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9661U -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39661U
CN202139661U CN201120164887U CN201120164887U CN202139661U CN 202139661 U CN202139661 U CN 202139661U CN 201120164887 U CN201120164887 U CN 201120164887U CN 201120164887 U CN201120164887 U CN 201120164887U CN 202139661 U CN202139661 U CN 202139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odour
core
mentioned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4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YUAN COPPER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YUAN COPPER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YUAN COPPER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YUAN COPPER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64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39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39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396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属于固定建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地漏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筒体,筒体的进水口处设有透水面板,在筒体的内部还设有漏芯,该漏芯具有与出水口连通的过水通道,漏芯与筒体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水封的蓄水腔,该蓄水腔通过一进液通道与进水口连通,且蓄水腔还通过一出液通道与过水通道连通,在出液通道内设有能利用重力关闭或利用浮力打开该出液通道的开启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防臭效果好、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一种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家用装饰材料的需求量也是日渐增加,地漏就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装潢配件,它被安装于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地表面。为实现防臭防虫的目的,在现有的地漏中设置有密封装置,当地漏排水完毕后密封装置封闭住地漏,达到防臭及防虫的目的。这种结构的防臭地漏其结构比较复杂、安装不方便,而且这种地漏的出水口比较小,极易被杂质所堵塞,防臭效果不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有些还申请了专利。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密封式地漏[授权公告号为:CN2856198Y],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活动面板,还包括漏筒,该漏筒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切与该壳体内壁密封配合,漏筒上端进水口处设置有支架,支架下表面中心密闭连接有一套筒,位于套筒内的支架下表面上设置有静磁铁;套筒内插装有一可沿套筒上下伸缩的操纵连杆,套筒里孔对操纵连杆进行支撑导向,操纵连杆上端设置有与静磁铁异性相吸的动磁铁,其另一端连接有一密封盖,该密封盖的形状和大小与漏筒排水口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套筒上设置有操纵连杆下止点止定结构。
虽然这种结构的地漏具有封闭严密、排水顺畅的优点。但其位于套筒内的支架下表面上设置有静磁铁,这样使得进入套筒内的污水直接与静磁铁接触。污水流经静磁铁时,污水内带有的铁屑或磁性物质被静磁铁吸附在套筒的表面,日积月累越积越多,从而使套筒口被堵塞,使地漏失去防臭的功能。而且设于套筒内的支架也容易挂头发等杂物,具有不易清洗的特点。再者,该地漏的结构较为复杂,将磁铁应用到地漏中,会增加地漏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防臭效果好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进水口处设有透水面板,在所述筒体的内部还设有漏芯,该漏芯具有与上述的出水口连通的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芯与筒体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水封的蓄水腔,该蓄水腔通过一进液通道与上述的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的蓄水腔还通过一出液通道与上述的过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的出液通道内设有能利用重力关闭或利用浮力打开该出液通道的开启件。
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在工作时,污水透过面板经进水通道进入蓄水腔内,使得该蓄水腔内的污水逐渐上升,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对开启件具有一定的浮力,使开启件沿着出液通道向上移动,此时出液通道打开,污水可经出液通道流入至过液通道中,达到排污的目的。当污水停止后,在蓄水腔中形成水封,可防止臭气等进入室内。当蓄水腔的水干涸后,开启件密封住出液通道,同样达到防臭的作用。这种结构具有开启件和水封双重防臭的作用,防臭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筒体的下部向内缩进形成与上述漏芯的下部相配合的支撑部,在所述的支撑部处设有环形台阶,上述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的支撑部处。
这里设置的支撑部可方便对漏芯的安装。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漏芯的下部设有与上述的环形台阶相配合的环形挡沿。当漏芯安装到支撑部上时,环形挡沿刚好位于环形台阶上,环形挡沿和环形台阶对漏芯起定位作用。漏芯和筒体为相互的独立体,当环形挡沿和环形台阶相互分离时,漏芯即被拆下。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漏芯的下部与支撑部之间设有密封圈。设置密封圈的目的在于保证漏芯和筒体之间的密封性,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经该处的缝隙进入到室内。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漏芯的下部设有位于环形挡沿下方的环形凹槽,上述的密封圈位于所述的环形凹槽内。
