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26619U -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26619U
CN201826619U CN2010205602264U CN201020560226U CN201826619U CN 201826619 U CN201826619 U CN 201826619U CN 2010205602264 U CN2010205602264 U CN 2010205602264U CN 201020560226 U CN201020560226 U CN 201020560226U CN 201826619 U CN201826619 U CN 201826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lock core
lock
locking system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602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205602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26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26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266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包括带有手柄的锁芯体,锁芯体的转动壳内设置有可旋转的锁芯转动体,锁芯转动体内设置有钥匙插口,在所述转动壳内还设置有可以卡住锁芯转动体的机械弹子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壳上设置有锁控电路板,锁控电路板上设置有钥匙插入感知开关,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与滑块对应设置,并在使用的时候接触,所述滑块活动地设置在锁芯转动体上并伸进钥匙插口内;所述锁芯转动体的侧面壳壁上还设置有导光体,导光体与钥匙插口的内腔壁平齐,所述导光体还与锁控电路板的光电器件接触;所述门锁系统还包括有可以卡住手柄的电控弹子。

Description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机电复合开锁控制装置的门锁,尤其涉及一种通用标准型锁芯的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属于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机械锁具普遍采用弹子锁芯,其最大优点是机械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故障率极低。其最大缺点是锁芯必须暴露,锁芯结构不能防止非法技术性开启。一般的电子锁以电机驱动或电磁铁驱动开锁机构取代了机械开锁机构有效地解决了锁芯外露的问题。并且采用电子密码使得密码被破解的可能大大降低,锁的安全性大为提高。但目前电控锁最致命的缺点就是一旦没电或电控系统出现故障,锁将无法打开或无法使用,这也是目前电子锁具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机械锁具安全性低、电子锁具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包括带有手柄的锁芯体,锁芯体的转动壳内设置有可旋转的锁芯转动体,锁芯转动体内设置有钥匙插口,在所述转动壳内还设置有可以卡住锁芯转动体的机械弹子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壳上设置有锁控电路板,锁控电路板上设置有钥匙插入感知开关,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与滑块对应设置,并在使用的时候接触,所述滑块活动地设置在锁芯转动体上并伸进钥匙插口内;所述锁芯转动体的侧面壳壁上还设置有导光体,导光体与钥匙插口的内腔壁平齐,所述导光体还与锁控电路板的光电器件接触;所述门锁系统还包括有可以卡住手柄的电控弹子。
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处于锁闭状态的时候,电控弹子处于开启状态,而当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内时电控弹子卡住手柄进而控制锁芯转动体的转动。
所述锁芯体内还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电控弹子与同样设置在锁芯体内的电控弹子驱动线圈连接,并可以在电控弹子驱动线圈的驱动下卡住手柄,电控弹子驱动线圈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块伸进钥匙插口内的一端为凸进于钥匙孔的曲面或斜面;滑块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之间存在一个缝隙,该缝隙使得只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内时,滑块才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之间接触;所述滑块靠近钥匙插入感知开关的一端的外表面为曲率与锁芯转动体外表面相同的弧面;当滑块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之间完全接触时滑块的外表面与锁芯转动体外表面平齐。
