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5773U - 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55773U CN201755773U CN2010202414210U CN201020241421U CN201755773U CN 201755773 U CN201755773 U CN 201755773U CN 2010202414210 U CN2010202414210 U CN 2010202414210U CN 201020241421 U CN201020241421 U CN 201020241421U CN 201755773 U CN201755773 U CN 2017557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ing stage
- fixed
- turning device
- screw rod
- paw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翻转装置,包括有一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一装载台(2),所述的装载台(2)两侧固定在底座(1)上,并以两侧的固定点为回转轴(3),相对于底座翻转;一动力源(4)固定在底座(1)上,动力源(4)与传动件(5)的一端相连并输出动力给传动件(5),传动件(5)的另一端与装载台(2)相连并带动装载台(2)翻转;所述的装载台(2)上设有保持爪(6),保持爪(6)的自由端凸伸于装载台(2)的装载平面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装置,既容易操作又具有高度安全性,并且无需吊车等机车即可进行翻转,翻转时间及运输时间都得到短缩,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台,尤其是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装载台,属于机械制造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各种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被加工品进行翻转、移动,通常需要借 助一些外部装置来完成这些动作,翻转装置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
[0003] 现有的翻转装置通常与被加工品载重体的形状、大小无关,是通过设置在固定位 置的保持爪,或者通过螺丝等变动保持爪位置,实现对被加工品的夹持的装置。由于在翻转 被加工品时,根据其形状、尺寸和重心位置的变化,需要实时对其在翻转装置上的夹持位置 进行不厌其烦地调整,且每次都必须要将被加工品在保持爪位置进行反复的装卸作业。当 保持爪为固定式时,为防止保持爪位置不合引起的翻转失败,保持爪的位置及数量必须随 时进行调整。
[0004] 图1为现有装载台被加工品固定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于现有的装载台通常呈 水平状或垂直状,装载台100本身不具备夹持功能,在被加工品被送上装载台后,需要固定 时必须用打包绳101才可实现。图2和图3分别为现有装载台与吊车和叉车协助作业示意 图。如图2、图3所示,现有的翻转装置,需要将被加工品装载到载重台上时,必须利用吊车 200或叉车300等外部机车协助作业。现有翻转装置的载重台100尽管通常呈平板状,但即 便装载台上设有滚筒协助输送,也不是在翻转过程中利用被加工品自重来实现其在装载台 上的移动,且没有具有夹持功能的保持爪结构。
[0005] 另外,现有的翻转装置在将载重台在从0度到大约90度的范围内进行翻转作业 时,翻转机通常或是无中途停止功能,或是就算有此功能也必须以油压式、水压式或空压式 作为主动力,方可实现。而以上述这些方式作为主动力的翻转装置,即使在停机之后,也很 容易从粘合部发生渗漏现象,难以长期保持最佳作业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翻转装 置,既容易操作又具有高度安全性,并且无需吊车等机车即可进行装载,装载时间及运输时 间都得到短缩,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翻转装置,包括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一装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台 两侧固定在底座上,并以两侧的固定点为回转轴,相对于底座翻转;一动力源固定在底座 上,动力源与传动件的一端相连并输出动力给传动件,传动件的另一端与装载台相连并带 动装载台翻转;所述的装载台上设有保持爪,保持爪的自由端凸伸于装载台的装载平面之 外。
[0009] 为了将加工件在装载台上固定,所述的装载台上还设有固定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装载台两侧的一对支座,支座的下部嵌设在装载台两侧开设的滑槽中,并能够在滑槽中 滑动;每一支座上都设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与手柄相连。
[0010] 所述的螺杆两侧还分别设有导杆,所述的支座上设有通孔,导杆的一端固定在固 定板上,另一端穿过通孔;所述的导杆以螺杆为中心对称设置。
[0011] 所述的动力源可以为多种,其中一种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的传动件主要包 括一拉杆;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的中心设有 一螺杆,所述的拉杆的末端固定有螺母,该螺母螺设在螺杆上,拉杆和螺杆的外部设有保护套。
