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5622U - 双向自压式碟阀 - Google Patents
双向自压式碟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65622U CN202165622U CN2011201708777U CN201120170877U CN202165622U CN 202165622 U CN202165622 U CN 202165622U CN 2011201708777 U CN2011201708777 U CN 2011201708777U CN 201120170877 U CN201120170877 U CN 201120170877U CN 202165622 U CN202165622 U CN 2021656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dish
- square toes
- self
- pressure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自压式碟阀,在不改变现有多种碟阀的主体结构和操作方法的情况下,其特征在于新型没有现有各种碟阀密封副之间的比压,增加一个几何形状简单的阀座、一个连轴套及一个转盘。新型的碟板能在阀体介质通道的轴线上左右移动,使新型具有双向自压密封和双向止回功能,同时还具有密封副磨损量自补偿功能,新型克服现有碟阀的金属密封副几何形状较为复杂和三偏心碟阀各偏心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让用户能用简单的方法更换易损件密封副,无需象过去整体废弃阀门,大量减少每年回炉重造产生的浪费资金、资源、能源和碳排放污染。实为一理想安全可靠的新型碟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阀门,其主体结构及操作方法与现有多种类碟阀中的单偏心碟阀相同,但本新型的密封副没有比压,设有两个几何形状简单,易更换的阀座,而且碟板能在阀体介质通道的轴线上左右移动,并有双向止回、双向自压密封及相对自有补偿密封副磨损量的功能,属于工业阀门的设计与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中线、单偏心、双偏心、三偏心及单偏心的自压式碟阀,为了使碟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现有各种类碟阀的密封副都存在比压,当使用磨损后,比压会随之减小,它们又都没有磨损量的自补偿功能,其密封性能因此下降,特别是耐高温高压的金属密封副的几何形状较为复杂,以及三偏心碟阀的各偏心位置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用户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更换易损件,只能废弃重造,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浪费资源、能源、增加碳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碟阀的密封副的几何形状较为复杂和加工精度较高,用户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更换易损件密封副的问题,提拱一种密封副的几何形状较为简单,加工精度较低,工业阀门厂和用户都能用简单的方法制造和更换密封副,并且新型碟阀还具有双向止回、双向自压密封功能和密封副磨损量的自补偿功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新型碟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在不改变现有碟阀的主体结构和操作方法的情况下,新型碟阀密封副的压紧方式与现有通过介质压力压紧阀座的自压式碟阀相反,是通过介质压力将能左右水平移动的碟板压紧在阀座的密封面上,新型的工作原理就是能转动360°的双向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有单偏心碟阀的阀体、阀座、阀杆、碟板在内的所有零件,增加一个阀座,一个连轴套、一个转盘、在原有碟板的上下端分别伸出一段方头;新增加的阀座是安装在阀体介质通道的端面上;新增的连轴套是安装在左右阀座的上方,外圆呈圆柱体,中间是一长方形的通孔,通孔的上半部份与现有阀杆下端的方头相连,下半部份与现有碟板上端伸出的方头相连;新增的转盘呈圆柱体状,安装在左右阀痤的下方,其上半部份的长方形凹槽与碟板下端伸出的方头相连;在原有碟板上下端分别伸出的一段方头,能在与之相接的连轴套和转盘的长方孔和槽的空位中作左右移动。
拆掉与碟阀体相连的管道法兰盘,上升阀体取出动配合安装的两块阀座,就能用简单的方法更换阀座、碟板、连轴套和转盘。
当有压力的介质从阀座孔左边向右流动,其压力推动能在阀体介质通道轴线上左右移动的碟板向右移动,将碟板压紧在右阀座的密封面上,完成碟阀右边自压关闭。当转动阀杆下 端的方头和连轴套一起带动碟板上方的方头一起转动90°完成碟阀的开启。再向左转动90°,碟板与左边阀座形成密封副,如左边介质压力源停止,来自右边介质的自压,将碟板压紧在左阀座的密封面上,完成左边的止回功能,反之完成碟阀的左边自压关闭和右边的止回功能。
碟板与两阀座的密封面在制造时磨合成接触良好的球面密封副,启闭时转动顺畅,磨损均匀,加上碟板能在阀体介质通道的轴线上左右移动,因此具有密封副磨损量的自补偿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本新型不改变现有碟阀的主体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设计和制造时新型碟阀的密封副没有比压,因此阀座的几何形状比较简单,以及克服了现有双偏心和三偏心碟板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动配合安装的密封副使用户能用简单的方法更换。新型碟板能在阀体的介质通道的轴线上左右移动,使球面接触的密封副具有自补偿磨损量和双向止回的功能,有效地延长了碟阀的使用寿命,克服过去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更换易损件而整体废弃阀门,浪费资金、资源、能源,增加碳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实为一理想安全可靠的新型碟阀。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为新型碟阀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碟板2处于阀体1内的中间状态,碟板2的上下端分别伸出一段方头4和方头3,并能在上方连轴套8的长方通孔9和下方转盘10的长方凹槽11的空位中左右移动,当有压力的介质从左阀座12的进口向右流动,介质推动碟板2向右作水平移动,被压紧在右阀座7的密封面上,完成新型的向右的自压式关闭。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阀杆5下端方头6带动连轴套8和碟板2上方的方头4一起旋转90°,碟板2的轴线与阀体1的介质通道轴线垂直时,完成新型开启。
