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72886U -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72886U CN202372886U CN2011204541978U CN201120454197U CN202372886U CN 202372886 U CN202372886 U CN 202372886U CN 2011204541978 U CN2011204541978 U CN 2011204541978U CN 201120454197 U CN201120454197 U CN 201120454197U CN 202372886 U CN202372886 U CN 2023728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unit
- module
- television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660 Reticul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1 modify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772 Blood Platele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357 aspartam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包括主板、电源模块、所述主板上集成有电脑功能模块及电视功能模块,电脑功能模块包括南北桥芯片组,电视功能模块包括CPU主控单元、CA接口单元、PS2接口电路、红外接收单元,所述红外接收单元、CA接口单元、PS2接口电路均与CPU主控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小巧轻薄、结构紧凑、节能、无噪音、使用寿命长。支持待机、休眠到硬盘、休眠到内存等模式。其将电视与电脑的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块主板上,减少二者之间的繁琐的连线,且二模块以方便快捷的PS2格式通讯,以电视功能模块的主控单元为控制核心,通过遥控器控制主控单元,让电视与电脑之间的切换方便。
Description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视电脑一体机,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款电视电脑一体机。一体机是将电脑 主机、显示器、电视等整合成为一体,具备独立的电脑功能与电视功能,可用于办公和家用领域。该机具有操作便捷,接口丰富,连线简约,节能环保,低辐射等优点。然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电视电脑一体机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影响了电视电脑一体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综合起来,有以下缺点:1、产品结构设计不好:现有电视电脑一体机的机箱与显示器一体设计,显示器后盖直接通过螺丝与显示器固定,导致维修不方便。若有接触不良或者其它毛病,非费力拆开显示器后盖不可。
[0003] 2、产品散热不好:由于把主机集中到了显示器的后面,导致散热效果差,影响电脑一体机的正常工作,元件在高温下,容易老化,寿命会缩短;同时耗电也高、噪音大。
[0004] 3、电路不好升级:由于电子元件均集成在主板上,不好升级,结构设计还有待提高。如现有电视电脑一体机中,有一种LCD驱动模块是集成于主板上的,这种方式就不利于相关驱动软硬件的配套升级。
[0005] 4、电路设计复杂:由于是集成产品,各功能模块电子元件密度相当大,抗干扰能力差,生产成本高。如:目前有一种IXD驱动板是独立设置的,其通过线路与主板连接。虽然便于升级,但由于电路设计复杂,部分驱动板采用双芯片控制,其不但所占体积大,功耗上相对来说也比较大,成本相对比较高,对于降低一体机主机部分成本是一个挑战。并且从主板到驱动板连线比较长,如果抗干扰措施没做到位,很容易产生对屏幕的干扰,照成屏幕显示不清,影响正常使用。再如:目前电视电脑一体机的LED背光恒流板一般是直接恒流供电,LED串联或并联运行,其灵活性较差,某个LED故障就会影响其他LED的正常运行。再如:现有内置于电脑一体机中的电源模块,不仅体积较大,而且电磁兼容性做的不够理想。
[0006] 5、性价比不高:由于电路设计和产品硬件结构设计不完善,现有电脑电视一体机多数采用电脑功能板与电视板卡、机顶盒功能板各功能部件独立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但其只能实现电视与电脑之间功能的简单切换,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性价比不高。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维修不方便、散热不好、不好升级、电路设计复杂、性价比不高等技术问题。