所述导光体包括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还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连接钥匙插入感知开关、光电器件和电控弹子驱动线圈。
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中还包括有光电钥匙,所述光电钥匙包括钥匙柄和钥匙体,所述钥匙柄内设置有内嵌电脑;所述钥匙体上设置有两条作为导光通道透明导光体,所述透明导光体靠近钥匙柄的一端在使用时与钥匙柄内的钥匙上光器件对准,钥匙上光器件连接在内嵌电脑上,透明导光体的另一端呈45度的斜面;钥匙体插入钥匙插口内的时候透明导光体对应锁芯转动体侧面壳壁上的导光体,使锁芯转动体上的导光体与钥匙体上的透明导光体对准形成导光通道,并且使得光线在透明导光体的斜面处形成90度的折射。
所述钥匙柄上设有一个按钮作为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微动开关。
所述钥匙柄和钥匙体之间为可折叠的活动结构。
钥匙柄和钥匙体之间通过钥匙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钥匙体的根部设置有折叠轴套,折叠轴套套在钥匙转动轴上,所述折叠轴套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另一端设置有驱动弹簧卡槽;所述钥匙转动轴上套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的一端卡在钥匙柄内的卡槽内,另一端则卡在驱动弹簧卡槽上;在靠近定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可以推动折叠轴套沿钥匙转动轴移动的按钮;在定位槽处设置有可以卡在定位槽上的定位销。
所述定位槽为沿轴套径向开通的卡槽。
所述钥匙柄内活动设置有控制电源控制微动开关的按钮连杆,按钮连杆的一端伸出钥匙柄形成伸出端,按钮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微动开关;所述按钮连杆伸出端位于钥匙体展开时可以按压到的位置。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的机电复合开锁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用标准型锁芯的机电复合开锁控制装置,主要是将机械锁的高可靠和电子锁的高安全特性相结合,同时又能避免机械锁的安全性低和电子锁的可靠性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包括带有手柄的锁芯体,锁芯体的转动壳内设置有可旋转的锁芯转动体,锁芯转动体内设置有钥匙插口,在所述转动壳内还设置有可以卡住锁芯转动体的机械弹子簧,所述转动壳上设置有锁控电路板,锁控电路板上设置有钥匙插入感知开关,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与滑块可断开的接触,所述滑块活动的设置在锁芯转动体上并伸进钥匙插口内;所述转动壳的侧面壳壁上还设置有导光体,导光体与钥匙插口的内腔接触,所述导光体还与锁控电路板的光电器件连接;所述门锁系统还包括有可以卡住锁芯转动体的电控弹子。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机械和电子两部锁的复合与控制方法相结合的结构实现了在正常情况下的防止非法技术性开启和在异常情况(没电或电控部分发生故障)下仍能正常打开锁具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由带有微电脑的钥匙和带有机电复合开闭锁机构的锁芯组成。本方案涉及的锁芯是对通用标准门锁的锁芯机械结构进行了尽可能少的改动,保留了原有的弹子锁芯机构,同时增加了一套嵌有光电数据通讯装置的电控机构。控制该锁芯是否可以转动的电控弹子被一个电磁线圈控制,且不暴露在钥匙腔内。控制系统通过匙插入感知开关和设置在锁芯转动体内的滑块感知是否有钥匙或其他物体插入钥匙插孔,锁具正常锁闭时由机械弹子将锁芯锁住,而电控弹子则处于开锁状态。当有钥匙或其他物体插入锁眼时将触动钥匙插入感知开关使锁控电路板上电,锁控电路板上电后首先驱动电控弹子将锁芯转动体锁住,然后启动密码核对程序与钥匙进行密码核对,如果密码核对正确,锁控电路板将驱动电控弹子使之处于开锁状态,否则将保持原状态直到钥匙或其他物体从锁眼内拔出。因此在本系统中,一旦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或失电,只是电控弹子失效,而机械锁具结构仍可正常使用。本方案涉及的钥匙是一种内部嵌有微电脑系统的电子认证的光电钥匙。该钥匙与锁之间的密码认证通讯过程是通过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在钥匙和转动壳上专门设计的导光通道传输给对方的。钥匙柄内的内嵌电脑保存有可被开锁的数字授权认证码,锁上的微电脑与钥匙上的微电脑通过数据通讯实现密码认证过程,如果认证通过,锁上的微电脑控制电磁线圈拉出电控弹子,钥匙可以和传统钥匙一样旋转打开门锁。否则锁芯将被电控弹子销住,无法旋转。
锁上的微电脑与钥匙上的微电脑通讯有两种过程,一个是授权过程,一个是认证过程。
授权过程是确认一把钥匙可以开一把锁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配钥匙的过程,在授权过程中将钥匙插入锁孔后,锁的微电脑会把自己的全球唯一数字身份码和授权码传送给钥匙的微电脑进行保存,再将该钥匙的全球唯一数字身份码读回并保存在自己的存储器中进行注册。经过数据验证确认传输过程无误后授权过程结束。
