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3506U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悬置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63506U CN202163506U CN2011202011695U CN201120201169U CN202163506U CN 202163506 U CN202163506 U CN 202163506U CN 2011202011695 U CN2011202011695 U CN 2011202011695U CN 201120201169 U CN201120201169 U CN 201120201169U CN 202163506 U CN202163506 U CN 2021635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suspension
- cab
- compartment
- op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41000719190 Chloroscomb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悬置系统;它包括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前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前悬置和稳定杆总成,且通过稳定杆总成相互连接;后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后悬置和横梁,且通过横梁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左、右前悬置分别包括:翻转支架总成、弹簧减振器和上架总成,三者之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后左、右悬置分别包括:立柱总成、减振器、锁支架总成和锁销总成,立柱总成与减震器并列安装,锁支架总成和锁销总成安装在减震器的上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及优点: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提高了驾驶室抗冲击性能和平顺性,而且改善了驾驶室的舒适性能,让重型卡车的驾驶员有跟开高级轿车一般的感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驾驶室安装设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重型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包括前、后悬置总成。其中,前悬置总成的左、 右两个减震器连接在摇臂杆两端,减震弹簧布置在摇臂杆的中间,减震器连接驾驶室,弹簧安放在车架上,存在着摇臂杆形成杠杆,弹簧处于支点部位,弹簧受力巨大,需要直径粗大的弹簧,占有空间大,设计安装困难,减震效果差等问题。而后悬置总成安装在驾驶室后横梁的后面,用一个液压锁连接驾驶室,使得后悬置总成与驾驶室的连接只有一个受力点,内应力大,可靠性差,而且对驾驶室的左、右摆动的减震效果不好,驾驶员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重型汽车驾驶室抗冲击性,能够改善驾驶室舒适性的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驾驶室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前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前悬置和稳定杆总成,且通过稳定杆总成相互连接;后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后悬置和横梁,且通过横梁相互连接; 其中,
[0005] 所述左、右前悬置分别包括:翻转支架总成、弹簧减振器和上架总成,三者之间同轴转动连接;
[0006] 所述后左、右悬置分别包括:立柱总成、减振器、锁支架总成和锁销总成,立柱总成与减震器并列安装,锁支架总成和锁销总成安装在减震器的上部。
[00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前悬置总成的减振器配带弹簧,直接布置在驾驶室的受力点下,分成两端受力,弹簧受力减小,弹簧直径变小,结构更加紧凑。前悬置总成的翻转支架在驾驶室翻转时,可以将驾驶室往前移动,避免驾驶室面罩与保险杠相互干涉,也就是翻转驾驶室时不用掀开驾驶室前面的面罩。后悬置总成安装在驾驶室的下面,左右两个锁销总成直接与驾驶室纵梁连接,连接强度高,锁止更加可靠,能够阻止驾驶室左右摆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实现了驾驶室与车架的柔性连接。不仅提高了驾驶室抗冲击性能和平顺性,而且改善了驾驶室的舒适性能,减轻了驾驶员的操纵疲劳程度,让重型卡车的驾驶员有跟开高级轿车一般的感觉。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0] 其中:翻转支架总成1、中心螺栓2、稳定杆总成3、弹簧减振器4、车架水平螺栓5、上架总成6、车架竖直螺栓7、驾驶室螺栓8、螺栓10、立柱总成11、减振器12、螺栓13、车架螺栓14、锁支架总成15、锁销总成16、锁销螺栓17、横梁18、螺栓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驾驶室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前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前悬置和稳定杆总成3,且通过稳定杆总成3相互连接;所述左、右前悬置分别包括:翻转支架总成1、弹簧减振器4和上架总成6,三者之间同轴转动连接;
[0013] 前悬置总成工作原理:翻转支架总成1、上架总成6和弹簧减振器4与稳定杆总成 3之间通过中心螺栓2转动连接,然后弹簧减振器4的下端通过车架水平螺栓5与车架连接,上架总成6通过车架竖直螺栓7与车架连接,最后翻转支架总成1向上通过驾驶室螺栓 8与其上方的驾驶室前部的支承点连接上。这样,翻转支架总成1围绕稳定杆总成3中心旋转,带动驾驶室翻转。在驾驶室上下跳动时,弹簧减振器4衰减掉来自底盘的振动,保持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同时由于翻转支架总成1、上架总成6和弹簧减振器4均可以围绕稳定杆总成3中心旋转,驾驶室在上下、左右、前后都能够移动,并且在三维方向产生牵扯制衡效果,减震、抗冲击效果极大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大为改善。
[0014] 这种结构的前悬置总成,在驾驶室翻转时,翻转支架总成1围绕稳定杆总成3中心旋转,可以将驾驶室往前移动一定距离,避免驾驶室面罩与保险杠相互干涉,也就是翻转驾驶室时不用掀开驾驶室前面的面罩,这一效果非常有适用价值。
[0015] 后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后悬置和横梁18,且通过横梁18相互连接;所述后左、右悬置分别包括:立柱总成11、减振器12、锁支架总成15和锁销总成16,立柱总成11与减震器12并列安装,锁支架总成15和锁销总成16安装在减震器12的上部。
