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8853U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98853U CN202098853U CN 201120181894 CN201120181894U CN202098853U CN 202098853 U CN202098853 U CN 202098853U CN 201120181894 CN201120181894 CN 201120181894 CN 201120181894 U CN201120181894 U CN 201120181894U CN 202098853 U CN202098853 U CN 202098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linear actuator
- clamping
- car
- automatic f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0000005511 Pisonia acule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轮胎输送滚道上的轮胎自动转运至流水线处的轮毂侧边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装置、提升翻转装置、移行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设于组装流水线下侧部的车侧承托架、调节车侧承托架位置的三向对位装置、支承三向对位装置与流水线处的车身同步移动的随行装置。通过夹持装置夹持预充气轮胎,然后将其提起并将轮胎翻转为竖起状态,并通过移行装置将轮胎移送到轮毂移动轨迹的旁边,放置于车侧承托架处,然后在三向对位装置的控制下调节轮胎的位置,与轮毂进行对位,并与车体同步随行。实现机械自动搬运并自动对位,无需手动搬运轮胎及对位即可完成轮胎的安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零部件自动配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总装车间中,轮胎通过轮胎输送滚道传递到生产线外侧,然后需要人工操作将轮胎从轮胎输送滚道上搬运至车体的轮毂处进行安装。目前各大厂家普遍通过工人手工搬送轮胎至流水线中车体的轮毂处,或者操作平衡器搬送轮胎,进行对位装配的方法。上述操作方法中,人工搬运轮胎需要搬运轮胎并托住轮胎于轮毂处,而轮毂随着车体在流水线移动,使得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需要较多的工人。使用平衡器也需要将轮胎从输送滚道搬下来并运送到平衡器处,然后通过人工操作平衡器跟随移动的轮毂进行安装, 也需占用工人较多的操作工时,存在较大的劳动强度。上述操作方式都不利于劳务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在整体上降低了汽车组装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轮胎的自动搬送及对位从而提高汽车组装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设于轮胎输送滚道上方以及汽车组装流水线下侧,用于将轮胎输送滚道上的轮胎自动转运至汽车组装流水线处的车身的轮毂侧边,所述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轮胎输送滚道处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的夹持装置、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并可将所述夹持装置提起并翻转90°的提升翻转装置、与所述提升翻转装置连接并可将所述夹持装置和提升翻转装置从所述轮胎输送滚道上方移动至所述汽车组装流水线侧边的移行装置、设于所述汽车组装流水线下侧部用于承接竖直放置的轮胎的车侧承托架、与所述车侧承托架连接并可调节所述车侧承托架的空间位置的三向对位装置、与所述三向对位装置连接并支承所述三向对位装置且与汽车组装流水线处的车身同步移动的随行装置;所述移行装置位于所述轮胎输送滚道的上方。
[000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的圆周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头、与所述夹持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座、驱动该第一基座作直线滑移的夹持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连接的第一直导轨,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一直导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套。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头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与所述第
一基座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头包括具有两个平行夹持边的夹持条体,所述夹持条体为角形截面直条体或弧形截面直条体或槽形直条体,所述夹持条体与所述第一基座固定连接。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提升翻转装置包括提升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直线驱动器、与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基座、与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连接的第二直导轨,所述第二基座设有与所述第二直导轨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套;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移行装置连接。