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4431U - 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44431U CN202044431U CN2011201140612U CN201120114061U CN202044431U CN 202044431 U CN202044431 U CN 202044431U CN 2011201140612 U CN2011201140612 U CN 2011201140612U CN 201120114061 U CN201120114061 U CN 201120114061U CN 202044431 U CN202044431 U CN 2020444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stand
- lifting
- seat ring
- push rod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包括移动部分、升降部分及座椅部分,移动部分上安装升降部分,在升降部分上铰装安装座椅部分。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人为本,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灵活的将康复训练与日常起居生活辅助结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操作相应动作,也无需外人协助,从而使患者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达到最好的辅助和康复训练效果,有效地提高下肢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残障人和老年人的移动及康复训练辅具,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下肢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护理设备和康复训练辅具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单一功能出发来研制的。从功能上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辅助残障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比如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行走困难的轮椅或电动轮椅等;辅助残疾人入厕、入浴的转接辅具,解决高端取物困难等问题,但大多数产品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另一方面是辅助下肢残障人和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的辅具,比如专门的下肢康复器材,以有效辅助下肢残疾人进行步行训练和下肢肌肉训练。市场上大多数下肢残障辅具虽可以满足不同程度残障人的生活和康复训练需求,但其功能较为单一,实用范围较小,很少,能够同时实现老年人和残障人的自我护理和康复训练,功能及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极大地削弱了患者生活护理与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公开的专利文献:
1、一种下肢训练康复器(CN201001941),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肢体患有神经炎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对肢体进行恢复性训练,往往病人在锻炼时由于总是在重复一个动作容易烦躁不想长期坚持影响了病情的恢复。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橡胶弹力带3两端分别固定有短固定系带2和长固定系带1。
2、一种下肢训练机构(CN201500258U),它包括左下肢训练机构和右下肢训练机构,左下肢训练机构和右下肢训练机构结构对称相同,各包括下肢伸缩机构、下肢移动机构、脚踏板、脚踏板底座、脚前端缓冲弹簧和脚后跟导向轴;下肢伸缩机构的后端与训练床可转动相连,前端与脚踏板底座可转动相连;下肢移动机构的后端与训练床固定相连,前端与脚踏板底座传动相连;脚前端缓冲弹簧和脚后跟导向轴分别连接在脚踏板与脚踏板底座之间;在脚踏板周围设有足底压力传感器,在下肢伸缩机构的侧面设有角度传感器。
3、一种智能下肢训练器(CN201223522),包括置于主支架上的下肢训练脚托,下肢训练脚托由下肢训练器电机驱动,下肢训练器电机由测量控制系统控制。
上述三篇最为接近的对比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申请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大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老年人和残障人提供一种功能多、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一方面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满足这些弱势人群的自我护理和康复训练要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分、升降部分及座椅部分,移动部分上安装升降部分,在升降部分上铰装座椅部分,其中:
