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8539U -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48539U
CN202148539U CN201120261810U CN201120261810U CN202148539U CN 202148539 U CN202148539 U CN 202148539U CN 201120261810 U CN201120261810 U CN 201120261810U CN 201120261810 U CN201120261810 U CN 201120261810U CN 202148539 U CN202148539 U CN 202148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underground
layer
concrete
bas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61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建林
王凯
翁旻
冯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yuan,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DVANCE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DVANCE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DVANCE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61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48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48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485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涉及地下结构防水堵漏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修复地下结构的开裂渗漏缺陷、提高防水能力并确保结构耐久性的技术问题。该防水结构包括地下混凝土基层、柔性防水层和混凝土叠合层;所述柔性防水层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上,所述混凝土叠合层浇筑在柔性防水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结构,防水堵漏效果好,能有效解决地下空间的地下混凝土基层由于开裂而发生的水体渗漏现象,并有效防止渗漏导致的钢筋锈蚀问题。

Description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结构防水堵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下空间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避免渗漏影响建筑使用功能,一般除要求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以外,还必须专门设置一层防水层,形成复合防水层。但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具有收缩变形的特性,使得混凝土结构容易因设计、材料或施工等原因产生裂缝,而防水层一般应设置在迎水面,在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局部损坏,因此一旦混凝土基层开裂,往往直接导致建筑的渗漏,不仅影响建筑使用功能,而且会逐渐导致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胀裂,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常规的堵漏技术仅针对混凝土基层的裂缝进行简单灌浆处理,从表面上减小渗漏的影响,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复合防水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堵漏效果好的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包括地下混凝土基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防水层和混凝土叠合层;
所述柔性防水层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上,所述混凝土叠合层浇筑在柔性防水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防水层与地下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涂覆于地下混凝土基层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根竖向拉结钢筋,各竖向拉结钢筋竖直穿过柔性防水层,各竖向拉结钢筋的下端植入地下混凝土基层,上端则伸入混凝土叠合层,每根竖向拉结钢筋与柔性防水层结合处均涂覆有用于止水的防水涂料或设置有用于止水的专用止水环。
进一步的,每根竖向拉结钢筋的上端均固定有弯钩或机械锚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掺有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由于柔性防水层相对于混凝土叠合层处于迎水面,能有效保证柔性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同时地下混凝土基层的刚性自防水与柔性防水层的柔性防水相结合,能满足防水规范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包括地下混凝土基层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防水层14和混凝土叠合层15;
所述柔性防水层14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11上,所述混凝土叠合层15浇筑在柔性防水层14上。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层14由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叠合层15内掺有纤维材料,以避免混凝土叠合层15产生裂缝,所述纤维材料包括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施工工法如下:如果地下混凝土基层11有裂缝12,需先对地下混凝土基层11的裂缝12进行化学灌浆处理,为保证地下混凝土基层11修补后的整体性和自防水性能,在地下混凝土基层11中埋设分层注浆系统,每层注浆系统沿深度方向不超过400mm,灌浆工艺为分层注浆,注浆顺序为由下层向上层逐级进行,使地下混凝土基层11达到自防水要求,然后再将柔性防水层14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11上,然后再将混凝土叠合层15浇筑在柔性防水层14上,柔性防水层14相对于混凝土叠合层15处于迎水面,不仅很好保证柔性防水层14的防水效果,同时地下混凝土基层11的刚性自防水与柔性防水层14的柔性防水相结合,能满足防水规范的要求。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包括地下混凝土基层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柔性防水层24和混凝土叠合层25;
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涂覆于地下混凝土基层21上,所述柔性防水层24铺设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上,所述混凝土叠合层25浇筑在柔性防水层24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层24由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叠合层25内掺有纤维材料,以避免混凝土叠合层25产生裂缝,所述纤维材料包括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具体施工工法如下:如果地下混凝土基层21有裂缝22,需先对地下混凝土基层21的裂缝22进行化学灌浆处理,为保证地下混凝土基层21修补后的整体性和自防水性能,在地下混凝土基层21中埋设分层注浆系统,每层注浆系统沿深度方向不超过400mm,灌浆工艺为分层注浆,注浆顺序为由下层向上层逐级进行,使地下混凝土基层11达到自防水要求,然后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涂覆在地下混凝土基层21上,然后再将柔性防水层24铺设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上,然后再将混凝土叠合层25浇筑在柔性防水层24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与地下混凝土基层21相结合,使得经灌缝处理后的地下混凝土基层21即使仍存在细微裂缝,也依然能确保刚性自防水效果,柔性防水层24相对于混凝土叠合层25处于迎水面,不仅很好保证柔性防水层24的防水效果,同时地下混凝土基层21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23的刚性自防水与柔性防水层24的柔性防水相结合,能满足防水规范的要求。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包括地下混凝土基层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防水层34、混凝土叠合层35及多根竖向拉结钢筋36;
所述柔性防水层34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31上,所述混凝土叠合层35浇筑在柔性防水层34上;
每根竖向拉结钢筋36的上端均固定有弯钩37或机械锚固装置38,各竖向拉结钢筋36竖直穿过柔性防水层34,各竖向拉结钢筋36的下端植入地下混凝土基层31,上端则伸入混凝土叠合层35,每根竖向拉结钢筋36与柔性防水层34结合处均涂覆有用于止水的防水涂料或设置有用于止水的专用止水环。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层34由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叠合层35内掺有纤维材料,以避免混凝土叠合层35产生裂缝,所述纤维材料包括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具体施工工法如下:先将各竖向拉结钢筋36分别竖直种植在地下混凝土基层31上,并使各竖向拉结钢筋36的上部向上伸出地下混凝土基层31,再将柔性防水层34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31上,并使各竖向拉结钢筋36的上部向上穿出柔性防水层34,然后在每根竖向拉结钢筋36与柔性防水层34结合处涂覆防水涂料或设置专用止水环,然后再将混凝土叠合层35浇筑在柔性防水层34上,柔性防水层34相对于混凝土叠合层35处于迎水面,不仅很好保证柔性防水层34的防水效果,同时地下混凝土基层31的刚性自防水与柔性防水层34的柔性防水相结合,能满足防水规范的要求,地下混凝土基层31与混凝土叠合层35虽然被柔性防水层34隔开,但由于设置了竖向拉结钢筋36,能确保两层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存在开裂和渗漏的地下空间的地下混凝土基层防水堵漏。