认证过程可以看作是开锁过程,当钥匙插入锁孔后触动锁上的微动开关使锁上的微电脑上电,锁上的微电脑将自己的数字身份码和授权码经过无限不循环随机加密后通过光纤发送给钥匙。钥匙上的微电脑对密码经解密运算后检查是否保存有该锁的数字身份码和授权认证码;如果保存有该锁的授权认证码,钥匙微电脑会将授权认证码和自己的全球唯一身份证经过随机加密后发给锁上的微电脑。否则不予应答。锁上的微电脑上电如收不到钥匙发出的应答密码即表明钥匙上的微电脑未经过授权,不能正确地解密自己发送的密码,因此不予理睬。锁上的微电脑上电如收到钥匙发出的应答密码,在对密码进行解密运算后检查该钥匙是否在本锁上注册;如果检查通过表明该钥匙身份合法可以开锁,锁上的微电脑控制电磁线圈拉出电控弹子,使用者转动钥匙即可开锁。如果检查未通过则可进行再次通讯检查,如果经多次检查都无法通过则可确认非通讯故障,该钥匙是非法入侵者,锁上的微电脑可通过其它方式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A.锁在正常情况下必须是钥匙的齿位和电子密码全都符合才能开启门锁,提高锁具的安全性。
B.由于在锁具正常锁闭且没有钥匙插入的情况下只使用机械弹子将钥匙孔转动机构销住使其不能转动,而电控弹子处于开锁状态,如果电控部分发生故障或缺电的情况下当插入钥匙时,电控弹子无法将钥匙孔转动机构销住。锁仍然可以在钥匙的齿位正确的情况下正常开启,提高锁具的可靠性。
C.通讯信息是以光的形式在钥匙孔内进行传输的,且光路被设计成在钥匙孔内固定位置产生90°折射,这样既不影响钥匙孔转动机构的转动,又简化了生产工艺,通信过程还没有电磁辐射,密码信息不会向外泄露。
D.锁和钥匙之间必须进行双向无限不循环密码核对,防止钥匙密码被技术窃取或复制。
E.锁和钥匙上可以储存多套密码,同时可以实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和多把钥匙开一把锁。
F.可以实现高位密码,如果采样64位密码,理论码量可以达到264约等于16X1018,采用双向64位密码,理论码量可以达到2128约等于256X1036,这样高的密码位可以达到无法破解保证系统安全。
G.由于钥匙上带有微电脑必须使用电池供电,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本方案将钥匙设计成折叠方式,且与一个控制电池的微动开关相关联;当钥匙处于折叠状态时,微动开关处于电池断开状态,微电脑不工作;当使用钥匙开门时钥匙先被展开,当将钥匙插入锁孔时只要请按钥匙柄,处于展开状态的钥匙就会按动微动开关接通电源使钥匙上的微电脑上电工作;密码核对完成后,如果钥匙未及时拔出,微电脑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拔出钥匙时,微动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源。
H.本方案只对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标准锁芯进行了极小的改动尔对锁体未作任何改动,这样就可以做点只要更换一个电控锁芯就可以把一个普通锁升级为一个电控锁。
I.本方案锁上的微电脑也采用电池供电,为了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锁上的微电脑也是通过插入钥匙来控制上电的。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机械和电子两部锁结构的复合与控制方法的相结合实现了在正常情况下的防止非法技术性开启和在异常情况(没电或电控部分发生故障)下仍能正常打开锁具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钥匙插入钥匙插口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钥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钥匙的展开状态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钥匙的折叠状态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因具体的实施例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包括带有手柄12的锁芯体222,锁芯体222的转动壳333内设置有可旋转的锁芯转动体6,锁芯转动体6内设置有钥匙插口5,在所述转动壳333内还设置有可以卡住锁芯转动体6的机械弹子簧7,所述转动壳333上设置有锁控电路板8,锁控电路板8上设置有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与滑块2对应设置,并在使用的时候接触,所述滑块2活动的设置在锁芯转动体6上并伸进钥匙插口5内;所述锁芯转动体6的侧面壳壁上还设置有导光体24,导光体24一方面与钥匙插口5的内腔壁平齐,另一方面导光体24还与锁控电路板8的光电器件14接触;所述门锁系统还包括有可以卡住手柄12的电控弹子11。图中的标号9为锁舌。
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处于锁闭状态的时候,电控弹子11处于开启状态,而当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时电控弹子11卡住手柄12进而控制锁芯转动体6的转动。
