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15565U - 高效陶瓷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陶瓷除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15565U CN202315565U CN2011204339539U CN201120433953U CN202315565U CN 202315565 U CN202315565 U CN 202315565U CN 2011204339539 U CN2011204339539 U CN 2011204339539U CN 201120433953 U CN201120433953 U CN 201120433953U CN 202315565 U CN202315565 U CN 2023155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ramic
- dust
- pipe
- gas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陶瓷除尘器,其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内腔从上至下由隔板分隔为排气室、气体分布室和总灰斗,排气室开设有总排气管,气体分布室开设有总进气管,壳体内阵列分布有陶瓷旋流体,陶瓷旋流体包括芯管、导流器和落灰斗,所述的芯管、导流器和落灰斗的内表面为陶瓷层或整体由陶瓷材料烧制而成,所述的导流器的入风口设置于气体分布室内,芯管的排气管连通于排气室内,落灰斗连通于总灰斗内。经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处理后的烟尘的排放量符合国家颁布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2001)要求的排放标准。其适用于湿度大、温度高、含腐蚀性烟尘的治理;链条、往复锅炉的烟气净化;也可用于电厂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级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装置,尤其涉及高效陶瓷除尘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大量的工业、化工原料以及燃料都来源于煤炭,另外,砖瓦、陶瓷等很多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气污染,如果这些粉尘烟气不能得到有效的除尘净化,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在工业除尘净化烟气时多使用铸铁多管除尘器,该设备由于芯管内表面不够光滑,容易产生堵塞现象,管理和维修都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高效陶瓷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陶瓷除尘器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内腔从上至下由隔板分隔为排气室、气体分布室和总灰斗,排气室开设有总排气管,气体分布室开设有总进气管,壳体内阵列分布有陶瓷旋流体,陶瓷旋流体包括芯管、导流器和落灰斗,所述的芯管、导流器和落灰斗的内表面为陶瓷层或整体由陶瓷材料烧制而成,所述的导流器的入风口设置于气体分布室内,芯管的排气管连通于排气室内,落灰斗连通于总灰斗内。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器的入风口沿导流器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工作原理如下:
本除尘器属旋风类除尘器,当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的入口,通过陶瓷导向器于旋风体内部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气体与粉尘分离,粉尘降至集尘箱内,洁净气体由净化室排出。陶瓷高效旋流除尘器是由内置若干个并联的陶瓷旋流除尘器单元(又称陶瓷旋流体)组成的除尘设备。这些单元被有机的组合在一个壳体内,设有总的进气管、排气管和灰斗等。灰斗排灰可以有多种自动排灰形式,因为本设备是由陶瓷旋流管组成,它表面更光滑,并耐酸耐碱。适用于捕集各种锅炉的非黏结型的干燥粉尘。
含尘气体由总进气管进入气体分布室,随后进入陶瓷旋流体和导流片之间的环形空隙。导流片使气体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旋流体自圆筒体呈螺旋形向下,朝锥体流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筒壁。尘粒在与筒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面向下落入排灰口进入总灰斗。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到达锥体下端位时,因圆锥体的收缩即以同样的旋转方向在旋风管轴线方向由下而上继续做螺旋形流动(净气),经过陶瓷旋流体排气管进入排气室,由总排气口排出。
本产品改进了现有多管除尘器的布风方式,陶瓷旋流体由耐热、耐冲刷的工业陶瓷制成的芯管、导流器和小落灰斗组成;导流器上的入风口沿导流器圆周均匀布置,克服了除尘器中间的旋风子进气量大,周围的旋风子进气量小的缺点。它的特点是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高,抗热冲击性能好,更适宜于各种含湿气体和工业设备烟气的治理。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是综合众多多管除尘器优点的基础上研制改进而成。陶瓷机芯光滑耐用,不会产生堵塞现象。管理方便,维修简单。除尘器机芯导向器、旋风子、排气管系采用优质陶瓷材料制成,除尘效率高,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高,阻力小,不集灰,耐腐蚀,耐磨损,耐热冲击,运行费用低,体积小。
适用于各种型号和各种燃烧方式的工业锅炉、窑炉及热电站锅炉的粉尘治理。如链条炉,往复炉、硫化床炉,抛煤机炉、煤粉炉、沸腾炉等。
对于其它工业粉尘,同样可用本除尘器治理,还可利用本除尘器进行水泥及其它有实用价值的粉尘进行回收。
