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71076U -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71076U CN202371076U CN201120465411XU CN201120465411U CN202371076U CN 202371076 U CN202371076 U CN 202371076U CN 201120465411X U CN201120465411X U CN 201120465411XU CN 201120465411 U CN201120465411 U CN 201120465411U CN 202371076 U CN202371076 U CN 2023710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plate
- vibration damper
- damping vibration
- adjustable damping
- mo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所述调节阀包括定阀片(2)、动阀片(3)以及贯穿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中心并与所述动阀片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所述定阀片上具有定阀片弧形槽(21),所述动阀片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全部或部分重合的动阀片弧形槽(31)。由于当将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汽车的液压减震器中时,可以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动阀片转动,使得所述动阀片上的动阀片弧形槽与所述定阀片上的定阀片弧形槽的重合面积实现线性地变化,以使油液的通流截面实现线性变化,因此可以对减震器中的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控制,从而能够对减震器的阻尼力进行调节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减震器,具体地,涉及一种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例如吸震弹簧)在过滤路面震动时其自身也会有往复运动,因此为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通常都会在悬架系统中安装减震器,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
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的减震器多是液压筒式减震器,如图7所示,这种筒式减震器100通常包括:储油缸101、置于储油缸101内的工作缸102、设置于工作缸102一端的底阀组件103、从工作缸102的另一端伸入的端部带有压缩阀104的活塞杆组件105、以及设置于该减震器两端用于将该减震器连接于车架和车桥间的端部连接件106。
所述液压筒式减震器作为基础阻尼元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因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杆上下运动,减震器腔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流向另一个腔内,从而将减震器活塞杆组件与减震器筒体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动能转化成油液的热能向外散发出去,以起到阻尼的作用。
然而,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现有的阻尼减震器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路况来对阻尼进行调节的减震器,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并且提供一种能够对阻尼进行调节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阀,该调节阀包括定阀片、动阀片以及贯穿所述定阀片和所述动阀片的中心并与所述动阀片固定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定阀片上具有定阀片弧形槽,所述动阀片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全部或部分重合的动阀片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动阀片上还具有能够沿所述定阀片弧形槽运动的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调节阀还包括贯通所述定阀片和所述动阀片的常通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该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储油缸、置于所述储油缸内的工作缸、设置于所述工作缸一端的底阀组件、以及从所述工作缸的另一端伸入的活塞杆组件,其中,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储油缸和所述工作缸之间的通流管路、形成于所述底阀组件的阀座内并与所述通流管路相通的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导流槽内的调节阀、以及与所述调节阀相连并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调节杆。
优选地,所述调节阀包括定阀片、动阀片以及贯穿所述定阀片和所述动阀片的中心并与所述动阀片固定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定阀片上具有定阀片弧形槽,所述动阀片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全部或部分重合的动阀片弧形槽,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转动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动阀片上还具有能够沿所述定阀片弧形槽运动的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调节阀还包括贯通所述定阀片和所述动阀片的常通孔。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部分上安装有标示不同档位的调节指示器,所述不同档位对应于所述动阀片弧形槽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的不同重合面积。
优选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设置于该阻尼可调减震器的两端的端部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储油缸的插入所述活塞杆组件的一端的防尘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而带动所述动阀片转动,可以使所述动阀片上的动阀片弧形槽与所述定阀片上的定阀片弧形槽的重合面积实现线性地变化,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转动所述动阀片而使油液的通流截面实现线性变化,因此可以对减震器中的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控制,从而能够对减震器的阻尼量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更好地抑制弹簧震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截取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调节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截取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的轴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可调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为现有的液压筒式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筒式减震器 101 储油缸
102 工作缸 103 压缩阀组件
104 活塞阀 105 活塞杆组件
106 端部连接件 1 调节阀
2 定阀片 21 定阀片弧形槽
3 动阀片 31 动阀片弧形槽
32 定位销 4 转动轴
5 常通孔 6 储油缸
7 作缸 8 底阀组件
81 阀座 82 导流槽
9 活塞杆组件 10 通流管路
11 调节杆 12 端部连接件
13 防尘罩 14 调节指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阀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定阀片2、动阀片3以及贯穿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的中心并与所述动阀片3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所述定阀片2上具有定阀片弧形槽21,所述动阀片3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全部或部分重合的动阀片弧形槽31。
