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4663U - 一种整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04663U
CN202004663U CN2011200574135U CN201120057413U CN202004663U CN 202004663 U CN202004663 U CN 202004663U CN 2011200574135 U CN2011200574135 U CN 2011200574135U CN 201120057413 U CN201120057413 U CN 201120057413U CN 202004663 U CN202004663 U CN 202004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radiator
current
rectifier diode
sh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74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仁贤
陶高周
李国宏
李明峰
黄彭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574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04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04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046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整流设备,它包括:柜体(1),柜体(1)内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托盘(18)、L型散热器支架(2)、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第三散热器(33)、风扇(14)和导风罩(5),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设备与现有的整流设备相比,整个机柜外形尺寸较小、柜体内部接线简单、零部件的布局在一个面上、更换、维护、操作都方便、成本低、可以满足风力发电舱体内部的安装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整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风电发电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来连接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逆变器之间的整流设备。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设备中的变流器是连接发电机与电网之间的用来对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进行变换,以使其满足输送的要求并输出到电网的设备。变流器通常有整流、逆变两个部分组成。传统的整流柜结构布局是采用了六块散热器,六个风机,每个散热器上面布置了两个二极管,采用了背靠背的结构,电机的六根电缆线U1、V1、W1;U2、V2、W2要接在机柜的前后两侧,直流侧输出要接在机柜的左侧,配电要接在机柜的右侧,整个机柜外形尺寸较大、柜体内部接线复杂、零部件的布局在几个面上、更换、维护、操作都不方便、成本高、难以满足风力发电舱体内部的安装要求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整流设备存在的整个机柜外形尺寸较大、柜体内部接线复杂、零部件的布局在几个面上、更换、维护、操作都不方便、成本高、难以满足风力发电舱体内部的安装要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整流设备。
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流设备,它包括:柜体,柜体内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第二整流二极管组、第三整流二极管组、托盘、L型散热器支架、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风扇和导风罩,其中:托盘固定在柜体内的后侧,风扇固定在托盘上,出风口正对着散热器翅片,散热器通过L型散热器支架固定在托盘上,L型散热器支架的两边均设有螺孔,L型散热器支架的一边通过螺钉与散热器相连,另一边通过螺钉固定在托盘上,导风罩固定在托盘上,风扇、散热器、导风罩依次从左到右排列,在托盘从上到下依次装有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第三散热器,在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第三散热器上分别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第二整流二极管组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第一整流二极管组、第二整流二极管组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的右侧分别装有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和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左侧分别装有第一左均流联接极板、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和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和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和第一左均流联接极板的一端相连,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和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和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的一端相连,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和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的一端相连,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的另一端与输出交流电缆相连;右正极联接铜条、右负极联接铜条、左正极联接铜条和左负极联接铜条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组、第二整流二极管组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固定在一起,右正极联接铜条和左正极联接铜条与正极并联铜条联接,右负极联接铜条和左负极联接铜条与负极并联铜条联接,正极并联铜条和直流侧正极输出铜条联接;负极并联铜条和直流侧负极输出铜条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设备,其中:所述柜体的底部开有孔,孔上装有防水端子,交流输出电缆和直流输出电缆穿过防水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设备,其中:所述柜体的底板、左侧壁、右侧壁上均预设有螺孔,通过铆钉与减震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设备与现有的整流设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柜体的外形尺寸由原来的1000×500×1650mm(宽×深×高)减小为1000×400×1400mm(宽×深×高),节约了机舱体内部的安装空间,柜体内的各个零部件安装、维护有原来的前后面更改为一个正面来安装、维护,用户的接线由原来的4个面变为现在全部正面操作,操作、维护方便。
2、改变了以前背靠背的结构,将原来的每块散热器上面由原来的安装两个二极管更改为每个散热器上面安装4个二极管,提高散热器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三块散热器、三个风机、三个导风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效。
3、在机柜的左右两侧增加了铆钉,便于将机柜与机舱内部的减震支架固定,用来防止机柜在舱体内摆动。
4、整流二极管组交流侧输入U1、V1、W1、U2、V2、W2,直流侧正、负极输出均实现了均流输入和输出。
5、和交流侧输入、直流侧输出铜排对应的防水端子固定在机柜的底板上面,保证了进、出电缆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设备的正向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设备的侧向结构布局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标号1为柜体;标号2为L型散热器支架;标号3为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标号4为第一整流二极管组;标号5为导风罩;标号6为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标号7为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标号8为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标号9为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标号10为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标号11为右正极联接铜条;标号12为右负极联接铜条;标号13为正极并联铜条;标号14为风扇;标号15为第一散热器;标号16为第一左均流联接极板;标号17为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标号18为托盘;标号19为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标号20为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标号21为左正极联接铜条;标号22为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标号23为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标号24为左负极联接铜条;标号25为负极并联铜条;标号26为直流侧正极输出铜条;标号27为直流侧负极输出铜条;标号28为铆钉;标号29为防水端子;标号30为第二整流二极管组;标号31为第三整流二极管组;标号32第二散热器;标号33为第三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整流设备,它包括:柜体1,柜体1内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托盘18、L型散热器支架2、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第三散热器33、风扇14和导风罩5,托盘18固定在柜体1内的后侧,风扇14固定在托盘18上,出风口正对着散热器翅片,散热器15,32,33通过L型散热器支架2固定在托盘18上,L型散热器支架2的两边均设有螺孔,L型散热器支架2的一边通过螺钉与散热器15,32,33相连,另一边通过螺钉固定在托盘18上,导风罩5固定在托盘18上,风扇14、散热器15,32,33、导风罩5依次从左到右排列,在托盘18从上到下依次装有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和第三散热器33,在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和第三散热器33上分别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柜体1的底板、左侧壁、右侧壁上均预设有螺孔,,通过铆钉28与机舱内的减震支架相连。
