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3508U -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3508U
CN202053508U CN2011201611644U CN201120161164U CN202053508U CN 202053508 U CN202053508 U CN 202053508U CN 2011201611644 U CN2011201611644 U CN 2011201611644U CN 201120161164 U CN201120161164 U CN 201120161164U CN 202053508 U CN202053508 U CN 202053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hinge seat
fixed
mould
matched mou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11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Original Assignee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filed Critical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Priority to CN2011201611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3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3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35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设置有顶板、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套左合模单元、一套右合模单元以及至少一套中间合模单元,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左合模单元和右合模单元之间。左合模单元设置有左固定座、左第一铰链座、左推动装置、左活动装置、左第二铰链座、左合模板、左模具及左移动轨道;右合模单元设置有右固定座、右第一铰链座、右推动装置、右活动装置、右第二铰链座、右合模板、右模具及右移动轨道;中间合模单元设置有基座、第一合模板、第一模具、移动轨道、第一铰链座、中间推动装置、中间活动装置、第二铰链座、第二合模板及第二模具。该吹塑机的合模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单次进行多排胚体吹塑,能够提高产量且耗能低。

Description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各种瓶体、袋体已经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无论人们生活日用还是商业应用亦或医疗需要,对于瓶体、袋体的需求逐日增加。生产瓶体或者袋体多采用吹塑机进行。吹塑机的合模机构是吹塑机中的关键部分,合模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吹塑机的性能,成型速度及最终产品的形状都受合模机构的直接影响。
现有技术中,吹塑机采用单排线性合模方式,即合模机构是单排的,只能同时时吹一排胚体。在单排吹塑时,吹塑腔不能设置过多,否则合模机构的运动部件为克服吹瓶时的膨胀力、需产生足够的锁模力,致使合模板必须设计得又厚又大,这样运动件就不能快速平稳地运动,导致合模周期过长,大大降低了吹塑速度。可见,如果增加吹塑腔的数量,虽然一次可以增加吹塑胚体的数量,但由于吹塑腔腔数增多导致提速有限、模板等零件加工困难、动力源要求大,整个吹膜机构体积较大且笨重,能耗将急增。故单排合模机构其一次所吹塑的胚体的大小和胚体数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大幅提高单机的产量。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产量、耗能低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该吹塑机的合模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提高产量且耗能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设置有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套左合模单元、一套右合模单元以及至少一套中间合模单元,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所述左合模单元和所述右合模单元之间;
所述左合模单元设置有左固定座、左第一铰链座、左推动装置、左活动装置、左第二铰链座、左合模板、左模具及左移动轨道;
所述左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左第一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左固定座,所述左移动轨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左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左移动轨道,所述左第二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左合模板的左侧,所述左模具固定于所述左模具板,所述左模具设置于所述左模具板的右侧,所述左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第一铰链座和所述左第二铰链座,所述左活动装置的中部与所述左推动装置铰接,所述左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左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左合模板沿着所述左移动轨道运动;
所述右合模单元设置有右固定座、右第一铰链座、右推动装置、右活动装置、右第二铰链座、右合模板、右模具及右移动轨道;
所述右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右第一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右固定座,所述右移动轨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右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右移动轨道,所述右第二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右合模板的右侧,所述右模具固定于所述右模具板,所述右模具设置于所述右模具的左侧,所述右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右第一铰链座和所述右第二铰链座,所述右活动装置的中部与所述右推动装置铰接,所述右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右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右合模板沿着所述右移动轨道运动;