(1)移动部分:由支撑底架以及安装在支撑底架后端下部的两个驱动轮、安装在支撑底架前端下部的两个万向轮构成,在驱动轮部位的支撑底架上固装有驱动轮的电机;
(2)升降部分:由支柱、升降柱、升降电机、支撑板和支撑环架构成,支柱垂直安装在支撑底架上,升降柱由升降电机驱动并同轴向安装在支柱上,升降柱上端固装向前悬臂形式的支撑环架;
(3)座椅部分:由向前开口的座椅环架、安装横梁、肩部铰臂、肩部推杆、座椅靠背、坐垫、翻转座架、座架推杆、脚踏板及脚踏板推杆构成,座椅环架上部伸出臂吊装在升降部分的支撑环架上,该座椅环架上对称铰装有两个肩部铰臂,并均由固装在安装横梁上的肩部推杆推动;在座椅环架的后部还安装有座椅靠背,在座椅环架下部两侧的伸出臂均铰装一连接架,该两个连接架的下端共同安装一水平的翻转座架,在翻转座架的后端也安装一座架推杆,该座架推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座椅环架的安装横梁上,在座椅环架上安装有坐垫,在翻转座架的前端下部铰装有脚踏板,该脚踏板通过安装在翻转座椅下的脚踏板推杆实现前后摆动。
而且,在座椅环架的下部其中一侧的伸出臂端部安装控制按钮手把。
而且,所述座椅环架上部伸出臂采用转轴吊装在升降部分的支撑环架上使座椅环架能够自由旋转,具体结构是:在升降环架上焊接一圆形转盘,在座椅环架上焊接一连接盘,两个转盘之间安装有滚珠,两个转盘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上端通过轴承与升降环架连接,在连接盘与转轴之间安装健实现连接盘与转轴的同步固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辅具的座椅环架安装在升降环架上,通过升降立柱来驱动座椅环架整体进行升降,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可以坐于座板上实现高端取物的功能,且升降运动平稳,安全可靠,而且噪音较小。
2、本辅具的座椅环架上部可安装有吊环、吊带,可以辅助下肢残疾人进行减重康复训练,并且对重症患者训练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意外滑倒或跌倒。
3、本辅具的座椅环架悬挂于固定升降环架的下方,之间通过带环形槽的圆形转盘来连接,槽内安装有滚珠,使用者施加很小的外力就可以使座椅架旋转,在锻炼下肢的同时,可以锻炼上肢。
4、本辅具可在座椅环架下部伸出端与翻转座架之间安装一腿部支撑带,为使用者从辅具转接到座椅提供了安全保证。
5、本辅具的座椅环架中部对称安装两个肩部铰臂,靠与之铰接的电动推杆驱动,轻障患者可以依靠肩部铰臂辅助下肢进行康复训练。
6、本辅具采用可折叠的脚踏板,按需要可以收回,并且由一电动推杆驱动控制,同时可实现患者坐姿时小腿的往复摆动训练。
7、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人为本,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灵活的将康复训练与日常起居生活辅助结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操作相应动作,也无需外人协助,从而使患者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达到最好的辅助和康复训练效果,有效地提高下肢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转动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局部剖视);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由三部分构成:1、移动部分;2、升降部分;3、座椅部分,移动部分上安装升降部分,在升降部分上安装座椅部分,下面分别予以叙述:
1、移动部分:参见图1。
移动部分由支撑底架17以及安装在支撑底架后端下部的两个驱动轮21、安装在支撑底架前端下部的两个万向轮16构成,在驱动轮部位的支撑底架上固装有电机19,通过该电机驱动及速度调节完成支撑底架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功能,电机可由电池20驱动。
2、升降部分:参见图1。
升降部分由支柱18、升降柱及内部的升降电机1、支撑板2和支撑环架3构成,支柱垂直安装在支撑底架上,升降柱同轴向安装在支柱上,升降柱上端所固装的支撑板上安装向前悬臂形式的支撑环架,通过升降电机驱动升降柱的上下移动完成整个升降架的上下移动。
3、座椅部分:参见图1、图2。
座椅部分由向前开口的座椅环架4、安装横梁5、肩部铰臂8、肩部推杆6、座椅靠背9、坐垫12、翻转座架13、座架推杆7、脚踏板15及脚踏板推杆14构成,座椅环架上部伸出臂通过转轴25吊装在升降部分的支撑环架上,具体连接结构是:参见图2,座椅环架与支撑环架采用垂直的铰装方式,由此可使座椅环架自由转动;在升降环架上焊接一圆形转盘23,在座椅环架上焊接一连接盘27,两个转盘之间安装有滚珠24,两个转盘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上端通过轴承22与升降环架连接,在连接盘与转轴之间安装键26实现连接盘与转轴的同步固装,转轴上端采用螺母(没有标号)使圆形转盘、连接盘、轴承连接在一起,由此可实现座椅环架相对支撑环架的转动,方便使用者转接、入厕及入浴等功能。
