表面处理后能有效的吸收光线。将光电探测器2与内通光管3用激光焊接或环氧树脂胶粘接并高温固化到外封管1,双纤G-Lens准直器4装入外封管1的长圆孔8,调节双纤G-Lens准直器4与光电探测器2的距离L以及相对角度,使光从输入光纤52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时,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双纤G-Lens准直器4偏转角度后,光能平行或减小角度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光大部分能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大;而当光从输出光纤53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双纤G-Lens准直器4偏转角度后,光会加大角度射到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光被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吸收后反射到外封管1的壁7上。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吸收、反射,只有极少的部分能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小。通过调整架调节双纤G-Lens准直器4与光电探测器2的距离L以及相对角度,能得到大于30dB的良好方向性。这时用焊锡枪在焊接孔13处将双纤G-Lens准直器4焊接固定到外封管1长圆孔8上。
实施例2
参阅图3中本实用新型mini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光电探测器2为mini型,其管帽外径为2mm。外封管1为不锈钢材料表面镀金,外径为4.2-4.5mm,一端有长圆孔8固定表面镀金的双纤G-Lens准直器4,长圆孔8管壁上开有一组4个焊接孔13;另一端有短圆孔10固定光电探测器2,中间有通孔9固定内通光管3且通孔9与短圆孔10同心。长圆孔8的中心轴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同轴心、短圆孔10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4中心轴偏角β。内通光管3中心处开有一小孔11,小孔11直径略大于通过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内通光管3材料为不锈钢,表面喷砂后做亚光发黑处理,表面处理后能有效的吸收光线。将光电探测器2与内通光管3用激光焊接或环氧树脂胶粘接并高温固化到外封管1,双纤G-Lens准直器4装入外封管1的长圆孔8,通过调整架调节双纤G-Lens准直器4与光电探测器2的距离L以及相对角度,使光从输入光纤52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时,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光电探测器2偏转角度α后,光能平行或减小角度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光大部分能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大。而当光从输出光纤53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光电探测器2偏转角度α后,光会加大角度射到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光被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吸收后反射到外封管1的壁7上。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吸收、反射,只有极微量的光能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小。能得到良好的方向性。这时用焊锡枪在焊接孔13处将双纤G-Lens准直器4焊接固定到外封管1长圆孔8上。
实施例3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激光焊接的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光电探测器2为常规型尺寸,其管帽外径为4.7mm。外封管1为不锈钢材料,外径为5.2-5.6mm;激光焊接端面14用于固定双纤G-Lens准直器4;另一端有短圆孔10固定光电探测器2,中间有通孔9固定内通光管3且通孔9与短圆孔10同心。短圆孔10的中心轴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同轴心、垂直线15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垂直,激光焊接端面14与垂直线15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4中心轴偏角β。内通光管3中心处开有一小孔11,小孔11直径略大于通过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内通光管3材料为不锈钢,表面喷砂后做亚光发黑处理,表面处理后能有效的吸收光线。将光电探测器2与内通光管3用激光焊接或环氧树脂胶粘接并高温固化到外封管1。当双纤G-Lens准直器4与光电探测器2的距离L为设定的最佳值时,将双纤G-Lens准直器4的前端面与激光焊接端面14贴紧,并微调它们的相对位置,使光从输入光纤52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时,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双纤G-Lens准直器4偏转角度后,光能平行或减小角度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光大部分能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大;而当光从输出光纤53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双纤G-Lens准直器4偏转角度后,光会加大角度射到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光被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吸收后反射到外封管1的壁7上。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吸收、反射,只有极少的部分能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小。在双纤G-Lens准直器4的前端面与激光焊接端面14贴紧的接缝处用激光焊接固定。
实施例4
