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9864U -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9864U
CN202089864U CN2011201217830U CN201120121783U CN202089864U CN 202089864 U CN202089864 U CN 202089864U CN 2011201217830 U CN2011201217830 U CN 2011201217830U CN 201120121783 U CN201120121783 U CN 201120121783U CN 202089864 U CN202089864 U CN 202089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iological aerated
biological
filter
aerated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217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伟
关宏讯
王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HAO KE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HAO KE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HAO KE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HAO KER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217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9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9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98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依次连接的拦污单元、调节池、生化处理单元、滤砂器和消毒器。所述拦污单元内依次设置中格栅和细格栅,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进水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为一级或多级。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不仅能有效处理各种水质状况的生活污水,保证出水质量,而且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运行费用低、节省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题问日益突出。发展“污水处理回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被明确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年排放量约占整个城市用水量的50%~80%。而我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平均水量仅占世界平均水量的1/4,因此有效回用污水,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中国城市污水利用研究,早在1958年就列入国家研究课题,60年代着重于污水灌溉,70年代中期进行了城市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试验,80年代初,大连、青岛、太原等缺水城市相继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工业和民用的研究与实践。
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亦即其水质居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允许排放污水水质标准之间,故取名为“中水”。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近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尤以日本为突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这一技术已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
中国专利CN 2466152Y虽然可以实现生活污水回用,但是其前端没有拦污设施,对于水质较差的生活污水(如含有冲厕废水或厨房废水的生活污水),由于这类污水悬浮物非常多而且体积大小不一,如果不加以拦截,很容易影响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也容易造成后面生物碳过滤器的堵塞,减少生物碳的寿命。所以该装置只能用于水质较好的生活污水的回用处理,应用范围有限。中国专利CN 2690390Y所用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易于管理。中国专利CN 2466143Y 虽然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和膜反应器联用,加强了对COD、BOD、氨氮等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但其后端没有消毒设备,虽然膜反应器可以过滤去除一部分有害微生物,但病原体微生物依然可以穿过膜孔进入到中水中,对回用水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不仅能有效处理各种水质状况的生活污水,保证出水质量,而且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运行费用低、节省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包括:依次连接的拦污单元A、调节池B、生化处理单元C、滤砂器D和消毒器E。
所述拦污单元A内依次设置中格栅和细格栅,所述中格栅和细格栅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中格栅和细格栅,中格栅的有效栅隙可选用30 mm,细格栅的有效栅隙可选用10 mm;如果是不含冲厕及厨房废水的生活杂排水,可以只使用细格栅。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进水池C1和曝气生物滤池C2,所述曝气生物滤池C2为一级或多级。
所述进水池C1上部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与调节池B出口连接;进水池C1底部通过连接孔与曝气生物滤池C2连接。
所述多级曝气生物滤池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多级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最后一个曝气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有集水堰7、集水渠8和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连接滤砂器D。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C2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床3,生物填料床3的下方设置有曝气管路4,曝气生物滤池C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5。
所述生物填料床3的内部由固定在生物填料固定框架上的隔网分隔成多个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填充活性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床的外表面也由隔网包裹。
所述消毒器E可以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生活污水先进入拦污单元,去除污水中漂浮固体,避免其对后续处理工艺以及水泵等设备的影响。拦污单元出水管线与调节池进水管线连接,在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调节池出水管线与生化单元进水管线相连,污水在生化单元内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染物被分解、代谢。生化单元出水管线与砂滤器相连,在砂滤器中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凝聚片状物,进一步净化水质。砂滤器出水管线与消毒器相连,经过消毒,去除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装置前端有拦污单元,包括两级格栅或单极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保证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以及避免装置后端过滤设备被大体积漂浮物堵塞,保证过滤设备的使用寿命。
2、拦污单元后面与调节池连接,均匀水质水量,避免生化处理单元受较大水质负荷冲击,保证生化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
3、生化处理单元由进水池和一级或多级曝气生物滤池组成,曝气生物滤池内装有生物填料床,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BOD、氨氮、SS及其他污染物质,性能稳定,便于操作和维护。
4、生化处理单元后端与过滤设备即砂滤器相连,进一步去除悬浮物,保证出水水质。
5、装置最后端为消毒器,有效去除病原体及有害微生物,保证回用过程中无人群健康隐患,对生态系统无不良影响。
6、不受生活污水水质情况的限制,无论水质较差或较好,都可以使用,应用范围广。
7、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可用于大型城镇居民区污水处理、工厂企业生活区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水回收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生化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拦污单元  B-调节池  C-生化处理单元  D-滤砂器  E-消毒器 
C1-进水池  C2-曝气生物滤池  
1-进水管  2-固定框架  3-生物填料床  4-曝气管路 