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的右侧分别装有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3、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7和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9,左侧分别装有第一左均流联接极板16、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19和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22,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6和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3和第一左均 流联接极板16的一端相连,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8和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20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7和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19的一端相连,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10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23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9和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22的一端相连,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6、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17、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8、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20、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10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23的另一端与输出交流电缆相连,交流输出电缆从柜体1的底部防水端子29引出。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6、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17、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8、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20、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10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23分别对应于交流输出铜排W2、交流输出铜排W1、交流输出铜排V2、交流输出铜排V1、交流输出铜排U2和交流输出铜排U1。
右正极联接铜条11、右负极联接铜条12、左正极联接铜条21和左负极联接铜条24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固定在一起,右正极联接铜条11和左正极联接铜条21与正极并联铜条13联接,右负极联接铜条12和左负极联接铜条24与负极并联铜条25联接,正极并联铜条13和直流侧正极输出铜条26联接;负极并联铜条25和直流侧负极输出铜条27联接,直流输出电缆穿过负极并联铜条25和直流侧负极输出铜条27,从柜体1的底部防水端子29引出。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3)

1.一种整流设备,它包括:柜体(1),柜体(1)内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托盘(18)、L型散热器支架(2)、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第三散热器(33)、风扇(14)和导风罩(5),其特征在于:托盘(18)固定在柜体(1)内的后侧,风扇(14)固定在托盘(18)上,出风口正对着散热器翅片,散热器(15,32,33)通过L型散热器支架(2)固定在托盘(18)上,L型散热器支架(2)的两边均设有螺孔,L型散热器支架(2)的一边通过螺钉与散热器(15,32,33)相连,另一边通过螺钉固定在托盘(18)上,导风罩(5)固定在托盘(18)上,风扇(14)、散热器(15,32,33)、导风罩(5)依次从左到右排列,在托盘(18)从上到下依次装有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和第三散热器(33),在第一散热器(15)、第二散热器(32)和第三散热器(33)上分别装有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的右侧分别装有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3)、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7)和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9),左侧分别装有第一左均流联接极板(16)、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19)和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22),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6)和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右均流联接极板(3)和第一左均流联接极板(16)的一端相连,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8)和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20)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右均流联接极板(7)和第二左均流联接极板(19)的一端相连,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10)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23)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右均流联接极板(9)和第三左均流联接极板(22)的一端相连,第一右交流输出铜排(6)、第一左交流输出铜排(17)、第二右交流输出铜排(8)、第二左交流输出铜排(20)、第三右交流输出铜排(10)和第三左交流输出铜排(23)的另一端与输出交流电缆相连;右正极联接铜条(11)、右负极联接铜条(12)、左正极联接铜条(21)和左负极联接铜条(24)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组(4)、第二整流二极管组(30)和第三整流二极管组(31)固定在一起,右正极联接铜条(11)和左正极联接铜条(21)与正极并联铜条(13)联接,右负极联接铜条(12)和左负极联接铜条(24)与负极并联铜条(25)联接,正极并联铜条(13)和直流侧正极输出铜条(26)联接;负极并联铜条(25)和直流侧负极输出铜条(27)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底部开有孔,孔上装有防水端子(29),交流输出电缆和直流输出电缆穿过防水端子(2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底板、左侧壁、右侧壁上均预设有螺孔,通过铆钉(28)与减震支架相连。 
CN2011200574135U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整流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04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74135U CN202004663U (zh)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整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74135U CN202004663U (zh)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整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04663U true CN202004663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741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04663U (zh)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整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046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630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整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630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整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0435U (zh) 一种光伏储能设备、机柜以及光伏储能系统
CN201805346U (zh) 通用电流转换模块
CN201789431U (zh) 通用逆变模块
CN110138238B (zh) 一种功率模块
CN103579925A (zh) 基于光伏发电并网/离网一体化总线式供电的大功率逆变电控柜
CN110274333B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空调机组
CN202663281U (zh) 一种大功率变流器功率模块结构
CN203339972U (zh) 一种滑轨式igbt水冷功率模块
CN202004663U (zh) 一种整流设备
CN102075067B (zh) 风能变流器模组功率单元
CN201966787U (zh) 一种大功率水冷变流器装置
CN201601594U (zh) 风力发电设备的半桥功率单元
CN202798481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装置
CN202713181U (zh) 光伏逆变器及使用该光伏逆变器的逆变器并柜装置
CN202652082U (zh) 一种大功率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
CN216794640U (zh) 储能系统
CN202435299U (zh) 一种逆变器电源机箱
CN210373900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空调机组
CN209562378U (zh) 风电变流器柜
CN109217480B (zh) 一种飞轮电池储能装置
CN202026250U (zh) 一种逆变器功率模块主电路结构
CN210371023U (zh) 一种基于发电空调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1163746Y (zh) 一种逆变装置叠层母线的主电路结构
CN201966789U (zh) 一种风能变流器模组功率单元
CN222052864U (zh) 风储一体变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