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8477U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18477U CN201818477U CN2010205663446U CN201020566344U CN201818477U CN 201818477 U CN201818477 U CN 201818477U CN 2010205663446 U CN2010205663446 U CN 2010205663446U CN 201020566344 U CN201020566344 U CN 201020566344U CN 201818477 U CN201818477 U CN 201818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plunger
- pump barrel
- novel oil
- bear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有泵筒、柱塞、固定单流阀和游动单流阀,柱塞在泵筒之内,固定单流阀和游动单流阀分别安装在泵筒内和柱塞内,其特征在于:有与管柱固定连接的承载装置;泵筒与承载装置之间有密封装置;有活动卡具、密封装置、导入装置、起泵装置。所说泵筒的下部有凸起;所说泵体承载装置的上端装有活动卡具。本实用新型之抽油泵,维修时省去了提升和下装管柱的繁重工序,操作简便、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用的抽油泵装置。
背景技术
开采石油的油井设施,主要由套管、管柱、泵筒、柱塞组成。套管插入地层,管柱和泵筒固连成一体下到套管内;带有抽油杆的柱塞位于泵筒内,并与泵筒呈间隙配合;泵筒和柱塞的内腔,分别设有固定单流阀和游动单流阀。该设备工作时,地面动力装置(注:也有另一种装置---设在泵筒下部的动力装置,其泵体结构更为复杂),以其动力带动柱塞沿泵筒内腔上下移动,从而把井底的原油通过固定单流阀和游动单流阀吸入管柱,继而举升到地面。
由于泵体夜以继日地处于运动状态,容易发生磨损、卡泵、腐蚀、泄露等事故,通常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需要对抽油泵进行维修。传统抽油泵的检修方法是:需将数百米乃至几千米的管柱连同抽油杆、柱塞一起从井内提升到地面上来,随后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还需将管柱安装好并送入地下。如此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影响生产,加大生产成本,且使管柱、柱塞内外的大量原油流洒到了地面上,既是很大的消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维修简便、节能环保的新型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之抽油泵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有泵筒、柱塞、固定单流阀和游动单流阀,泵筒在承载装置之内,柱塞在泵筒之内,固定单流阀和游动单流阀分别安装在泵筒内和柱塞内,其特征在于,有泵体承载装置,该泵体承载装置与管柱固定连接,其上端装有活动卡具,泵筒与承载装置之间有密封装置;有管柱、密封装置、导入装置、起泵装置;所说泵筒的下部有凸起;
所说导入装置为柱状体,其外径小于管柱,内径略大于泵筒内径。
所说起泵装置,由倒刺卡簧、弹簧、销钉构成,销钉将倒刺卡簧活动连接在一起,弹簧连接在倒刺卡簧上。
所说活动卡具,用于柱塞卡位。是卡簧或丝锥、丝扣锁。
所说密封装置,用于柱塞、管柱之间的密封。其材料是橡胶或塑料、树脂、金属。
一、安装时:
1.先安装泵筒:在导入装置的柱状体12外套上泵筒6,泵筒6外壁套上密封装置4,随后沿管柱落入承载装置8中,到达予定位置后,承载装置8上的活动卡具4将泵筒卡住,然后提升导入装置,于是使泵筒6及密封装置5留在承载装置内,导入装置被提出井口。
2.再安装柱塞:按常规方法,将柱塞7通过抽油杆2沿管柱3放入泵筒6内腔。,
二、工作时:
抽油机通过抽油杆2带动柱塞7在泵筒内上下移动,使地层的原油通过固定单流阀9和游动单流阀10而进入管柱3,继而举升到地面。
三、对泵体进行检修时:
1.通过抽油杆2先将柱塞7提出井口;
2.用绞车通过钢丝绳14将起泵装置下入泵筒6内,起泵装置上的倒刺卡簧15在通过起泵卡台11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倒刺卡簧15张开,将泵筒6卡住,与此同时,起泵装置上部的外圆将固定泵筒的的卡簧4推开,随后提升泵筒6到井外,即可对其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之抽油泵,维修时省去了提升和下装管柱的繁重工序,操作简便、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油气开采、水利建设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导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起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抽油杆、3管柱、4卡簧、5橡胶密封圈、6泵筒、7柱塞、8承载装置、9游动单流阀、10固定单流阀、11起泵卡台、12导入柱、13导入卡台、14钢丝绳、15倒刺卡簧、16销钉、17弹簧、18起泵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原油在泵体内的流向。
本实施例的井下采油设施和抽油泵是:
管柱3位于套管1内;管柱下端与承载装置8螺纹连接;卡簧4固定在承载装置8的上部;泵筒6位于承载装置8之内,泵筒6与承载装置8之间有橡胶密封筒5;柱塞7位于泵筒6内,抽油杆2与柱塞7连接;固定单流阀10位于泵筒6底部,游动单流阀泵9体位于柱塞7底部。泵筒的下部有起泵卡台11。导入柱12,其外径小于管柱3内径,大于泵筒6内径。起泵装置由倒刺卡簧15、销钉16、弹簧17构成,销钉16将两个倒刺卡簧15活动连接在一起,弹簧17连接在两个倒刺卡簧15上。
图2显示导入装置的结构