[0016] 后悬置总成工作原理:立柱总成11和锁支架总成15通过螺栓19与横梁18活动连接起来,减振器12 —端通过螺栓13与立柱总成11活动连接,减振器12另外一端通过螺栓10与锁支架总成15活动连接,这样减振器12、立柱总成11和锁支架总成15三者构成有一定活动自由度的三角形。然后通过锁销螺栓17将设置在锁支架总成15上面的锁销总成16与驾驶室的纵梁连接上,并将立柱总成11用车架螺栓14与车架固定起来。在驾驶室上下跳动时,驾驶室的振动通过锁销总成16传递到由减振器12、立柱总成11和锁支架总成15组成的活动三角形上,再加上减振器12轴向的弹簧减震作用。从而吸收或衰减来自底盘对驾驶室的振动,保持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0017] 整体上,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将驾驶室托举起来,整个驾驶室由四个支承点将其悬浮起来,实现对驾驶室的综合减震。对驾驶室在上下、左右、前后的三维方向都能够减震,具有全方位减震效果,其减震、抗冲击效果明显,驾驶室的舒适性很高。
[0018]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实现了驾驶室与车架的柔性连接。不仅提高了驾驶室抗冲击性能和平顺性,而且改善了驾驶室的舒适性能,减轻了驾驶员的操纵疲劳程度,让重型卡车的驾驶员有跟开高级轿车一般的感觉。
Claims (1)
1. 一种驾驶室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前悬置总成包括:左、右前悬置和稳定杆总成(3),且通过稳定杆总成(3)相互连接;后悬置总成包括:左、 右后悬置和横梁(18) ,且通过横梁(18)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左、右前悬置分别包括:翻转支架总成(1)、弹簧减振器(4)和上架总成(6),三者之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后左、右悬置分别包括:立柱总成(11 )、减振器(12)、锁支架总成(15)和锁销总成 (16),立柱总成(11)与减震器(12)并列安装,锁支架总成(15)和锁销总成(16)安装在减震器(12)的上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011695U CN202163506U (zh) | 2011-06-15 | 2011-06-15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011695U CN202163506U (zh) | 2011-06-15 | 2011-06-15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63506U true CN202163506U (zh) | 2012-03-14 |
Family
ID=4579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0116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3506U (zh) | 2011-06-15 | 2011-06-15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6350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0335A (zh) * | 2011-06-15 | 2012-01-18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CN102923201A (zh) * | 2012-11-27 | 2013-02-13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挂装置 |
CN102941884A (zh) * | 2012-11-20 | 2013-02-27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横向稳定装置 |
CN104527816A (zh) * | 2015-01-07 | 2015-04-22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
-
2011
- 2011-06-15 CN CN2011202011695U patent/CN2021635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0335A (zh) * | 2011-06-15 | 2012-01-18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CN102941884A (zh) * | 2012-11-20 | 2013-02-27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横向稳定装置 |
CN102923201A (zh) * | 2012-11-27 | 2013-02-13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挂装置 |
CN104527816A (zh) * | 2015-01-07 | 2015-04-22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9951B (zh) | 一种多连杆悬架结构 | |
CN102892597B (zh) | 运载工具悬架系统 | |
CN202163506U (zh)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
CN102320335A (zh)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
CN203974460U (zh) | 一种房车独立悬挂装置 | |
CN203996502U (zh) | 多功能驾驶室悬置系统 | |
CN202966460U (zh) | 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浮式减振装置 | |
CN202508182U (zh) | 重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03358724U (zh) |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11106827U (zh) | 一种轻量化欧式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 |
CN201176114Y (zh) | 客车空气悬挂系统 | |
CN204150132U (zh) | 一种驾驶室悬置总成 | |
CN102358128A (zh) | 一种前悬架总成 | |
CN202213463U (zh) | 一种前悬架总成 | |
CN105216884A (zh) | 一种滑块导向型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01405943Y (zh) | 驾驶室后悬减震装置 | |
CN205553836U (zh) | 车辆用悬架总成 | |
CN201105770Y (zh) | 翻转驾驶室前悬置支撑减振装置 | |
CN2705369Y (zh) | 超微型四轮车车架 | |
CN204801910U (zh) | 一种改进的重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102923200A (zh) |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挂装置 | |
CN202879627U (zh) | 汽车驾驶室后置减震机构 | |
CN203199062U (zh) |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挂装置 | |
CN204020469U (zh) | 一种托臂总成、车辆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 |
CN201148108Y (zh) | 多点式支架减振悬挂分离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