[0012] 为了控制电机,使其能够实现随时制动,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手闸。
[0013] 另一种动力源为液压缸或气缸,其中的介质为水、油或气体;所述的传动件主要包 括一拉杆,拉杆的一端固定在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装载台上。
[0014] 为了应用于多种尺寸大小的翻转装置上,所述的动力源和传动件的设置数量为一 个或一个以上。
[0015] 为了将保持抓固定,所述的保持爪为“L”形,其直边通过一固定轴固定在装载台的 一侧末端,其折边顶压在装载台的下表面。
[0016] 另一种固定方式,所述的保持爪通过引导板直接固定在装载台的一侧末端。
[0017] 为了使加工件落在保持爪上时更稳定,所述的保持爪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0018] 为了方便被加工品在装载台上的移动,所述的装载台上设有多个滚柱。
[001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实用新型在被加工品的形状、尺寸、重心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因能自由设定 翻转后保持爪的位置,使装载不但节省了时间,还有效防止了被加工品掉落时引起的事故, 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操作安全性,同时短缩了作业时间。
[0021] (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被加工品固定于装载台上,使作业自由快速进行,提高了作 业效率。
[0022] (3)由于被加工品无需吊车等机车即可进行装载,装载时间及运输时间都得到短 缩。同时,由于不使用机车,也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降低作业成本。
[0023] (4)由于在驱动部分安装了制动机构,既容易操作又具有高度安全性。既不用担心 液压驱动的液体外漏,也不用困扰于因液体外漏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所采用的液压驱动噪 音低,实现静音作业。
[0024] (5)由于被加工品低速的接触翻转后的保持爪,使得被加工品表面可免去受损。被 加工品不用手推就可以简单快速的移动到保持爪所在位置,操作方便。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6] 说明书附图
[0027] 图1为现有装载台被加工品固定示意图;
[0028] 图2为现有装载台与吊车协助作业示意图;
[0029] 图3为现有装载台与叉车协助作业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的固定机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003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爪与装载台的固接结构之一;
[0035]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爪与装载台的固接结构之二 ;
[0036]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装载台水平位置状态图;
[0037]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的装载台竖直位置状态图;
[0038]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台上的被加工品靠自重移动状态图;
[0039]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与转运台的对接作业示意图;
[0040]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装载台水平作业示意图;
[0041]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装载台竖直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翻转装置,包括有一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一装载台2,所述的装载台2两侧以回转轴3固定 在底座1上,并相对于底座1翻转。一动力源4固定在底座1上,动力源4与传动件5的一 端相连并输出动力给传动件5,传动件5的另一端与装载台2相连并带动装载台2翻转;所 述的装载台2上设有保持爪6,保持爪6的自由端凸伸于装载台2的装载平面之外。所述的 装载台2上还设有多个滚柱15,以便于被加工品在装载台上的移动,同时又减少了被加工 品与装载台之间的摩擦,防止被加工品的变形。
[004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的固定机构示意图。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 装载台2上还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装载台2两侧的一对支座7,支座 7的下部嵌设在装载台2两侧开设的滑槽8中,并能够在滑槽8中滑动;每一支座7上都设 有螺杆9,在支座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杆9从螺孔中穿过。螺杆9的一端与固定板10相连, 另一端与手柄11相连。所述的螺杆9两侧还分别设有导杆12,所述的支座7上设有通孔, 导杆1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0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且所述的导杆12以螺杆9为中心 对称设置。当被加工品放在装载台2上时,分别转动位于两侧的手柄11,从而带动螺杆9调 节两固定板10之间的距离,直到两固定板10将被加工品夹持住。通常还可以根据被加工 品的体积大小进行调节,并使其固定在装载台2上。
