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的互联条输送切断装置,其实现了互联条完全自动化的输送、折弯及切断,并能够将切断的互联条精确输送到硅片待焊接处,以配合后续的互联条与硅片焊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硅片焊接性能及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互联条输送切断装置,包括机架,机架有一个水平的机架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台板上由起始端到终端顺序设置有放卷机构、助焊剂箱、烘干机、压紧折弯机构、切断机构和贴互联条机构;所述放卷机构位于起始端,其用于装载互联条滚筒,并将互联条滚筒上的互联条放出;所述助焊剂箱位于放卷机构之后,助焊剂箱固定在机架台板上,助焊剂箱内装有助焊剂,从互联条滚筒上放出的互联条经助焊剂箱后穿出;所述烘干机位于助焊剂箱之后,烘干机通过第一支撑座安装在机架台板上,从助焊剂箱出来的互联条经烘干机后穿出;所述压紧折弯机构位于烘干机之后,压紧折弯机构用于对从烘干机穿出的互联条进行折弯操作;所述切断机构位于压紧折弯机构之后,切断机构用于将折弯后的互联条切成所需的长度;所述贴互联条机构位于切断机构之后,其用于将切断后的互联条贴在硅片待焊接处。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卷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支撑杆、伺服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驱动带轮、支撑杆、下滚轮架、下转向滚轮、上转向滚轮、滚轮轴和第一轴承座,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板上,伺服电机通过拉杆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端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伺服电机上固定有驱动带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与驱动带轮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传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各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向的限位块,互联条滚筒装载在四个限位块之间并通过四个限位块限位和传动;支撑杆固定在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从互联条滚筒上引出的互联条绕过支撑杆后转向下;并通过导向块13;下滚轮架固定在机架台板下表面上,下转向滚轮安装在下滚轮架上,绕过支撑杆后向下的互联条从下转向滚轮上绕过后向上;所述上转向滚轮固定安装在滚轮轴上,滚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轴承座上,绕过下转向滚轮后向上的互联条从上转向滚轮上绕过后转为水平,并向后穿过助焊剂箱。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滚轮架上竖直固定有相平行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下转向滚轮安装在滚轮座上,滚轮座装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并可自由滑动,在下滚轮架上安装有传感器,滚轮座升降并经过传感器时,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伺服电机启动或停止。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折弯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一压紧座、第一压紧气缸、第一压紧块、折弯座、折弯气缸、上折弯块、下折弯块、第二压紧座、第二压紧气缸和第二压紧块,第二支撑座固定在机架台板上,第一压紧座固定在第二支撑座的前端,第一压紧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压紧座上,第一压紧块安装在第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第一压紧块可在第一压紧气缸带动下将互联条压紧在第一压紧座上;折弯座固定在第二支撑座的中间,折弯气缸固定安装在折弯座上,上折弯块固定在折弯气缸的活塞杆端,下折弯块固定安装在折弯座上,上折弯块与下折弯块相配合,用于将互联条折弯;第二压紧座固定在第二支撑座的后端,第二压紧气缸固定在第二压紧座上,第二压紧块安装在第二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第二压紧块可在第二压紧气缸带动下将互联条压紧在第二压紧座上。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两条线轨,第一压紧座、折弯座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两个滑块,滑块与两条线轨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在第一固定块上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上配装有第一丝母,第一丝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压紧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座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块,在第二固定块上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配装有第二丝母,第二丝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折弯座上。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断座、上切断气缸、下切断气缸、上切刀和下切刀,切断座固定在机架台板上,在切断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向下的上切断气缸,在切断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向上的下切断气缸,上切刀、下切刀分别固定在上切断气缸、下切断气缸的活塞杆端,上切刀与下切刀上下相对。