其中,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为各种形状,优选地,均形成为圆盘状,且二者尺寸相对应,以能够彼此贴合地装配在一起。
所述转动轴4可以先制成为独立的构件,然后再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粘接等使其以穿过所述动阀片3中心的状态与所述动阀片3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也可以如图2所示,直接将所述转动轴4与所述动阀片3制成为一体。然后,通过在所述定阀片2的中心形成贯通孔,并使所述转动轴4穿过该贯通孔,可以将所述定阀片2套装在所述转动轴4上并与所述动阀片3贴合,从而将所述定阀片2、动阀片3和转动轴4组装在一起,并且所述转动轴4连同所述动阀片3能够相对于所述定阀片2进行转动。
所述动阀片3上的动阀片弧形槽31和所述定阀片2上的定阀片弧形槽21具有基本相同的槽宽,并且它们距离各自所在阀片中心的径向距离基本相等,因此,随着所述动阀片3的转动,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和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能够实现完全或部分重合,即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和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能够实现完全或部分连通。
因而,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4而带动所述动阀片3转动,可以使所述动阀片3上的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2上的定阀片弧形槽21的重合面积线性地变化,也就是说当将所述调节阀1安装在汽车的液压减震器中时,可以通过转动所述动阀片3而使油液的通流截面线性变化,因此可以对减震器中的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控制,从而能够对减震器的阻尼力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更好地抑制弹簧震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优选情况下,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动阀片3上还具有能够沿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运动的定位销32。所述定位销32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粘接等固定连接到所述动阀片3上,或者也可以直接与所述动阀片3一体形成。当将所述定阀片2、动阀片3和转动轴4组装在一起时,所述定位销32将正好插入于所述定阀片2的定阀片弧形槽21内,因此当所述动阀片3转动时,所述定位销32将沿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运动,并且当所述定位销32运动到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的两端点位置时,将分别对应于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的最大重合面积和最小重合面积。因而利用所述定位销32,能够限定从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的最大重合面积到最小重合面积,即从油液的最大通流截面到最小通流截面,也即从减震器所能提供的最大阻尼到最小阻尼所对应的动阀片3的转动角度。
优选情况下,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阀1还包括贯通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的常通孔5。所述常通孔5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其作用在于当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完全不重合,也就是说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和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完全不连通时,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两侧的油液能够通过所述常通孔5进行流通,以起到阻尼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如图6所示,包括:储油缸6、置于所述储油缸6内的工作缸7、设置于所述工作缸7一端的底阀组件8、以及从所述工作缸7的另一端伸入的活塞杆组件9,其与现有的液压筒式减震器的区别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储油缸6和所述工作缸7之间的通流管路10、形成于所述底阀组件8的阀座81内并与所述通流管路10相通的导流槽82、设置于所述导流槽82内的调节阀1、以及与所述调节阀1相连并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调节杆11。
所述调节阀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调节阀1,其结构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当将所述调节阀1设置于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中时,可以将所述调节阀1的转动轴4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与所述调节杆1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转动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所述调节杆11而使与之相连的所述转动轴4转动。
由此,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4而带动所述动阀片3转动,可以对所述动阀片3上的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2上的定阀片弧形槽21的重合面积进行调节,也就是说可以对油液的通流截面进行调节,因此可以对减震器中的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减震器的阻尼量进行调节,以达到更好地抑制弹簧震荡的作用,进而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活塞杆组件9相对于所述工作缸7向外(即图6中所示的向上)运动时,减震器筒体内的油液也将受压向筒体的上部运动,并进入所述通流管路10中,然后通过该通流管路10进入形成于所述底阀组件8的阀座81内的导流槽82中,由于设置于所述导流槽82中的所述调节阀1通过操作所述调节杆11而设定成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全部或部分连通,因此来自减震器筒体的上部的通过所述通流管路10流入的油液可以通过所述调节阀1进入减震器筒体的下部。
类似地,当所述活塞杆组件9相对于所述工作缸7向内(即图6中所示的向下)运动时,减震器筒体内的油液也将受压向筒体的下部运动,由于设置于所述底阀组件8的阀座81内的导流槽82中的所述调节阀1通过操作所述调节杆11而设定成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全部或部分连通,因此运动到减震器筒体下部的油液可以通过所述调节阀1流入与所述导流槽82连通的所述通流管路10中,从而通过所述通流管路10被输送到减震器筒体的上部。
优选情况下,所述调节杆11的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部分上安装有标示不同档位的调节指示器14,所述不同档位对应于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的不同重合面积。因此,可以通过旋动所述调节指示器14至不同档位,来选择对应的油液流量,以实现对应的阻尼效果。
优选情况下,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设置于该阻尼可调减震器的两端的端部连接件12。所述端部连接件12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形式的连接件,只要能够将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连接于汽车的悬架系统中即可。
优选情况下,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储油缸6的插入所述活塞杆组件9的一端的防尘罩13,其用于防止灰尘、杂质等进入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的内部,以起到保护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该调节阀包括定阀片(2)、动阀片(3)以及贯穿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的中心并与所述动阀片(3)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所述定阀片(2)上具有定阀片弧形槽(21),所述动阀片(3)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全部或部分重合的动阀片弧形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3)上还具有能够沿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运动的定位销(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1)还包括贯通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的常通孔(5)。