导入装置用于向承载装置内安装泵筒和柱塞时使用。该导入装置是一个导入柱12,其上端有一个粗环。使用时,将泵筒6及套在泵筒上的橡胶密封圈5,一起套装到柱状体12的中下部,二者之间呈K级过度配合。随后将导入柱12连同泵筒6、橡胶密封圈5一起用钢丝绳14下到管柱3内。当导入柱12前端通过固定在承载装置8上弹起的卡簧4时,将卡簧片4推向承载装置8之内壁处。当导入柱12等继续下落时,卡簧片4在导入柱12上端细处自动张开,并卡住导入柱12上的泵筒6。随后提升钢丝绳14,于是卡簧片4便使一体的泵筒及橡胶密封圈脱离导入柱12,并安装在承载装置内。继续提升钢丝绳,导入装置便被提出井口。
图3显示起泵装置的结构
起泵装置用于检修时提出泵体。该装置由倒刺卡簧15、销钉16、弹簧17、起泵柱18构成,起泵柱18位于卡簧15上方并与其上下连接,倒刺卡簧15由销钉16绞接一起,弹簧17连接着两个倒刺卡簧15。使用时,将该装置通过钢丝绳14放入柱塞、泵筒的底部,随之弹簧17使倒刺卡簧15张开,倒刺卡簧15下端的尖角卡到泵筒下端的起泵卡台11下,与此同时,承载装置8上卡簧4被起泵柱18推回承载装置内壁上。随后提升连钢丝绳14,连接在钢丝绳14上的该装置便被提升到井口。
Claims (5)
1.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有泵筒(6)、柱塞(7)、固定单流阀(10)和游动单流阀(9),柱塞(7)在泵筒(6)之内,固定单流阀(10)和游动单流阀(9)分别安装在泵筒(6)内和柱塞(7)内,其特征在于:有泵体承载装置(8),该泵体承载装置与管柱(3)固定连接;有活动卡具(4)、密封装置(5)、导入装置、起泵装置;所说泵筒(6)的下部有起泵卡台(11);泵筒(6)与承载装置(8)之间有密封装置(5);所说承载装置(8)的上端装有活动卡具(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说导入装置为柱状体,其外径小于管柱(3)内径,大于泵筒(6)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说起泵装置,由倒刺卡簧(15)、弹簧(17)、销钉(16)构成,销钉(16)将两个倒刺卡簧(15)绞接在一起,弹簧(17)连接着两个倒刺卡簧(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说所活动卡具(4)是卡簧或卡瓦、丝锥、丝扣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说密封装置(5)的材料是橡胶或塑料、树脂、金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663446U CN201818477U (zh) | 2010-10-15 | 2010-10-15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663446U CN201818477U (zh) | 2010-10-15 | 2010-10-15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18477U true CN201818477U (zh) | 2011-05-04 |
Family
ID=4391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663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18477U (zh) | 2010-10-15 | 2010-10-15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184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3372A (zh) * | 2010-10-15 | 2011-04-06 | 张春生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
2010
- 2010-10-15 CN CN2010205663446U patent/CN2018184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3372A (zh) * | 2010-10-15 | 2011-04-06 | 张春生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22556C (zh) | 一种小排量高扬程往复式潜油电泵 | |
CN201818477U (zh)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
CN205117304U (zh) | 一种长冲程抽油机 | |
CN202000970U (zh) | 抽油机采油井收集天然气装置 | |
CN201443367U (zh) | 一种抽油井动力筒式液压装置 | |
CN102022098A (zh) | 柔性连续抽油杆采油工艺方法 | |
CN115111146A (zh) | 三维曲井的防磨减载抽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144766U (zh) | 超长冲程抽油泵 | |
CN2903473Y (zh) | 往复式双作用潜油电泵 | |
CN204663500U (zh) | 一种自动间歇煤层气排水产气装置 | |
CN102003372A (zh) | 一种不起管柱可检泵的新型抽油泵 | |
CN204098847U (zh) | 液压坐封分层同采管柱 | |
CN201045290Y (zh) | 大空心杆抽油系统 | |
CN2828309Y (zh) | 煤层气井自动排水采气装置 | |
CN104863548A (zh) | 一种自动间歇煤层气排水产气装置 | |
CN202039816U (zh) | 双向背压阀 | |
CN201439749U (zh) | 防磨抽油泵 | |
CN201425018Y (zh) | 油井用管柱排液泵 | |
CN201496078U (zh) | 顶盖注液型单体液压支柱 | |
CN2611585Y (zh) | 一种用于海上油田中的防污染单向阀 | |
CN201187437Y (zh) | 产出液液柱重力复位的单管液压抽油泵 | |
CN2688887Y (zh) | 杆式抽油机气动装置 | |
RU43303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добычи нефти | |
CN2700606Y (zh) | 地面驱动无杆采油螺杆泵 | |
CN204703860U (zh) | 一种地面压缩式无杆采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