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包括机箱、遥控器、液晶显示器、主板,还包括电源模块、显示驱动模块、所述主板上集成有电脑功能模块及电视功能模块,电脑功能模块包括南北桥芯片组,电视功能模块包括CPU主控单元、CA接口单元、PS2接口电路、红外接收单元,所述红外接收单元、CA接口单元、PS2接口电路均与CP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电视模块的PS2接口电路与电脑功能模块中的南北桥芯片组连接,红外接收单元接收遥控器指令传输给CPU主控单元,CPU主控单元判断是电视信号则根据指令执行电视功能模块相应操作,是电脑信号则通过PS2通讯接口电路传输给电脑功能模块处理;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包括刚性围框、后盖板,刚性围框后部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有铝机箱后盖板,机箱内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铜金属散热柱、温控电路,所述铜金属散热柱的前端面与主板上的发热电子元件顶部通过导热硅胶紧密接触,散热柱表面沿轴向开有多个条形散热风孔,两风孔之间设有散热鳍片,散热柱中心位置设有风扇涵道,风扇涵道安装有风扇电机,机箱后盖板正对于风扇涵道的位置设有散热孔,散热鳍片后端面与机箱后盖板紧密接触,风扇涵道入口延伸至散热孔外并机箱后盖板紧密连接;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包括PWM控制单元、输出电压采样单元,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高频变换单元、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其中整流滤波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PWM控制单元以PWM控制芯片为核心,所述输出电压采样单元的采样端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压采样单元的反馈端与PWM控制芯片连接,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高频变换单元中的功率开关组件连接,输出电压采样单元对输出端电压进行采样并将其反馈给PWM控制芯片,PWM控制单元输出开关频率信号给高频变换单元中的功率开关组件,以调节功率开关组件的开关时间比例,进而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及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能效比;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驱动模块具有一主控单元,该主控单元分别与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升压控制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按键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设有排针插座,该排针插座与主板插接实现主控单元与主板的通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还与VGA/DDC接口连接,接入用于电脑功能显示信号的VGA信号;所述升压控制电路设有与背光升压板连接的升压插接接口,所述信号转换电路设有与显示屏连接的LVDS信号输出接口,按键处理电路设有与按键板连接的屏幕控制按键插接接口。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AC/DC整流滤波电路,还具有一连接于交流电源与AC/DC整流滤波电路之间的EMI滤波器,EMI滤波器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EMI滤波器包括共模电感线圈T1、T2及差模电感L2、L3,交流电源经阻容滤波网络后接入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出端经电容CX3滤波后与共模电感线圈T2两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线圈T2两输出端经电容CX4、电阻R3滤波后分别与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输入端连接,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两输出端与一次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0013] 作为优选,所述阻容滤波网络包括滤波电容CXI、CX2,电阻Rl、R2,其中滤波电容CX1、CX2并列后连接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电阻R1、R2串联后连接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所述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两输出端之间串接有电容C1、C2,电容Cl、C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接地。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中,其输出电压采样单元包括电阻R14、R12、R15及基 准电源IC2、光耦IC3 ;所述电阻R15与基准电源IC2取样端连接,基准电源IC2输出端经过动光耦IC3与PWM控制单元中的PWM控制芯片的2脚连接,PWM控制芯片5脚与场效应管栅极连接,场效应管漏极与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中的变压器TlOl初级绕组连接。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液晶显示器以LED灯组为背光源,LED灯组由设置在主板上的一恒压恒流驱动电路驱动,该恒压恒流驱动电路包括一个恒压电路及多个恒流驱动电路,所述恒压驱动电路采用DC-DC转换电路,恒压电路与电源模块输出端连接,多个恒流驱动电路并行连接于恒压电路输出端,每个恒流驱动电路分别与一 LED灯组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路包括恒流控制芯片ZXLD1350,其3脚接入电源模块提供的PWM信号端,5脚连接恒压电路输出端,I脚通过电感连接LED灯组负极,2脚接地,恒压电路输出端还通过电阻限流后接LED灯组正极,恒流控制芯片的4脚接LED灯组正极反馈信号,I脚与5脚之间连接一稳压管,所述LED灯组由多个LED串联或多个LED串联后再并联组成。 [0016]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电路设置在主板上、在主板上还设有多个检测机箱内部温度的热敏探头,该热敏探头与温控电路连接,温控电路与风扇电机连接。
