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2931U -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32931U CN202132931U CN201120221385U CN201120221385U CN202132931U CN 202132931 U CN202132931 U CN 202132931U CN 201120221385 U CN201120221385 U CN 201120221385U CN 201120221385 U CN201120221385 U CN 201120221385U CN 202132931 U CN202132931 U CN 2021329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line
- boiler
- condenser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包锅炉,汽轮机通过管道连接汽包锅炉,汽包锅炉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装置、水水换热器,所述水水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所述凝汽器通过管道连接汽轮机。本实用新型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使锅炉污水的热量得到进一步利用,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加热化学补给水,使化学补给水的温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热之后的化学补给水与凝汽器的凝结水在凝汽器热井混合,使进入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温度升高,可减少低压缸抽气,汽轮机做功能力加强,从而提高电厂经济性,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属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及工业锅炉都设有连续排污系统,通常工业锅炉的排污率在1%~10%,火电厂锅炉排污率在1%~5%。排污水呈饱和状态且含有大量热能,一般情况下排污水经过排污扩容器通过闪蒸作用回收蒸汽给除氧器加热,剩下的污水通过换热器加热补给水,余下的污水温度仍有50℃,直接排入地沟,这部分热量没有利用。对于一台600MW的火电机组,若其蒸发量为2000t/h,按其连续排污率为5%计算,每天排出2400t污水。这部分水中含有很大热量,如果不进行利用不仅造成热源的严重浪费,并且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锅炉排污余热,进一步加热锅炉化学补给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包锅炉,汽轮机通过管道连接汽包锅炉,汽包锅炉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装置、水水换热器,所述水水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所述凝汽器通过管道连接汽轮机。
所述排污扩容器通过管道连有除氧器,除氧器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
所述汽轮机与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管道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汽轮机与吸收式热泵的驱动装置连接,当排污扩容器的二次蒸汽不足以驱动吸收式热泵时,则可以通过抽取汽轮机的高压蒸汽来驱动吸收式热泵。排污扩容器多余的蒸汽通入除氧器,从而回收一部分工质和热量。
本实用新型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从汽包锅炉排出含盐量较高的污水经过排污管道流入连续排污扩容器,由于排污扩容器压力比汽包锅炉的压力小,所以污水在排污扩容器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其中一部分二次蒸汽用来驱动吸收式热泵;其余的用来供给除氧器进行热力除氧。排污扩容器内废热水流经水水换热器加热化学补给水。
本实用新型系统使锅炉污水的热量得到进一步利用,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加热化学补给水,使化学补给水的温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热之后的化学补给水与凝汽器的凝结水在凝汽器热井混合,使进入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温度升高,可减少低压缸抽气,汽轮机做功能力加强,从而提高电厂经济性,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包锅炉1,汽轮机2通过管道连接汽包锅炉1,汽包锅炉1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扩容器7,所述排污扩容器7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5的驱动装置5-1、水水换热器6,所述水水换热器6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5,吸收式热泵5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4,所述凝汽器4通过管道连接汽轮机2。排污扩容器7通过管道连有除氧器8,除氧器8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4。汽轮机2与吸收式热泵5的驱动装置5-1连接。
管道上设有阀门3,控制蒸汽量或水量大小。
从汽包锅炉1出来的排污水通过连续排污管道进入排污扩容器7,排污水在连续排污扩容器7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其中一部分二次蒸汽通入吸收式热泵驱动装置5-1,多余的蒸汽通入除氧器8,废热水进入水水换热器6作为热源,与化学补给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废热水进入吸收式热泵5,提取废热水里面的余热用来加热化学补给水,进一步提高化学补给水温度,进行热交换后废热水大约为50℃,可以作为吸收式热泵的热源来进一步加热化学补给水。升温后的补给水进入凝汽器4的热井与凝结水混合。当排污扩容器分离出来的二次蒸汽不足以驱动吸收式热泵5时,应从汽轮机2抽取一部分蒸汽来补充。
Claims (4)
