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5670U - 一种油压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压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5670U
CN202545670U CN2012200619944U CN201220061994U CN202545670U CN 202545670 U CN202545670 U CN 202545670U CN 2012200619944 U CN2012200619944 U CN 2012200619944U CN 201220061994 U CN201220061994 U CN 201220061994U CN 202545670 U CN202545670 U CN 202545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ipe
oil
outer tube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19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st Czech Buff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ZHUO MACHINER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ZHUO MACHINER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ZHUO MACHINER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619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5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5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56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充有液压油的第一内管,该第一内管上设置有通油孔;设置在第一内管的一端且可沿其内侧壁滑动的第一活塞;套设在第一内管外侧并充有液压油的外管,外管与第一内管通过通油孔相连通;设置在外管内的蓄压海绵;设置在第一活塞上并穿过外管的一端的第一活塞杆;设置在第一活塞杆上的第一受撞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内管的另一端且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第二活塞上并穿过外管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塞杆;设置在第二活塞杆上的第二受撞头。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包括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受撞头和第二受撞头,实现了双向缓冲的功能,节省了应用在双向缓冲场合中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油压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双向缓冲功能的油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代替传统的加工方法,人们对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增加产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机械的操作速度,但其结果常造成过大的振动噪音,机器以及产品的损坏加剧等缺点,而且其过大的冲击力会使安全性大幅度降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目前,工业上常使用油压缓冲器来吸收动能或冲击力以提供平顺的线性减速,或平静且安静的以最小力量停止或改变工作件的运动方向,亦可完美无缺的增加产能并使生产线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请参考附图1,该图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油压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油压缓冲器包括:内管106;设置在内管106内且可沿其侧壁滑动的活塞103,该活塞103的底端与内管106之间形成内腔室;设置在内腔室内的弹簧105;套设在内管106外的外管107,且外管107与内管106之间形成外腔室;设置在外腔室内的蓄压海绵104;设置在活塞103的顶端且穿过外管107的活塞杆102,该活塞杆102的顶端还设置有受撞头101;其中,外腔室和内腔室之间通过设置在内管106上的通油孔相连通,且两者内均设置有液压油。
该油压缓冲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受撞头101受到外力撞击时,受撞头101将迫使活塞杆102推动活塞103下行,此时活塞103挤压内腔室中的液压油,液压油受压后由内管106上的通油孔排到外腔室内,由于液压油受压后体积保持不变,所以液压油对蓄压海绵104施加压力,使蓄压海绵104呈收缩状态,以释放相应的体积空间来满足活塞杆102下行后进入外腔室内的部分体积的空间需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蓄压海绵104因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储存了一定的压能,另一方面,弹簧105受活塞103的挤压呈压缩状态;当外力消失时,呈压缩状态的弹簧105利用其回复力将活塞103弹回始点,等待下次的动作,同时由内管106排出的液压油也由内管106的通油孔回流到内管106,由于液压油不再受压,所以蓄压海绵104将能量释放,恢复了其体积。
但是,上述油压缓冲器只有一端设置有受撞头,所以只能应用在单向缓冲的场合。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双向缓冲的场合中常使用相反放置的两个油压缓冲器来实现缓冲作用,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安装空间,也增加了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油压缓冲器,以节省其应用在双向缓冲场合中的安装空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缓冲器,以节省其应用在双向缓冲场合中的安装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
充有液压油的第一内管,该第一内管上设置有通油孔;
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且可沿其内侧壁滑动的第一活塞;
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管外侧并充有液压油的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通过所述通油孔相连通;
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蓄压海绵;
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上并穿过所述外管的一端的第一活塞杆;
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的第一受撞头;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的另一端且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二活塞;
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并穿过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塞杆;
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的第二受撞头。
优选的,上述油压缓冲器中,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内。
