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4689U -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04689U
CN202004689U CN2011200863987U CN201120086398U CN202004689U CN 202004689 U CN202004689 U CN 202004689U CN 2011200863987 U CN2011200863987 U CN 2011200863987U CN 201120086398 U CN201120086398 U CN 201120086398U CN 202004689 U CN202004689 U CN 202004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over circuit
solar
energ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863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永德
苏周
王永彬
唐挺荣
董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863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04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04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046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包括建筑物、太阳能电池板和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建筑物光照及采光条件好的外表面上,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经过转换电路的转换后输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太阳能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该充电桩以太阳能为能源,具有环保、经济、费用低等优点,多余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储能电池组进行存储,在没有太阳能照射的时候,可以利用转换电路将储能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进行转换,给电动汽车等充电。同时,由于太阳能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所以,可以减少夏季因降温而消耗的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利用结构,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紧缺,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环保意识空前增强。为了节能减排,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势必成为未来最为主流的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而电动汽车动力补充来源就是必须进行充电。众所周知,目前太阳能是最为环保, 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动汽车的电能具有巨大的环保及经济实用价值。而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的利用通常仅限于小型的路灯等,其利用程度较小,利用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利用程度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将建筑物上采光较好的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再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桩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等进行充电,同时,将多余电能进行存储。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利用结构包括建筑物、太阳能电池板和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建筑物光照及采光条件好的外表面上,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经过转换电路的转换后输出、利用。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0006] 所述的结构中还包括有用于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桩设置在地面上或建筑物外墙上,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智能充电桩。
[0007] 所述的转换电路包括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分别输出给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
[0008] 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包括直流智能充电桩和/或交流智能充电桩,直流智能充电桩与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交流智能充电桩与DC-A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09] 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包括主控制模块、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DC-DC转换电路和/或 DC-A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输入接口,电能由输出接口输出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充电, 主控制模块控制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的导通。
[0010] 所述的智能充电桩还包括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IC读卡器和票据打印机,IC读卡器和票据打印机分别连接在主控制模块上,输入接口输入电能经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控制输出给输出接口,主控制模块控制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工作。
[0011] 所述的智能充电桩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
[0012] 所述的结构中还包括有储能电池组,DC-D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输出电能经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转换后输出利用。
[0013] 所述的结构中还包括楼宇交流配电柜,DC-D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楼宇交流配电柜,楼宇交流配电柜输出电能给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供电。
[0014]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太阳能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该充电桩以太阳能为能源,具有环保、经济、费用低等优点,多余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储能电池组进行存储,在没有太阳能照射的时候,可以利用转换电路将储能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进行转换,给电动汽车等充电。同时,由于太阳能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所以,可以减少夏季因降温而消耗的电能。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电路方框图。
[0020] 图中,1-建筑物,2-太阳能电池板,3-智能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22] 请参看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建筑物1、太阳能电池板2和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板2设置在建筑物1的光照及采光条件好的外表面上,可最大限度的将照射到建筑物1上的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其中,建筑物1的光照及采光条件好的外表面可为建筑物1的顶面或其向阳面,本实施例中,建筑物1可为房屋、民用楼房或写字楼等等。转换电路将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电能转换后输出,本实施例中,转换电路为DC-DC转换电路和/ 或DC-AC转换电路,具体实施时,可单独设置DC-DC转换电路,也可单独设置DC-AC转换电路或也可同时设置DC-DC转换电路和DC-AC转换电路,本实施例中,以同时设置DC-DC转换电路和DC-AC转换电路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电能输出给DC-DC转换电路和DC-AC转换电路进行转换后加以利用。本实施例中,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设置有楼宇交流配电柜,DC-AC转换电路输出交流电给楼宇交流配电柜,经楼宇交流配电柜分配后给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供电,将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电能作为商住用电使用;二是设有储能电池组,将多余太阳能进行存储,以备晚上或阳光不足等时候使用,太阳能电池板2产生的多余电能通过DC-DC转换电路输出给储能电池组进行存储,当没有太阳光照射时,即太阳能电池板2不产生电能或产生电能不足时,储能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可以通过 DC-DC转换电路转换成直流电输出,也可以通过DC-AC转换电路转换成交流电输出;三是设置有智能充电桩3,智能充电桩3用于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等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充电桩3分为交流智能充电桩和直流智能充电桩两种,DC-D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直流智能充电桩,DC-A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交流智能充电桩。请参看附图3,本实施例中, 智能充电桩3的基本结构如图3,其主要包括主控制模块、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输入接口,电能由输出接口输出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充电,主控制模块控制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的导通,本实施例中,当智能充电桩3为直流智能充电桩时,输入接口采用直流输入接口,当智能充电桩3采用交流智能充电桩时,输入接口采用交流输入接口。本实施例中,智能充电桩3中还包括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输入接口输入电能经过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后,再经过输出接口输出,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受主控制模块控制。本实施例中,输入接口与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之间连接有保险装置,以防止短路、过流、过压等对电路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智能充电桩3具备快充、常规充电模式选择功能,快充时间在1小时左右可以将电池电量充至 80%,常规充电可以在6-8小时内将电池电量充至100%,可通过主控制模块控制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实现,同时,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还可以检测充电时的电流、电压和充电量, 以产生计费,供使用者有偿使用。本实施例中,智能充电桩3中还包括有IC读卡器和票据打印机,IC读卡器和票据打印机分别连接在主控制模块上,其中,IC读卡器用于读取IC卡信息,以记录充电量,产生计费信息,票据打印机用于打印充电产生的费用信息。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上还LCD显示屏或触摸屏,用于显示充电时间、剩余时间、产生费用等信息。 智能充电桩3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中心的远程控制以及将本地信息上传至远程控制中心,本实施例中,远程控制模块可采用GPRS、 RS485、RS232及以太网接口等。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应急控制模块,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输入控制信息,产生停止充电、快/慢充转换等紧急控制信息。
[0023] 本实施例中,智能充电桩3设置在地面上,或设置在建筑物1外墙上,只要可以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等进行充电即可。
[002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连接在智能充电桩3上,即可进行充电,当有多余电能时,可将多余电能存储到储能电池组中,当太阳光照射不足时,储能电池组中的电能通过转换电路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同时,产生的电量还可通过配电柜分配给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使用。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太阳能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该充电桩以太阳能为能源,具有环保、经济、费用低等优点,多余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储能电池组进行存储,在没有太阳能照射的时候,可以利用转换电路将储能电池组内存储的电能进行转换,给电动汽车等充电。同时,由于太阳能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所以,可以减少夏季因降温而消耗的电能。