参阅图5中本实用新型激光焊接的mini型单向Tap-PD检测器的剖视图。光电探测器2为mini型,其管帽外径为2mm。外封管1为不锈钢材料,外径为4.2~4.5mm,一端有激光焊接端面14用于固定双纤G-Lens准直器4,另一端有短圆孔10固定光电探测器2,中间有通孔9固定内通光管3且通孔9与短圆孔10同心。激光焊接端面14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垂直、短圆孔10与外封管1的中心轴12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4中心轴偏角β。内通光管3中心处开有一小孔11,小孔11直径略大于通过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内通光管3材料为不锈钢,表面喷砂后做亚光发黑处理,表面处理后能有效的吸收光线。将光电探测器2与内通光管3用激光焊接或环氧树脂胶粘接并高温固化到外封管1。当双纤G-Lens准直器4与光电探测器2的距离L为设定的最佳值时,将双纤G-Lens准直器4的前端面与激光焊接端面14贴紧,并微调它们的相对位置,使光从输入光纤52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时,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光电探测器2偏转角度α后,光能平行或减小角度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光大部分能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大。而当光从输出光纤53进入双纤G-Lens准直器4,双纤G-Lens准直器4透射出的光因为光电探测器2偏转角度α后,光会加大角度射到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光被内通光管3的前端面6吸收后反射到外封管1的壁7上。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吸收、反射,只有极微量的光能通过内通光管3的中心孔11到达光电探测器2,光电探测器2产生的响应度小。在双纤G-Lens准直器4的前端面与激光焊接端面14贴紧的接缝处用激光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Tap-PD检测器利用外封管与内通光管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套筒69,外封管与内通光管材料为S S 303不锈钢。不锈钢材料为常规材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黑色陶瓷、石墨或黑色玻璃等材料价格较低且机械加工工艺成熟、成品率高。
外封管两端开有长圆孔与短圆孔,两端圆孔的中心轴一个与外封管的中心轴同轴心、另一个与外封管的中心轴有倾斜角度α,中间有通孔,此通孔与短圆孔同心,长圆孔中间附近开一组焊接孔。内通光管中心开一小孔,此中心孔的直径略大于通过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通过外封管将双纤G-Lens准直器与光电探测器固定,双纤G-Lens准直器与光电探测器的中心轴偏转一个角度α,在外封管中间通孔处固定内通光管。调整双纤G-Lens准直器与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L以及相对角度,使输入光纤端通入光后经过双纤G-Lens准直器透射出的光绝大部分都能通过内通光管到达光电探测器;而输出光纤端通入光后经过双纤G-Lens准直器透射出的光被内通光管前壁挡住及多次反射与吸收后极少能到达光电探测器,这样来实现单向Tap-PD的方向性。在双纤G-Lens准直器透射出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中心轴的偏角β和外封管两端圆孔的中心轴倾斜角度α确定后,调整双纤G-Lens准直器与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L以及相对角度,能得到大于30dB的方向性。
当使用常规光电探测器时,光电探测器的外观尺寸大,管帽的外径有4.7mm,比双纤G-Lens准直器外径大。在外封管设计上,用于固定常规光电探测器的短圆孔与外封管是同轴心;用于固定双纤G-Lens准直器的长圆孔与外封管的中心轴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设计是在2~4°。双纤G-Lens准直器倾斜固定在外封管上,双纤G-Lens准直器后部的双纤尾纤的出光纤点偏移外封管的中心轴距离很小,为0.2~0.3mm,器件封装时可以预留较小间距为光纤弯曲后出纤。器件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减小。
当使用mini型光电探测器时,光电探测器的外观尺寸小,管帽的外径有2mm,长度3mm左右,与双纤G-Lens准直器外径接近。在外封管设计上,用于固定双纤G-Lens准直器的长圆孔与外封管的中心轴是同轴心;用于固定mini型光电探测器的短圆孔与外封管的中心轴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设计是在2~6°。双纤G-Lens准直器同轴心固定在外封管上,器件封装时可以预留很小间距为光纤出纤。mini型光电探测器倾斜固定在外封管上,mini型光电探测器偏移距离小。使器件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减小。

Claims (13)

1.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封管和内通光管,所述外封管两端开设有用于定位双纤G-Lens准直器的第一圆孔和用于定位光电探测器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或第二圆孔的中心轴与外封管同轴,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经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内通光管安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大于通过所述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轴与第二圆孔的中心轴间的倾斜角为α,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透射光线与双纤G-Lens准直器中心轴的偏角为β,其中α≤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的孔深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孔的进给深度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孔可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一组适宜于将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与所述第一圆孔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焊接孔共有4个,所述4个焊接孔沿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壁环形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封管同轴,所述倾斜角α的大小为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封管同轴,所述倾斜角α的大小为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管为不锈钢外封管,所述内通光管为不锈钢内通光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包括一外封套管,一安设在所述外封套管内的玻璃管,以及安设在所述玻璃管内并沿径向依次排列的双纤尾纤、柱状自聚焦透镜、透射与反射膜片;所述柱状自聚焦透镜的两端镀有增透膜,其中靠近双纤尾纤的一端为斜面;所述双纤尾纤内安设有头部镀有增透膜并具有与所述斜面相同斜度的双纤毛细管和一对光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斜度为8°。
12.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封管和内通光管,所述外封管的一侧端面形成一双纤G-Lens准直器的定位基准面,所述外封管内开设有用于定位光电探测器的定位圆孔,垂直定位于所述定位基准面上的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圆孔的中心轴相交而不重叠,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的中心轴或定位圆孔的中心轴与外封管同轴,所述G-Lens准直器与定位圆孔经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内通光管安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具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大于通过所述内通光管的光的光斑直径;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的中心轴与定位圆孔的中心轴间的倾斜角为α,所述G-Lens准直器透射光线与G-Lens准直器中心轴的偏角为β,其中α≤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向Tap-P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纤G-Lens准直器与所述定位基准面激光焊接为一体。
