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4019U -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4019U
CN202544019U CN2012200678891U CN201220067889U CN202544019U CN 202544019 U CN202544019 U CN 202544019U CN 2012200678891 U CN2012200678891 U CN 2012200678891U CN 201220067889 U CN201220067889 U CN 201220067889U CN 202544019 U CN202544019 U CN 202544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mentioned
urban
urban green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78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方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200678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4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4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40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井和可收集城市雨水的收集装置,上述收集装置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层和塑料盲沟,上述碎石层设于城市绿地的土体层下方,上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上述塑料盲沟的通道与上述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收集系统,下雨时,雨水依次通过城市绿的植被层和土体层被渗透至碎石层,渗透至碎石层中雨水再通过塑料盲沟的强集水性,可把碎石层的雨水收集至塑料盲沟的通道内,最后塑料盲沟的通道内的雨水经集水井的进水口流入至集水井内,以供日后灌溉使用,从而不易造成浪费,并缓解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系统,具体是一种城市绿地雨水的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少,且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是水资源的一大特性,则,水资源供需矛盾在我国仍然十分突出。在正常情况下全国年缺水总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有1亿~3亿亩农田受旱,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其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随着全国用水量的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与此相对的是,城市的雨水下落城市绿地时,依次经城市绿地的植被层和土体层渗透至下水道内,并经河流,汇入海洋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巨大浪费;同时大量雨水进入下水道,还增加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容易造成道路和低洼处出现大量积水的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目前城市降雨流失严重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绿地雨水的收集系统,其可对城市绿地的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不易造成浪费,并缓解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水井和可收集城市雨水的收集装置,上述收集装置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层和塑料盲沟,上述碎石层设于城市绿地的土体层下方,上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上述塑料盲沟的通道与上述进水口相连通。
上述集水井为由钢筋混凝土砌筑而成的砌筑井,上述集水井的深度为3-10m,上述收集装置与上述集水井相邻设置。
上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城市排水通道相连通的溢水口,上述溢水口低于上述进水口或者与上述进水口相齐平。
上述集水井的上部周沿环绕分布有防护栏。
上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有土工布,上述土工布铺设于城市绿地的土体层与上述碎石层之间。
上述塑料盲沟与上述碎石层之间设有一土工布,且上述土工布的周沿包埋于上述碎石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收集系统,下雨时,雨水通过城市绿地的植被层和土体层被渗透至碎石层,渗透至碎石层中雨水再通过塑料盲沟的强集水性,可把碎石层的雨水收集至塑料盲沟的通道内,最后塑料盲沟的通道内的雨水经集水井的进水口流入至集水井内,以供日后灌溉使用,从而不易造成城市雨水的浪费,并缓解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由于土体层与碎石层之间铺设有土工布,这样通过此土工布可对渗透至碎石层的雨水进行过滤,使集水井可收集到清洁卫生的雨水;又由于集水井的上部周沿环绕分布有防护栏,通过此防护栏可防止人们不慎坠入集水井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集水井   1     溢水     11
收集装置 2     土工布   23
碎石层   24    塑料盲沟 25
通道     251   防护栏   3
植被层   4     土体层   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集水井1和可收集城市雨水的收集装置2,其中:
该集水井1为由钢筋混凝土砌筑而成的砌筑井,集水井1的深度为3-10m,该集水井1的上部周沿环绕设有防护栏3,通过此防护栏3可防止人们不慎坠入集水井1内,该集水井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出)和溢水口11,该溢水口11与城市排水通道相连通,该溢水11的位置低于进水口或者与进水口相齐平;使用时,通过此溢水口11可将集水井1内过多的雨水排至城市排水通道内,从而防止集水井1内的水溢出至道路,造成道路积水。
该收集装置2与集水井1相邻设置,该收集装置2由上而下依次包括土工布21、碎石层22和塑料盲沟23,该碎石层22的厚度为20-30cm,塑料盲沟23的通道231与集水井1的进水口相连通,该土工布铺设于城市绿地的土地层4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收集系统,下雨时,雨水依次通过城市绿地的植被层5和土体层4被吸收起来,并经土工布21渗透至碎石层22中,此时土工布21可将城市绿地的土体层4与碎石层22相隔开,并对渗透至碎石层22的雨水起到过滤作用,使渗透至碎石层22的雨水较为清洁卫生,渗透至碎石层22中雨水再通过塑料盲沟23的强集水性,可把碎石层22的雨水收集至塑料盲沟23的通道231内,最后塑料盲沟23的通道231内的雨水经集水井1的进水口流入至集水井1内,以供日后灌溉使用,从而不易造成浪费,并缓解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增加了城市绿化。