对于燃料为木屑,稻壳等生物质燃料及粉尘量大的燃料,可作为预除尘处理。
处理风量大,负荷适应性强,陶瓷机芯光滑耐用,不会产生堵塞现象。占地面积小,可根据用户场地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地进行安装,置于室内、露天均可。
管理方便,维修简单。
陶瓷旋流除尘器,系陶瓷材料制成。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达20年之久。运行性能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维护简单,无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广,在锅炉粉尘治理中,从0.5~670t/h都可选用本旋流除尘器。
具体的技术性能如下:
1、除尘效率:≥98%
2、脱硫效率:≥85% 3、林格曼黑度:<1级
4、阻力:<980Pa
5、一次性投资少,本除尘器与陶瓷除尘器相比,总投资少,与水膜式除尘器相比,不用循环水,没有二次扬程,无废水排放,不需增加水处理的设备。
6、节约维修资金,本除尘器基本不需维修。
经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处理后的烟尘的排放量符合国家颁布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2001)要求的排放标准。其适用于湿度大、温度高、含腐蚀性烟尘的治理;链条、往复锅炉的烟气净化;也可用于电厂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级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陶瓷除尘器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中:七、资源与环境技术——(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其可显著减低电能消耗,提高除尘过滤效果,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应该得到支持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陶瓷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旋流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
2——排气室,
21——总排气管,
3——气体分布室,
31——总进气管,
4——总灰斗,
5——陶瓷旋流体,
51——芯管,
52——导流器,
53——落灰斗,
54——入风口,
5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陶瓷除尘器具有一个壳体1,壳体1内腔从上至下由隔板分隔为排气室2、气体分布室3和总灰斗4,排气室2开设有总排气管21,气体分布室3开设有总进气管31,壳体1内阵列分布有陶瓷旋流体5,陶瓷旋流体5包括芯管51、导流器52和落灰斗53,所述的芯管51、导流器52和落灰斗53的内表面为陶瓷层或芯管51、导流器52和落灰斗53整体由陶瓷材料烧制而成,所述的导流器52的入风口54设置于气体分布室3内,芯管51的排气管55连通于排气室2内,落灰斗53连通于总灰斗4内。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器52的入风口54沿导流器52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工作原理如下:
本除尘器属旋风类除尘器,当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的入口,通过陶瓷导向器于旋风体内部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气体与粉尘分离,粉尘降至集尘箱内,洁净气体由净化室排出。陶瓷高效旋流除尘器是由内置若干个并联的陶瓷旋流除尘器单元(又称陶瓷旋流体)组成的除尘设备。这些单元被有机的组合在一个壳体内,设有总的进气管、排气管和灰斗等。灰斗排灰可以有多种自动排灰形式,因为本设备是由陶瓷旋流管组成,它表面更光滑,并耐酸耐碱。适用于捕集各种锅炉的非黏结型的干燥粉尘。
含尘气体由总进气管进入气体分布室,随后进入陶瓷旋流体和导流片之间的环形空隙。导流片使气体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旋流体自圆筒体呈螺旋形向下,朝锥体流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筒壁。尘粒在与筒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面向下落入排灰口进入总灰斗。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到达锥体下端位时,因圆锥体的收缩即以同样的旋转方向在旋风管轴线方向由下而上继续做螺旋形流动(净气),经过陶瓷旋流体排气管进入排气室,由总排气口排出。
本产品改进了现有多管除尘器的布风方式,陶瓷旋流体由耐热、耐冲刷的工业陶瓷制成的芯管、导流器和小落灰斗组成;导流器上的入风口沿导流器圆周均匀布置,克服了除尘器中间的旋风子进气量大,周围的旋风子进气量小的缺点。它的特点是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高,抗热冲击性能好,更适宜于各种含湿气体和工业设备烟气的治理。
经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处理后的烟尘的排放量符合国家颁布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2001)要求的排放标准。其适用于湿度大、温度高、含腐蚀性烟尘的治理;链条、往复锅炉的烟气净化;也可用于电厂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级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陶瓷除尘器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中:七、资源与环境技术——(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其可显著减低电能消耗,提高除尘过滤效果,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应该得到支持和推广。