5-排泥管  6-连接孔  7-集水堰  8-集水渠  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拦污单元A、调节池B、生化处理单元C、滤砂器D和消毒器E。
所述拦污单元A内依次设置中格栅和细格栅,所述中格栅的有效栅隙为30 mm,所述细格栅的有效栅隙为10 mm。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C包括进水池C1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C2,如图2所示。
所述进水池C1上部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与调节池B出口连接;进水池C1底部通过连接孔与曝气生物滤池C2连接。
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最后一个曝气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有集水堰7、集水渠8和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连接滤砂器D。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C2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床3,生物填料床3的下方设置有曝气管路4,曝气生物滤池C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5。
所述生物填料床3的内部由固定在生物填料固定框架上的隔网分隔成多个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填充活性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床的外表面也由隔网包裹。
所述消毒器E为次氯酸钠发生器。
具体操作:
进水池C1的底部与曝气生物滤池C2相连,曝气生物滤池C2的中部装有生物填料床。该填料床的生物填料固定框架2是由不锈钢焊接而成的,直接固定在壳体上。该固定框架2由弹性涤纶丝纤维网包裹,弹性涤纶丝纤维的孔隙不大于8 mm,以防止填料流失;固定框架2的外表面均为网状,弹性涤纶丝纤维隔网固定在框架2的网格上,将生物填料床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填充活性生物填料,填料上附着工程菌,生物填料的总量不低于曝气生物滤池C2容积的60%。在填料床的下面设曝气管路4,曝气管路4上安装曝气软管,空气通过曝气软管的气孔鼓入曝气生物滤池C2中。在曝气生物滤池C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5,排除沉积的污泥。二级曝气生物滤池C2之间由连接孔6连接,在最后一级曝气生物滤池C2的上部装有出水堰7、集水渠8和排水管9。
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生化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各级曝气生物滤池C2的pH值为7-9,废水的温度为25-35 ℃,气水比为5:1。
用此装置处理来自居民区的污水,包括除厨房排水外的生活杂排水。处理后用于冲厕、冲洗地面和道路以及绿化。处理规模为240 m3/d,出水执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的要求。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 
Figure 20908DEST_PATH_IMAGE001
经本实用新型装置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及去除率见表2。
表2  实际出水水质
Figure 757920DEST_PATH_IMAGE002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水回用装置对生活污水中的COD、BOD、氨氮、SS、细菌总数指标的去除率都可达到90%以上。

Claims (4)

1.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拦污单元(A)、调节池(B)、生化处理单元(C)、滤砂器(D)和消毒器(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拦污单元(A)内依次设置中格栅和细格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处理单元(C)包括进水池(C1)和曝气生物滤池(C2),所述曝气生物滤池(C2)为一级或多级;
所述进水池(C1)上部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与调节池(B)出口连接;进水池(C1)底部与曝气生物滤池(C2)连接;
所述多级曝气生物滤池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多级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最后一个曝气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有集水堰(7)、集水渠(8)和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连接滤砂器(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C2)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床(3),生物填料床(3)的下方设置有曝气管路(4),曝气生物滤池(C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5)。 
CN2011201217830U 2011-04-22 2011-04-22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9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17830U CN202089864U (zh) 2011-04-22 2011-04-22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17830U CN202089864U (zh) 2011-04-22 2011-04-22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9864U true CN202089864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217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9864U (zh) 2011-04-22 2011-04-22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98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621A (zh) * 2015-09-16 2015-12-23 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174622A (zh) * 2015-09-16 2015-12-23 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621A (zh) * 2015-09-16 2015-12-23 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174622A (zh) * 2015-09-16 2015-12-23 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9151U (zh)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4039221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膜法四池净化系统
CN206308212U (zh) 一种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1973631B (zh) 适于农村使用的污水处理反应器
CN102701448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102976548A (zh) 一种零排放的小区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1648174U (zh) 一种集成的灰水处理装置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3043850A (zh) 一种间歇曝气prb河道修复系统
CN204874123U (zh) 一种水质净化系统
CN109824213B (zh) 一种城市小流域水体净化系统和方法
CN207567073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系统
CN203360229U (zh)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02089864U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CN202099169U (zh)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的装置
CN210595462U (zh) 一种双室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净化系统
CN201648119U (zh) 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5011585U (zh) 新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CN204550204U (zh) 生活污水一体简化式处理设备
CN201386041Y (zh)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系统
CN205133345U (zh) 一种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03959995U (zh) 一种生活污水生物湿地处理装置
CN209872603U (zh) 一种具有高处理能力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CN209835891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01092555Y (zh) 高效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