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的锁芯体222内还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电控弹子11设置在锁芯体222内并与同样设置在锁芯体222内的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连接并可以在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的驱动下卡住手柄12,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
所述滑块2伸进钥匙插口5内的一端为凸进于钥匙孔内的曲面或斜面;滑块2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之间存在一个缝隙,该缝隙使得钥匙插入钥匙插口5内时,滑块2才与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之间接触;所述滑块2靠近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的一端的外表面为曲率与锁芯转动体6外表面相同的弧面;当滑块2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之间完全接触时滑块2的外表面与锁芯转动体6外表面平齐。当有物体(包括钥匙以外的物体)插入钥匙孔内触及到滑块2伸进钥匙插口5内的面时,因为该面略伸进于钥匙插口5内,所以插入的物体就会推动滑块2移动并触动锁控电路板8的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使得锁控电路板8能够感知是否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滑块2的最大移动位置是其外端与锁芯转动体6外表面平齐,这样就会使得锁芯转动体6转动时其外表面与锁控电路板8的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的触头之间可平滑滑动。
所述导光体24包括光电反射管3和光电接收管4;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中的微电脑控制器连接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光电器件14和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所述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和滑块2组成钥匙插入传感器,该传感器也作为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开关。
如图2、3和4所示,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中还包括有光电钥匙111,所述光电钥匙111包括钥匙柄34和钥匙体23,所述钥匙柄内设置有内嵌电脑32;所述钥匙体上设置有两条作为导光通道的透明导光体15,所述透明导光体靠近钥匙柄的一端使用时与钥匙柄内的钥匙上光器件16对准,钥匙上光器件16连接在内嵌电脑32上,透明导光体15的另一端呈45度的斜面555;钥匙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的时候透明导光体15对应锁芯转动体6侧面壳壁上的导光体24,使锁芯转动体6上的导光体24与钥匙体上的透明导光体对准形成导光通道,并且使得光线在透明导光体的斜面555处形成90度的折射。图4中的35所示为纽扣电池。
所述钥匙柄上设有一个按钮作为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微动开关。
如图6和7所示,所述钥匙柄和钥匙体之间为可折叠的活动结构。
如图4所示,钥匙柄34和钥匙体23之间通过钥匙转动轴30活动连接;所述钥匙体23的根部设置有折叠轴套25,折叠轴套25套在钥匙转动轴30上,所述轴套25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27,另一端设置有驱动弹簧卡槽28;所述钥匙转动轴30上套有驱动弹簧29,驱动弹簧29的一端卡在钥匙柄34的卡槽内,另一端则卡在驱动弹簧卡槽28上;所述钥匙柄34内靠近定位槽27的一端设置有可以推动折叠轴套25沿钥匙转动轴30移动的按钮31;在定位槽27的位置设置有可以卡在定位槽27上的定位销32。
所述驱动弹簧29的作用有两个,一个作用是在钥匙转动轴30的轴向方向上将钥匙体向按钮31方向压紧,使之另一端的定位槽27不能与定位销32脱开;另一个作用是为钥匙体23的弹开提供驱动力;当需要收拢钥匙体时,按下按钮31使钥匙体23在按钮32的推动下沿钥匙转动轴30的轴向移动,也就是使钥匙体23向压紧驱动弹簧29的方向移动;当折叠轴套25上的定位槽27与定位销32脱开时,搬动钥匙体旋转180°时进行折叠,然后松开按钮,钥匙体23在驱动弹簧29的推动下沿钥匙转动轴30的轴向移动,直到定位槽27重新卡在定位销32上,完成折叠,此时,因为驱动弹簧29的一端固定在钥匙柄34内,另一端固定在驱动弹簧卡槽28上,所以当钥匙体折叠转动时,驱动弹簧29也被扭动,这时驱动弹簧29有一个被扭动之后产生的向外伸展的力,也就是使得折叠以后的钥匙体23有一个向外展开的趋势,而当需要展开钥匙体时按压按钮32,钥匙体23在按钮32的推动下沿按钮轴方向移动,也就是使钥匙体23向压紧驱动弹簧29的方向移动;当折叠轴套25上的定位槽27与定位销32脱开时在驱动弹簧29的展开的力的拉动下,钥匙体23旋转展开;当展开到180°时,在驱动弹簧29的推动下,定位槽27重新被定位销32卡住,钥匙体被锁定在展开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槽27为沿轴套25径向开通的卡槽,定位槽27的开槽方向与钥匙体23的面积大的面垂直,也就是图4中所示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如图7所示,所述钥匙柄34内活动设置有控制电源控制微动开关的按钮连杆,按钮连杆的一端伸出钥匙柄34形成伸出端666,按钮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微动开关;所述按钮连杆伸出端666位于钥匙体23展开时可以按压到的位置;所述按钮连杆设置在接钥匙体23展开时可以按压到的位置。在钥匙体展开时按压到这个按钮连杆,使得电源控制微动开关闭合,内嵌电脑上电;钥匙体折叠时离开按钮连杆,电源控制微动开关打开,内嵌电脑断电。