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翻转组件为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固定端与所述提升组件连接而其输出端与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驱动器包括翻转电机、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轴固接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电机与所述提升组件连接。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行装置包括具有承重轨的机架、可滑动地吊设于所述承重轨的滑车、安装于所述机架以及所述滑车之间并可驱使所述滑车移动的滑移直线驱动器。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三向对位装置包括底座、用于承托所述预充气轮胎的车侧承托架、侧位水平滑移器、横向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纵向直线驱动器, 所述侧位水平滑移器分别连接与所述车侧承托架以及横向直线驱动器连接使车侧承托架可自由水平滑移并可驱动所述车侧承托架横向滑移,所述横向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纵向直线驱动器连接并可驱动车侧承托架纵向移动对位。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随行装置包括机座、固装于所述机座的随行直线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机座下侧的平行设置的两组行走轮,所述三向对位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座上侧。
[0014]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其中一组所述行走轮为V形行走轮,所述随行装置还包括固装于地面并与所述V形行走轮相适配的轮轨。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装置将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夹住,然后通过提升组件将其提起并通过翻转组件将轮胎翻转为竖起状态,并通过移行装置将轮胎移送到流水线吊挂的车体的轮毂移动轨迹的旁边,放置于轮毂移动轨迹的侧下方的车侧承托架处,然后车侧承托架在三向对位装置的控制下调节轮胎的位置,与移动中的轮毂进行对位, 三向对位装置在随行装置的驱动下跟随流水线的车体同步随行,操作人员只需在旁边安装螺栓即可完成轮胎的安装,避免了搬运轮胎的过程,对位动作也无需人工处理,大大节省了人力。采用机械自动搬运并自动对位,帮助工人进行轮胎装配,减少工人作业工时,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务成本,提高了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3是图1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4是图1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展示了三向定位装置和随行装置的立面结构。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三向定位装置和随行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21] 图6是图1所示轮胎自动供送系统的夹持提升翻转移送部分机构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图1所示轮胎自动供送系统的对位及随行部分机构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设于轮胎输送滚道96上方以及汽车组装流水线下侧,用于将轮胎输送滚道96上的预充气轮胎99自动转运至汽车组装流水线处的车身98 (车体)的轮毂侧边,所述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轮胎输送滚道96处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99的夹持装置10、与所述夹持装置10连接并可将所述夹持装置10提起并翻转90°的提升翻转装置20、与所述提升翻转装置20连接并可将所述夹持装置10和提升翻转装置20从所述轮胎输送滚道96上方移动至所述汽车组装流水线侧边的移行装置40、设于所述汽车组装流水线下侧部用于承接竖直放置的轮胎99的车侧承托架50、与所述车侧承托架50连接并可调节所述车侧承托架50的空间位置的三向对位装置60、与所述三向对位装置60连接并支承所述三向对位装置60且与汽车组装流水线处的车身98同步移动的随行装置80 ;所述移行装置30位于所述轮胎输送滚道96的上方。
[0025] 通过夹持装置10将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99夹住,然后通过提升翻转装置20将其提起并将轮胎翻转为竖起状态,并通过移行装置40将轮胎99移送到流水线吊挂的车体 98的轮毂移动轨迹的旁边,放置于轮毂移动轨迹的侧下方的车侧承托架50处,然后车侧承托架50在三向对位装置60的控制下调节轮胎的位置,与移动中的轮毂进行对位,三向对位装置60在随行装置的驱动下跟随流水线的车体98同步随行,操作人员只需在旁边安装螺栓即可完成轮胎的安装,避免了搬运轮胎的过程,对位动作也无需人工处理,大大节省了人力。采用机械自动搬运并自动对位,帮助工人进行轮胎装配,减少工人作业工时,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务成本,提高了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0026] 更佳地,如图2、图3、图6所示,所述夹持装置10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99的圆周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头、与所述夹持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座13、 驱动该第一基座13作直线滑移的夹持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连接的第一直导轨15,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基座13连接,所述第一基座13 具有与所述第一直导轨15相适配的第一滑套16。夹持头是可以通过夹持预充气轮胎的圆周面而夹持住轮胎的夹具,其应该具有两个平行的夹持边,通过两组夹持边即四条夹持边从两侧收缩从而夹持住轮胎。第一直导轨15与第一滑套16相适配滑动并通过夹持直线驱动器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基座13沿所述第一直导轨15滑动,从而带动夹持头夹具轮胎,使轮胎相对于夹持头是固定的,从而可以在后续改变其水平或竖直状态。