本实用新型中,可在塑料盲沟23与碎石层22之间设有一土工布(图中未示出),且土工布的周沿包埋于碎石层22中,利用此土工布的过滤作用,可对渗透塑料盲沟23内的雨水进行过滤,从而使集水井1内的水更为清洁卫生。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和可收集城市雨水的收集装置,上述收集装置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层和塑料盲沟,上述碎石层设于城市绿地的土体层下方,上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上述塑料盲沟的通道与上述进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井为由钢筋混凝土砌筑而成的砌筑井,上述集水井的深度为3-10m,上述收集装置与上述集水井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城市排水通道相连通的溢水口,上述溢水口低于上述进水口或者与上述进水口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水井的上部周沿环绕分布有防护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有土工布,上述土工布铺设于城市绿地的土体层与上述碎石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塑料盲沟与上述碎石层之间设有一土工布,且上述土工布的周沿包埋于上述碎石层中。 
CN2012200678891U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4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78891U CN202544019U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78891U CN202544019U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4019U true CN202544019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78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4019U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401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5329A (zh) * 2013-04-15 2013-07-3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干热河谷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
CN103590476A (zh) * 2013-10-27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缓解雨涝的低势绿地的设计施工方法
CN105220597A (zh) * 2015-10-20 2016-01-06 山东大学 城市透水路面结构及基于该透水路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625502A (zh) * 2015-12-19 2016-06-01 长安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净化利用的系统
CN105756123A (zh) * 2016-04-19 2016-07-13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06120813A (zh) * 2016-06-27 2016-11-1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避免渗流隔水层形成和毛细效应的露天矿内排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5329A (zh) * 2013-04-15 2013-07-3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干热河谷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
CN103225329B (zh) * 2013-04-15 2015-04-2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干热河谷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
CN103590476A (zh) * 2013-10-27 2014-02-1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缓解雨涝的低势绿地的设计施工方法
CN103590476B (zh) * 2013-10-27 2015-12-09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缓解雨涝的低势绿地的设计施工方法
CN105220597A (zh) * 2015-10-20 2016-01-06 山东大学 城市透水路面结构及基于该透水路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625502A (zh) * 2015-12-19 2016-06-01 长安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净化利用的系统
CN105756123A (zh) * 2016-04-19 2016-07-13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06120813A (zh) * 2016-06-27 2016-11-1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避免渗流隔水层形成和毛细效应的露天矿内排方法
CN106120813B (zh) * 2016-06-27 2018-01-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避免渗流隔水层形成和毛细效应的露天矿内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7223U (zh) 雨水收集渗透回灌装置
CN202099866U (zh) 道路雨水地下回灌装置
CN202544019U (zh)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收集系统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6245487B (zh) 结合路面维修的城市道路海绵工程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4875417U (zh) 生态路工程系统
CN103643612A (zh)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5297872A (zh)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CN101467511A (zh) 城市道路绿化带分散式集雨渗灌装置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04401390U (zh) 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系统
CN208949673U (zh) 一种道路生态滤水带
CN203782519U (zh) 浅草沟
CN106320494B (zh) 基于既有城市道路与排水条件的海绵工程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1883360U (zh) 道路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6087648B (zh) 一种城市道路专用快速排水与灌溉系统
CN210507029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03347000U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雨水花园系统
CN205224230U (zh)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CN106499002A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1553962U (zh) 钢筋混凝土或天然石材u型过滤槽式路缘石
CN206545257U (zh) 一种新型绿化带蓄水结构
CN206233301U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6284587B (zh) 城市道路用渗蓄水罐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