座椅环架上各部件的结构参见图1,座椅环架的下部其中一侧的伸出臂端部安装控制按钮手把10(如按钮和摇杆);该座椅环架上固装有多道加固用的安装横梁,在中部的安装横梁上对称铰装有两个肩部铰臂,该两个肩部铰臂设置在人的肩部位置,并均由固装在安装横梁上的肩部推杆推动,实现上下摆动;在座椅环架的后部安装横梁上还安装有座椅靠背,在座椅环架下部两侧的伸出臂均铰装一连接架11,该两个连接架的下端共同安装一水平的翻转座架,在翻转座架的后端也安装一座架推杆,该座架推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座椅环架的安装横梁上,在座椅环架上安装有坐垫。在翻转座架的前端下部铰装有脚踏板,该脚踏板由对称的平行四杆折叠架和脚踏板构成,折叠架由脚踏板推杆驱动,该脚踏板推杆一端与翻转座椅底部安装,另一端与脚踏板折叠架铰接,该脚踏板通过安装在翻转座椅下的脚踏板推杆实现前后摆动。
座椅部分的工作方式为:
安装横梁上对称安装肩部铰臂,并由对称安装的肩部推杆驱动,翻转座架通过座架推杆驱动,脚踏板由脚踏板推杆驱动,由此实现肩部、座椅、脚踏板的单独摆动及相互间的联动,同时也可以实现收回功能。
通过上述结构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生活辅具:
(1)移动辅具
通过控制按钮手把控制辅具驱动后轮的电机组,从而实现辅具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及停车。
(2)高端取物
通过控制升降柱的升降,驱动升降架的升降,从而驱动座椅环架的升降,使用者可以坐在座椅上实现高端取物。
(3)转接辅具
本辅具根据患者生活需要,综合不同的机构动作可以完成使用者在床上、座椅和沙发等与该辅具间的转接以及入厕入浴时的转接。
2、下肢康复训练
本辅具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灵活的满足了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对日常起居生活的辅助需求和康复训练需求,康复训练作为本辅具的主要功能,以减重康复训练为主要思想,根据使用者不同程度的伤残做出了相应的功能设计,对于病症严重的患者,采用安全减重吊带帮助患者安全的进行康复训练,对于病症较轻或者经过训练病情好转的患者,可以选择肩部铰臂辅助进行训练,使患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支撑的力度。而且,辅具的脚踏板除了可以灵活变换位置,调整患者舒适度,还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推杆有规律的前后摆动,使患者能够坐着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分、升降部分及座椅部分,移动部分上安装升降部分,在升降部分上铰装座椅部分,其中:
(1)移动部分:由支撑底架以及安装在支撑底架后端下部的两个驱动轮、安装在支撑底架前端下部的两个万向轮构成,在驱动轮部位的支撑底架上固装有驱动轮的电机;
(2)升降部分:由支柱、升降柱、升降电机、支撑板和支撑环架构成,支柱垂直安装在支撑底架上,升降柱由升降电机驱动并同轴向安装在支柱上,升降柱上端固装向前悬臂形式的支撑环架;
(3)座椅部分:由向前开口的座椅环架、安装横梁、肩部铰臂、肩部推杆、座椅靠背、坐垫、翻转座架、座架推杆、脚踏板及脚踏板推杆构成,座椅环架上部伸出臂吊装在升降部分的支撑环架上,该座椅环架上对称铰装有两个肩部铰臂,并均由固装在安装横梁上的肩部推杆推动;在座椅环架的后部还安装有座椅靠背,在座椅环架下部两侧的伸出臂均铰装一连接架,该两个连接架的下端共同安装一水平的翻转座架,在翻转座架的后端也安装一座架推杆,该座架推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座椅环架的安装横梁上,在座椅环架上安装有坐垫,在翻转座架的前端下部铰装有脚踏板,该脚踏板通过安装在翻转座椅下的脚踏板推杆实现前后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其特征在于:在座椅环架的下部其中一侧的伸出臂端部安装控制按钮手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环架上部伸出臂采用转轴吊装在升降部分的支撑环架上使座椅环架能够自由旋转,具体结构是:在升降环架上焊接一圆形转盘,在座椅环架上焊接一连接盘,两个转盘之间安装有滚珠,两个转盘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上端通过轴承与升降环架连接,在连接盘与转轴之间安装健实现连接盘与转轴的同步固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140612U CN202044431U (zh) | 2011-04-18 | 2011-04-18 | 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140612U CN202044431U (zh) | 2011-04-18 | 2011-04-18 | 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44431U true CN202044431U (zh) | 2011-11-23 |
Family
ID=44984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1406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4431U (zh) | 2011-04-18 | 2011-04-18 | 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44431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3261A (zh) * | 2011-04-18 | 2012-10-24 | 天津科技大学 | 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辅具 |