[0027] 具体地,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可以是夹持气缸18,所述第一基座13与所述夹持气缸18的气缸轴连接,所述第一直导轨15与所述夹持气缸13的缸体连接。
[0028] 其中,夹持直线驱动器还可以是油缸或其他液压缸等器具,也可以是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使齿条产生直线驱动力而形成的直线驱动组件,能产生直线驱动力完成夹持动作即可。
[0029] 更佳地,所述夹持头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滚筒12,所述滚筒12与所述第一基座13固定连接,滚筒12在夹紧轮胎前的瞬间还可以有微量的转动,即可实现对被夹持轮胎的夹持位置进行微调,使得轮胎居中地被夹持在两个夹持头之间,即居中地夹持在四个滚筒12 之间,使其夹持状态更加稳定更牢固可靠。
[0030] 更佳地,所述夹持头也可以包括具有两个平行夹持边的夹持条体,所述夹持条体为角形截面直条体或弧形截面直条体或槽形直条体,所述夹持条体与所述第一基座固定连接。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两平行设置的四个夹持边对轮胎进行夹持,从而可稳定地夹持住预充气轮胎99,保证夹持的稳定性。在夹持的过程中,其中两个夹持边先接触轮胎圆周面,将其推动向上述四个夹持边的中心位置,使得轮胎居中,然后另外两个夹持边一起夹住预充气轮胎99,实现牢固稳定的夹持轮胎。
[0031 ] 更佳地,所述提升翻转装置20包括提升组件22和翻转组件30,实现轮胎的提升和 90°翻转功能,便于后期的轮胎与轮毂位置相对应,方便轮胎的对位和安装。所述提升组件 22包括提升直线驱动器、与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基座23、与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连接的第二直导轨25,所述第二基座23设有与所述第二直导轨25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套26。第二基座23与夹持装置10间接连接,从而实现了提升直线驱动器对轮胎的间接控制。通过第二直导轨25和第二滑套沈的相互配合保证该装置可以输出直线的驱动力。其中,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移行装置连接,也可以是间接固定连接,如通过设置基板作为间接连接件实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与移行装置40的连接,实现轮胎的自动搬运。
[0032] 具体地,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为提升气缸观,所述第二基座23与所述提升气缸观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直导轨25与所述提升气缸观的缸体连接,形成一种提升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实现提升轮胎的功能。其中,所述提升气缸观的缸体与所述移行装置40连接, 实现轮胎的自动搬运。
[0033] 更佳地,所述翻转组件30为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固定端与所述提升组件22连接而其输出端与所述夹持装置10固定连接,实现了间接连接和翻转功能,满足对轮胎的位置及其空间状态的调整需求。
[0034] 轮胎自动供送系统中,通过提升组件22将预充气轮胎99提起并通过翻转组件30 将轮胎翻转为竖起状态,实现提升和翻转,对轮胎的移送起到辅助的位置调整作用,便于轮胎调整到适合使用的空间状态,也便于轮胎的夹持和移送。
[0035] 更佳地,所述翻转组件30即旋转驱动器包括翻转电机32、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轴固接的主动齿轮33、与所述主动齿轮33啮合的从动齿轮35,所述从动齿轮35与所述夹持装置10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电机32与所述提升组件22连接。通过翻转电机32和传动齿轮对的旋转驱动力作用,实现对夹持装置10以及轮胎99进行翻转,形成一种具体的翻转实施结构,保证翻转可靠到位,同时实现对夹持装置10与提升组件22进行间接连接。
[0036] 具体地,所述翻转组件即旋转驱动器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包括翻转驱动缸、与所述翻转驱动缸的输出轴固接的竖齿条、与所述竖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电机与所述提升组件连接。本组件结构是通过驱动缸推动竖齿条直线移动从而使与竖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实现转动,从而实现翻转动作。该结构形式图未示。
[0037] 其中,翻转驱动缸可以是气缸、油缸或其他液压缸,能产生满足负荷要求的直线驱动力的动力源都可以满足该组件结构的要求。
[0038] 更佳地,所述移行装置40包括具有承重轨43的机架42、可滑动地吊设于所述承重轨43的滑车45、安装于所述机架42以及所述滑车45之间并可驱使所述滑车45移动的滑移直线驱动器。
[0039] 具体地,滑移直线驱动器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是包括固接于所述滑车45的滑动电机46、与所述滑动电机46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48、与所述承重轨43平行并与所述机架42固定连接的横齿条49,所述驱动齿轮48与所述横齿条49啮合。在横齿条49固定的情况下,与横齿条49啮合的驱动齿轮48旋转时,驱动齿轮48则与横齿条49产生相对运动,滑车45对应实现直线滑动,即沿承重轨进行移动。滑车45即通过套具装夹于所述承重轨43的滑架,滑车45的滑架与提升组件22连接,实现滑车45的移动带动轮胎99移动实现轮胎移送。同时可以使用导向轨进行导向,使滑车45沿直线定向滑移,此处导向轨可以使用导向杆47进行导向。