[0017]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刚性围框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柱的风扇涵道入口处罩有防尘网。
[0018] 本实用新型机箱采用框架式,机箱后盖板可以直接插入,拆卸、安装方便,并且各模块大量采用插接件,这样大大减轻了维护和升级时的麻烦。此外,机箱采用无噪音的铜金属散热涵道风扇,该涵道风扇与金属机箱固定在一起,可以将从主板传来的热量迅速吸收并导出。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前温度控制风扇的转速,在降低噪音的同时也可以延长风扇的寿命。
[0019] 电源模块在满载条件下,控制功率开关频率增加,直至碰到时序电容钳位;而在轻载条件下,峰值电流减小,则控制功率开关频率下降,有效限制了现有电源适配器噪声的问题;在轻载时,由于开关频率的下降,与开关频率相关的损耗,如功率开关管输出电容和门电荷损耗以及泄漏感抗损耗也会减少,使开关电源在轻载条件下的能效也随之提高。特别设计的EMI滤波器能有效抑制高频的共模干扰和低频的差模干扰,还能双向抑制电磁干扰噪声,从而净化电网。
[0020] 显示驱动模块独立设置。模块内仅设置必要功能模块,电路简洁、可将该模块浓缩到一块小尺寸板上,通过排针插座与主板插接。同时也通过其它接插件与辅助模块相接,减少连接线路,节省空间、节省线材,还可有效避免干扰,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0021 ] 恒压恒流驱动电路使流过各LED的电流大小尽可能一致,保证各个LED亮度、色度的一致性,当个别灯组的个别LED损坏时不影响其它灯组工作。恒流电路采用功耗低、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的恒流控制芯片ZXLD1350,可同时兼顾电源效率及成本。
[0022] 本实用新型小巧轻薄、结构紧凑、节能、无噪音、使用寿命长。支持待机、休眠到硬盘、休眠到内存等模式。其将电视与电脑的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块主板上,减少二者之间的繁琐的连线,且二模块以方便快捷的PS2格式通讯,以电视功能模块的主控单元为控制核心,通过遥控器控制主控单元,让电视与电脑之间的切换方便。实现了电脑电视两不误的双界面功能,电脑可独立使用、电视可独立播放、画中画功能可使电脑电视可同时观玩。本实用新型可放置在卧室、客厅、或者悬挂在墙上。集家庭所有娱乐于一身,对音乐、电视、画中画调节、一键遥控,方便实用。产品广泛适用于居家办公、酒店宾馆、休闲娱乐、银行、教育机构、电子图书室等领域。附图说明
[0023]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图3所不A-A首I]视图;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原理框图;
[0028] 图6是图5所示EMI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0029] 图7是图5所示输出电压采样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30] 图8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驱动模块的原理框图;
[0031] 图9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的LED灯组恒压恒流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2] 图10是图9所示恒流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4] 参看图1、2,该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包括机箱、遥控器、液晶显示器、电源模块、显示驱动模块、PCB主板等部分。主板上集成有电脑功能模块及电视功能模块,其中电脑功能模块包括CPU芯片、内存单元、硬盘存储器、南北桥芯片组、显卡单元等。各功能电路可以采用现有成熟配置,如CPU芯片可以采用Intel Pentium Dual Core E5200 ;主板可以采用Intel G41+ICH7 等,显卡可以米用 Intel GMAX4500. Max. active shared memory512MB等。
[0035] 南北桥芯片组是电脑主板的传统芯片组架构,南桥芯片一般位于电脑主板上离(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一般北桥芯片负责CPU和内存、显卡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处理量大,需配置散热片。南桥芯片一般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ΑΤΑ、SATA等接口电路、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其一般不覆盖散热片;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北桥芯片相连。