当没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时,电控弹子11处于开启状态,当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时电控弹子11处于待开启的锁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锁芯体222与普通门锁的标准锁芯在与锁具配合部分的机械结构和外形尺寸完全相同;在锁芯体222上除保留原有的机械弹子结构外还设置了由微电脑控制的电控弹子11,该电控弹子11可以限制钥匙孔机构的转动;电控弹子不暴露在钥匙孔机构的钥匙腔内,也就是钥匙插口内;电控弹子的动作由锁上微电脑控制器控制的电磁线圈10驱动。
本实用新型是机械与电控配合的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当本实用新型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锁闭,没有钥匙插入钥匙插口5时,锁芯转动体6由机械弹子簧7锁住使其不能转动,而电控弹子11由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的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控制使之处于非锁闭状态;当有钥匙或其他具有与钥匙厚度相近的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时将会通过钥匙插口5内的滑块2触动锁控电路板8的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锁控电路板8感知是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时,才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控弹子驱动线圈10驱动电控弹子11使之处于锁闭状态,卡住手柄12进而控制锁芯转动体6的转动;当光电钥匙111与锁控电路板8通过道光通道的通讯完成密码核对后微电脑控制器再控制电控弹子11使之处于非锁闭状态,完成开启。
所述光电钥匙111内的内嵌电脑32要保存被开锁的全球唯一数字身份码和授权码,锁芯体222内的微电脑控制器要保存被授权的光电钥匙111的全球唯一数字身份码;这样锁与钥匙之间必须进行双向密码核对来实现相互的身份认证。
当光电钥匙111插入钥匙插口5后光电钥匙111并不马上发出开锁密码,而是由微电脑控制器首先向光电钥匙111上的内嵌电脑32发出授权密码,内嵌电脑32首先将该密码解密后与自己保存的所有锁授权码进行逐个比对,如果与自己保存的一个锁授权码比对成功则将自己已经在锁上注册的注册码经加密后作为应答密码发送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将应答密码解密后与自己保存的注册码进行逐个比对,比对成功则控制电控弹子11开锁;否则停止通讯,上述的通讯均通过钥匙体23上的透明导光体15与锁芯转动体6侧面壳壁上的导光体24所形成的导光通道来完成,并且光线在透明导光体15的斜面555处形成90度的折射传递。
光电钥匙111上的内嵌电脑32在未收到授权密码或授权密码比对不成功的情况下不会发出应答密码,以防止对开锁密码的技术窃取。
光电钥匙111上的内嵌电脑32能够保存多个锁的授权密码,从而实现一把钥匙可开多把锁。
微电脑控制器可以保存多个钥匙的注册码;每个注册码对应一把被授权的光电钥匙111;这样可以实现对钥匙的全方位控制;可以记录每一个钥匙的开锁时间,可以对指定钥匙进行限时、限次开锁或在短时间内要求两把以上钥匙与其进行密码核对才能开锁等多种控制,即多人同时在场开锁。
该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当本实用新型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锁闭,没有钥匙插入钥匙插口5时,锁芯转动体6由机械弹子簧7锁住使其不能转动,而电控弹子11处于非锁闭状态;这时,将光电钥匙111插入钥匙插口5时,光电钥匙111的钥匙体会触动滑块2滑动,滑块2触动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这时微电脑控制器感知到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然后通过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驱动电控弹子11使之处于锁闭状态;这时,钥匙体23上的透明导光体15与转动壳333侧面壳壁上的导光体24对应形成90°的导光通道,如图3所示,使得光信号可以经由透明导光体15和导光体24传播,并在透明导光体15的斜面555处形成90°折射;这时,先由微电脑控制器首先向光电钥匙111上的内嵌电脑32发出授权密码,内嵌电脑32首先将该密码解密后与自己保存的所有锁授权码进行逐个比对,如果与自己保存的一个锁授权码比对成功则将自己已经在锁上注册的注册码经加密后作为应答密码发送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将应答密码解密后与自己保存的注册码进行逐个比对,比对成功则控制电控弹子11开锁;否则停止通讯。