[0044] 所述的动力源可以为多种方式,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6所示,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机411,所述的传动件主要包括一拉杆511 ;电机输出轴 上设有第一齿轮512,第一齿轮512与第二齿轮513相啮合,第二齿轮513的中心固设有一 螺杆514,所述的拉杆511的一末端固定有螺母515,另一端固定在装载台上,该螺母515螺 设在螺杆514上,当螺杆514转动时,螺母515带动拉杆511使其相对于螺杆514作前后运 动。另外,为了防止拉杆、螺杆在使用久后松动,在拉杆511和螺杆514的外部设有保护套 516。在作业过程中,先启动电机411,动力通过电机输出轴使第一齿轮512旋转,从而带动 第二齿轮513与第一齿轮512呈反方向旋转,螺杆514也随着第二齿轮512旋转,螺母515 沿螺杆515做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使拉杆511相对于保护套516向内或向外运动,使 装载台2翻转。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上还设有手闸517控制电机,在装载台2的翻转过程中, 可以随时拉下手闸517使电机制动,使装载台2停止在需要的位置上。
[0045] 图7为动力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的动力源4为液压缸412,液压缸412为一圆柱形。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液压缸,其中的介质可以为水或油。 当然,所述的液压缸412也可以用气缸来代替,更环保,并且不会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其 中的介质为压缩气体。所述的传动件主要包括一拉杆521,拉杆521的一端固定在液压缸 412的活塞522上,另一端固定在装载台2上。拉杆521与液压缸41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 条,防止液体渗漏。具体来说,活塞522的圆周上设有一圈凹槽,凹槽与液压缸由一圆形环 523连接,圆形环523的直径与凹槽的宽度相等,起到密封的作用。当欲升起或降下装载台 时,减小或加大液压缸内压力,活塞受力向液压缸内或外运动,从而推动拉杆从液压缸内伸 入或伸出,装载台从水平状态慢慢竖起或从垂直状态慢慢被放平。
[0046] 为了配合不同规格的翻转装置及使翻转装置的装载台受力均勻,所述的动力源4 和传动件的设置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源4和传动件 的设置数量为2个。
[0047] 另外,保持爪6与装载台2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爪 与装载台的固接结构之一。如图8所示,保持爪6为“L”形,其直边通过一固定轴13固定 在装载台2的一侧末端,其折边顶压在装载台的下表面。所述固定轴13与滚柱15平行,固 定轴的两端固定在装载台上,如图15所示,为了配合多种规格大小的被加工品,使被加工 品在装载台因自重滑下落到保持爪上时保持稳定,保持爪的位置也可以左右移动。
[0048]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爪与装载台的固接结构之二。如图9所示,为保持爪与装 载台的另一种固定方式,所述的保持爪6通过引导板14直接固定在装载台2的一侧末端。 引导板14固定在装载台2上,引导板14与保持爪6保持紧靠,并可以滑动。使保持爪的下 端可固定在引导板的不同位置上,以配合多种规格的被加工品。
[0049] 除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保持爪6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 以为1个,为了保持被加工品的稳定,也可设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持爪6的设置 数量为2个。
[0050] 图10和图11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装载台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台上的被加工品靠自重移动状态图。如图10所示,翻转装置中 传动件5的拉杆伸出在保护套之外,使装载台2呈水平状态。如图11所示,为装载台2呈 竖直位置,与装载台2下端连接的拉杆被压缩到保护套之内。如图12所示,启动动力源4, 放松固定板10,装载台2在动力源4的带动下慢慢向竖直状态翻转。在装载台2的翻转过 程中,当装载台2抬起一定的角度,被加工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装载台2上的滚柱15向斜 下方滑下,当装载台翻转到竖直状态,被加工品即落在保持爪上。
[0051]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装置与转运台的对接作业示意图;图14和图15分别为本 实用新型装载台水平作业和竖直作业示意图。如图13-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 翻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52] 首先,如图13所示,利用一与翻转装置的装载台同样高度的输送机20将被加工品 传送至装载台2上。