环形凹槽主要对密封圈起定位作用。作为另一种方案,该环形凹槽设于支撑部的内侧,该密封圈位于该环形凹槽内。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漏芯包括设于上述支撑部处对所述的开启件起导向作用的芯体,所述的芯体呈筒状且其内部为上述的过水通道,在所述芯体的外侧设有套体,所述套体的上方设有能盖住套体上开口的盖体,上述的进液通道位于套体和筒体之间,上述的出液通道位于套体和芯体之间。
该处设置的芯体可与筒体之间形成蓄水腔,而套体和盖体则使位于蓄水腔内的水形成防止臭气返溢的水封。盖体设于套体的上端并盖住套体的上开口,将臭气隔离在芯体内。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开启件为呈环形的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套设在芯体的外侧,且所述的密封垫能沿所述的芯体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密封垫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有水封存在的情况下,密封垫浮在水封上,此时水封起防臭作用;长时间未使用本地漏时,水封干涸,此时密封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出液通道向下移动,封闭住出液通道。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芯体的上部开设有连通上述出液通道和过水通道的通孔。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套体与所述的筒体之间设有滤网。过滤网可过滤污水中的大脏物,防止其堵塞下水管道。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滤网与上述的盖体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套体通过连接肋固连在所述的芯体上。该连接肋还起到防止密封垫脱落的目的。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面板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筒体的进水口处。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筒体的进水口处设有环形卡槽,所述面板的边缘具有与该环形卡槽对应设置的挡肩,在所述的环形卡槽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的挡肩穿过的开口。
在上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密封垫由塑料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具有以下优点:
1、在漏芯和筒体之间设有蓄水腔,该蓄水腔内可形成水封,在正常情况下可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等进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的清洁。
2、在出液通道内设有开启件,当水封干涸后,开启件能抵靠到连接肋上,并密封住出液通道,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等进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的清洁。
3、漏芯与筒体之间相对独立,当漏芯损坏后可对漏芯进行更换,降低成本;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的结构紧凑,在芯体和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其密封效果好,采用双重防臭结构防止臭气进入到室内,防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使用结束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中水封蒸发后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支撑部;14、环形台阶;15、环形挡沿;16、密封圈;17、环形凹槽;18、环形卡槽;2、面板;21、挡肩;31、过水通道;32、芯体;33、套体;34、盖体;35、滤网;36、连接肋;4、蓄水腔;41、进液通道;42、出液通道;5、开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筒体1,筒体1的进水口11处设有透水面板2,该筒体1的下部向内缩进形成一环形支撑部13,支撑部13的内侧为出水口12,在支撑部13处设有环形台阶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筒体1的内部还设有漏芯,该漏芯具有与出水口12连通的过水通道31。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漏芯包括设于支撑部13处的芯体32,芯体32呈筒状且其内部为过水通道31,该芯体32与筒体1之间具有一能形成水封的蓄水腔4。在芯体32的外侧设有套体33,套体33的上方设有能盖住套体33上开口的盖体34,在套体33和筒体1之间设有进液通道41,在套体33和芯体32之间设有出液通道42,进液通道41连通进水口11和蓄水腔4,出液通道42连通过液通道和蓄水腔4。在芯体32的上部开设有连通出液通道42和过水通道31的通孔。该处的套体33通过连接肋36固连在芯体32上,该连接肋36还起到防止密封垫脱落的目的。
更具体的,在芯体32的下部设有与环形台阶14相配合的环形挡沿15,芯体32通过该环形挡沿15设于筒体1的支撑部13处。当漏芯安装到支撑部13上时,环形挡沿15刚好位于环形台阶14上,环形挡沿15和环形台阶14对漏芯起定位作用。
为了保证筒体1和芯体32之间的密封性,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漏芯的下部与支撑部13之间设有密封圈16。为了方便密封圈16的安装,在漏芯的下部开设有位于环形挡沿15下方的环形凹槽17,密封圈16位于环形凹槽17内。
为防止水封干涸后臭气进入室内,在出液通道42内设有能利用重力关闭或利用浮力打开该出液通道42的开启件5。具体的,如图1至3所示,开启件5为呈环形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密封垫,密封垫套设在芯体32的外侧,且密封垫能沿芯体32上下移动,密封垫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有水封存在的情况下,密封垫浮在水封上,此时水封起防臭作用;长时间未使用本地漏时,水封干涸,此时密封板沿着出液通道42向下移动,封闭住出液通道42。
如图1-3所示,为过滤污水中较大的脏物,在套体33与筒体1之间还设有滤网35,可防止下水管道的堵塞,滤网35与盖体34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紧凑。
如图1至3所示,面板2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筒体1的进水口11处。具体的,在筒体1的进水口11处设有环形卡槽18,面板2的边缘具有与该环形卡槽18对应设置的挡肩21,在环形卡槽18上还开设有供挡肩21穿过的开口。
