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1647U - 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41647U CN201841647U CN2010206052308U CN201020605230U CN201841647U CN 201841647 U CN201841647 U CN 201841647U CN 2010206052308 U CN2010206052308 U CN 2010206052308U CN 201020605230 U CN201020605230 U CN 201020605230U CN 201841647 U CN201841647 U CN 201841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cing
- stripping
- driven
- driven stripping
- oil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挡板(11)和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对准形成流道,二者与型腔边缘组成切刃;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驱动装置,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或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将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模具中注射后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切断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模具的切浇口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且各腔形状不同形式中的切浇口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浇口进料形式的塑料注射模具,制品成型后仍与流道凝料连在一起,需要人工分离,尤其对于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且各腔形状不同的模具,能将塑料注射的各腔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分离的侧浇口切断机构目前未曾见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模具中注射后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切断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在所述的动模板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在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内设有凝料顶杆,所述的凝料顶杆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所述的凝料顶杆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在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浇口套和定模从动切块,合模时,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对准形成流道,二者与型腔边缘组成切刃;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或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上设有柱销,驱动滑块设有与所述的柱销对应滑动套装的斜滑槽,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油缸,所述的油缸通过油缸连接杆与所述的驱动滑块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油缸,所述的油缸通过油缸连接杆连接楔形滑块,所述的楔形滑块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形成楔形面配合传动。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油缸,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铰装有杠杆,所述的油缸通过油缸连接杆与所述的杠杆的一端对接传动,所述的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对接传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与显著进步,1、由于在将流道设置在可以移动的滑块上,可适应各种形式的侧浇口模具中各腔形状不同的情况,减少了人工分离制品与流道凝料的工序,有利于直接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2、改变了传统的侧浇口注射模具结构,其机构简单,制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模具中注射后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切断且机构简单,制作方便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剪切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
实施例1:
参见图1,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动模从动切块8上设有柱销10,驱动滑块9设有与柱销10对应滑动套装的斜滑槽16,在动模板17上设有油缸15,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驱动滑块9连接。注销10在斜滑槽16内运动,从而控制动模从动滑块8位置;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图1的模具处于“锁紧状态”,驱动滑块9和凝料顶杆挡板11为初始状态,注射时塑料在液态下经流道、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制品填充结束,制品固化成型后,油缸启动,驱动滑块9在油缸15作用下运动,带动动模从动切块8移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定模从动切块7在切块驱动弹簧6作用下跟进,切断浇口与制件,从而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此“剪切状态”参见图2;然后油缸15复位,驱动滑块9随之复位,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在切块驱动弹簧6作用下复位;随后注塑机动板后退,带动动模板17后退,使动模板17与定模板2分离,动模板17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运动,注塑机顶出杆前进,推动凝料顶杆档板11,将流道凝料5顶出;注塑机顶出杆回退后,凝料顶杆挡板11在凝料杆复位弹簧13作用下复位,最后可以取制件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
实施例2:
参见图3,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定模从动切块7上设有柱销10,驱动滑块9设有与柱销10对应滑动套装的斜滑槽16,在定模板2上设有油缸15,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驱动滑块9连接。注销10在斜滑槽16内运动,从而控制定模从动切块7位置;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图3的模具处于“锁紧状态”,驱动滑块9和凝料顶杆档板11处于初始状态,注射时塑料在液态下经流道、浇口4进入型腔,直至制品填充结束,制品固化成型后,油缸15启动,驱动滑块9在油缸15作用下运动,带动定模从动切块7移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动模从动切块8被定模从动切块7驱动,克服切块驱动弹簧6的阻力切断浇口与制件,从而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然后油缸15复位,驱动滑块9随之复位,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在切块驱动弹簧6作用下复位;随后注塑机动版后退,带动动模板17后退,使动模板17与定模板2分离,动模板17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运动,注塑机顶出杆前进,推动凝料顶杆档板11和凝料顶杆12,将流道凝料5顶出;注塑机顶出杆回退后,凝料顶杆档板11在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作用下复位,最后可以取制件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
实施例3:
参见图4,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动模板17上设有油缸15,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楔形滑块18连接,楔形滑块18与动模从动切块8形成楔形面配合传动;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当油缸15向上推动楔形滑块18时,楔形滑块18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动模从动切块8和定模从动切块7作横向运动,起到剪断浇口的作用。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图4的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楔形滑块18和凝料顶杆挡板11处于初始状态,注射时塑料在液态下经流道、浇口4进入型腔,直至制品填充结束,制品固化成型后,油缸15启动,楔形滑块18在油缸15作用下运动,带动动模从动切块8移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定模从动切块7跟进,切断浇口与制件,从而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然后油缸15复位,楔形滑块18随之复位,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在楔形滑块18作用下复位;随后注塑机动版后退,带动动模板17后退,使动模板17与定模板2分离,动模板17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运动,注塑机顶出杆前进,推动凝料顶杆档板11,将流道凝料5顶出;注塑机顶出杆回退后,凝料顶杆挡板11在凝料杆复位弹簧13作用下复位,最后可以取制件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
实施例4:
