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0506U -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60506U CN201760506U CN2010202123319U CN201020212331U CN201760506U CN 201760506 U CN201760506 U CN 201760506U CN 2010202123319 U CN2010202123319 U CN 2010202123319U CN 201020212331 U CN201020212331 U CN 201020212331U CN 201760506 U CN201760506 U CN 2017605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upper die
- die
- seat
- lower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包括以下结构:上模套,上模套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调节孔;锁套,可拆的套设于上模套内,锁套上穿设有与调节孔同轴的锁紧螺丝;下模座,与上模套同轴配合;卡座,可拆的套设于下模座内,卡座也与锁套同轴配合。通过卡座将下模安装在下模座内,通过锁套将上模安装在上模套内,缓慢的降下上模和下模的配合面轻触,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上模直到配合面按设计密切配合,通过调节孔调节锁紧螺丝将上模锁紧在锁套内,然后将下模以及上模取下备用。本实用新型的大幅度的降低了模具校正的难度,生熟手都可以操作,无须每次更换模具都重新校正,经过一次校正的模具可以直接换装在其他同规格的冲床设备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纽扣时所采用的冲压模具通常包括是圆柱形的上、下模,分别装设在冲床设备的上模套、下模座内。而纽扣产品要求的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如果上、下模间出现定位偏差就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甚至会因为发现不及时而导致出现大量废次品或损坏模具。因此加工单位每次更换模具后,都会首先通过调校上、下模消除对称偏差。
加工单位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是由操作工进行手工调校。这种调校方式步骤复杂,容易发生工伤事故,需要操作工具备丰富的经验,增加了人工成本。
然而,随着服饰流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加深,纽扣生产朝着小批量、多样化发展,相应的生产线上的模具需要频频更换。显然,现有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校正装置,用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冲压模具调校难度大、耗时多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包括以下结构:
上模套,上模套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调节孔;
锁套,可拆的套设于上模套内,锁套上穿设有与调节孔同轴的锁紧螺丝;
下模座,与上模套同轴配合;
卡座,可拆的套设于下模座内,卡座也与锁套同轴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上模套和下模座皆采用与生产线上的冲床设备相同的规格进行设计,因此拆换模具时,可按如下步骤操作:
(1)通过卡座将下模安装在下模座内,通过锁套将上模安装在上模套内;
(2)缓慢的降下上模套使上模和下模的配合面轻触;
(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上模,直到上模和下模的配合面按设计密切配合;
(4)通过调节孔调节锁紧螺丝,将上模锁紧在锁套内;
(5)将下模以及上模取下备用;
(6)将下模换装在冲床设备的下模座上,将锁紧为一体的锁套和上模换装在冲床设备的上模套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上模套的内侧面设有凹部,锁套的外侧面则设有配合该凹部的凸部,上模套的凹部与锁套的凸部配合防止锁套转动位移。
进一步的,下模座的内侧面设有凹部,卡座的外侧面则设有配合该凹部的凸部,下模座的凹部与卡座的凸部配合防止卡座转动位移。
进一步的,卡座的内侧面还设有凹部,通过在下模上设置与该凹部配合的凸部来防止下模在卡座内转动位移。
更进一步的,上模套的底面设有两支导柱,下模座的顶面则设有与导柱底端配合的定位孔,通过导柱与定位孔的插接配合自动将下模座与上模套同轴配合。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大幅度的降低了模具校正的难度,生熟手都可以操作,无须每次更换模具都重新校正,经过一次校正的模具可以直接换装在其他冲床设备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a到图3d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包括上模套1和下模座2,两者同轴配合且皆采用与生产线上的冲床设备相同的规格进行设计。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模套1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调节孔11,上模套1内可拆的套设有一个锁套3,锁套3上穿设有与调节孔11同轴的锁紧螺丝31;下模座2内可拆的套设一个卡座4,卡座4也与锁套3同轴配合。上模套1的底面设有两支导柱13,下模座2的顶面则设有与导柱13底端配合的定位孔22,通过导柱13与定位孔22的插接配合自动将下模座2与上模套1同轴配合。
如图2所示,上模套1的内侧面设有凹部12,锁套3的外侧面则设有配合该凹部12的凸部32,凹部12与凸部32配合防止锁套3在上模套1内转动位移;下模座2的内侧面设有凹部21,卡座4的外侧面则设有配合该凹部21的凸部41,凹部21与凸部41配合防止卡座4在下模座2内转动位移。
如图3a所示,卡座4的内侧面还设有凹部42,通过在下模6上设置与该凹部42配合的凸部61来防止下模6在卡座4内转动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如图3a到图3d所示,其中:
