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26100U -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26100U
CN202026100U CN2011200255680U CN201120025568U CN202026100U CN 202026100 U CN202026100 U CN 202026100U CN 2011200255680 U CN2011200255680 U CN 2011200255680U CN 201120025568 U CN201120025568 U CN 201120025568U CN 202026100 U CN202026100 U CN 20202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held device
circuit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r
batter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255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继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Hua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255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2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2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261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及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外充电模块,所述对外充电模块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可对其他手持设备进行应急充电,无论身在何处,即使无交流电,也可为手持设备充电;并可在移动中充电。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采用过压保护电路,智能充电,精心呵护手持设备和用户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方便易用,只要使用简单的数据线连接两部设备,就开始进行充电,手持设备的电池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将自动关闭充电器,完成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持设备,由于其便携性的要求,待机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手持设备延长待机时间,主要是依靠增加电池容量的技术,但是不论是手机,相机,电子书等,但是也难免应急没电的情况。现在手持设备的电池越做越大,如果能通过简单的数据线将电池电量共享给其他手持设备或者数码产品,那将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210)及电池(2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外充电模块(112),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相连接。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包括电压提升电路(231)、直流转换电路(232)及输出端口(233);所述输出端口(233)分别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可对其他手持设备进行应急充电,无论身在何处,即使无交流电,也可为手持设备充电;并可在移动中充电。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采用过压保护电路,智能充电,精心呵护手持设备和用户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方便易用,只要使用简单的数据线连接两部设备,就开始进行充电,手持设备的电池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将自动关闭充电器,完成充电。
附图说明
图1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与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111,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210及电池2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外充电模块112,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相连接。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用于与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电路122相连接,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输出电流的电压与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电路122的适用电压相适应,从而实现对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过程。
如图2所示,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包括电压提升电路231、直流转换电路232及输出端口233;所述输出端口233分别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用于将所述电池220的输出电压提升为电压值适合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进行充电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用于对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出电流进行整流,以输出电流值适合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进行充电的电信号。所述输出端口233用于将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与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电路122实现电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输出端口233为USB接口,这样,该端口既可作为充电端口,也可作为数据传输端口,方便用户使用。该USB接口包括接地端、电源端、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电源端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端与第二数据端分别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
如图2所示,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设有第一GPIO接口211,所述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GPIO接口211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电路连接。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可以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设备111也可以是其他手持设备111。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需要同样设有USB接口,其USB接口的两数据传输端同样与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电池的正负两极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利用USB数据线将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持设备111与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相连接时,所述电源端上具有高电平,所述第一GPIO端口收到该高电平,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进入中断,控制启动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开始工作,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两数据输出端相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输出端口233与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电路122的连接,实现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持设备111的对外充电功能。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还包括一模拟开关234,所述模拟开关23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220和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设有第二GPIO接口212,所述模拟开关234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GPIO接口212相连接。当所述第一GPIO接口211收到所述电源端发送的高电平时,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进入中断,通过所述第二GPIO接口212控制所述模拟开关234为导通状态,从而开启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开始工作。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还包括充电保护电路241,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还设有第三GPIO接口213,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所GPIO接口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设置有电压门限值,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用于将所述电池220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电压门限值相比较,当所述电池220的输出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压门限值时,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向所述第三GPIO接口213发出高电平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根据该高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对电池220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转换;当所述电池220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电压门限值时,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向所述第三GPIO接口213发出低电平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根据该低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对电池220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转换。从而保证输出端口233上的输出电压与待充电手持设备121的充电电压相匹配。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还包括温度监控电路242,所述温度监控电路242包括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和温度对比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抵靠在所述电池220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对比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还设置有第四GPIO接口214,所述温度对比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GPIO接口214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温度对比单元中设有温度门限值,所述数模转换电路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池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电池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温度对比单元,所述温度对比单元将所述数字电池温度信号与所述温度门限值进行对比,当所述数字电池温度信号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所述温度对比单元向所述第四GPIO端口发送高电平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根据该高电平信号控制所述模拟开关234断开,从而结束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工作,进而结束充电过程,这样,可防止充电时电池220温度过高,造成手持设备111的损坏,实现对电池220及该手持设备111的保护;当所述数字电池温度信号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所述温度对比单元相所述第四GPIO端口上发送低电平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不做任何动作,保持所述模拟开关234闭合,充电过程继续进行。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还包括电量监控电路243,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GPIO接口214相连接。本领所述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中设有电量门限值,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将所述电池220的当前电量与所述电量门限值进行比对,当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量门限值时,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向所述第四GPIO接口214发送低电平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不做任何动作,保持所述模拟开关234闭合,充电过程继续进行;当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所述电量门限值时,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相所述第四GPIO接口214发送高电平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根据该高电平信号进入中断控制所述模拟开关234断开,结束充电过程。这样,可防止对外充电过程造成该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111自身电量过低,影响该手持设备111的正常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手持设备111及待充电手持设备121可以是手机、数码相机、电子书或者其他手持设备。所述待充电手持设备可以设置了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也可以未设置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210)及电池(2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外充电模块(112),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充电模块(112)包括电压提升电路(231)、直流转换电路(232)及输出端口(233);所述输出端口(233)分别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23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233)为USB接口,包括接地端、电源端、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电源端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端与第二数据端分别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设有第一GPIO接口(211),所述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GPIO接口(211)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电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模拟开关(234),所述模拟开关(23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220)和所述电压提升电路(231),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设有第二GPIO接口(212),所述模拟开关(234)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GPIO接口(212)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保护电路(241),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还设有第三GPIO接口(213),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4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所GPIO接口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控电路(242),所述温度监控电路(242)包括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和温度对比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抵靠在所述电池(220)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对比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控制器(210)还设置有第四GPIO接口(214),所述温度对比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GPIO接口(214)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量监控电路(243),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220)的正负两极相连接;所述电量监控电路(24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GPIO接口(214)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为手机、数码相机或者电子书。
CN2011200255680U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2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255680U CN202026100U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255680U CN202026100U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26100U true CN202026100U (zh) 2011-11-02

Family

ID=4485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2556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26100U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261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467A (zh) * 2012-05-30 2013-12-18 绿智慧流科技公司 共享存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467A (zh) * 2012-05-30 2013-12-18 绿智慧流科技公司 共享存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6727B (zh) 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3368093U (zh) 共用充放电接口的移动电源
CN204407954U (zh) 多输入输出快充移动电源
CN203086213U (zh) 一种快速充电器及带有该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CN102624037A (zh)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移动终端
CN204407955U (zh) 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
CN201312131Y (zh) 手机充电电路及其电池充电系统
CN103515662A (zh) 一种移动设备间充电方法及可对外供电的移动设备
CN201146378Y (zh) 电池充电保护电路
CN102237703A (zh) 间歇式供电系统
CN202026100U (zh)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持设备
CN201509212U (zh) 一种手机应急电源装置
CN203967775U (zh) 一种移动电源电路
CN201957089U (zh) 具有对外充电功能的手机
CN203103989U (zh) 终端供电系统及其终端
CN205945216U (zh) 电子设备供电系统
CN201298570Y (zh) 一种手机充电电池及充电器
CN104882742A (zh)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CN201640863U (zh) 一种太阳能包
CN201113484Y (zh) 太阳能电源设备
CN204216613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02761143A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器
CN203166954U (zh) 网络终端设备
CN204809926U (zh) 移动电源
CN204906473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before: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befor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