Claims (5)
1.高效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内腔从上至下由隔板分隔为排气室、气体分布室和总灰斗,排气室开设有总排气管,气体分布室开设有总进气管,壳体内阵列分布有陶瓷旋流体,陶瓷旋流体包括芯管、导流器和落灰斗,所述的导流器的入风口设置于气体分布室内,芯管的排气管连通于排气室内,落灰斗连通于总灰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器的入风口沿导流器圆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内表面为陶瓷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器内表面为陶瓷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灰斗为陶瓷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339539U CN202315565U (zh) | 2011-11-07 | 2011-11-07 | 高效陶瓷除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339539U CN202315565U (zh) | 2011-11-07 | 2011-11-07 | 高效陶瓷除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15565U true CN202315565U (zh) | 2012-07-11 |
Family
ID=4642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3395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15565U (zh) | 2011-11-07 | 2011-11-07 | 高效陶瓷除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1556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3292A (zh) * | 2014-06-24 | 2014-09-17 | 宜兴市海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耐高温陶瓷多管除尘器 |
CN105935527A (zh) * | 2016-06-23 | 2016-09-14 | 无锡市国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除尘器 |
CN107362646A (zh) * | 2017-09-01 | 2017-11-21 | 南京中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雾除尘系统 |
-
2011
- 2011-11-07 CN CN2011204339539U patent/CN2023155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3292A (zh) * | 2014-06-24 | 2014-09-17 | 宜兴市海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耐高温陶瓷多管除尘器 |
CN105935527A (zh) * | 2016-06-23 | 2016-09-14 | 无锡市国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除尘器 |
CN107362646A (zh) * | 2017-09-01 | 2017-11-21 | 南京中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雾除尘系统 |
CN107362646B (zh) * | 2017-09-01 | 2021-04-20 | 南京中电环保固废资源有限公司 | 一种水雾除尘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0182C (zh) | 陶瓷滤芯除尘器 | |
CN103373822B (zh) | 一种轻烧氧化镁粉煅烧装置 | |
CN101799169B (zh) | 一种引导气流切向冲击液面形成含湿气流的装置 | |
CN202191805U (zh) | 一种挡板式火花捕集器 | |
CN202315565U (zh) | 高效陶瓷除尘器 | |
CN202283436U (zh) | 高效袋式除尘器 | |
CN102463012A (zh) | 双层滤料除尘器 | |
CN206281366U (zh) | 一种陶瓷窑炉排烟滤化装置 | |
CN101755904A (zh) | 节能粮食烘干设备 | |
CN202195584U (zh) | 一体化锅炉 | |
CN201609640U (zh) | 一种引导气流切向冲击液面形成含湿气流的旋水子结构 | |
CN201599798U (zh) | 垃圾处理装置 | |
CN204193677U (zh) | 一种陶瓷多管除尘器 | |
CN203791071U (zh) | 一种蜗壳旋风除尘器 | |
CN205886475U (zh) | 陶瓷加工用窖炉尾气处理装置 | |
WO2013173951A1 (zh) | 一种燃烧供热系统 | |
CN205461410U (zh) | 一种陶瓷多管除尘器 | |
CN207019077U (zh) | 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炉 | |
CN206304473U (zh) | 一种除尘回收装置 | |
CN205032470U (zh) | 一种粘性工业固废预处理系统 | |
CN203874605U (zh) | 一种除尘器加热系统 | |
CN204637829U (zh) | 一种低阻脉冲袋式除尘器 | |
CN202270476U (zh) | 一种高效湿式除尘脱硫一体化塔 | |
CN206875999U (zh) | 一种工业炉窑高温烟气中的粉尘回收装置 | |
CN107131506A (zh) | 一种固体废物焚烧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