如图3a所示,通过卡座4将下模6安装在下模座2内,通过锁套3将上模5安装在上模套1内;
如图3b所示,缓慢的降下上模套1使上模5和下模6的配合面轻触;
如图3c所示,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上模5,直到上模5和下模6的配合面按设计密切配合,然后通过调节孔11调节锁紧螺丝31,将上模5锁紧在锁套3内;
如图3d所示,将下模6以及锁紧为一体的锁套3和上模5从下模座2和上模套1内取下备用;
使用时,将下模6换装在冲床设备的下模座上,将锁紧为一体的锁套3和上模5换装在冲床设备的上模套上,通过下模6上的凸部61和锁套3上的凸部32可以快速实现上下模的安装和定位配合,大幅度的降低了模具校正的难度,生熟手都可以操作,无须每次更换模具都重新校正,经过一次校正的模具可以直接换装在其他冲床设备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5)
1.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结构:
上模套,上模套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调节孔;
锁套,可拆的套设于上模套内,锁套上穿设有与调节孔同轴的锁紧螺丝;
下模座,与上模套同轴配合;
卡座,可拆的套设于下模座内,卡座也与锁套同轴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套的内侧面设有凹部,锁套的外侧面则设有配合该凹部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座的内侧面设有凹部,卡座的外侧面则设有配合该凹部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座的内侧面还设有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冲压模具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套的底面设有两支导柱,下模座的顶面则设有与导柱底端配合的定位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123319U CN201760506U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123319U CN201760506U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60506U true CN201760506U (zh) | 2011-03-16 |
Family
ID=4371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1233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0506U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6050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2442A (zh) * | 2014-05-22 | 2014-08-06 | 汤坤 | 一种用于模切机的冲压模体 |
CN108787802A (zh) * | 2018-04-26 | 2018-11-13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转子校正装置及转子校正方法 |
-
2010
- 2010-05-26 CN CN2010202123319U patent/CN2017605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2442A (zh) * | 2014-05-22 | 2014-08-06 | 汤坤 | 一种用于模切机的冲压模体 |
CN108787802A (zh) * | 2018-04-26 | 2018-11-13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转子校正装置及转子校正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94762U (zh) | 汽车后轮罩内板拉延模具 | |
CN205629059U (zh) | 一种可拆卸冲头 | |
CN101850496A (zh) | 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 | |
CN201760506U (zh) | 冲压模具校正装置 | |
CN102909269B (zh) | 一种生产手机金属外观件的冲压模具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1506016U (zh) | 具有筒形顶针自动脱模装置的模具 | |
CN203635794U (zh) | 一种汽车覆盖件在翻边模具上的定位结构 | |
CN203778599U (zh) | 安装角码的加工设备 | |
CN101428323A (zh) | 不锈钢车体顶板冲压成型工艺 | |
CN204396649U (zh) | 一种钣金连接片的冲压模具 | |
CN203292309U (zh) | 一种可以调节的衬板冲压模具 | |
CN202943141U (zh) | 一种生产手机金属外观件的冲压模具系统 | |
CN202037647U (zh) | 全自动拱形排除孔废料装置 | |
CN204643330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带有花纹图案盒抽纸的折叠机 | |
CN211386519U (zh) | 一种槽钢冲孔模具 | |
CN204123465U (zh) | Smf平角二极管去胶模具 | |
CN202989496U (zh) | 缝纫机用折边装置 | |
CN207887731U (zh) | 一种用于方形板料冲压成型的模具 | |
CN203523154U (zh) | 用于电路板成型机的自动下板脱料装置 | |
CN202146947U (zh) | 成型兼冲孔的复合模具 | |
CN205414152U (zh) | 一种生产高速通讯信号传输端子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3061644U (zh) | 垫圈冲裁模具 | |
CN202037646U (zh) | 全自动排除孔废料装置 | |
CN103611823B (zh) | 通用五金连续模具 | |
CN207255012U (zh) | 少片式变截面钢板弹簧用垫板冲裁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