当再向左将碟板2旋转90°,与左阀座12形成密封副,如左边介质的压力源停止,来自右边介质的自压将碟板2压紧左阀痤12的密封面上完成左边止回功能。反之完成向左的自压式关闭和右边止回功能。
如图1所示,13、14为新型的密封副,它们在制造时磨合后,形成球面接触,在启闭时转动顺畅,磨损均匀,加上碟板2能在阀体1的介质通道的轴线上左右移动,因此具有密封副相对的自补偿损磨损量的功能。
Claims (5)
1.一种双向自压式碟阀,包括现有单偏心碟阀的阀体、阀座、阀杆、碟板在内的所有零件,其特征在于增加一个阀座,一个连轴套、一个转盘、在原有碟板的上下端分别伸出一段方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压式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加的阀座是安装在阀体介质通道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压式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的连轴套是安装在左右阀座的上方,外圆呈圆柱体,中间是一长方形的通孔,通孔的上半部份与现有阀杆下端的方头相连,下半部份与现有碟板上端伸出的方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压式碟阀,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的新增的转盘呈圆柱体状,安装在左右阀痤的下方,其上半部份的长方形凹槽与碟板下端伸出的方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压式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原有碟板上下端分别伸出的一段方头,能在与之相接的连轴套和转盘的长方孔和槽的空位中作左右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708777U CN202165622U (zh) | 2011-05-26 | 2011-05-26 | 双向自压式碟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708777U CN202165622U (zh) | 2011-05-26 | 2011-05-26 | 双向自压式碟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65622U true CN202165622U (zh) | 2012-03-14 |
Family
ID=4580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7087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5622U (zh) | 2011-05-26 | 2011-05-26 | 双向自压式碟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656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2202A (zh) * | 2015-10-20 | 2015-12-30 | 洪元生 | 一种新型双轨道蝶阀 |
-
2011
- 2011-05-26 CN CN2011201708777U patent/CN2021656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2202A (zh) * | 2015-10-20 | 2015-12-30 | 洪元生 | 一种新型双轨道蝶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33009U (zh) | 法兰双向压硬密封蝶阀 | |
CN203570535U (zh) | 一种无油润滑活塞压缩机气阀 | |
CN202165622U (zh) | 双向自压式碟阀 | |
CN202674366U (zh) | 一种球阀阀座 | |
CN202274121U (zh) | 软密封蝶阀的阀口密封结构 | |
CN203656252U (zh) | 用于浮动硬密封球阀的密封结构及浮动硬密封球阀 | |
CN109296760B (zh) | 一种高密封性的气动蝶阀 | |
CN204344984U (zh) | 直面上装浮动球阀 | |
CN202719190U (zh) | 一种带有泄放功能的双关双断阀门 | |
CN203202254U (zh) | 双偏心双向金属密封蝶阀 | |
CN201909043U (zh) | 双向流自密封弹性阀座高温高压蝶阀 | |
CN202252030U (zh) | 一种凹凸面圆弧过渡的硬密封蝶阀 | |
CN2916288Y (zh) | 三维偏心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 |
CN204372210U (zh) | 一种带万向节的阀门阀杆 | |
CN203322297U (zh) | 一种弹性自密封蝶阀 | |
CN206206638U (zh) | 一种摆动阀 | |
CN202629107U (zh) | 软密封三偏心蝶阀 | |
CN205479466U (zh) | 浮动球阀阀座结构 | |
CN202493686U (zh) | 一种水龙头 | |
CN202674457U (zh) | 一种卡箍蝶阀阀体 | |
CN202360779U (zh) | 双向三偏心硬密封蝶阀 | |
CN206221750U (zh) | 一种三偏心蝶阀 | |
CN201034175Y (zh) | 截止阀阀座结构 | |
CN203189780U (zh) | 高压自密封球阀 | |
CN203463685U (zh) | 进出口双联动切换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