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有基座、第一合模板、第一模具、移动轨道、第一铰链座、中间推动装置、中间活动装置、第二铰链座、第二合模板及第二模具;
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轨道的左部,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于所述第一合模板的左侧,所述第二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轨道的右部,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于所述第二合模板的右侧,所述中间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所述中间活动装置的中部与所述中间推动装置铰接,所述中间推动装置推动所述中间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合模板和所述第二合模板沿着所述移动轨道运动。
优选的,上述吹塑机的合模机构设置有一套或者两套中间合模单元,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所述左合模单元和所述右合模单元之间。
上述左活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套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中至少一套活动臂与所述左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所述活动臂设置有一单铰链和一双铰链,所述单铰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第一铰链座,所述双铰链一端固定于所述左第二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铰链的另一端铰接。
上述左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和推块,所述丝杆与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臂铰接。
上述左移动轨道设置有轨道体和轨道垫块,所述轨道垫块设置有与所述轨道体配合的滑槽,所述轨道垫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体,所述轨道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左合模板固定于所述轨道垫块。
上述右活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套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中至少一套活动臂与所述右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所述活动臂设置有一单铰链和一双铰链,所述单铰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第一铰链座,所述双铰链一端固定于所述右第二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铰链的另一端铰接。
上述右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和推块,所述丝杆与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臂铰接。
上述右移动轨道设置有轨道体和轨道垫块,所述轨道垫块设置有与所述轨道体配合的滑槽,所述轨道垫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体,所述轨道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右合模板固定于所述轨道垫块。
上述中间活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套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中至少一套活动臂与所述中间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所述活动臂设置有一单铰链和一双铰链,所述双铰链一端固定于所述中间第一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间第二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铰链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和推块,所述丝杆与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臂铰接。
上述右移动轨道设置有轨道体和轨道垫块,所述轨道垫块设置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槽,所述轨道垫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体,所述轨道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和模板和所述第二合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轨道垫块的左部和右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设置有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套左合模单元、一套右合模单元以及至少一套中间合模单元,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所述左合模单元和所述右合模单元之间。该吹塑机的合模机构结构简单,由于设置有至少一套中间合模单元,因此可以单次进行多排胚体吹塑,能够提高产量且耗能低。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包括:
顶板100、 底板200、
左固定座310、   左第一铰链座320、   左推动装置330、  
左第二铰链座350、  左合模板360、
左模具370、 左移动轨道380、
右固定座410、   右第一铰链座420、  右推动装置430、
右第二铰链座450、  右合模板460、
右模具470、  右移动轨道480、
基座510、  第一合模板520、  第一模具530、  移动轨道540、
第一铰链座550、  第二铰链座580、 第二合模板590、 第二模具5100、
活动臂610、 单铰链620、 双铰链630、
丝杆640、 推块650、轨道体660、 轨道垫块67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如图1、图2所示,设置有顶板100、底板200,顶板100与底板200之间设置有一套左合模单元、一套右合模单元以及一套中间合模单元,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左合模单元和右合模单元之间。
左合模单元设置有左固定座310、左第一铰链座320、左推动装置330、左活动装置、左第二铰链座350、左合模板360、左模具370及左移动轨道380。