[0040] 具体地,所述承重轨43为工字梁,提供强度足够的稳定承重作用。
[0041] 更佳地,如图4、图5、图7所示,所述三向对位装置60包括底座61、用于承托所述预充气轮胎99的车侧承托架50、侧位水平滑移器62、横向直线驱动器63、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61的纵向直线驱动器64,所述侧位水平滑移器62分别连接与所述车侧承托架50以及横向直线驱动器63连接使车侧承托架50可自由水平滑移并可驱动所述车侧承托架50横向滑移,所述横向直线驱动器63与所述纵向直线驱动器64连接从而可以驱动车侧承托架 50实现纵向移动对位。通过侧位水平滑移器62、横向直线驱动器63以及纵向直线驱动器 64从三个方向对车侧承托架50实现三维立体调整,即对车侧承托架50进行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进行调节,实现各个不同位置的调整到位,保证轮胎对位准确到位,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0042] 具体地,所述侧位水平滑移器62包括侧位导向杆77、回位弹簧66、滑移架65,所述车侧承托架50套设于所述侧位导向杆77或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侧位导向杆77连接,所述回位弹簧66沿侧位导向杆77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车侧承托架50连接从而驱动所述车侧承托架65复位,所述侧位导向杆77和回位弹簧66固定安装于所述滑移架65。车侧承托架50套设于侧位导向杆77实现自由灵活的侧位前后方向移动;也可以将侧位导向杆与车侧承托架固接,然后将侧位导向杆与横向直线驱动器63通过滑套头进行套接,实现滑动, 并通过滑轨导向使得车侧承托架50沿直线滑移。
[0043] 所述横向直线驱动器63包括横向导向杆68、回缩气缸69,所述横向导向杆68的一端与所述滑移架65或侧位水平滑移器62其他部位固接而另一端与回缩气缸69的输出轴固接,所述回缩气缸69的缸体与所述底座61连接,实现车侧承托架50的横向滑移,即可沿横向导向杆68作直线移动,实现轮胎装入方向的移动。其中,回缩气缸69也可以使用其他可产生直线驱动力的装置或组件来取代,都可以实现直线推移,实现车侧承托架50及待安装轮胎的横向单向位置调整。
[0044] 所述纵向直线驱动器64包括纵向导轨71、平衡气缸72、纵向滑架73,所述纵向滑架73套设于所述横向导向杆68,所述纵向滑架73具有滑动套设于所述纵向导轨71的套头部,所述平衡气缸72的输出轴与所述纵向滑架73固接而其缸体与所述底座61固接,实现车侧承托架50的纵向滑移。其中,平衡气缸72也可以使用其他可产生直线驱动力的装置或组件来取代,都可以实现直线推移,实现车侧承托架50及待安装轮胎的纵向即竖直方向上进行单向位置调整。
[0045] 从而,实现对车侧承托架50进行三向滑移调整,确保将轮胎99移送到轮毂侧边, 方便安装。
[0046] 具体地,所述车侧承托架50包括侧挡板51、与所述侧挡板51连接的两个水平平行设置的滚筒52。通过滚筒52的承托作用将轮胎托住,然后通过侧挡板51挡住轮胎99,防止其从侧面跌落,侧挡板51同时还起到连接和固定滚筒52的作用,对滚筒52起到加强作用。
[0047] 更佳地,所述三向对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用于探测流水线车身位置的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纵向直线驱动器以及横向直线驱动器电性连接。传感器检测到车身沿流水线到来时,反馈到处理器,处理器发出指挥信号,控制所述纵向直线驱动器64以及横向直线驱动器63的致动器,驱使纵向直行驱动器64以及横向直行驱动器63产生相应驱动力,驱使轮胎承托架以及预充气轮胎进行相应的位置移动,实现空间位置的调整。处理器同时还与底座的驱动装置连接,在车身到达一定位置时控制底座跟随车身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对轮胎的三向调整,提高汽车组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纵向直行驱动器就是纵向直线驱动器,横向直行驱动器就是横向直线驱动器。
[0048] 更佳地,所述随行装置80包括机座81、固装于所述机座81的随行直线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机座81下侧的平行设置的两组行走轮82,所述三向对位装置60安装于所述机座 81上侧。通过随行直线驱动器的驱动力作用以及行走轮82的支承导向作用共同带动机座 81同步移动,实现随行,并带动安装与机座81上侧的三向对位装置60同步移动。
[0049] 具体地,所述随行直线驱动器的一种结构组件可以是包括固接于所述机座81的随行电机85、与所述随行电机85的输出轴连接的随行齿轮86、固装于地面的定齿条87,所述定齿条87与所述随行齿轮86啮合。
[0050] 随行直线驱动器也可以是长行程气缸或者多个气缸组合驱动,实现长行程驱动随行。其中气缸也可以使用油缸或其他液压缸取代,依其动力源即气源、液压源的方便性和灵活性、节约性角度来选择使用哪种驱动缸。
[0051] 更佳地,所述随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用于探测流水线车身位置的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随行电机电性连接。在车身到达一定位置时,传感器检测到车身沿流水线到达某个特定位置,并反馈到处理器,处理器发出指挥信号,控制底座跟随车身同步移动。在随行装置移动过程随时检测随行装置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如出现偏差即刻通过传感器反馈偏差信号给处理器,处理器发出信号对随行装置进行实时调整,使随行装置与车身移行速度一致,即轮胎与轮毂同步移行,从而提高汽车组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0052] 更佳地,其中一组所述行走轮82为V形行走轮、与所述V形行走轮相适配的轮轨 83,所述轮轨83固装于地面,对随行装置80进行导向,保证随行装置80的移动路径,间接保证三向对位装置60和车侧承托架50的移动路径,确保其同步随行,提高轮胎99在安装过程同步随行的可靠性,方便轮胎安装。