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效果显著,很好的解决了原始的锁具所存在的弊端,利于推广应用。

Claims (10)

1.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包括带有手柄(12)的锁芯体(222),锁芯体(222)的转动壳(333)内设置有可旋转的锁芯转动体(6),锁芯转动体(6)内设置有钥匙插口(5),在所述转动壳(333)内还设置有可以卡住锁芯转动体(6)的机械弹子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壳(333)上设置有锁控电路板(8),锁控电路板(8)上设置有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与滑块(2)对应设置,并在使用的时候接触,所述滑块(2)活动地设置在锁芯转动体(6)上并伸进钥匙插口(5)内;所述锁芯转动体(6)的侧面壳壁上还设置有导光体(24),导光体(24)与钥匙插口(5)的内腔壁平齐,所述导光体(24)还与锁控电路板(8)的光电器件(14)接触;所述门锁系统还包括有可以卡住手柄(12)的电控弹子(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处于锁闭状态的时候,电控弹子(11)处于开启状态,而当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时电控弹子(11)卡住手柄(12)进而控制锁芯转动体(6)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体(222)内还设置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电控弹子(11)与同样设置在锁芯体(222)内的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连接,并可以在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的驱动下卡住手柄(12),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滑块(2)伸进钥匙插口(5)内的一端为凸进于钥匙孔的曲面或斜面;滑块(2)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之间存在一个缝隙,该缝隙使得只有物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时,滑块(2)才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之间接触;所述滑块(2)靠近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的一端的外表面为曲率与锁芯转动体(6)外表面相同的弧面;当滑块(2)与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之间完全接触时滑块(2)的外表面与锁芯转动体(6)外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24)包括光电发射管(3)和光电接收管(4);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还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连接钥匙插入感知开关(13)、光电器件(14)和电控弹子驱动线圈(10)。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中还包括有光电钥匙(111),所述光电钥匙(111)包括钥匙柄(34)和钥匙体(23),所述钥匙柄内设置有内嵌电脑(32);所述钥匙体上设置有两条作为导光通道透明导光体(15),所述透明导光体(15)靠近钥匙柄的一端在使用时与钥匙柄内的钥匙上光器件(16)对准,钥匙上光器件(16)连接在内嵌电脑(32)上,透明导光体的另一端呈45度的斜面(555);钥匙体插入钥匙插口(5)内的时候透明导光体(15)对应锁芯转动体(6)侧面壳壁上的导光体(24),使锁芯转动体(6)上的导光体(24)与钥匙体上的透明导光体对准形成导光通道,并且使得光线在透明导光体的斜面(555)处形成90度的折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上设有一个按钮作为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微动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34)和钥匙体(23)之间为可折叠的活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钥匙柄(34)和钥匙体(23)之间通过钥匙转动轴(30)活动连接;所述钥匙体(23)的根部设置有折叠轴套(25),折叠轴套(25)套在钥匙转动轴(30)上,所述折叠轴套(25)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27),另一端设置有驱动弹簧卡槽(28);所述钥匙转动轴(30)上套有驱动弹簧(29),驱动弹簧(29)的一端卡在钥匙柄(34)内的卡槽内,另一端则卡在驱动弹簧卡槽(28)上;在靠近定位槽(27)的一端设置有可以推动折叠轴套(25)沿钥匙转动轴(30)移动的按钮(31);在定位槽(27)处设置有可以卡在定位槽(27)上的定位销(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7)为沿轴套(25)径向开通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34)内活动设置有控制电源控制微动开关的按钮连杆,按钮连杆的一端伸出钥匙柄(34)形成伸出端(666),按钮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微动开关;所述按钮连杆伸出端(666)位于钥匙体(23)展开时可以按压到的位置。