[0036] 电视功能模块包括CPU主控单元、CA接口单元、PS2接口电路、红外接收单元、调谐解调器(QAM)等,所述红外接收单元、CA接口单元、PS2接口电路、调谐解调器均与主控单元连接,调谐解调器与电视信号输入接口连接。红外接收单元接收遥控器指令传输给CPU主控单元,CPU主控单元与PS2接口电路连接,PS2接口电路与电脑功能模块中的南北桥芯片组连接。PS2通讯协议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通讯协议。通讯的两端通过Clock (时钟脚)同步,并通过D ata (数据脚)交换数据。
[0037] 红外接收单元包括一体化红外接收头(IR001)、AT89S52单片机,一体化红外接器集红外接收集放大为一体,直接与AT89S52单片机的一个I/O 口连接,AT89S52单片机与CPU主控单元连接。遥控器采用TC9012F芯片,TC9012F芯片与LED红外发射头连接。遥控器可自由转换电脑与电视功能,同时集成光电电脑鼠标,具备电脑鼠标功能。
[0038] CPU主控单元采用专用嵌入式CPU芯片,目前可供选择的这种芯片很多。如意法半导体STi5197、STi7105、QAMi5516等芯片,LSI Logic公司的sc2005芯片,上海高清的HD3101等芯片。有的CPU嵌入式芯片还直接集成有QAM解调器等众多功能电路,如意法半导体STi5197就包括一个QAM (正交调幅)解调器,以及MPEG-2音视频解码和应用程序处理功能。在遥控器将指令传输给CPU主控单元后,CPU主控单元判断是电视信号则根据指令执行电视功能模块相应操作,是电脑信号则通过PS2通讯接口电路传输给电脑功能模块处理。
[0039] 结合图3、4所示,所述机箱I包括刚性围框11,刚性围框11上设有散热孔110,刚性围框11后部设有插槽2、插槽2内插有铝机箱后盖板21。机箱内设有若干散热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I至3个),散热装置包括铜金属散热柱31、温控电路(设置主板上)。
[0040] 主板上的发热电子元件3 (如CPU芯片等)顶部通过导热硅胶32与铜金属散热柱31的前端面紧密接触,散热柱31表面沿轴向开有多个条形散热风孔4,两风孔之间设有散热鳍片41,散热柱31中心位置设有风扇涵道6,风扇涵道6安装有风扇电机5,散热鳍片41后端面与机箱后盖板21紧密接触,机箱后盖板21正对于风扇涵道6的位置设有散热孔23,散热鳍片后端面与机箱后盖板紧密接触,风扇涵道入口延伸至散热孔外,通过螺钉与机箱后盖板21紧密连接,在风扇涵道入口处罩有散防尘网22。参看图2,主板上还设有多个检 测机箱内部温度的热敏探头,热敏探头与温控电路连接,温控电路与风扇电机连接。
[0041] 电源模块如图5所示,其包括交流电源、PWM控制单元、输出电压采样单元,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高频变换单元、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输出整流滤波单元、过流保护单元、过压保护电路等。输出电压采样单元主要由比较电路、放大电路构成。比较电路的采样端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压采样单元的反馈端与PWM控制单元连接。输出电压采样单元中的比较电路对输出端电压进行采样后,送放大电路放大并将其采样信号反馈给PWM控制单元。
[0042] 整流滤波单元包括AC/DC整流滤波电路、EMI滤波器。EMI滤波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AC/DC整流滤波电路连接,AC/DC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与高频变换单元连接。EMI滤波器能够同时抑制全频域的噪声干扰,使交流电无衰减的传输到电源设备,同时又能有效的抑制电源本身产生的噪声干扰,提高电源本身的电磁
兼容性。
[0043] 如图6所示,EMI滤波器包括共模电感线圈T1、T2,电阻R1、R2、R3,电容CX1、CX2、CX3、Cl、C2,差模电感L2、L3,电容CX4。其中滤波电容CXl、CX2并列后连接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电阻Rl、R2串联后连接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交流电源的两端子经电容CX1、CX2,电阻R1、R2构成的阻容滤波网络滤波后分别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出端经电容CX3滤波后与共模电感线圈T2两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线圈T2两输出端经电容CX4、电阻R3滤波后分别与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输入端连接,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两输出端之间串接有电容C1、C2,电容C1、C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接地。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两输出端与AC/DC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0044] 电阻Rl、R2、R3及电容CXl、CX2、CX3、Cl、C2,构成交流进线上独立端口之间的低通滤波器,可衰减交流进线上的共模干扰噪声,阻止其进入电源设备;而差模电感L2、L3及电容CX4构成差模噪声抑制电路,构成交流进线上独立端口之间的低通滤波器,可抑制交流进线上的差模干扰噪声,防止电源设备受到干扰。
[0045] 高频变换单元的核心是一个高频功率开关组件,如开关晶体管或场效应管(MOSFET)。高频变换单元产生高频(20KHZ以上)高压方波,所得到的高压方波送给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的初级,则在隔离变压器的次级感应出电压,该电压被整流滤波后变成了低压直流电。
