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73882U -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73882U
CN202173882U CN2011202192953U CN201120219295U CN202173882U CN 202173882 U CN202173882 U CN 202173882U CN 2011202192953 U CN2011202192953 U CN 2011202192953U CN 201120219295 U CN201120219295 U CN 201120219295U CN 202173882 U CN202173882 U CN 202173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cyclone separator
bioxin
active carbon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192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廷钰
叶猛
徐文青
王雪
李玉然
荆鹏飞
刘�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engshi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engshi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engshi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engshi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192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73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73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738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和脱二噁英的装置,该装置的吸收塔下部采用文丘里结构,文丘里收缩段设置脱硫剂入口及循环灰入口,文丘里扩张段设置喷水嘴,吸收塔中上部设置活性炭/焦喷嘴,正对喷嘴设置锥形构件,吸收塔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与径向配置的旋风分离器相连,旋风分离器下端料斗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与灰仓连接,另一个通过螺旋返料装置与循环灰入口连接,旋风分离器顶端的气体出口与除尘器进口连通,除尘器气体出口与烟囱相连。含有SO2和二噁英的烧结烟气由文丘里进入吸收塔,与喷入的熟石灰Ca(OH)2、雾化水和活性炭/焦混合,Ca(OH)2在雾化水的作用下吸收SO2,活性炭/焦吸收二噁英,实现对两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

Description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脱二噁英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SO2)和二噁英是钢铁烧结机烟气中两种主要的污染物。我国钢铁行业SO2排放量仅次于电力工业和工业锅炉,居第三位,钢铁行业排放的SO2中50%-70%来自烧结工序,烧结烟气SO2减排已成为我国SO2排放控制的重点。二噁英类污染物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明确要求控制和减排的有机污染物。我国已于2004年11月11日开始正式履行公约。据2004年数据表明我国钢铁企业大气二噁英排放量1673.4gTEQ,占全国大气二噁英排放量33%,而在钢铁企业排放的这部分二噁英中90%来自烧结工序,烧结烟气是二噁英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对烧结机烟气污染现状日益重视,为控制污染物排放,国家环保部新制定的《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颁布实施,其中增加了限制二噁英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烧结烟气污染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对粉尘、SO2污染治理,变为对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因此对脱除烧结烟气中SO2和二噁英类污染物脱除技术与装置便有了迫切需要。 
但是,国内用于同时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含有的SO2和二噁英的装置和技术缺乏。 
对于单独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SO2的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已在烧结烟气脱硫领域得到应用,发明专利号为200610072800.X,名称为“一种干式内外双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的申请公布了可用于烧结烟气脱硫的一种干式内外双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通过扰流板强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通过旋风分离器及返料装置完成外循环,利用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但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单一污染物SO2脱除,没有考虑同时对二噁英的协同脱除。 
国内对于单独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二噁英脱除装置几乎空白,某钢铁企业建立 的现有唯一一套脱除二噁英的示范装置主要采用在袋式除尘器前喷注活性炭/焦,实现对二噁英脱除,但是这种方法受袋式除尘器滤袋易破损限制,因此需要及时更换滤袋这就给脱除二噁英带来很多不便。 
目前,国外对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的SO2和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技术主要有日本钢铁公司开发的活性炭或活性焦(活性炭/焦)吸附技术及欧洲奥钢联开发的MEROS技术。日本的活性炭/焦联合脱除工艺主要由吸收、解析和硫回收三部分组成,主要装置包括:吸收塔、解吸塔、还原反应器、烟气清洁器等。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温度在120℃-160℃之间时具有最高脱除效率,吸附污染物的活性炭/焦在解吸塔中解吸,产生可出售的副产品如硫酸等。活性炭/焦工艺复杂,解吸过程能耗大,活性炭/焦易自燃,系统投资、运行费用非常高。