CN2010205602264U 2010-10-14 2010-10-14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6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602264U CN201826619U (zh) 2010-10-14 2010-10-14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602264U CN201826619U (zh) 2010-10-14 2010-10-14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26619U true CN201826619U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6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602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6619U (zh) 2010-10-14 2010-10-14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266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0084A (zh) * 2017-10-17 2018-01-19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漏斗车传动机构防误转装置及方法
CN109812147A (zh) * 2019-02-18 2019-05-28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控制方法及锁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0084A (zh) * 2017-10-17 2018-01-19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漏斗车传动机构防误转装置及方法
CN107600084B (zh) * 2017-10-17 2023-09-05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漏斗车传动机构防误转装置及方法
CN109812147A (zh) * 2019-02-18 2019-05-28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控制方法及锁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5858U (zh) 指纹密码锁
CN100414066C (zh) 一种由钥匙提供电源的微功耗电子锁具
CN101949236A (zh) 电磁密码、机械弹子锁芯
CN107680212A (zh) 一种配电网户外设备五防智能锁授权验证方法
CN201826619U (zh) 光机电复合门锁系统
CN201155248Y (zh) 机械电子双控保管箱锁
CN106013975A (zh) 智能护锁器及护锁系统
CN205100689U (zh) 一种可远程开锁和反锁的安全房门锁具
CN103089077B (zh) 一种识别机械钥匙特征的智能锁头
CN106593123B (zh) 一种防盗门锁、防盗门锁定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锁定方法
CN106652108B (zh) 机电一体化电脑钥匙、智能闭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047478B (zh) 微功耗简易离合电子锁头
CN102644414A (zh) 三险空转锁
CN205330294U (zh) 无线开锁或反锁的机构
CN203113946U (zh) 微功耗简易智能电子锁头
CN105863379B (zh) 一种具有安全加固措施的智能锁
CN103971429A (zh) 智能交互式密码锁控制系统和智能交互式密码保险柜锁及安装和使用方法
CN108952336B (zh) 一种无钥匙盲开机械密码锁
CN202718466U (zh) 三险空转锁
CN206071252U (zh) 具有安全加固措施的智能锁
CN203487874U (zh) 一种机械锁芯及使用该锁芯的锁
CN103075049A (zh) 电子识别式机械锁、钥匙及锁具组件
CN201826640U (zh) 机电一体化智能锁具
CN202249264U (zh) 指纹机械合成锁装置
CN102817509A (zh) 一种智能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