4.一种阻尼可调减震器,该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储油缸(6)、置于所述储油缸(6)内的工作缸(7)、设置于所述工作缸(7)一端的底阀组件(8)、以及从所述工作缸(7)的另一端伸入的活塞杆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储油缸(6)和所述工作缸(7)之间的通流管路(10)、形成于所述底阀组件(8)的阀座(81)内并与所述通流管路(10)相通的导流槽(82)、设置于所述导流槽(82)内的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1)、以及与所述调节阀(1)相连并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调节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1)包括定阀片(2)、动阀片(3)以及贯穿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的中心并与所述动阀片(3)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所述定阀片(2)上具有定阀片弧形槽(21),所述动阀片(3)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阀片弧形 槽(21)全部或部分重合的动阀片弧形槽(31),所述调节杆(11)与所述转动轴(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3)上还具有能够沿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运动的定位销(3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1)还包括贯通所述定阀片(2)和所述动阀片(3)的常通孔(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1)的伸出到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外的部分上安装有标示不同档位的调节指示器(14),所述不同档位对应于所述动阀片弧形槽(31)与所述定阀片弧形槽(21)的不同重合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设置于该阻尼可调减震器的两端的端部连接件(1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可调减震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储油缸(6)的插入所述活塞杆组件(9)的一端的防尘罩(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65411XU CN202371076U (zh) | 2011-11-21 | 2011-11-21 |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65411XU CN202371076U (zh) | 2011-11-21 | 2011-11-21 |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71076U true CN202371076U (zh) | 2012-08-08 |
Family
ID=4659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6541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71076U (zh) | 2011-11-21 | 2011-11-21 |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71076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3663A (zh) * | 2012-12-20 | 2014-06-25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减振控制系统及汽车 |
CN106402252A (zh) * | 2016-11-04 | 2017-02-15 | 江苏金泰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阻尼连续可调的减振器底座装置 |
CN108775369A (zh) * | 2018-06-04 | 2018-11-09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 |
CN110319142A (zh) * | 2019-06-27 | 2019-10-11 | 江苏大学 | 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器的活塞阀 |
CN114893528A (zh) * | 2022-05-27 | 2022-08-12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液压阻尼缸手动换档机构 |
-
2011
- 2011-11-21 CN CN201120465411XU patent/CN2023710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3663A (zh) * | 2012-12-20 | 2014-06-25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减振控制系统及汽车 |
CN106402252A (zh) * | 2016-11-04 | 2017-02-15 | 江苏金泰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阻尼连续可调的减振器底座装置 |
CN108775369A (zh) * | 2018-06-04 | 2018-11-09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 |
CN108775369B (zh) * | 2018-06-04 | 2020-05-19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减振器及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 |
CN110319142A (zh) * | 2019-06-27 | 2019-10-11 | 江苏大学 | 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器的活塞阀 |
CN114893528A (zh) * | 2022-05-27 | 2022-08-12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液压阻尼缸手动换档机构 |
CN114893528B (zh) * | 2022-05-27 | 2023-06-23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液压阻尼缸手动换档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71076U (zh) | 调节阀和包括该调节阀的阻尼可调减震器 | |
RU2482976C2 (ru) | Система подвески, расположенная внутри колеса | |
CN100497992C (zh) | 泵式位移相关变阻尼减振器 | |
CN201087760Y (zh) | 泵式位移相关变阻尼减振器 | |
CN204284289U (zh) |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 |
CN106838104A (zh) | 使用压电装置的可变阻尼系统 | |
CN201679898U (zh) | 感载可变阻尼减震器 | |
CN103982586A (zh) | 振幅敏感减振器 | |
CN102358131A (zh) |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半主动悬架 | |
CN201513505U (zh) | 车用减震器活塞 | |
CN203730633U (zh) | 一种可变压缩阻尼减震器 | |
CN106151357B (zh) | 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式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 | |
CN201166083Y (zh) | 减震器 | |
CN103711828A (zh) | 三筒自适应式防侧倾减震器 | |
CN205173349U (zh) | 双向阻尼可调减震器 | |
EP3172458B1 (en) | Shock absorber | |
JP2015158255A (ja) | 流体圧緩衝器 | |
CN202867686U (zh) | 调节式汽车减震器 | |
CN202531724U (zh) | 耐用双筒减震器 | |
CN107504132B (zh) | 双质量飞轮及车辆 | |
CN205479087U (zh) | 减振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3883663A (zh) | 减振器、减振控制系统及汽车 | |
CN203067644U (zh) | 汽车减震器活塞 | |
CN202971714U (zh) |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 |
CN202560923U (zh) | 减震器底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