[0046] PWM控制单元以PWM控制芯片为核心,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高频变换单元中的功率开关组件连接。PWM控制单元主要用于调节输出电压,使得在输入交流和输出直流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能保持稳定,运作过程是PWM电路通过输出电压采样,并把采样的结果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把它与基准电压作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高频功率开关组件的开关时间比例(占空比),进而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及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能效t匕。为了使整个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设置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等辅助电路。
[0047] 如图 7所示,具体实施时,输出电压采样单元主要由比较电路(进一步包括电阻R14、R12、R15、R1等)、放大电路(进一步包括基准电源IC2、光耦IC3等)构成。其中电阻R15与基准电源IC2取样端连接,基准电源IC2输出端经过动光耦IC3与PWM控制单元中的PWM控制芯片的2脚连接,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5脚与场效应管栅极连接,场效应管漏极与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中的变压器TlOl初级绕组连接。当输出电压升高时,比较电路中的电阻R15上电压上升,该取样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中的基准电源IC2放大后驱动光耦IC3输出,进而使PWM控制单元中的控制芯片(可以选用TL3842、RT9214 RT9173CS、CPAB1377BP等八脚PWM控制芯片)IClA的2脚电压下降,PWM控制芯片控制场效应管输出低电压使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中的变压器TlOl初级绕组存储能量减小,变压器TlOl次级线圈电压下降而使输出电压下降,当输出电压降低则反之。
[0048] 过流保护单元与高频变换单元连接,包括电阻7RA、7RB、7RC,所述电阻7RA、7RB、7RC并联后通过峰值电流抑制电阻R6连接至PWM控制芯片的3脚。当输出电流过大在电阻7RA、7RB、7RC上的电压超过设定电压则触发控制芯片IClA内部过电流保护,控制芯片IC1A5脚输出低电平控制功率开关管关断。
[0049] 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TlOl的辅助绕组N3,变压器TlOl的辅助绕组N3感应输出绕组电压,该输出绕组电压经电阻R8、R5分压后送至PWM控制芯片的I脚。该电路借助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中的变压器辅助绕组感应输出绕组电压,该输出绕组电压经电阻分压后送至PWM控制单元的控制芯片,当分压点电压超过设定值时,控制芯片停止开关脉冲电压输出,同时控制芯片电源脚电压也降低实现电源模块锁定。
[0050] 如图8所示,显示驱动模块包括主控单元及与主控单元连接的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升压控制电路、信号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按键处理电路。此外,显示驱动模块还设置有对主控单元内软件内容进行烧录更新的程序更新接口。上述显示驱动模块独立设置一块小板上,模块内仅集成必要的功能模块,而一些辅助模块均设置在电视电脑一体机的主板上,通过接插件与显示驱动模块板连接,这样可大大缩减显示驱动模块板的整体尺寸。
[0051] 主控单元包括CPU核心控制芯片,其分别与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信号转换电路、按键处理电路、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设有排针插座,该排针插座与电视电脑一体机的主板插接,实现主控单元与电视电脑一体机主板的通讯连接,整块驱动电路板可以方便的取下来进行测试和升级。
[0052] 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受主控单元控制,接收电脑及电视功能显示信号并处理,实现主控单元与电视电脑一体机主板的通讯连接。
[0053] 其中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与VGA/DDC接口连接,接入用于电脑功能显示信号的VGA信号。信号转换电路设有与显示屏连接的LVDS信号输出接口,受主控单元控制将显示信号转换输出给显示屏。电压转换电路将外界直流电源转换后为显示屏供电;按键处理电路设有与按键板插接的屏幕控制按键插接接口,因此可以处理按键板输入信号,由主控单元控制实现显示状态调整。
