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7869U -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 Google Patents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7869U
CN201987869U CN2011200196409U CN201120019640U CN201987869U CN 201987869 U CN201987869 U CN 201987869U CN 2011200196409 U CN2011200196409 U CN 2011200196409U CN 201120019640 U CN201120019640 U CN 201120019640U CN 201987869 U CN201987869 U CN 201987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in
elements
sleev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196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亓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196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7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7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78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吸炙疗五行针,包括针头、壳体和气囊,所述气囊和壳体相连,所述壳体包含一空腔,所述针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和磁体,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且套筒上设有连通气囊内和空腔内空气的排气槽;所述针头置于套筒内且针头前端伸出;所述磁体置于套筒内且吸附在针头上。本实用新型将针疗、磁疗、炙疗和红外线理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治疗时,针具不刺入人体,温度从30-80℃连续可调,可以定时,定温,进行智能控制。低压直流供电,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合各种人群使用。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具有打通经络,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疗或理疗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磁疗、炙疗以及红外理疗功能、且不刺入人体的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我国最古老的防病治病方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经济安全,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有针灸器械主要供专业针灸师操作,病员和一般人员不宜使用。
现在广泛应用的是针刺疗法,炙疗应用相对少得多,但是炙疗是非常好的一种治病方法,对打通经络,调节气血作用很大。同时具备针疗、炙疗、磁疗及红外理疗的针具几乎没有。
原有的五行针只有针刺疗法和磁疗,不具备炙疗和红外理疗的功能。且针尖磁场穿透力有限,特别是对深组织的病痛,效果有限。
中国专利“变压吸附式磁热经穴治疗器”(申请号:94115204.9)公开了一种变压吸附式治疗器,包括外部呈球形的中空壳体,壳体一端与橡胶囊连接,壳体的另一端是与人体的炙疗部位相接触的一个圆环形端面,壳体的中心线部位具有一圆筒形的磁体滑道,圆柱形磁体可在其中滑动,磁体滑道上开有通气槽,使壳体内与橡胶囊内空气相通,圆柱形磁体的一端固定有聚磁体,聚磁体的另一端呈锥状,壳体的外壁与磁体滑道的圆筒之间还形成有一空腔,在该空腔内可放置一些能发热的物质。该治疗器通过挤压橡胶囊,可使壳体内的空腔形成一定的负压,从而使壳体吸附在人体的治疗部位进行治疗。
但是,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热疗采用的方式为中药丸与液体反应物反应产生的化学反应热提供热源。此方法的反应物剂量不易控制,易发生液体反应物泄漏。操作时灵活性安全性差,不能准确控制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把炙疗、磁疗、针刺疗法及红外理疗结合成一体,并且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加热装置,加热温度可调。针灸时,针具不刺入人体,治疗时患者更为舒适。此种针灸器械,不仅专业针灸师可以操作,患者、一般人员均可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吸炙疗五行针,包括针头、壳体和气囊,所述气囊和壳体相连,所述壳体包含一空腔,所述针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和磁体,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且套筒上设有连通气囊内和空腔内空气的排气槽;所述针头置于套筒内且针头前端伸出;所述磁体置于套筒内且吸附在针头上。
优选地,所述磁吸炙疗五行针还可以包括正温度系数(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置于所述套筒内,并且与低压直流电源连接。其中,所述PTC加热器可以是碳纤维、陶瓷、陶瓷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磁吸炙疗五行针还可以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五行针上,用于采集所述五行针的温度信号;单片机,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量执行器,和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接通或断开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的电源,所示控制量执行器是固体继电器或可控硅二极管;存储器,和所述单片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设备包括键盘,所述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磁吸炙疗五行针的壳体内表面还可以喷涂一层纳米复合远红外材料,所述纳米复合远红外材料优选为纳米陶瓷粉。
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形状可以是顶部呈半球形,中下部呈圆锥球形。
优选地,所述磁体可以是磁场强度>250mT的稀土永磁。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可以在其与人体皮肤接触一端沿其外表面设有护圈,所述护圈采用硅橡胶或塑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有五大技术创新及效果:
1.气囊产生负压,使磁吸炙疗五行针吸附在人的相关穴位上,实现治疗。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不刺入人体,安全实用。气囊采用硅橡胶、塑胶等材质制成。硅橡胶比普通橡胶具有更好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回弹性,使气囊的作用更佳。气囊的顶面为一球面,侧面为圆锥面,顶面与侧面连成一体,底部开口紧扣于壳体的外部。操作灵活方便。