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互联条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辊轴、输送带、第一电缸、连接杆、第二导向块、第二电缸、安装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夹爪气缸、无杆气缸、压贴气缸和压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固定在机架台板上,辊轴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上,辊轴通过输送带传动;第一电缸固定在第三连接板上,连接杆固定在第一电缸的滑动块上,第二导向块固定在连接杆上,第二导向块用于托住切断后的互联条;第二电缸固定在机架台板上,安装座固定在第二电缸的滑动块上,第二轴承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第三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三转轴通过一个转动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夹爪气缸,夹爪气缸用于夹住互联条;无杆气缸安装在第四连接板上,压贴气缸固定在无杆气缸的滑动体上,压贴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压板,压板平面平行于硅片平面,用于将互联条与硅片贴紧。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气缸和推杆,转动气缸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座上;转动气缸活塞杆端安装有接头,该接头与推杆一端铰连,推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轴端部,转动气缸活塞杆伸缩时通过推杆带动转动轴转动。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有一个用于限制其移动极限位置的垫板,垫板固定在切断机构上。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台板上还安装有对互联条起导正作用的第一导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其实现了互联条完全自动化的输送、折弯及切断,并能够将切断的互联条精确输送到硅片待焊接处,以配合后续的互联条与硅片焊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硅片焊接性能及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互联条输送切断装置主要由机架、放卷机构、助焊剂箱16、烘干机17、压紧折弯机构、切断机构和贴互联条机构组成。所述机架有一个水平的机架台板1,所述放卷机构、助焊剂箱16、烘干机17、压紧折弯机构、切断机构和贴互联条机构由起始端到终端顺序设置在机架台板1上。
所述放卷机构位于起始端,其用于装载互联条滚筒10,并将互联条滚筒10上的互联条66放出。放卷机构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其主要由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支撑杆4、伺服电机6、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1、第一同步带轮5、第二同步带轮8、驱动带轮7、支撑杆4、下滚轮架70、下转向滚轮64、上转向滚轮15、滚轮轴12和第一轴承座14组成,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固定在机架台板1上,伺服电机6通过四根拉杆67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上,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1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之间,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1的端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同步带轮5、第二同步带轮8,伺服电机6上固定有驱动带轮7,第一同步带轮5、第二同步带轮8与驱动带轮7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传动;所述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1各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向的限位块71,互联条滚筒10装载在四个限位块71之间并通过四个限位块71限位和传动;支撑杆4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上,从互联条滚筒10上引出的互联条66绕过支撑杆4后转向下;下滚轮架70固定在机架台板1下表面上,下转向滚轮64安装在下滚轮架70上,绕过支撑杆4后向下的互联条66从下转向滚轮64上绕过后向上;所述上转向滚轮15固定安装在滚轮轴12上,滚轮轴12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轴承座14上,绕过下转向滚轮64后向上的互联条66从上转向滚轮15上绕过后转为水平,并向后穿过助焊剂箱16。
所述下滚轮架70上竖直固定有相平行的第一导杆62和第二导杆63,所述下转向滚轮64安装在滚轮座72上,滚轮座72装在第一导杆62和第二导杆63上并可自由滑动,在下滚轮架70上安装有传感器65,滚轮座72升降并经过传感器65时,传感器65发出信号控制伺服电机6启动或停止。
另外,所述机架台板1上还安装有对互联条66起导正作用的第一导向块13,互联条66绕过支撑杆4后转向下时,从第一导向块13中穿过后再绕到下转向滚轮64上。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助焊剂箱16位于放卷机构之后,助焊剂箱16固定在机架台板1上,助焊剂箱16内装有助焊剂,从互联条滚筒10上放出的互联条66经助焊剂箱16后穿出。所述烘干机17位于助焊剂箱16之后,烘干机17通过第一支撑座18安装在机架台板1上,从助焊剂箱16出来的互联条66经烘干机17后穿出。
所述压紧折弯机构位于烘干机17之后,压紧折弯机构用于对从烘干机17穿出的互联条66进行折弯操作。压紧折弯机构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由第二支撑座19、第一压紧座21、第一压紧气缸22、第一压紧块23、折弯座27、折弯气缸28、上折弯块29、下折弯块30、第二压紧座37、第二压紧气缸35和第二压紧块36组成,第二支撑座19固定在机架台板1上,第一压紧座21固定在第二支撑座19的前端,第一压紧气缸22固定安装在第一压紧座21上,第一压紧块23安装在第一压紧气缸22的活塞杆端,第一压紧块23可在第一压紧气缸22带动下将互联条66压紧在第一压紧座21上;折弯座27固定在第二支撑座19的中间,折弯气缸28固定安装在折弯座27上,上折弯块29固定在折弯气缸28的活塞杆端,下折弯块30固定安装在折弯座27上,上折弯块29与下折弯块30相配合,用于将互联条66折弯;第二压紧座37固定在第二支撑座19的后端,第二压紧气缸35固定在第二压紧座37上,第二压紧块36安装在第二压紧气缸35的活塞杆端,第二压紧块36可在第二压紧气缸35带动下将互联条66压紧在第二压紧座37上。