左固定座310固定于顶板100与底板200之间,左第一铰链座320固定于左固定座310,左移动轨道380固定于底板200,左合模板360活动设置于左移动轨道380,左第二铰链座350固定于左合模板360的左侧,左模具370固定于左模具板360,左模具370设置于左模具板360的右侧,左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第一铰链座320和左第二铰链座350,左活动装置的中部与左推动装置330铰接,左推动装置330推动左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左合模板360沿着左移动轨道380运动。
右合模单元设置有右固定座410、右第一铰链座420、右推动装置430、右活动装置、右第二铰链座450、右合模板360、右模具470及右移动轨道480。
右固定座410固定于顶板100与底板200之间,右第一铰链座420固定于右固定座410,右移动轨道480固定于所述底板200,右合模板360活动设置于右移动轨道480,右第二铰链座450固定于右合模板360的右侧,右模具470固定于右模具板460,右模具470设置于右模具板460的左侧,右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右第一铰链座420和右第二铰链座450,右活动装置的中部与右推动装置430铰接,右推动装置430推动右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右合模板360沿着右移动轨道480运动。
中间合模单元设置有基座510、第一合模板520、第一模具530、移动轨道540、第一铰链座550、中间推动装置、中间活动装置、第二铰链座580、第二合模板590及第二模具5100;
基座510固定于所述底板200,第一合模板520活动设置于移动轨道540的左部,第一模具530固定于第一合模板520的左侧,第二合模板590活动设置于移动轨道540的右部,第二模具5100固定于第二合模板590的右侧,中间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铰链座550和第二铰链座580,中间活动装置的中部与中间推动装置铰接,中间推动装置推动中间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合模板520和第二合模板590沿着移动轨道540运动。
左活动装置设置有两套活动臂610,两套活动臂610上下排列分别固定于左第一铰链座320和左第二铰链座350。每套活动臂610设置有一单铰链620和一双铰链630,单铰链620的一端固定于左第一铰链座320,双铰链630一端固定于左第二铰链座350,单铰链620的另一端与双铰链630的另一端铰接。其中,一套活动臂610与左推动装置330铰接。
左推动装置330设置有丝杆640和推块650,丝杆640与推块650的一端连接,推块650的另一端与一活动臂610铰接。
左移动轨道380设置有轨道体660和轨道垫块670,轨道垫块670设置有与轨道配合的滑槽,轨道垫块670活动设置于轨道体660,轨道体660固定于底板200,左合模板360固定于轨道垫块670。
右活动装置设置有两套活动臂610,两套活动臂610上下排列分别固定于右第一铰链座420和右第二铰链座450。其中下部的一套活动臂610与右推动装置430铰接。活动臂610设置有一单铰链620和一双铰链630,单铰链620的一端固定于右第一铰链座420,双铰链630一端固定于右第二铰链座450,单铰链620的另一端与双铰链630的另一端铰接。
右推动装置430设置有丝杆640和推块650,丝杆640与所述推块650的一端连接,推块650的另一端与下部的活动臂610铰接。
右移动轨道480设置有轨道体660和轨道垫块670,轨道垫块670设置有与轨道体660配合的滑槽,轨道垫块670活动设置于轨道体660,轨道体660固定于底板200,右合模板360固定于轨道垫块670。
中间活动装置设置有两套活动臂610,两套活动臂610上下排列分别固定于第一铰链座550和第二铰链座580。其中下部的一套活动臂610与中间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活动臂610设置有一单铰链620和一双铰链630,双铰链630一端固定于中间第一铰链座550,单铰链620的一端固定于中间第二铰链座580,单铰链620的另一端与双铰链630的另一端铰接。
中间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640和推块650,丝杆640与所述推块650的一端连接,推块650的另一端与下部的活动臂610铰接。
右移动轨道480设置有轨道体660和轨道垫块670,轨道垫块670设置有与轨道体660配合的滑槽,轨道垫块670活动设置于轨道体660,轨道体660固定设置于基座510,第一和模板和第二合模板590分别固定设置于轨道垫块670的左部和右部。
该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工作原理是:外力同步推动左合模单元、右合模单元及中间合模单元的丝杆640向顶板100方向移动时,与丝杆640端部的推块650铰接的活动臂610也将向上弯折,此时,左合模板360沿着左合模单元的轨道体660朝左固定座方向移动,右合模板360沿着右合模单元的轨道体660朝右固定座移动,中间合模单元的第一合模板520和第二合模板590沿着移动轨道540相互靠近。相应的,左模具370与第一模具530分开,第二模具5100与右模具470分开。已经吹塑成型的产品被输送走,同时模腔将需要吹塑的胚体输送至模具之间,准备进行吹塑。相反的,外力同步推动左合模单元、右合模单元及中间合模单元的丝杆640向底板200方向移动,与丝杆640端部的推块650铰接的活动臂610也将复位,此时,左合模板360沿着左合模单元的轨道体660朝远离左固定座方向移动,右合模板360沿着右合模单元的轨道体660朝远离右固定座移动,中间合模单元的第一合模板520和第二合模板590沿着移动轨道540相互远离。相应的,左模具370与第一模具530开始合并,第二模具5100与右模具470开始合并,进行吹膜。如此不断循环重复进行。
该吹塑机的合模机构,由于设置有左合模单元、右合模单元及中间合模单元,可以同时对两排胚体进行吹塑成型,结构简单,合模速度快,可以明显提高单机的产量。单件产品的成本更低,耗能更少,更加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左推动装置、右推动装置及中间推动装置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由丝杆和推块构成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为由气缸带动推动或者由油缸带动或者同步带轮等方式作为推动装置。左推动装置、右推动装置及中间推动装置可以为相同机构的推动装置,如左推动装置、右推动装置及中间推动装置均是由气缸带动。也可以是其中部分相同,如左推动装置为油缸推动装置、右推动装置为油缸推动装置,而中间推动装置为皮带轮传动的推动装置。也可以是左推动装置、右推动装置及中间推动装置为不同的推动装置。
实施例2。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吹塑机的合模机构设置有两套中间合模单元,两套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左合模单元、右合模单元之间并固定于底板200。通过两套中间合模单元与左合模单元、右合模单元组合,可以同时进行三排胚体吹塑,产量更高,加工速度更快。单件产品的成本更低,耗能更少,更加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合模单元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具体应用场合灵活设置,也可以设置为三套或四套或者其他数量。