1.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包锅炉(1),通过管道连接汽包锅炉(1)的汽轮机(2),其特征在于:汽包锅炉(1)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扩容器(7),所述排污扩容器(7)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5)的驱动装置(5-1)、水水换热器(6),所述水水换热器(6)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5),吸收式热泵(5)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4),所述凝汽器(4)通过管道连接汽轮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扩容器(7)通过管道连有除氧器(8),除氧器(8)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2)与吸收式热泵(5)的驱动装置(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设有阀门(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21385U CN202132931U (zh) | 2011-06-28 | 2011-06-28 |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21385U CN202132931U (zh) | 2011-06-28 | 2011-06-28 |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32931U true CN202132931U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552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213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2931U (zh) | 2011-06-28 | 2011-06-28 |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3293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2378A (zh) * | 2013-05-27 | 2013-09-11 | 盛嘉军 | 用于热网的锅炉废水及余热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
CN106322481A (zh) * | 2015-06-24 | 2017-01-11 | 柳成林 | 电冰箱式运行的锅炉蒸汽热网 |
CN107208880A (zh) * | 2015-01-23 | 2017-09-26 | 西门子公司 | 发电设施中的原水预热 |
CN110762509A (zh) * | 2019-11-18 | 2020-02-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能利用系统 |
CN112610941A (zh) * | 2020-12-30 | 2021-04-06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焦化生产系统的低品位余热回收系统及工艺 |
-
2011
- 2011-06-28 CN CN201120221385U patent/CN2021329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2378A (zh) * | 2013-05-27 | 2013-09-11 | 盛嘉军 | 用于热网的锅炉废水及余热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
CN107208880A (zh) * | 2015-01-23 | 2017-09-26 | 西门子公司 | 发电设施中的原水预热 |
CN106322481A (zh) * | 2015-06-24 | 2017-01-11 | 柳成林 | 电冰箱式运行的锅炉蒸汽热网 |
CN110762509A (zh) * | 2019-11-18 | 2020-02-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能利用系统 |
CN110762509B (zh) * | 2019-11-18 | 2024-10-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能利用系统 |
CN112610941A (zh) * | 2020-12-30 | 2021-04-06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焦化生产系统的低品位余热回收系统及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78603B (zh) | 燃气-蒸汽循环联合双级耦合热泵供暖装置 | |
CN201568088U (zh) | 吸收式热泵直接回收电站汽轮机排汽余热热电联供系统 | |
CN102287861B (zh) | 供热余热自动回收系统 | |
CN103112985B (zh) | 低温多效汽轮压汽蒸馏-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 | |
CN101906997A (zh) | 电厂间接空冷机组冷凝热回收集中供热系统 | |
CN202132931U (zh) |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1793171A (zh) | 吸收式热泵直接回收电站汽轮机排汽余热热电联供系统 | |
CN102147123A (zh) | 一种余热回收型首站供热系统 | |
CN101832156A (zh) | 电厂直接空冷机组冷凝热回收集中供热系统 | |
CN101191699B (zh) | 水泥余热回收系统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 |
CN202532586U (zh) | 一种提高热泵回收电厂冷却塔余热效率的系统 | |
CN104913294B (zh) | 一种火电厂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7218094A (zh) | 一种多压闪蒸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的装置 | |
CN203731530U (zh) | 一种锅炉排污水热能及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2349992U (zh) |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站排汽余热并加热锅炉给水的系统 | |
CN102778080A (zh) | 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2734980A (zh) | 余压余热型水源热泵系统 | |
CN202540459U (zh) | 加气砖厂的废汽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4612228U (zh) | 一种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4420978U (zh) | 一种锅炉疏水扩容器的节能疏水系统 | |
CN103954039B (zh) | 以热泵方式回收燃气锅炉烟气冷凝热能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4132541A (zh)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和梯级利用系统 | |
CN102581945B (zh) | 加气砖厂的废汽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0458314C (zh) | 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方法 | |
CN202915353U (zh) | Cfb锅炉风水联合型冷渣器综合冷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