[0053]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设于轮胎输送滚道上方以及汽车组装流水线下侧,用于将轮胎输送滚道上的轮胎自动转运至汽车组装流水线处的车身的轮毂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轮胎输送滚道处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的夹持装置、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并可将所述夹持装置提起并翻转90°的提升翻转装置、与所述提升翻转装置连接并可将所述夹持装置和提升翻转装置从所述轮胎输送滚道上方移动至所述汽车组装流水线侧边的移行装置、设于所述汽车组装流水线下侧部用于承接竖直放置的轮胎的车侧承托架、与所述车侧承托架连接并可调节所述车侧承托架的空间位置的三向对位装置、与所述三向对位装置连接并支承所述三向对位装置且与汽车组装流水线处的车身同步移动的随行装置;所述移行装置位于所述轮胎输送滚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水平放置的预充气轮胎的圆周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头、与所述夹持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座、驱动该第一基座作直线滑移的夹持直线驱动器、与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连接的第一直导轨,所述夹持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一直导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一基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包括具有两个平行夹持边的夹持条体,所述夹持条体为角形截面直条体或弧形截面直条体或槽形直条体,所述夹持条体与所述第一基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翻转装置包括提升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直线驱动器、与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基座、与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连接的第二直导轨,所述第二基座设有与所述第二直导轨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套;所述提升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移行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为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固定端与所述提升组件连接而其输出端与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器包括翻转电机、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轴固接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电机与所述提升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行装置包括具有承重轨的机架、可滑动地吊设于所述承重轨的滑车、安装于所述机架以及所述滑车之间并可驱使所述滑车移动的滑移直线驱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向对位装置包括底座、用于承托所述预充气轮胎的车侧承托架、侧位水平滑移器、横向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纵向直线驱动器,所述侧位水平滑移器分别连接与所述车侧承托架以及横向直线驱动器连接使车侧承托架可自由水平滑移并可驱动所述车侧承托架横向滑移,所述横向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纵向直线驱动器连接并可驱动车侧承托架纵向移动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行装置包括机座、 固装于所述机座的随行直线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机座下侧的平行设置的两组行走轮,所述三向对位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座上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自动供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行走轮为V 形行走轮,所述随行装置还包括固装于地面并与所述V形行走轮相适配的轮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181894 CN202098853U (zh) | 2011-06-01 | 2011-06-01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181894 CN202098853U (zh) | 2011-06-01 | 2011-06-01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98853U true CN202098853U (zh) | 2012-01-04 |
Family
ID=4538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2018189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8853U (zh) | 2011-06-01 | 2011-06-01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98853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3658A (zh) * | 2011-06-01 | 2012-01-04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CN103434840A (zh) * | 2013-08-30 | 2013-12-11 |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 轮胎抓手 |