实施例3。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活动装置设置有三套活动臂610,三套活动臂610上下排列分别固定于左第一铰链座320和左第二铰链座350。每套活动臂610设置有一单铰链620和一双铰链630,单铰链620的一端固定于左第一铰链座320,双铰链630一端固定于左第二铰链座350,单铰链620的另一端与双铰链630的另一端铰接。其中,最下方的一套活动臂610与左推动装置330铰接。
右活动装置设置有三套活动臂610,三套活动臂610上下排列分别固定于右第一铰链座420和右第二铰链座450。其中下部的一套活动臂610与右推动装置430铰接。活动臂610设置有一单铰链620和一双铰链630,单铰链620的一端固定于右第一铰链座420,双铰链630一端固定于右第二铰链座450,单铰链620的另一端与双铰链630的另一端铰接。
中间活动装置设置有三套活动臂610,三套活动臂610上下排列分别固定于第一铰链座550和第二铰链座580。其中下部的一套活动臂610与中间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活动臂610设置有一单铰链620和一双铰链630,双铰链630一端固定于中间第一铰链座550,单铰链620的一端固定于中间第二铰链座580,单铰链620的另一端与双铰链630的另一端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左活动装置、右活动装置及中间活动装置设置的活动臂610的数量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套,可以根据需要和具体应用场合灵活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四套或五套或者其他数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套左合模单元、一套右合模单元以及至少一套中间合模单元,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所述左合模单元和所述右合模单元之间;
所述左合模单元设置有左固定座、左第一铰链座、左推动装置、左活动装置、左第二铰链座、左合模板、左模具及左移动轨道;
所述左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左第一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左固定座,所述左移动轨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左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左移动轨道,所述左第二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左合模板的左侧,所述左模具固定于所述左模具板,所述左模具设置于所述左模具板的右侧,所述左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第一铰链座和所述左第二铰链座,所述左活动装置的中部与所述左推动装置铰接,所述左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左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左合模板沿着所述左移动轨道运动;
所述右合模单元设置有右固定座、右第一铰链座、右推动装置、右活动装置、右第二铰链座、右合模板、右模具及右移动轨道;
所述右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右第一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右固定座,所述右移动轨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右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右移动轨道,所述右第二铰链座固定于所述右合模板的右侧,所述右模具固定于所述右模具板,所述右模具设置于所述右模具的左侧,所述右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右第一铰链座和所述右第二铰链座,所述右活动装置的中部与所述右推动装置铰接,所述右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右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右合模板沿着所述右移动轨道运动;
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有基座、第一合模板、第一模具、移动轨道、第一铰链座、中间推动装置、中间活动装置、第二铰链座、第二合模板及第二模具;
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轨道的左部,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于所述第一合模板的左侧,所述第二合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轨道的右部,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于所述第二合模板的右侧,所述中间活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所述中间活动装置的中部与所述中间推动装置铰接,所述中间推动装置推动所述中间活动装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合模板和所述第二合模板沿着所述移动轨道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套或者两套中间合模单元,所述中间合模单元设置于所述左合模单元和所述右合模单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套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中至少一套活动臂与所述左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所述活动臂设置有一单铰链和一双铰链,所述单铰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第一铰链座,所述双铰链一端固定于所述左第二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铰链的另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和推块,所述丝杆与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臂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移动轨道设置有轨道体和轨道垫块,所述轨道垫块设置有与所述轨道体配合的滑槽,所述轨道垫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体,所述轨道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左合模板固定于所述轨道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活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套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中至少一套活动臂与所述右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