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18907U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18907U CN202218907U CN2011203037705U CN201120303770U CN202218907U CN 202218907 U CN202218907 U CN 202218907U CN 2011203037705 U CN2011203037705 U CN 2011203037705U CN 201120303770 U CN201120303770 U CN 201120303770U CN 202218907 U CN202218907 U CN 2022189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cture
- connecting rod
- screw
- internal
- fracture inter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08000010392 Bon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770 blood supp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20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557 bones of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6670 Multipl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9245 Clavicle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132 Osteopor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4122 Patella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735 Perios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790 Rib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1363 Skelet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082 fibul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58 humer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24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0 perioste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20 radi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03 tibi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23 ul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器,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包括锁定螺钉、连接杆和紧固螺母。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改变了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术的操作流程,使该手术操作更为简单;该内固定器与四肢骨骼直接接触面积比例少,且与骨折处骨骼无接触,因此不会干扰骨折处及内固定装置下方骨血供,更利于骨折愈合;该系统为角固定,固定效果好,避免螺钉拔出松动等可能;手术可以通过皮下隧道实现微创,不仅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而且还能大幅度减少并发症;骨折固定后仍可以对骨折处进行再次加压,使固定更稳定且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四肢骨折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骨损伤,尤其是随着交通事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呈增加趋势。因此,如何更简单、更牢固地固定四肢骨折,如何尽量减少对骨折处血供的影响从而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骨科医师关注的重点与难点。当骨断裂时,需要将断骨固定在一起,以便于正确的愈合,否则,很容易发生诸如错位等不良愈合。
最常规的固定方法是采用骨折固定器,其中,外固定器是实施手术将骨折复位,在肢体外安装骨外固定器,一般骨外固定器是由夹头和连接杆组成,通过骨折上下段的皮穿骨针的尾部与支撑连接杆的联锁,来达到骨折的固定作用,如CN1267070C、专利CN101198283B、专利CN201684002U公开的外固定器,其缺点是针道容易感染,甚至造成皮肤切割伤;而且固定器的大部分组成在体外,给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固定的力学稳定性较差,各连接部位容易松动导致固定失败;有时还需要X线定位下穿针。
内固定具有如下优点:其一,由于可靠坚强的固定,能使骨折愈合过程顺利;其二,术后数日即可功能锻炼,减少或消灭骨折带来的后遗症。由于多数骨折常常需要手术开放复位,因此内固定的应用也逐步增加,加之内固定方法和材料的发展越来越科学,过去有很多骨折不用手术治疗,而现如今也都采用了开放复位内固定,如锁骨骨折、髌骨骨折、指骨或掌骨等,并都取得了好的疗效。1984年中华骨科学会成立了内固定学组后,对骨折内固定的推广使用、以及发展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专利CN101912295A公开环抱固定器、专利CN201822906U公开的内固定器、以及专利CN201814644U公开的内固定装置等内固定器。
但是传统内固定器,无论是钢板还是髓内钉,均操作复杂,而且创伤严重,而且,用于四肢骨折的内固定器改进的报道较少,因此需要一种固定效果好、创伤小、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的、操作流程简单的四肢骨折内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四肢骨折的内固定器,通过连接杆、紧固螺母和螺钉将断骨复位后固定,解决了四肢骨折内固定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包括连接杆、锁定螺钉至少两个紧固螺母;其中,所述紧固螺母包括圆筒,圆筒外壁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螺孔。使用时,连接杆两端插入紧固螺母的圆筒中,锁定螺钉插入螺孔中。所述锁定螺钉数量与所述螺孔数量相同。
其中,每个固定片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螺孔,各个紧固螺母的固定片上的螺孔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其中,固定片形状为是弧形。
其中,连接杆可以是直形或弧形。
其中,紧固螺母的圆筒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中,所述连接杆两端还可以设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母圆筒内壁也设有螺纹,连接杆两端螺纹与圆筒内壁螺纹啮合,所述连接杆两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紧固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骨折内固定器,所述连接杆两端螺纹为镜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中,所述连接杆中间部分优选为多棱柱形状,可以是四棱柱、六棱柱、八棱柱等,也可以是圆柱形、椭圆柱形、半圆柱形等等。