2.强力磁体用高性能的稀土永磁钕铁硼制造,形状为圆台体,表面场≥250mT,在磁体后面贴厚2mm的铁片,以集中磁力线。针头部分用60度的倒角。通过这几项技术使表面场由250mT提高到300mT,这样磁力线的穿透力更强,穿透深度也有很大提高,可达6cm。人体穴位一般在皮肤下3-5cm。
磁体N极向外的一支磁吸炙疗五行针和磁体S极向外的一支磁吸炙疗五行针组成一组,在同一穴位上使用。磁场在人体穴位上形成磁回路,具有最佳治疗效果。
磁场直接作用于穴位,使人体的十二条经络更加畅通。人体血液中红血球带负电荷,血液在磁场中运动,受到罗仑兹力的作用,使红血球更容易从微动脉向微静脉流动,从而促进了血液循环,使全身血液更畅通,各器官能量均衡分配,达到治病和保健的功能。
3.用加热实现炙疗。此加热器为低压直流供电发热体,性能稳定,升温迅速,受电源电压波动影响小,自动恒温,安全性高,耗电低,节能环保,无电磁辐射。
用此发热体进行炙疗时,温度控制智能化,可高可低,加热时间可预置设定,
热量通过皮肤进入身体,调动身体内在的功能,调整到良好的状态,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炙疗具有热、药、炙、人体自身经络调节四效合一:
①热:针尖温度控制在30-80℃,加热直流电压3V-24V连续可调
以人体舒适为宜。适合不同人群。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提高2。5倍。炙疗可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运用以火攻邪,具有祛风寒,消炎止痛,促进细胞生长,达到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②药:治疗时在治疗点上涂抹五行膏(卫生许可证号:浙卫消证字[2005]第066号),在热力和炙力作用下,通经活络,活化细胞,五行膏药物迅速深透到达病灶部位,起到治病效果。
③炙:刺激经络穴位,打通经络,激发人的免疫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
④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强生的效果,如 常炙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炙疗是绿色医疗,可打通经络,补充真气,增强耐力,抗疲劳,延年益寿,对抗亚健康。它可广泛用于内、外、妇、五官、皮肤等疾病,对急性病、慢性病、常见病、疑难病均可施治,炙疗有治病防病、保健、美容之功效。
4.采用纳米复合远红外材料制作的壳体,实现红外线理疗。红外理疗能激活人体细胞大分子的活性,促进和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以此起到活血化瘀、驱寒等疗效。尤其对软组织损伤、伤口愈合有很好疗效。
5.为了保护皮肤减轻疼痛感,本实用新型在接触皮肤的壳体端面加了一防护胶圈,更适合女性和儿童使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实现了真正的针疗、炙疗和磁疗、药疗及红外理疗,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和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结构图(不含加热电源);
图2是磁吸炙疗五行针温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磁吸炙疗五行针的最佳实施例之一如图1所述,其包括壳体1、针头2、磁体3、铁片4、套筒5、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6、插头7、盖子8、气囊9、护圈10和衬块11。
其中,壳体1用塑料制作,为包含一空腔的半球形,且壳体1内表面喷涂有纳米复合远红外材料,所述纳米复合远红外材料可以是纳米陶瓷粉。壳体1的外形尺寸可以是Φ10-Φ80mm,用于大、中、小等不同规格磁吸炙疗五行针。气囊9用硅橡胶或塑胶等弹性物制作,套在壳体1上部。气囊9的上部为半球形,中下部为圆锥球形。壳体1的空腔中固定有套筒5,套筒5用塑料制作。套筒5内依次装有针头2、磁体3、铁片4和加热器6。其中,针头2用A3钢制作,头部呈60度的圆锥体,利于磁力线集中,表面镀银或其它金属,起到避免氧化和消毒作用。针头2置于套筒前端且从套筒5内伸出,并且其针尖高出壳体1的空腔表面,当治疗时,针尖紧压皮肤,而不刺入皮肤。
磁体3用稀土永磁制作,形状为圆台体或多边形柱体,吸附在针头上且N极或S极正对针头,磁场强度>250mT。铁片4用A3钢制作,表面镀镍,贴于磁体背面,以 集中磁场。
PTC加热器6可以是碳纤维、陶瓷、陶瓷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PTC加热器6上还固定有金属插头7,用于连接直流低压加热电源。PTC加热器6用低压直流供电发热体制作,加热电压为直流3V-24V,表面温度为30-80℃。衬块11用A3钢制作,和盖子8一起将加热器6固定在套筒5内。盖子8用塑料制作。
套筒5上还设有连通气囊9内和壳体1空腔内空气的排气槽(图1中虚线部分)。当挤压气囊9时,气囊9里的空气沿套筒5上的排气槽,将红外腔中的空气挤出腔外,使气囊9、壳体1的空腔内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形成负压。负压越大则真空度大,磁疗炙疗五行针对人的皮肤吸附力越大,使新型磁疗炙疗五行针牢牢地吸附吸附在人的穴位上,进行治疗。
壳体1在与人体皮肤接触一端沿其外表面设有护圈10,护圈10用硅橡胶等弹性物制作,保护皮肤,减轻疼痛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磁吸炙疗五行针还包括对PTC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该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控制量执行器和存储器。
其中,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DS18B20,其可以安装在磁吸炙疗五行针上的任意部位,或者安装在PTC加热器上,用于采集所述五行针或PTC加热器的温度信号。单片机可以选用单片机AT89C51或AT89C4051,其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根据设定的程序进行计算后发送脉冲信号。控制量执行器和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接通或断开所述PTC加热器的电源。
温度控制系统工作时,五行针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样,得到的是单片机能接受的数字信号,此信号经单片机计算与温度给定值比较得到温度偏差,再根据此偏差量计算得出PTC加热器的控制量,即加热时间长短。单片机根据此控制量,对控制量执行器发出脉冲信号,并通过该控制量执行器来控制PTC加热器供电电源的通和断。
和单片机连接的存储器可以包括程序存储器27256和数据存储器62256,也可以将序程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为一个存储器。DS18B20为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可用根I/O数据线既供电又传输数据,不需外电路,体积小,分辨率高,可与单片机AT89C51通讯。单片机上还可以连接输入和输出设备,例如键盘和显示器。输入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或其他指令,输出设备可以显示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等信息。本实施例采用按键182557和显示器MAX7219来作为输入和输出设备。系统可方便地实现温度的实时测量、显示与控制,使测量和控制智能化。