Claims (4)

1.一种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包括地下混凝土基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防水层和混凝土叠合层;
所述柔性防水层铺设在地下混凝土基层上,所述混凝土叠合层浇筑在柔性防水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层与地下混凝土基层之间还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涂覆于地下混凝土基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竖向拉结钢筋,各竖向拉结钢筋竖直穿过柔性防水层,各竖向拉结钢筋的下端植入地下混凝土基层,上端则伸入混凝土叠合层,每根竖向拉结钢筋与柔性防水层结合处均涂覆有用于止水的防水涂料或设置有用于止水的专用止水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竖向拉结钢筋的上端均固定有弯钩或机械锚固装置。
CN201120261810U 2011-07-22 2011-07-22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48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61810U CN202148539U (zh) 2011-07-22 2011-07-22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61810U CN202148539U (zh) 2011-07-22 2011-07-22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48539U true CN202148539U (zh) 2012-02-22

Family

ID=4558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618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48539U (zh) 2011-07-22 2011-07-22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485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5623A (zh) * 2015-07-17 2015-10-14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非开挖方式的渗漏检查井修复方法及修复结构
CN109580385A (zh) * 2018-11-16 2019-04-05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层抵御地下工程沉降破坏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10158789A (zh) * 2019-05-27 2019-08-23 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智能电脉冲抗渗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5623A (zh) * 2015-07-17 2015-10-14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非开挖方式的渗漏检查井修复方法及修复结构
CN109580385A (zh) * 2018-11-16 2019-04-05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层抵御地下工程沉降破坏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09580385B (zh) * 2018-11-16 2022-03-18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层抵御地下工程沉降破坏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10158789A (zh) * 2019-05-27 2019-08-23 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智能电脉冲抗渗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2275C (zh) 基坑内降水井的防水与封堵施工方法
CN202788022U (zh) 一种墙体裂缝复合式修复结构
CN204343312U (zh) 基坑内降水井的一种封堵装置
CN20400095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03205979A (zh) 高温环境下大型筏基施工方法
CN110004991B (zh)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CN105862873A (zh) 深基坑狭窄空间地下防水及外墙结构施工方法
CN109026064A (zh) 一种大跨度连拱隧道半明半暗的施工方法
CN105862928A (zh) 一种后浇带外墙超前止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5297782A (zh) 一种地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350581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
CN104652495A (zh) 基坑内支撑立柱与底板节点防水施工工艺
CN108978635A (zh) 一种同步注浆钢板桩及使用方法
CN202148539U (zh) 采用地下工程防水堵漏诊治及施工工法的复合防水结构
CN104594388B (zh) 一种基础底板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
CN107326924A (zh) 地下结构外墙hcmw工法叠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82883A (zh) 塔吊与车库框架柱共用一个基础施工方法
CN109138116A (zh) 混凝土满包排水管道敷管施工方法
CN219527748U (zh) 一种高水位地区抗浮锚杆端部综合防水施工结构
CN205152994U (zh) 塔吊预埋节穿底板防水装置
CN108571330A (zh) 一种处理地铁底板后浇带渗漏水的方法
CN204174629U (zh) 一种地下建筑轻型降水井点后浇带多道设防封堵结构
CN102535493B (zh) 一种倒置式基础梁的施工方法
CN111636483A (zh) 一种逆做混凝土结构缝隙防水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CN214993759U (zh) 一种兼做临时立柱的抗拔桩桩头节点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SHANGHAI BRANC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ADVANCE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023 HUANGPU, SHANGHAI TO: 200000 LUWAN,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12

Address after: 200000. 26B, room 88, Dapu Road, Shanghai, Luw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enyuan,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ddress before: 200023 Building 2, 1090 lane, South Tibet Road,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2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dvance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