本发明上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中,所述连接杆长度为30-60mm,所述连接杆直径为5.5~10mm,其中,当所述连接杆不为圆柱形时,所述连接杆直径为连接杆截面内切圆直径。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中,每个所述紧固螺母可以设有一侧翼固定片或两侧翼固定片,当所述固定片为两侧翼时,所述两个固定之间夹角为90~180度之间。在此情况下,两侧翼固定片均设有螺孔。每个紧固螺母的两侧翼固定片上,螺孔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片由可折弯塑形材料制备得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中,所述锁定螺钉为双螺纹结构,,螺帽上螺纹与固定器上螺纹相吻合,螺杆上螺纹用于固定在骨骼上。所述螺钉优选为自攻螺钉,尤其优选为C型自攻螺钉(尖头自攻螺钉)。
其中,所述锁定螺钉直径为3mm~10mm。
本实用新型上述骨折内固定器,其中,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60~90度。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
首先,本发明骨折内固定器放置内固定的切口较小,而常规钢板放置时,须切开与钢板等长的皮肤,才能顺利安置钢板;本固定器只需切开骨折远侧和近侧的皮肤,是常规钢板的1/4或更少。
其次,不需要剥离骨膜,因此减少了对骨折愈合的血供干预,促进骨折愈合,是常规钢板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可以二次加压,即骨折固定牢固后可以通过旋转连接杆再次加压,因此可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及促进骨折面更有力地接触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第四,连接杆长度30~60mm,直接为0.5~10mm,由于细长的连接杆有部分弹性,更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特点,这种弹性固定可以有效地减少固定器的应力遮挡作用,并提供骨折区的微应力刺激,从而促进骨折。
第五,连接杆与骨骼的接触面极小,线线接触,相对于其他任何目前市场应用的内固定装置而言,接触最小,因此,减少对骨折愈合的干预,尤其与第四所述共同作用下,减少了固定器下骨疏松的可能,避免了内固定取出后的再次骨折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紧固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紧固螺母双圆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折内固定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连接杆、紧固螺母和锁定螺钉。所述紧固螺母包括圆筒,圆筒外壁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螺孔;连接杆两端插入紧固螺母的圆筒中,锁定螺钉插入螺孔中。所述锁定螺钉数量与所述螺孔数量相同。所述锁定螺钉数量与所述螺孔数量相同。所述锁定螺钉直径优选为3mm~10mm,并优选为自攻螺钉,尤其是C型自攻螺钉。
下面参照图1~4,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描述,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性新型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包括连接杆1、紧固螺母2和锁定螺钉3。
其中,紧固螺母2包括圆筒21、和对称设置在圆筒21外壁两侧翼的固定片22,固定片22上设有螺孔23。本实用新型中,紧固螺母2的数量为3个,其中一个紧固螺母的每个固定片上设有2个螺孔,其它紧固螺母每个固定片上均设有1个螺孔。圆筒21用于将连接杆1的两端插入,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使用时,先将骨折手法复位,并简单固定,在骨折上下各切开一小切口,将连接杆1在骨骼上方、软组织下方顺势插入,将连接杆1的两端插入紧固螺母2的圆筒21内,骨折线近干骺端的一端安装一个,较远的一端安装两个。但紧固螺母2的数量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
锁定螺钉3插入固定片22上的螺孔23内,将紧固螺母2固定在骨骼上,从而将连接杆1固定,如果骨较粗,可以用多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固定器,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固定,也可以在紧固螺母2上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圆筒,如图4所示,这样在不增加紧固螺母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连接杆1的数量,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如果骨较细,每个紧固螺母两侧翼的固定片之间夹角为90~150度,或者每个紧固螺母2上仅设置一个固定片22。
锁定螺钉3最好为双螺纹结构,一端螺纹与螺孔23内螺纹啮合,另一端螺纹用于将锁定螺钉3固定在骨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的两端设有螺纹,而且两端螺纹镜像设置,相应地,紧固螺母2的圆筒21的内壁也设有螺纹,连接杆1的两端螺纹与圆筒21内壁螺纹啮合,从而将连接杆1更为牢固的固定。
在此情况下,连接杆1的中间部位最好是棱柱形状,如六棱柱,使用六角扳手旋转连接杆1的中间部分,在螺纹的作用下,连接杆1两端紧固螺母2相向运动,从而使骨折断端二次加压,更加使骨折稳定且促进了骨愈合。
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连接杆1可以是直线形或弧形,如用于肋骨骨折的固定时,连接杆1为弧形,形状与肋骨向匹配;但此时丧失二次对骨折加压功能。
根据骨形状的不同,连接杆1与紧固螺母2之间夹角也可以调整,如60~90度范围内进行调整,以更好的进行固定。
另外每个紧固螺母上的两个固定片之间夹角也可以调整,如150~180度范围内调整,以更好的贴合在骨上。本实施例中,固定片选择由可折弯塑型的材料制备,使用时,将固定片折弯,贴服在骨骼表面,定形;然后用锁定螺钉固定在骨骼上。具体折弯固定方法和工具可参照专利CN2868488Y中公开的内容实施。
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改变了传统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术的操作流程,使该手术操作更为简单;该内固定器与四肢骨骼直接接触面积比例少,且与骨折处骨骼无接触,因此不会干扰骨折处及内固定装置下方骨血供,更利于骨折愈合;该系统为角固定,固定效果好,避免螺钉拔出松动等可能;手术可以通过皮下隧道实现微创,不仅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而且还能大幅度减少并发症;骨折固定后仍可以对骨折处进行再次加压,使固定更稳定且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本实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主要用于长骨的固定复位,如用于四肢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等,但也可用于肋骨等形状较为规则的骨组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锁定螺钉至少两个紧固螺母;其中,所述紧固螺母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杆的圆筒,圆筒外壁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