图1至3分别表示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的三种状态。图1是排水工作时的状态,此时污水通过面板2经进液通道41进入到蓄水腔4内,同时一部分污水进入到出液通道42内推动密封垫使密封垫上浮,此时将出液通道42打开,污水经过过液通道流入到下水管道内,实现排污。图2是通过水封进行防臭时的状态,此时蓄水腔4中的水封可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进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的清洁。图3是水封干涸时地漏的状态图,此时由于无污水经过,密封垫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出液通道42向下移动,抵靠到连接肋36上,实现将出液通道42密封的目的。本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通过密封垫和水封的双重防臭作用,更好的保证了室内的清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筒体1、进水口11、出水口12、支撑部13、环形台阶14、环形挡沿15、密封圈16、环形凹槽17、环形卡槽18、面板2、挡肩21、过水通道31、芯体32、套体33、盖体34、滤网35、连接肋36、蓄水腔4、进液通道41、出液通道42、开启件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进水口(11)处设有透水面板(2),在所述筒体(1)的内部还设有漏芯,该漏芯具有与上述的出水口(12)连通的过水通道(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芯与筒体(1)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水封的蓄水腔(4),该蓄水腔(4)通过一进液通道(41)与上述的进水口(11)连通,且所述的蓄水腔(4)还通过一出液通道(42)与上述的过水通道(31)连通,在所述的出液通道(42)内设有能利用重力关闭或利用浮力打开该出液通道(42)的开启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下部向内缩进形成与上述漏芯的下部相配合的支撑部(13),在所述的支撑部(13)处设有环形台阶(14),上述的出水口(12)位于所述的支撑部(13)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漏芯的下部设有与上述的环形台阶(14)相配合的环形挡沿(1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漏芯的下部与支撑部(13)之间设有密封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芯包括设于上述支撑部(13)处对所述的开启件(5)起导向作用的芯体(32),所述的芯体(32)呈筒状且其内部为上述的过水通道(31),在所述芯体(32)的外侧设有套体(33),所述套体(33)的上方设有能盖住套体(33)上开口的盖体(34),上述的进液通道(41)位于套体(33)和筒体(1)之间,上述的出液通道(42)位于套体(33)和芯体(3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启件(5)为呈环形的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套设在芯体(32)的外侧,且所述的密封垫能沿所述的芯体(32)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33)与所述的筒体(1)之间设有滤网(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35)与上述的盖体(34)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33)通过连接肋(36)固连在所述的芯体(3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2)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筒体(1)的进水口(11)处。
CN201120164887U 2011-05-20 2011-05-20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9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4887U CN202139661U (zh) 2011-05-20 2011-05-20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4887U CN202139661U (zh) 2011-05-20 2011-05-20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39661U true CN202139661U (zh) 2012-02-08

Family

ID=4555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48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9661U (zh) 2011-05-20 2011-05-20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396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6676A (zh) * 2011-05-20 2011-12-28 浙江金源铜业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CN103696487A (zh) * 2013-12-16 2014-04-02 张卫 两用地漏
CN116005589A (zh) * 2023-03-27 2023-04-25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式停车场充电桩保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6676A (zh) * 2011-05-20 2011-12-28 浙江金源铜业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CN102296676B (zh) * 2011-05-20 2014-06-18 浙江金源铜业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CN103696487A (zh) * 2013-12-16 2014-04-02 张卫 两用地漏
CN116005589A (zh) * 2023-03-27 2023-04-25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式停车场充电桩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3090U (zh) 浮球防臭地漏
WO2017032171A1 (zh) 一种虹吸式深水封防臭地漏
CN102296676B (zh)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CN202139661U (zh) 自动密封式防臭地漏
CN101748784B (zh) 自动密闭型深水封地漏
CN102080408B (zh) 自动密封式地漏
CN201785859U (zh) 同层排水地漏
CN100580197C (zh) 环保节能型自清式内置密闭水封防臭地漏
CN101956424B (zh) 同层排水地漏
CN102383479B (zh) 全自动密闭式阶段排水防干涸排水器
CN208792475U (zh) 一种地漏
CN108755858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水回收装置
CN201605652U (zh) 自动密闭型深水封地漏
CN210797818U (zh) 一种建筑房屋用地漏
CN201943149U (zh) 防臭地漏
CN201785855U (zh) 防臭地漏
CN202012121U (zh) 自动密封式地漏
CN203924310U (zh) 一种水浮式密封防臭地漏
CN208441206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203222861U (zh) 防虫防臭的落水头
CN207608995U (zh) 漂浮式地漏
CN202882067U (zh) 偏心浮球式地漏
KR200463865Y1 (ko) 악취방지트랩
CN202214784U (zh) 全自动密闭式阶段排水防干涸排水器
CN202509588U (zh) 一种智能防臭环保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