[0054] 如图9所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屏以LED灯组为背光源,LED灯组由设置在主板上的一恒压恒流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一个恒压电路及多个恒流驱动电路,多个恒流驱动电路并行连接于恒压电路输出端,每个恒流驱动电路分别与一 LED灯组连接。其中,恒压电路采用DC-DC转换电路,该DC-DC转换电路采用直流电压转换芯片BIT3251,其输入端与电 源模块的直流输出端VCC、GND端子连接,电源模块的直流电源经电容C3和C2滤波后通过三极管Q2给DC-DC转换芯片BIT3251供电。再通过电感LI储能和脉宽控制三极管Q4的导通截止达到DC-DC的转换目的,DC-DC转换电路输出端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l整流和电容C7滤波后可以得到稳定、低纹波、低噪声的直流电压。电阻R9和RlO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当输入电压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随之改变,而BIT3251将会根据采样结果调节占空比,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0055] 其中,恒流驱动电路如图10所示,每个恒流驱动电路包括恒流控制芯片ZXLD1350,其3脚接入电源模块提供的PWM信号端,5脚连接恒压电路输出端Vout_in,I脚通过电感连接LED灯组负极,2脚接地,恒压电路输出端还通过电阻限流后接LED灯组正极,恒流控制芯片的4脚接LED灯组正极反馈信号,I脚与5脚之间连接一稳压管。LED灯组由多个LED串联或串联后再并联组成。ZXLD1350是一款由可控电流源衍生的降压型稳压器,该器件可用来驱动串联的大功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灯组。该控制芯片可接受的输入电压范围宽,(DC12-30V),只要LED阵列的组合前馈电压不超过30V,该电路就能保持任意数量的LED中的调节电流不变,同时还可以通过PWM脉宽调制信号对LED阵列进行调光。
Claims (10)
1. ー种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包括机箱、遥控器、液晶显示器、主板,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源模块、显示驱动模块、所述主板上集成有电脑功能模块及电视功能模块,电脑功能模块包括南北桥芯片组,电视功能模块包括CPU主控单元、CA接ロ单元、PS2接ロ电路、红外接收单元,所述红外接收单元、CA接ロ单元、PS2接ロ电路均与CP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电视模块的PS2接ロ电路与电脑功能模块中的南北桥芯片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机箱包括刚性围框、后盖板,刚性围框后部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有铝机箱后盖板,机箱内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铜金属散热柱、温控电路,所述铜金 属散热柱的前端面与主板上的发热电子元件顶部通过导热硅胶紧密接触,散热柱表面沿轴向开有多个条形散热风孔,两风孔之间设有散热鳍片,散热柱中心位置设有风扇涵道,风扇涵道安装有风扇电机,机箱后盖板正对于风扇涵道的位置设有散热孔,散热鳍片后端面与机箱后盖板紧密接触,风扇涵道入ロ延伸至散热孔外并机箱后盖板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包括PWM控制单元、输出电压采样単元,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高频变换単元、高频隔离变压器単元、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其中整流滤波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PWM控制单元以PWM控制芯片为核心,所述输出电压采样单元的采样端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压采样单元的反馈端与PWM控制芯片连接,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高频变换单元中的功率开关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显示驱动模块具有一主控单元,该主控単元分别与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単元、升压控制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按键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设有排针插座,该排针插座与主板插接实现主控単元与主板的通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及显示通讯控制单元还与VGA/DDC接ロ连接,接入用于电脑功能显示信号的VGA信号;所述升压控制电路设有与背光升压板连接的升压插接接ロ,所述信号转换电路设有与显示屏连接的LVDS信号输出接ロ,按键处理电路设有与按键板连接的屏幕控制按键插接接ロ。
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AC/DC整流滤波电路,还具有一连接于交流电源与AC/DC整流滤波电路之间的EMI滤波器,EMI滤波器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EMI滤波器包括共模电感线圈T1、T2及差模电感L2、L3,交流电源经阻容滤波网络后接入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出端经电容CX3滤波后与共模电感线圈T2两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线圈T2两输出端经电容CX4、电阻R3滤波后分别与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输入端连接,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两输出端与一次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阻容滤波网络包括滤波电容CXl、CX2,电阻Rl、R2,其中滤波电容CXl、CX2并列后连接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电阻R1、R2串联后连接于共模电感线圈Tl两输入端;所述差模电感L2和差模电感L3两输出端之间串接有电容Cl、C2,电容Cl、C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中,其输出电压采样单元包括电阻R14、R12、R15及基准电源IC2、光耦IC3 ;所述电阻R15与基准电源IC2取样端连接,基准电源IC2输出端经过动光耦IC3与PWM控制单元中的PWM控制芯片的2脚连接,PWM控制芯片5脚与场效应管栅极连接,场效应管漏极与高频隔离变压器单元中的变压器TlOl初级绕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液晶显示器以LED灯组为背光源,LED灯组由ー恒压恒流驱动电路驱动,该恒压恒流驱动电路包括ー个恒 压电路及多个恒流驱动电路,所述恒压驱动电路采用DC-DC转换电路,恒压电路与电源模块输出端连接,多个恒流驱动电路并行连接于恒压电路输出端,每个恒流驱动电路分别与一 LED灯组连接,所述恒流驱动电路包括恒流控制芯片ZXLD1350,其3脚接入电源模块提供 的PWM信号端,5脚连接恒压电路输出端,I脚通过电感连接LED灯组负极,2脚接地,恒压电路输出端还通过电阻限流后接LED灯组正扱,恒流控制芯片的4脚接LED灯组正极反馈信号,I脚与5脚之间连接ー稳压管,所述LED灯组由多个LED串联或多个LED串联后再并联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温控电路设置在主板上、在主板上还设有多个检测机箱内部温度的热敏探头,该热敏探头与温控电路连接,温控电路与风扇电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机箱刚性围框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柱的风扇涵道入ロ处罩有防尘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541978U CN202372886U (zh) | 2011-11-16 | 2011-11-16 |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541978U CN202372886U (zh) | 2011-11-16 | 2011-11-16 |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72886U true CN202372886U (zh) | 2012-08-08 |
Family
ID=4659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541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72886U (zh) | 2011-11-16 | 2011-11-16 |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72886U (zh) |
-
2011
- 2011-11-16 CN CN2011204541978U patent/CN2023728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11405B (zh) |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 |
WO2017206641A1 (zh) | 一种蓝牙面板灯 | |
CN1143197C (zh) | 用来节省显示系统中电能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2708801A (zh) | 一种显示终端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显示终端 | |
CN202205050U (zh) | 一种电力系统保护控制用核心板 | |
CN205596389U (zh) | 恒流交流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 |
CN202372886U (zh) | 高性能新型电视电脑一体机 | |
CN202584684U (zh) | 一种led节能显示屏 | |
WO2017206752A1 (zh) | 一种蓝牙开关面板 | |
CN205540556U (zh) | 一种计算机适配电源 | |
TW202127185A (zh) | 電腦電源供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 |
CN202750024U (zh) | 电源装置和等离子显示设备 | |
CN202679263U (zh) | 一种适配器 | |
CN205403857U (zh) | 一种环境监测仪 | |
CN109951057A (zh) | 一种新型变频器用集成一体化三相智能模块 | |
CN215988075U (zh) | 一种国产恒流背光板 | |
CN201039317Y (zh) | 内置有节能电路的电视机 | |
CN2819464Y (zh) | 适用于普通荧光灯灯座的套管式荧光灯装置 | |
WO2018040628A1 (zh) | 一种蓝牙吊灯风扇 | |
CN216979622U (zh) | 显示器控制电路以及显示器 | |
CN211457453U (zh) | 一种led调光电路及照明设备 | |
CN202696963U (zh) | 电源控制电路、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 |
CN210377621U (zh) | 一种无线表决控制器 | |
CN214279003U (zh) | 一种etc车道收费用控制机箱 | |
CN2521652Y (zh) | 多输出电脑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