所述欧洲的MEROS技术用于去除烧结烟气二氧化硫、二噁英工艺,该技术中采用碳基吸附剂和脱硫剂(小苏打或熟石灰)被逆向喷吹到烧结废气流中以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成分,废气经过调节反应器,喷水进行冷却和加湿,以加快去除SO2和其它酸性气体成分的反应速度,离开调节反应器的废气流通过布袋过滤器以分离灰尘,MEROS缺点是脱硫效率不高,加消石灰在钙硫比为4的情况下脱硫率才能达到80%;加碳酸氢钠脱硫率可达到80%-85%,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国内外现有技术针对脱硫和脱二噁英混合烟气的装置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及现有技术单独脱除SO2和二噁英的装置也是存在各自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和脱二噁英的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铁烧结烟气脱除SO2和二噁英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和脱二噁英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下部采用文丘里结构11,该文丘里结构11从下往上依次为圆锥收缩段、圆柱段和圆锥扩张段;所述收缩段设置脱硫剂入口12及循环灰入口13,所述扩张段设置喷水嘴14,用于喷射雾化水;其中,待脱除的SO2和二噁英的烧结烟气经由所述收缩段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该部分用于烟气脱硫;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中上部设置活性炭或活性焦喷嘴3,正对所述喷嘴3设置锥形构件4,该锥形构件用于在其下方形成活性炭/焦相对浓度较高的区域;该部分用于对烟气脱除二噁英;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的上部沿径向设有烟气出口5,该烟气出 口5与旋风分离器6进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所述烟气出口5和所述除尘器17进口之间还设置有一旋风分离器6;其中,所述烟气出口5沿所述旋风分离器6的切向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6下端料斗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过输送装置15与灰仓10连接,另一个出口通过螺旋返料装置9与循环灰入口13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6顶端的气体出口16与所述除尘器17进口连通,除尘器17气体出口与烟囱18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性炭/焦喷嘴3沿所述循环吸收塔1轴向布置且喷口向上。所述锥形构件4设置于距所述活性炭/焦喷嘴3上部1~1.5米处,其中,所述锥形构件4顶角向下,该锥形构件的轴线与所述循环吸收塔1轴线重合,且该锥形构件4顶角为90°~150°,底面直径为所述循环吸收塔直径的1/4~1/5。 
基于以上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和脱二噁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烟气经除尘后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经由循环流化床吸收塔底部的文丘里结构11加速;同时脱硫剂经由所述文丘里结构11进入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 
步骤2,雾化水喷向被加速的烟气流动截面,用于加速脱硫剂和烟气中SO2的反应速度; 
步骤3,活性炭/焦通过喷嘴3正对锥形构件4喷入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所述锥形构件4用于在其下方形成活性炭/焦相对浓度较高的区域,加强对二噁英的吸收; 
步骤4,经过脱硫和脱二噁英后的烟气可由除尘器17进一步除去粉尘后,由烟囱18排入大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3)之后步骤4)之前还包含如下循环利用的步骤: 
所述脱硫剂与活性炭/焦在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内与含有SO2和二噁英的烧结烟气反应后一起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其中分离出的一部分灰排至灰场处理,另一部分分离的固体颗粒物经由文丘里结构11加速部位重新进入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进行循环利用。 
所述固体颗粒物在所述旋风分离器和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中的总体停留时间达20分钟以上,可有效提高吸收剂利用率。 
所述的脱硫剂采用熟石灰,其中所述熟石灰Ca(OH)2和所述活性炭/焦的质量比为19∶1~20∶1。所述熟石灰的添加量为使Ca和S摩尔比为1.1~2.0。 
技术中通过调节喷水量,控制吸收塔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以控制塔内温度在露 点以上。在烟气流量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灰的循环量,调节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进出口压差进而控制塔内颗粒浓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特色和优点: 
1.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少等优点。 
2.利用圆锥形构件,形成活性炭/焦相对浓度较高的区域,同时增强颗粒界面摩擦、碰撞,减少脱硫剂熟石灰Ca(OH)2对活性炭/焦裹附,强化对二噁英的脱除。 
3.采用旋风分离器进行塔外循环,可以通过螺旋返料机控制外循环量,在烟气流量变化情况下,通过控制外循环量,调控流化床内颗粒浓度。 
4.旋风分离器与吸收塔相结合方式,降低了除尘器入口颗粒浓度,减轻除尘器负担,在改造工程中不需要对原有除尘器进行改造。 
5.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效促进了熟石灰Ca(OH)2和活性炭/焦对SO2和二噁英的吸收,在钙硫比为1.2,熟石灰Ca(OH)2和活性炭/焦质量比为19的情况下,对SO2脱除效率可达85%以上,二噁英脱除效率可达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4的沿A-A面的剖面图; 
图2为实用新型装置中吸收塔与旋风分离器连接方式。 
附图标识: 
1、循环流化床吸收塔    2、烟气进口    3、活性炭/焦喷嘴 
4、锥形构件            5、烟气出口    6、旋风分离器 
7、脱硫剂仓            8、活性炭/焦仓 9、螺旋返料机 
10、灰仓               11、文丘里结构 12、脱硫剂入口 
13、循环灰入口         14、喷水嘴     15、输送装置 