控制量执行器可以是继电器或者可控硅二极管,控制PTC加热器的加热电压高低或加热时间长短,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上述温度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外加硬件电路,将温度显示和数字控制集合于一体,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并采用软件程序实现升温的调节,能对磁吸炙疗五行针的升温和保温时间严格控制。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控制方便、简单、灵活,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温控精度。
温度控制电路采用可控硅调节,只要在规定周期内改变可控硅开关的接通时间就能改变加热功率,实现温度调节。单片机输出能控制可控硅通断时间的脉冲信号就可以实现温度控制。
在通电正常使用时,治疗时间和温度可预设记忆,电路每按一次功能键时间会以10分钟递增(开机起始时间记忆在30分钟)至60分钟后,循环增减温度记忆在35℃。当针灸温度低于设置温度2℃时,单片机程序自动开启加热器件进行升温。先进的程序设计技术,实现开机、关机、功能设置和预置时间、温度等模式通过数码显示,更方便直观地显示盒内实际温度与升温变化的动态温度数字。

Claims (8)

1.一种磁吸炙疗五行针,包括针头、壳体和气囊,所述气囊和壳体相连,所述壳体包含一空腔,所述针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和磁体,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且套筒上设有连通气囊内和空腔内空气的排气槽;所述针头置于套筒内且针头前端伸出;所述磁体置于套筒内且吸附在针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温度系数加热器,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置于所述套筒内,并且与低压直流电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五行针上,用于采集所述五行针的温度信号;
单片机,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控制量执行器,和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接通或断开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的电源,所示控制量执行器是固体继电器或可控硅二极管;
存储器,和所述单片机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设备包括键盘,所述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喷涂有一层纳米复合远红外材料纳米陶瓷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形状为顶部呈半球形,中下部呈圆锥球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稀土永磁,磁场强度>250m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炙疗五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与人体皮肤接触一端沿其外表面设有护圈。 
CN2011200196409U 2011-01-17 2011-01-17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7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96409U CN201987869U (zh) 2011-01-17 2011-01-17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96409U CN201987869U (zh) 2011-01-17 2011-01-17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7869U true CN201987869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1964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7869U (zh) 2011-01-17 2011-01-17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78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910A (zh) * 2012-04-27 2013-10-30 重庆百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微烟磁灸装置
CN107028756A (zh) * 2017-04-29 2017-08-11 杭州哈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灸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910A (zh) * 2012-04-27 2013-10-30 重庆百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微烟磁灸装置
CN107028756A (zh) * 2017-04-29 2017-08-11 杭州哈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灸针
CN107028756B (zh) * 2017-04-29 2023-09-22 杭州哈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灸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8249U (zh)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
CN102579251A (zh)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CN203089365U (zh) 一种多功能射频养生仪
CN206508112U (zh) 可调节持续发热式药熏按摩眼罩
CN201987869U (zh) 新型磁吸炙疗五行针
CN103920240A (zh) 一种多功能射频养生仪
CN203280904U (zh) 药热磁经络理疗仪
CN203090248U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腰带
CN109172348A (zh) 一种智能经络理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CN212235292U (zh) 一种新型艾灸按摩仪
CN205251818U (zh) 一种中医热敷理疗护理装置
CN103566470B (zh) 一体式磁振热熨热敷保健理疗器
CN202777037U (zh) 一种多用途多功能的按摩脚踏板
CN206324993U (zh) 颈椎保健u形圈
CN201414867Y (zh) 一种电热保健热敷装置
CN203123000U (zh) 一种保健艾灸器
CN213964326U (zh) 一种新型暖宫理疗腰带
CN204428249U (zh) 带蜡锥针的蜡疗贴
CN208911285U (zh) 一种用于燃脂的热能腰带
CN209713659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子艾灸笔
CN111000298A (zh) 一种穴位压力刺激康体内裤
CN201101808Y (zh) 一种用于中药贴透皮吸收的电热腰带
CN203736535U (zh) 组合式电子艾灸器
CN113041135B (zh) 一种组合式中药蒸熏理疗器
CN202892492U (zh) 远红外罐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