优选的,上述油压缓冲器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相连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管内。
优选的,上述油压缓冲器中,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外管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充有液压油的第一内管,该第一内管上设置有通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且可沿其内侧壁滑动的第一活塞;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管外侧并充有液压油的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通过所述通油孔相连通;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蓄压海绵;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上并穿过所述外管的一端的第一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的第一受撞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的另一端且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上并穿过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的第二受撞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双向缓冲的场合中,该油压缓冲器会受到两个方向的外力的撞击。当所述第一受撞头受到外力的撞击时,所述第一受撞头迫使所述第一活塞杆推动所述第一活塞沿着所述第一内管的内侧壁向内滑动,此时所述第一活塞挤压所述第一内管中的液压油和该油压缓冲器的弹簧,液压油受压后由所述第一内管上的通油孔排出到所述外管内,由于液压油受压后体积保持不变,所以液压油对所述蓄压海绵施加压力,使所述蓄压海绵呈收缩状态,以释放相应的体积空间来满足所述第一活塞杆进入所述外管内的体积的空间需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所述蓄压海绵因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储存了一定的压能;另一方面,所述弹簧受所述第一活塞的挤压呈压缩状态;当外力消失时,呈压缩状态的所述弹簧利用其回复力将所述第一活塞弹回始点,同时,液压油承受的压力消失,所述蓄压海绵将其储存的压能释放,对所述外管内的液压油施加压力,此时液压油受压后通过所述第一内管上的通油孔排入到所述第一内管内,所述第一内管内增加的液压油以及所述弹簧的回复力迫使所述第一活塞回弹,使其回复到始点,同时,所述蓄压海绵的体积恢复初始态,等待下次的动作。当所述第二受撞头受到外力的撞击时,其缓冲过程与所述第一受撞头受到外力的撞击时的缓冲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包括分别位于其两端的所述第一受撞头和所述第二受撞头,实现了油压缓冲器双向缓冲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同时使用两支油压缓冲器相比,节省了应用在双向缓冲场合中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油压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压缓冲器,节省了其应用在双向缓冲场合中的安装空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中,包括:第一受撞头1、第一活塞杆2、第一活塞3、第一内管4、第二活塞5、第二活塞杆6、第二受撞头7、外管8和蓄压海绵10;其中,第一活塞杆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受撞头1和第一活塞3相连接;第二活塞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受撞头7和第二活塞5相连接;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5分别设置在第一内管4的两端并沿其轴线滑动;外管8套设在第一内管4的外侧,且两者均充有液压油并通过第一内管4上的通油孔相连通;蓄压海绵10设置在外管8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双向缓冲的场合中,该油压缓冲器会受到两个方向的外力的撞击。当第一受撞头受到外力的撞击此时第一受撞头1受到外力的撞击时,第一受撞头1迫使第一活塞杆2推动第一活塞3沿着第一内管4的内侧壁向内滑动,此时第一活塞3挤压第一内管4中的液压油和该油压缓冲器的弹簧9,液压油受压后由第一内管4上的通油孔排出到外管8内,由于液压油受压后体积保持不变,所以液压油对蓄压海绵10施加压力,使蓄压海绵10呈收缩状态,以释放相应的体积空间来满足第一活塞杆2进入外管8内的体积的空间需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蓄压海绵10因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储存了一定的压能;另一方面,弹簧9受第一活塞3的挤压呈压缩状态;当外力消失时,呈压缩状态的弹簧9利用其回复力将第一活塞3弹回始点,同时,液压油承受的压力消失,蓄压海绵10将其储存的压能释放,对外管8内的液压油施加压力,此时液压油受压后通过第一内管4上的通油孔排入到第一内管4内,第一内管4内增加的液压油以及弹簧9的回复力迫使第一活塞3回弹,使其回复到始点,同时,蓄压海绵10的体积恢复初始态,等待下次的动作。当第二受撞头7受到外力的撞击时,其缓冲过程与第一受撞头1受到外力的撞击时的缓冲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包括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受撞头1和第二受撞头7,实现了油压缓冲器双向缓冲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同时使用两支油压缓冲器相比,节省了应用在双向缓冲场合中的安装空间,同时又节约了成本。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中,第二活塞5设置在第一内管4内,此时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5分别设置在第一内管4的两端,且同时能沿第一内管4的内壁滑动,而且两者共用一个弹簧和通油孔,使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当然,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5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内管4和第二内管内,此时,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4远离第一活塞3的一端相连,两个活塞分别通过不同的内管进行缓冲作用。
为了减少液压油的泄露和空气的进入对缓冲效果的影响,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油压缓冲器中,第一活塞杆2、第二活塞杆6与外管8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圈密封。当然,还可以通过耐磨环或耐磨环与密封圈两者结合的形式进行密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密封形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
充有液压油的第一内管(4),该第一内管(4)上设置有通油孔;
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4)的一端且可沿其内侧壁滑动的第一活塞(3);
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管(4)外侧并充有液压油的外管(8),所述外管(8)与所述第一内管(4)通过所述通油孔相连通;
设置在所述外管(8)内的蓄压海绵(10);