16、气体出口           17、除尘器     18、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烧结烟气SO2和二噁英脱除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在吸收塔1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2,吸收塔1中上部设置活性炭/焦喷嘴3,正对活性炭/焦喷嘴3设置圆锥形构件4,吸收塔1的上部 设有烟气出口5,烟气出口5通过管道与旋风分离器6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硫剂仓7、活性炭/焦仓8、螺旋返料机9、灰仓10;其中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下部采用文丘里结构11,文丘里结构11包括圆柱段、圆锥收缩段、圆柱形喉口以及圆锥扩张段组成,文丘里11圆锥收缩段设置脱硫剂入口12及循环灰入口13,文丘里11圆锥扩张段上部沿轴向顺流烟气方向安装喷水嘴14;其中所述的旋风分离器6下端料斗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直接通过输送装置15与灰仓10连接,另一个通过螺旋返料机9与循环灰入口13连接,旋风分离器6的顶部有气体出口16,该气体出口16通过管道与除尘器17连通,除尘器17底端有出灰口,该除尘器17出灰口通过管道与灰仓10连通,除尘器17的气体出口与烟囱18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焦喷嘴3设置在吸收塔1中上部稀相区,沿吸收塔1轴向布置,喷口向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正对活性炭/焦喷嘴3,距喷嘴3上部1~1.5米处设置圆锥形构件4,圆锥形构件4顶角向下(如图1-b所示),圆锥轴线与吸收塔1轴线重合,圆锥形构件4顶角90°~150°,底面直径为吸收塔直径的1/4~1/5。圆锥形构件4通过与吸收塔1连接的塔径向四根钢架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风分离器6与吸收塔1采用沿吸收塔径向布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结烟气SO2和二噁英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烟气经除尘器19预除尘后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在文丘里结构11收缩段、喉口部位,烟气加速,脱硫剂熟石灰Ca(OH)2由此加速部位通过输送装置15进入吸收塔1。 
喷水嘴14喷出的雾化水喷向整个烟气流动截面,水汽化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水汽,在流化床强烈湍流混合作用下,加速熟石灰Ca(OH)2和烟气中SO2的反应速度,实现对SO2的脱除。 
活性炭/焦通过喷嘴3正对圆锥形构件4喷入吸收塔1,通过圆锥形构件4作用,在构件下方形成活性炭/焦相对浓度较高的区域,加强对二噁英的吸收,另外圆锥形构件4促进了活性炭/焦与脱硫剂颗粒返混,增强颗粒界面摩擦、碰撞,减少脱硫剂熟石灰Ca(OH)2对活性炭/焦裹附,有利于活性炭/焦对二噁英的吸收。 
熟石灰Ca(OH)2与活性炭/焦在吸收塔1内与烟气反应后一起进入旋风分离器6,被分离器6气固分离后,一部分灰导入灰斗10排至灰场处理,另一部分由文丘里11加速部位重新进入吸收塔1,固体颗粒在吸收塔1和分离器6之间往复循环,总体停 留时间可达20min以上,可有效提高吸收剂利用率。 
经过分离器6的烟气可由除尘器17进一步除去粉尘后,由烟囱18排入大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吸收剂可按熟石灰Ca(OH)2和活性炭/焦质量比为19∶1~20∶1比例加入吸收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吸收剂中熟石灰Ca(OH)2的添加量可按照Ca/S摩尔比1.1~2.0的比例加入吸收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塔烟气流速一般为4~8m/s,停留时间在3s以上,以满足SO2和二噁英脱除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熟石灰的加入量,控制处理后烟气中的SO2含量。熟石灰Ca(OH)2和活性炭/焦加入比例不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喷水量,控制吸收塔1出口处的烟气温度。喷水控制塔内温度应始终保持在露点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烟气流量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灰的循环量,调节吸收塔1进出口前后压差从而控制流化床内颗粒浓度。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该装置包含: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和旋风分离器(6),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下部采用文丘里结构(11),该文丘里结构(11)从下往上依次为圆锥收缩段、圆柱段和圆锥扩张段;待脱除的SO2和二噁英的烧结烟气经由所述圆锥收缩段自下而上进入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所述圆锥收缩段设置脱硫剂入口(12);所述圆锥扩张段沿轴线顺流烧结烟气的方向设置喷水嘴(14),用于喷射雾化水;所述脱硫剂在所述雾化水的作用下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2
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中上部设置活性炭或活性焦喷嘴(3),正对所述喷嘴(3)上方间距某一段距离设置一锥形构件(4),所述锥形构件用于在其下方和所述活性炭或活性焦喷嘴(3)空间形成活性炭或焦相对浓度较高的区域并减少脱硫剂对活性炭或焦裹附,进而对烧结烟气中的二噁英进行脱除;
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的上部沿径向设有烟气出口(5),该烟气出口(5)与旋风分离器(6)进口连通;
其中,所述活性炭或焦喷嘴(3)沿所述循环吸收塔(1)轴向布置且喷口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6)设置于所述烟气出口(5)和所述除尘器(17)进口之间;
其中,所述烟气出口(5)沿所述旋风分离器(6)的切向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6)下端料斗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过输送装置(15)与灰仓(10)连接,另一个出口与循环灰入口(13)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6)顶端的气体出口(16)与所述除尘器(17)进口连通,除尘器(17)气体出口与烟囱(1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另一个出口通过螺旋返料装置(9)与循环灰入口(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构件(4)通过与所述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连接的塔径向四根钢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构件(4)设置于距所述活性炭或焦喷嘴(3)上部1~1.5米处;
其中,所述锥形构件(4)顶角向下,该锥形构件的轴线与所述循环吸收塔(1) 轴线重合,且该锥形构件(4)顶角为90°~150°,底面直径为所述循环吸收塔直径的1/4~1/5。 