CN108354773A (zh) * | 2018-03-05 | 2018-08-03 | 大连民族大学 |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 |
CN108784972A (zh) * | 2018-09-14 | 2018-11-13 | 周靖皓 | 一种新型泳池移位装置 |
CN110037896A (zh) * | 2019-05-27 | 2019-07-23 | 郑州儿童医院 | 一种儿童神经行为康复装置 |
CN112914950A (zh) * | 2021-01-21 | 2021-06-08 | 李霞 |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CN112933535A (zh) * | 2021-02-02 | 2021-06-11 |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多部位联动协作锻炼的辅助康复装置 |
-
2011
- 2011-04-18 CN CN2011201140612U patent/CN2020444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3261A (zh) * | 2011-04-18 | 2012-10-24 | 天津科技大学 | 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辅具 |
CN108354773A (zh) * | 2018-03-05 | 2018-08-03 | 大连民族大学 |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械 |
CN108784972A (zh) * | 2018-09-14 | 2018-11-13 | 周靖皓 | 一种新型泳池移位装置 |
CN110037896A (zh) * | 2019-05-27 | 2019-07-23 | 郑州儿童医院 | 一种儿童神经行为康复装置 |
CN112914950A (zh) * | 2021-01-21 | 2021-06-08 | 李霞 |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CN112933535A (zh) * | 2021-02-02 | 2021-06-11 |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多部位联动协作锻炼的辅助康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43261A (zh) | 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辅具 | |
US8955871B2 (en) | Transfer and locomotion apparatus | |
CN202044431U (zh) | 多功能下肢康复手动转接辅具 | |
CN100548256C (zh) | 一种轮椅式截瘫患者行走训练机器人 | |
CN110613561B (zh) | 一种多功能训练轮椅 | |
CN208464582U (zh) | 一种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 | |
JP2018511452A (ja) | 患者の搬送および訓練補助器具 | |
CN104382702A (zh) | 一种多功能康复轮椅 | |
CN112704606A (zh) | 一种可变形的两用下肢康复外骨骼装置 | |
CN204033638U (zh) | 一种可组合成分体式机器人护理床的电动轮椅 | |
CN110916987B (zh) | 一种可自主移动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11035512A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 |
CN111359165B (zh) | 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01966115B (zh) | 治疗床 | |
CN212914391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1049027Y (zh) | 多功能轮椅 | |
CN113749864A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 |
CN211797563U (zh) | 一种普外科康复护理活动器 | |
CN201019940Y (zh) | 自动康复保健床 | |
CN2384605Y (zh) | 轮椅及下肢运动康复两用车 | |
CN114642567B (zh) | 多体位开放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 |
CN214549880U (zh) | 一种康复用的智能护理轮椅 | |
CN213157092U (zh) | 一种辅助支撑偏瘫病人的机构 | |
CN105596158B (zh) | 一种智能医疗轮椅 | |
CN203539640U (zh) | 一种康复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