Claims (10)

1.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构包括建筑物、太阳能电池板和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建筑物光照及采光条件好的外表面上,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经过转换电路的转换后输出、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构中还包括有用于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桩设置在地面上或建筑物外墙上,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智能充电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换电路包括 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分别输出给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包括直流智能充电桩和/或交流智能充电桩,直流智能充电桩与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交流智能充电桩与DC-A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包括主控制模块、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输入接口,电能由输出接口输出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充电,主控制模块控制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的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还包括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IC读卡器和票据打印机,IC读卡器和票据打印机分别连接在主控制模块上,输入接口输入电能经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控制输出给输出接口,主控制模块控制充电模式控制计费装置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构中还包括有储能电池组,DC-D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输出电能经DC-DC转换电路和/或DC-AC转换电路转换后输出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构中还包括楼宇交流配电柜,DC-DC转换电路输出电能给楼宇交流配电柜,楼宇交流配电柜输出电能给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CN2011200863987U 2011-03-29 2011-03-29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4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63987U CN202004689U (zh) 2011-03-29 2011-03-29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63987U CN202004689U (zh) 2011-03-29 2011-03-29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04689U true CN202004689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863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4689U (zh) 2011-03-29 2011-03-29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046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627A (zh) * 2012-06-21 2012-10-03 天津大学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
CN103368463A (zh) * 2013-07-24 2013-10-23 上海祯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电池组件及充电装置
CN105449823A (zh) * 2015-12-22 2016-03-30 中能易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充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627A (zh) * 2012-06-21 2012-10-03 天津大学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
CN103368463A (zh) * 2013-07-24 2013-10-23 上海祯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电池组件及充电装置
CN105449823A (zh) * 2015-12-22 2016-03-30 中能易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充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装置
CN105449823B (zh) * 2015-12-22 2018-11-23 中能易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充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841A (zh) 配电网削峰平谷式电动汽车换电站
CN201318040Y (zh) 多功能太阳能电站车棚
CN205544533U (zh) 一种电动车光伏充电单元
CN202004689U (zh) 一种太阳能综合智能利用结构
CN201690247U (zh) 太阳能电动车智能充电站
CN202573847U (zh) 一种以钒电池储能的风光互补发电拖车
CN107310422A (zh) 家庭用光储式离网充电桩
CN202634047U (zh) 一种太阳能并网储能型充电站
CN205012723U (zh) 光储充电一体化停车棚
CN102237697A (zh) 太阳能电动车智能充电站
CN202463597U (zh) 风光混合发电电动汽车
CN201953108U (zh) 太阳能光伏充电停车亭
CN204334012U (zh) 一种太阳能公交站牌
CN202309129U (zh) 太阳能充电站
CN202913744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立体停车库
CN205319779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桩
CN205283233U (zh) 一种公路隧道照明系统
CN204304538U (zh) 一种加装在停车棚的太阳能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02306703U (zh) 付费太阳能充电车棚
CN204943300U (zh) 一种并网储能型太阳能照明与充电一体化路灯
CN105762920A (zh) 分布式光伏供电系统
CN201797334U (zh) 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01860278U (zh)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CN201015170Y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站
CN107332276A (zh) 光储一体化智能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industrial park outside the small pine Tai Bai Lu Bai mang mulberry 6 layer

Patentee after: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industrial park outside the small pine Tai Bai Lu Bai mang mulberry 6 laye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oS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