由于不同硅片54焊接时所需的互联条66长度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折弯机构进一步采用下述的设计:在第二支撑座19上固定安装了两条线轨20,第一压紧座21、折弯座27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两个滑块34,滑块34与两条线轨20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座1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4,在第一固定块24上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丝杆26,第一丝杆26上配装有第一丝母25,第一丝母25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压紧座21上;所述第一支撑座18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块32,在第二固定块32上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二丝杆33,第二丝杆33上配装有第二丝母31,第二丝母31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折弯座27上。具体应用时,通过旋转第一丝杆26、第二丝杆33,可以使第一压紧座21、折弯座27在两线轨20上移动,以调节互联条66所需的长度。
所述切断机构位于压紧折弯机构之后,切断机构用于将折弯后的互联条66切成所需的长度。切断机构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由切断座38、上切断气缸39、下切断气缸41、上切刀40和下切刀42组成,切断座38固定在机架台板1上,在切断座38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向下的上切断气缸39,在切断座38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向上的下切断气缸41,上切刀40、下切刀42分别固定在上切断气缸39、下切断气缸41的活塞杆端,上切刀40与下切刀42上下相对。
所述贴互联条机构位于切断机构之后,其用于将切断后的互联条66贴在硅片54待焊接处。贴互联条机构主要由第三安装板52、第四安装板57、辊轴53、输送带56、第一电缸46、连接杆45、第二导向块44、第二电缸51、安装座61、第二轴承座68、第三转轴47、夹爪气缸55、无杆气缸58、压贴气缸59和压板60组成,第三安装板52、第四安装板57固定在机架台板1上,辊轴53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三安装板52、第四安装板57上,辊轴53通过输送带56传动;第一电缸46固定在第三安装板52上,连接杆45固定在第一电缸46的滑动块上,第二导向块44固定在连接杆45上,第二导向块44用于托住切断后的互联条66;第二电缸51固定在机架台板1上,安装座61固定在第二电缸51的滑动块上,第二轴承座68固定在安装座61上,第三转轴47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二轴承座68上,第三转轴47通过一个转动驱动组件带动转动;实施例中的转动驱动组件主要由转动气缸50和推杆48组成,转动气缸50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固定座69,第二固定座69固定在安装座61上;转动气缸50活塞杆端安装有接头49,该接头49与推杆48一端铰连,推杆48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轴47端部,转动气缸50活塞杆伸缩时通过推杆48带动转动轴转动;第三转轴47上固定安装夹爪气缸55,夹爪气缸55用于夹住互联条66;无杆气缸58安装在第四安装板57上,压贴气缸59固定在无杆气缸58的滑动体上,压贴气缸59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压板60,压板60平面平行于硅片54平面,用于使互联条66与硅片54贴紧。
另外,所述连接杆45上固定垫板43,垫板43作用是使得被切断的互联条落在垫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开始时,将互联条滚筒10装载到放卷机构上的四个限位块71之间,互联条66一端从互联条滚筒10引出,先向上从支撑杆4上绕过,然后向下从第一导向块13穿过并绕过下转向滚轮64后向上,然后再绕过上转向滚轮15后转为水平,依次穿过助焊剂箱16和烘干机17,从助焊剂出来的互联条66表面涂有助焊剂,然后在烘干机17的作用下对互联条66烘干,表面带有助焊剂的互联条66再依次穿过压紧折弯机构、切断机构后,通过贴互联条机构中的夹爪气缸55夹持住。
当需要将互联条66贴到硅片54的待焊接处时,第二电缸51动作,第二电缸51的滑动块通过夹爪气缸55拉着互联条66向后运动,从而使下转向滚轮64向上运动,下转向滚轮64经过传感器65时触发传感器65;传感器65控制伺服电机6启动,伺服电机6驱动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1旋转,从而带动互联条滚筒10旋转,互联条滚筒10放卷互联条66。
当夹爪气缸55夹住互联条66往后输送一定距离时,第一压紧气缸22动作,第一压紧气缸2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压紧块23将互联条66压紧在第一压紧座21上。同时夹爪气缸55继续往后拉互联条66,从而使互联条66被拉直,折弯气缸28动作,折弯气缸28的活塞杆伸出,带动上折弯块29向下,将互联条66折弯。折弯结束后,第一压紧气缸22松开,夹爪气缸55继续往后拉互联条66,当互联条66输送到一定距离时,第二压紧气缸35动作,第二压紧气缸3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压紧块36将互联条66压紧在第二压紧座37上。压紧后,上切断气缸39、下切断气缸41动作并推动上切刀40、下切刀42切断互联条66。此时,放卷机构仍然在运转,互联条滚筒10仍在不断放出互联条66,由于互联条66没有向后传输,互联条66不断放出就会导致下转向滚轮64下降,当下转向滚轮64下降并经过传感器65时触发传感器65,传感器65控制伺服电机6停止,放卷机构停止放卷互联条66。
在切断互联条66之前,第一电缸46动作,带动第二导向块44向后运动一定距离,使切断后的互联条66正好落在第二导向块44内,此时输送带56上也放上了硅片54,第二电缸51继续动作,拉动切断后的互联条66继续向后运动,当互联条66移动至与硅片54待焊接处相一致的位置时,第二电缸51停止动作;然后转动气缸50动作,其活塞杆通过推杆48推动第三转轴47旋转,从而使互联条66精确地贴在硅片54待焊接处;然后夹爪气缸55松开,转动气缸50的活塞杆缩回;无杆气缸58动作,无杆气缸58上的滑动体带动压贴气缸59移动,压贴气缸59动作,通过压板60使互联条66与硅片54贴紧。
然后第一电缸46向前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压贴气缸59缩回,在无杆气缸58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同时,输送带将硅片及焊带输送到下一工序,第二电缸51动作,带动夹爪气缸55向前运动,以夹取被第二压紧气缸35夹住的互联条66,此时第二压紧气缸35缩回,以继续自动实现下一根互联条66的输送、压紧、折弯以及切断动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按照实际生产需要设计多条互联条输送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