所述活动臂设置有一单铰链和一双铰链,所述单铰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第一铰链座,所述双铰链一端固定于所述右第二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铰链的另一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和推块,所述丝杆与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臂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移动轨道设置有轨道体和轨道垫块,所述轨道垫块设置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槽,所述轨道垫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体,所述轨道体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右合模板固定于所述轨道垫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活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套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中至少一套活动臂与所述中间推动装置铰接,每套所述活动臂设置有一单铰链和一双铰链,所述双铰链一端固定于所述中间第一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间第二铰链座,所述单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铰链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中间推动装置设置有丝杆和推块,所述丝杆与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臂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塑机的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移动轨道设置有轨道体和轨道垫块,所述轨道垫块设置有与所述轨道体配合的滑槽,所述轨道垫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体,所述轨道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和模板和所述第二合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轨道垫块的左部和右部。
CN2011201611644U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3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11644U CN202053508U (zh)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11644U CN202053508U (zh)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3508U true CN202053508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3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11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3508U (zh)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35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396A (zh) * 2011-05-19 2011-10-12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N104552898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396A (zh) * 2011-05-19 2011-10-12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N102211396B (zh) * 2011-05-19 2013-09-25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N104552898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154B (zh) 塑料拉吹机双向同步升降开合模机构
CN201626106U (zh) 一种直线式全自动吹瓶机变节距换道机构
CN201195386Y (zh) 双工位挤吹成型机
CN203994424U (zh) 一种模内贴标用伺服机构
CN204354466U (zh) 合模装置
CN102211396B (zh)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N203210564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2053508U (zh) 一种吹塑机的合模机构
CN201040418Y (zh) 塑料挤吹机的合模机构
CN205148879U (zh) 吹塑成型机的单伺服电机开合模装置
CN212603324U (zh) 一种注、吹一体的卧式注吹机
CN204322493U (zh) 连续双向拉伸一次成型吹塑机构
CN203077608U (zh) 一种成型装置及具有该成型装置的吹灌封一体机
CN207028148U (zh) 高效自动中空吹塑机
CN206899632U (zh) 一种旋转式注塑成型的双色模
CN208232288U (zh) 一种开合模装置
CN208558269U (zh) 一种开模机构及其模架
CN21036240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卸料机构的塑料注吹中空成型机
CN107009600B (zh) 一种吹塑机的开合模装置
CN207509717U (zh) 一种带有同步电机的吹瓶机合模机构
CN104626478A (zh) 一种注塑成型旋转工位机械手及其作业方法
CN203739133U (zh) 一种双面模具
CN104029374A (zh) 一种成型装置及具有该成型装置的吹灌封一体机
CN204869622U (zh) 一种吸塑模具快速定位脱模结构
CN2843817Y (zh) 一种具有杠杆绞链式增力机构的拉伸吹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of plastic blow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Registration number: 2012990000685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312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Registration number: 2012990000685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