CN103803236A (zh) * | 2013-12-18 | 2014-05-2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流水线汽车轮胎辅助安装装置 |
CN105836454A (zh) * | 2016-03-23 | 2016-08-10 | 武汉和越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轮毂检测加工运输线 |
CN105858110A (zh) * | 2016-06-07 | 2016-08-17 | 东莞市顺林模型礼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型车轮的拼装检测装置 |
CN112499193A (zh) * | 2020-11-30 | 2021-03-16 |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轮胎装配线 |
CN113425133A (zh) * | 2021-08-12 | 2021-09-24 | 深圳市战车工场汽车美容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配件销售用旋转式展示架 |
-
2011
- 2011-06-01 CN CN 201120181894 patent/CN2020988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3658A (zh) * | 2011-06-01 | 2012-01-04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CN102303658B (zh) * | 2011-06-01 | 2012-11-14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CN103434840A (zh) * | 2013-08-30 | 2013-12-11 |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 轮胎抓手 |
CN103434840B (zh) * | 2013-08-30 | 2015-07-22 |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 轮胎抓手 |
CN103803236A (zh) * | 2013-12-18 | 2014-05-2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流水线汽车轮胎辅助安装装置 |
CN103803236B (zh) * | 2013-12-18 | 2015-12-0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流水线汽车轮胎辅助安装装置 |
CN105836454A (zh) * | 2016-03-23 | 2016-08-10 | 武汉和越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轮毂检测加工运输线 |
CN105836454B (zh) * | 2016-03-23 | 2018-12-11 | 武汉和越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轮毂检测加工运输线 |
CN105858110A (zh) * | 2016-06-07 | 2016-08-17 | 东莞市顺林模型礼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型车轮的拼装检测装置 |
CN112499193A (zh) * | 2020-11-30 | 2021-03-16 |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轮胎装配线 |
CN113425133A (zh) * | 2021-08-12 | 2021-09-24 | 深圳市战车工场汽车美容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配件销售用旋转式展示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3658B (zh)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
CN202098853U (zh) | 一种轮胎自动供送系统 | |
CN202152207U (zh) | 积放式柔性输送机 | |
CN101734474B (zh) | 摩擦式调整线输送系统 | |
CN105966549B (zh) | 一种船舶艉轴安装装置 | |
CN202116033U (zh) | 一种轮胎移送机构 | |
CN102219147B (zh) | 车架翻转输送吊具 | |
CN109128851A (zh) | 一种汽车外饰件冲孔、焊接或粘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 |
CN102423850B (zh) | 货车转向架地面自动步进式传输生产线 | |
CN201990179U (zh) | 轻型滑撬输送装置 | |
CN208992183U (zh) | 一种汽车外饰件冲孔、焊接或粘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 |
CN102441814B (zh) | 货车底架柔性工装自动传输生产线 | |
CN201573722U (zh) | 摩擦式底盘线输送系统 | |
CN202116032U (zh) | 一种轮胎夹持装置 | |
CN203062113U (zh) | 一种调整线装配随行装置 | |
CN202245934U (zh) | 货车转向架组装生产线多功能传输车 | |
CN2756532Y (zh) | 随行升降装置 | |
CN107323980A (zh) | 乘用车轮胎装配装置 | |
CN204433754U (zh) | 用于输送线上的台车 | |
CN106044531A (zh) | 吊具后支撑调整装置 | |
CN202508609U (zh) | 一种能够实现平行输送线间车身移动的移行装置 | |
CN201343371Y (zh) | 输送工件用小车 | |
CN203667540U (zh) | 工装系统 | |
CN202186445U (zh) | 一种三向对位装置 | |
CN201573720U (zh) | 摩擦式调整线输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22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