用于插入锁定螺钉的螺孔,所述锁定螺钉数量与所述螺孔数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两端设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母圆筒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两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紧固螺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两端螺纹为镜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中间部分为多棱柱、圆柱、椭圆柱或半圆柱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60~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紧固螺母均设有两侧翼固定片,所述两侧翼的固定片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为可折弯塑型材料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钉为双螺纹结构,螺帽上螺纹与固定器上螺纹相吻合,螺杆上螺纹用于固定在骨骼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037705U CN202218907U (zh) | 2011-08-19 | 2011-08-19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037705U CN202218907U (zh) | 2011-08-19 | 2011-08-19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18907U true CN202218907U (zh) | 2012-05-16 |
Family
ID=4604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0377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18907U (zh) | 2011-08-19 | 2011-08-19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1890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9228A (zh) * | 2011-08-19 | 2013-03-06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CN106691558A (zh) * | 2015-08-06 | 2017-05-24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胫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
CN108135589A (zh) * | 2015-10-16 | 2018-06-08 | 诺威适骨科专科公司 | 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可调式装置 |
-
2011
- 2011-08-19 CN CN2011203037705U patent/CN2022189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9228A (zh) * | 2011-08-19 | 2013-03-06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CN102949228B (zh) * | 2011-08-19 | 2015-11-18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CN106691558A (zh) * | 2015-08-06 | 2017-05-24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胫骨近端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
CN108135589A (zh) * | 2015-10-16 | 2018-06-08 | 诺威适骨科专科公司 | 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可调式装置 |
CN108135589B (zh) * | 2015-10-16 | 2021-07-23 | 诺威适骨科专科公司 | 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可调式装置 |
US11596456B2 (en) | 2015-10-16 | 2023-03-07 | Nuvasive Specialized Orthopedics, Inc. | Adjustable devices for treating arthritis of the kne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ierholzer et al. | Manual on the AO/ASIF tubular external fixator | |
CN102772242A (zh) |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 | |
CN105342676A (zh) | 组合式多功能生理骨加压骨外固定支架 | |
CN102949228B (zh)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
CN101856262A (zh) | 胫骨近端平台内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 |
CN204181701U (zh) | 一种近关节双倒钩解剖型钢板 | |
CN202218907U (zh) |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 |
CN209301280U (zh) | 一种具有下胫腓螺钉导向功能的远端锁定钢板 | |
CN104323847A (zh) | 带锁髓内钉 | |
CN209864022U (zh) | 一种股骨liss钢板瞄准器 | |
CN106725792A (zh) | 一种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 | |
CN204092158U (zh) | 一种外踝接骨板 | |
CN209301279U (zh) | 微创髓内板系统 | |
CN101869505B (zh) | 胫骨近端平台后方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 |
CN101116635A (zh) | 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 | |
CN204306883U (zh) | 肱骨髓内钉 | |
CN105142562A (zh) | 兽医骨科工具箱 | |
CN206792472U (zh) | 一种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 | |
CN102525628B (zh) | 一种全内锁定型带锁髓内钉 | |
Al-Rashid et al. | Principles of fracture fixation in orthopaedic trauma surgery | |
CN105125266A (zh) | 一种适用于长骨骨折的自攻型髓内固定装置 | |
CN108814696B (zh) | 一种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 | |
CN209153937U (zh) | 腓骨远端钩板 | |
CN219538464U (zh) | 桡骨头骨折用防脱式固定装置 | |
CN221844934U (zh) | 一种胫骨近端锁定异型块及桥连接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