CN2011202192953U 2011-06-24 2011-06-24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73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92953U CN202173882U (zh) 2011-06-24 2011-06-24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92953U CN202173882U (zh) 2011-06-24 2011-06-24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73882U true CN202173882U (zh) 2012-03-28

Family

ID=4586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19295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73882U (zh) 2011-06-24 2011-06-24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7388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788A (zh) * 2011-06-24 2011-11-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71535A (zh) * 2012-06-15 2012-09-1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半干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净化工艺及装置
CN102772980A (zh) * 2012-06-27 2012-11-14 北京至清时光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系统中二恶英的脱除装置
CN103968401A (zh) * 2014-04-18 2014-08-06 华北电力大学 低pm2.5排放的除尘-脱硫-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
CN105251325A (zh) * 2014-07-16 2016-01-20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CN10564210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纳米钙脱硫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788A (zh) * 2011-06-24 2011-11-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及方法
CN102228788B (zh) * 2011-06-24 2013-07-3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71535A (zh) * 2012-06-15 2012-09-1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半干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净化工艺及装置
CN102772980A (zh) * 2012-06-27 2012-11-14 北京至清时光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系统中二恶英的脱除装置
CN102772980B (zh) * 2012-06-27 2014-12-10 北京至清时光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系统中二恶英的脱除装置
CN103968401A (zh) * 2014-04-18 2014-08-06 华北电力大学 低pm2.5排放的除尘-脱硫-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
CN103968401B (zh) * 2014-04-18 2016-05-18 华北电力大学 低pm2.5排放的除尘-脱硫-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
CN105251325A (zh) * 2014-07-16 2016-01-20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CN10564210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纳米钙脱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8788B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及方法
CN202173882U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CN103239985B (zh) 高效燃煤烟气脱硫脱汞方法及其装置
CN203436995U (zh) 一种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装置
CN102114386B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汞的方法
CN105318734A (zh) 一种烧结大烟道低温废气余热应用及净化装置和方法
CN101279197B (zh) 一种赤泥-活性炭复合烟气循环再生脱硫脱硝系统
CN107596798A (zh) 一种预除尘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977702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与方法
CN103736381A (zh) 一种烧结烟气分流分级脱硫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204806906U (zh) 一种烧结大烟道低温废气余热回收及净化装置
CN203648373U (zh) 一种烧结烟气分流分级脱硫除尘装置
CN202343093U (zh) 一种用于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
CN103521022B (zh) 一种烟气多污染物去除装置
CN204320062U (zh) 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
CN204543944U (zh) 一种用于锅炉烟气颗粒物与重金属联合脱除的装置
CN201302374Y (zh) 烧结机头烟气选择性脱硫装置
CN102266718A (zh) 一种基于环流循环流化床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法及其装置
CN202146717U (zh) 燃煤电厂煤粉制备活性焦烟气综合净化系统
CN102366704A (zh) 一种用于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恶英的装置及方法
CN203235395U (zh) 一种烟气脱硫设备
CN203437026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CN202700337U (zh) 一种烧结烟气净化装置
CN111773915A (zh) 一种烟气干法脱硫工艺
CN205216471U (zh) 工业炉窑烧结烟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3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