CN2012201939526U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3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939526U CN202563130U (zh)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939526U CN202563130U (zh)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63130U true CN202563130U (zh) 2012-11-28

Family

ID=4721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9395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3130U (zh)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63130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105A (zh) * 2013-05-31 2013-09-25 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单向分光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92493A (zh) * 2014-07-30 2014-10-08 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光功率监测器
CN108139555A (zh) * 2017-09-29 2018-06-08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降低或消除内部光反射,提高良率,降低高温传输失效和/或改进osa传输性能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改进型光收发器
WO2020000776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装置
WO2020000775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Tap PD
CN111367022A (zh) * 2020-04-30 2020-07-03 广东三石园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光学器件
CN113568115A (zh) * 2021-07-15 2021-10-29 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插损高回损的双纤型探测器组件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105A (zh) * 2013-05-31 2013-09-25 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单向分光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23105B (zh) * 2013-05-31 2015-08-05 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单向分光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92493A (zh) * 2014-07-30 2014-10-08 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光功率监测器
CN108139555A (zh) * 2017-09-29 2018-06-08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降低或消除内部光反射,提高良率,降低高温传输失效和/或改进osa传输性能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改进型光收发器
CN108139555B (zh) * 2017-09-29 2020-09-18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降低或消除内部光反射,提高良率,降低高温传输失效和/或改进osa传输性能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改进型光收发器
WO2020000776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装置
WO2020000775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Tap PD
CN111367022A (zh) * 2020-04-30 2020-07-03 广东三石园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光学器件
CN113568115A (zh) * 2021-07-15 2021-10-29 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插损高回损的双纤型探测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63130U (zh) 一种单向Tap-PD检测器
CN102681109B (zh) 一种大口径光束耦合器
CN202083815U (zh) 用于并行传输的光收发组件
US7347631B2 (en) Optical power monitor
US20160018598A1 (en) Collimating And Concentrating Light Into An Optical Fiber
CN211123389U (zh) 一种双透镜光发射子组件
CN102169214A (zh) 用于并行传输的光收发组件
KR20130012634A (ko) 파장분할소자와 양방향 광송수신 소자가 집적화된 광송수신 모듈
CN102183359B (zh) 对光束的准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3029A (zh) 一种用于准直光路耦合的可插拔型适配器组件
CN201331604Y (zh) 一种将两束不同波长的半导体激光耦合到单一光纤的结构
CN209280994U (zh) 一种集成分光探测功能的可调光衰减装置以及系统
US20050163439A1 (en) Optical rosa for long reach optical transceiver
CN201100946Y (zh) 光功率光电探测器
CN1963578A (zh) 基于斜平面圆柱形透镜光纤的高效耦合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19657907U (zh) 一种采用准直光路的信号传输装置
CN201017068Y (zh) 光纤准直器
CN214041805U (zh) 一种光学衰减器
CN211856985U (zh) 一种多通道阵列光隔离器
CN204145503U (zh) 一种单向光功率监测器
CN208314276U (zh) 一种紧凑型Tap PD
CN212134995U (zh) 分光探测器
CN219349198U (zh) 一种光接收次模块
CN217111151U (zh) 一种紧凑型高回损高方向性分光探测器
CN215867212U (zh) 能量光纤变锥收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