参见图5,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定模板2上设有油缸15,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楔形滑块18连接,楔形滑块18与定模从动切块7形成楔形面配合传动;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当油缸15向上推动楔形滑块18时,楔形滑块18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定模从动切块7和动模从动切块8作横向运动,起到剪断浇口的作用。上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图5的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楔形滑块18和凝料顶杆挡板11处于初始状态,注射时塑料在液态下经流道、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制品填充结束,制品固化成型后,油缸15启动,楔形滑块18在油缸15作用下运动,带动定模从动切块7移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动模从动切块8在定模从动切块7作用下后退,切断浇口与制件,从而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然后油缸15复位,楔形滑块18随之复位,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在切块驱动弹簧6作用下复位;随后注塑机动版后退,带动动模板17后退,使动模板17与定模板2分离,动模板17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运动,注塑机顶出杆前进,推动凝料顶杆档板11和凝料顶杆12,将流道凝料5顶出;注塑机顶出杆回退后,凝料顶杆挡板11在凝料杆复位弹簧13作用下复位,最后可以取制件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
实施例5:
参见图6,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动模板17上设有油缸15,在动模板17上铰装有杠杆1,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杠杆1一端对接传动,杠杆1的另一端与动模从动切块8对接传动;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当油缸15推动杠杆1一端时,杠杆1绕转动中心转动,杠杆1的另一端推动动模从动切块8和定模从动切块7作横向运动,起到剪断浇口的作用。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图6的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杠杆1和凝料顶杆挡板11处于初始状态,注射时塑料在液态下经流道、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制品填充结束,制品固化成型后,油缸15启动,油缸连接杆14驱动杠杆1一端,杠杆1绕支点转动,另一端驱动动模从动切块8移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定模从动切块7在切块驱动弹簧6作用下跟进,切断浇口与制件,从而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然后油缸15复位,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在切块驱动弹簧6作用下复位,杠杆1复位;随后注塑机动版后退,带动动模板17后退,使动模板17与定模板2分离,动模板17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运动,注塑机顶出杆前进,推动凝料顶杆档板11和凝料顶杆12,将流道凝料5顶出;注塑机顶出杆回退后,凝料顶杆挡板11在凝料杆复位弹簧13作用下复位,最后可以取制件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
实施例6:
参见图7,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动模板17上设有油缸15,在定模板2上铰装有杠杆1,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杠杆1一端对接传动,杠杆1的另一端与定模从动切块7对接传动;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当油缸15推动杠杆1一端时,杠杆1绕转动中心转动,杠杆1的另一端推动定模从动切块7和动模从动切块8作横向运动,起到剪断浇口的作用。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图7的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杠杆1和凝料顶杆挡板11处于初始状态,注射时塑料在液态下经流道、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制品填充结束,制品固化成型后,油缸15启动,油缸连接杆14驱动杠杆1一端,杠杆1绕支点转动,另一端驱动定模从动切块7移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动模从动切块8跟进,切断浇口与制件,从而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然后油缸15复位,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在切块复位弹簧6作用下复位,杠杆1复位;随后注塑机动版后退,带动动模板17后退,使动模板17与定模板2分离,动模板17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运动,注塑机顶出杆前进,推动凝料顶杆档板11和凝料顶杆12,将流道凝料5顶出;注塑机顶出杆回退后,凝料顶杆挡板11在凝料杆复位弹簧13作用下复位,最后可以取制件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
Claims (4)
1.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包括定模板(2)和动模板(17),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在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所述的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所述的凝料顶杆(12)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在所述的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合模时,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7)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对准形成流道,二者与型腔边缘组成切刃;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或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7)上设有柱销(10),驱动滑块(9)设有与所述的柱销(10)对应滑动套装的斜滑槽(16),在所述的动模板(17)或所述的定模板(2)上设有油缸(15),所述的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所述的驱动滑块(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板(17)或所述的定模板(2)上设有油缸(15),所述的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连接楔形滑块(18),所述的楔形滑块(18)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7)形成楔形面配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板(17)或所述的定模板(2)上设有油缸(15),在所述的动模板(17)或所述的定模板(2)上铰装有杠杆(1),所述的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所述的杠杆(1)一端对接传动,所述的杠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8)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7)对接传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52308U CN201841647U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52308U CN201841647U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41647U true CN201841647U (zh) | 2011-05-25 |
Family
ID=4403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05230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1647U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416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1162A (zh) * | 2010-11-12 | 2011-04-06 | 中南大学 | 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
2010
- 2010-11-12 CN CN2010206052308U patent/CN2018416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1162A (zh) * | 2010-11-12 | 2011-04-06 | 中南大学 | 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89420B (zh) | 模内浇口自动切除机构 | |
CN207643613U (zh) | 模内自动切除浇口的装置 | |
CN203765920U (zh) | 双分型面注塑模具 | |
CN101973110B (zh) | 公模顶针模内切模具 | |
CN203792652U (zh) | 模内自动切断边缘浇口的模具 | |
CN204525967U (zh) | 一种塑料齿轮成型注塑模 | |
CN204398248U (zh) | 透明塑料折叠勺注塑模具 | |
CN102001162A (zh) | 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
CN205522326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旋钮螺纹盖的注塑模具 | |
CN201841647U (zh) | 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 |
CN205439085U (zh) | 一种透明镜双色倒装模具 | |
CN105751436A (zh) | 一种电视机塑料壳的注塑模具 | |
CN210336751U (zh) | 一种模内自动切料的注射模 | |
CN110181776B (zh) | 一种模内自动切料的注射模 | |
CN204019914U (zh) | 螺纹产品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07915968U (zh) | 一种产品弯管抽芯结构 | |
CN108454036A (zh) | 一种注塑模具大胶口自动断料装置 | |
CN202702530U (zh) | U型弯管件模具旋转抽芯机构 | |
CN102069558A (zh) | 一种多型腔针点浇口自动切断的机构 | |
CN207859400U (zh) | 模内侧浇口自动剪切装置 | |
CN101979235A (zh) | 公模油缸顶针模内切 | |
CN204451074U (zh) | 双色模具结构 | |
CN2540272Y (zh) | 侧浇口自动切断注射模 | |
CN103660187B (zh) | 产品与流道分离的模具顶出机构 | |
CN202357381U (zh) | 一模多腔模具模内自动切浇口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