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3)上并穿过所述外管(8)的一端的第一活塞杆(2);
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杆(2)上的第一受撞头(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4)的另一端且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二活塞(5);
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5)上并穿过所述外管(8)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塞杆(6);
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杆(6)上的第二受撞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5)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管(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管(4)远离所述第一活塞(3)的一端相连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活塞(5)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2)、所述第二活塞杆(6)与所述外管(8)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圈密封。
CN2012200619944U 2012-02-23 2012-02-23 一种油压缓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5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19944U CN202545670U (zh) 2012-02-23 2012-02-23 一种油压缓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19944U CN202545670U (zh) 2012-02-23 2012-02-23 一种油压缓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5670U true CN202545670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19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5670U (zh) 2012-02-23 2012-02-23 一种油压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567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6546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常州大学 双杆多级活塞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CN105156570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常州大学 双杆变节流孔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CN106979274A (zh) * 2017-04-27 2017-07-25 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垄机减震系统及减震方法
CN108443395A (zh) * 2018-05-15 2018-08-2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双出杆并联式缓冲器及其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6546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常州大学 双杆多级活塞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CN105156570A (zh) * 2015-07-20 2015-12-16 常州大学 双杆变节流孔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CN106979274A (zh) * 2017-04-27 2017-07-25 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垄机减震系统及减震方法
CN108443395A (zh) * 2018-05-15 2018-08-2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双出杆并联式缓冲器及其应用
CN108443395B (zh) * 2018-05-15 2024-03-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双出杆并联式缓冲器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45670U (zh) 一种油压缓冲器
CN103256275A (zh) 一种双作用快速液压缸
CN103552925B (zh) 一种电缆拖令
CN204025494U (zh) 一种油气弹簧缸
CN103615432A (zh) 叉车起升油缸缓冲结构
CN204083029U (zh) 拆装式双向液压缓冲器
CN201818589U (zh) 臂架系统及其伸缩油缸
CN201901548U (zh) 一种臂架防后倾系统
CN203230653U (zh) 一种双作用快速液压缸
CN209115438U (zh) 一种具有多种防护功能的缓冲油缸
CN104226874A (zh) 锻压机减震装置
CN204140545U (zh) 一种增加油缸缓冲行程的液压机构
CN202756342U (zh) 长行程快速液压缸缓冲装置
CN202718949U (zh) 大吨位油缸
CN104265732A (zh) 气室缓冲式液压缸
CN204878499U (zh) 一种具有多级缓冲机构的缓冲器
CN212340000U (zh) 新型真空系统机组
CN112065806A (zh) 一种液压油缸卸荷结构
CN203868025U (zh) 立磨液压加载系统中的变径油缸
CN204150267U (zh) 一种真空抽气管的结构
CN217340430U (zh) 一种高强度的高压滤芯
CN202483998U (zh) 辊压机液压系统
CN201720762U (zh) 深孔珩磨机砂条预压紧装置
CN204458300U (zh) 一种天然气往复式压缩机
CN20317605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高速液压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UZHOU XIJIEKE BUFFER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AOZHUO MACHINER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5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1700 QINGPU, SHANGHAI TO: 2151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9

Address after: Xiangcheng District Weitang Tongcheng Town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0 No. 188

Patentee after: Suzhou West Czech Buff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0 factory building, No. 502, Tian Ying Road, Qingpu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6

Patentee before: Chaozhuo Machiner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