[0053] 其次,如图14所示,调整支座7的位置,装载台两侧的固定板10将被加工品夹持 住。调节装载台2两侧的支座7,使固定板10位于被加工品两侧的中心位置,转动手柄11。 随之启动动力源4,放松固定板10,装载台2在动力源4的带动下慢慢向竖直状态翻转,被 加工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装载台2上的滚柱15向斜下方滑下,当装载台2翻转到竖直状态,被加工品即落在保持爪6上。
[0054] 之后,如图12结合图15所示,装载台2在动力源4的控制下慢慢向上翻转,被加 工品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滚柱15向保持爪6的方向滑下,直至装载台2翻转至垂直状态, 被加工品完全落在保持爪6上。之后对被加工品进行加工操作(图未示);
[0055] 最后,对被加工品的操作完成后,装载台2慢慢返回至水平状态,如图14所示。再 如图13所示,被加工品还可以通过装载台2返回至输送机20上,被输送机传送至下一工 序。
[005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57] (1)本实用新型在被加工品的形状、尺寸、重心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因能自由设定 翻转后保持爪的位置,使装载不但节省了时间,还有效防止了被加工品掉落时引起的事故, 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操作安全性,同时短缩了作业时间。
[0058] (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被加工品固定于装载台上,使作业自由快速进行,提高了作 业效率。
[0059] (3)由于被加工品无需吊车等机车即可进行装载,装载时间及运输时间都得到短 缩。同时,由于不使用机车,也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降低作业成本。
[0060] (4)由于在驱动部分安装了制动机构,既容易操作又具有高度安全性。既不用担心 液压驱动的液体外漏,也不用困扰于因液体外漏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所采用的液压驱动噪 音低,实现静音作业。
[0061] (5)由于被加工品低速的接触翻转后的保持爪,使得被加工品表面可免去受损。被 加工品不用手推就可以简单快速的移动到保持爪所在位置,操作方便。
7
Claims (11)
- 一种翻转装置,包括有一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一装载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台(2)两侧固定在底座(1)上,并以两侧的固定点为回转轴(3),相对于底座翻转;一动力源(4)固定在底座(1)上,动力源(4)与传动件(5)的一端相连并输出动力给传动件(5),传动件(5)的另一端与装载台(2)相连并带动装载台(2)翻转;所述的装载台(2)上设有保持爪(6),保持爪(6)的自由端凸伸于装载台(2)的装载平面之外。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台(2)上还设有固定机构, 包括对应设置在装载台两侧的一对支座(7),支座(7)的下部嵌设在装载台(2)两侧开设的 滑槽⑶中,并能够在滑槽⑶中滑动;每一支座(7)上都设有螺杆(9),螺杆(9)的一端 与固定板(10)相连,另一端与手柄(11)相连。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9)两侧还分别设有导杆 (12),所述的支座(7)上设有通孔,导杆(1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0)上,另一端穿过通 孔;所述的导杆(12)以螺杆(9)为中心对称设置。
-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4)为电机(411),所述 的传动件(5)主要包括一拉杆(511);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512),第一齿轮(512) 与第二齿轮(513)相啮合,第二齿轮(513)的中心设有一螺杆(514),所述的拉杆(511)的 末端固定有螺母(515),该螺母(515)螺设在螺杆(514)上,拉杆(511)和螺杆(514)的外 部设有保护套(516)。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手闸(517)。
-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4)为液压缸(421)或气 缸,其中的介质为水、油或气体;所述的传动件(5)主要包括一拉杆(521),拉杆(521)的一 端固定在液压缸(421)或气缸的活塞(522)上,另一端固定在装载台(2)上。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⑷和传动件(5)的设置 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爪(6)为“L”形,其直边通 过一固定轴(13)固定在装载台(2)的一侧末端,其折边顶压在装载台(2)的下表面。
-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爪(6)通过引导板(14)直 接固定在装载台(2)的一侧末端。
- 10.如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爪(6)为一个 或一个以上。
-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台(2)上设有多个滚柱 (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414210U CN201755773U (zh) | 2010-06-24 | 2010-06-24 | 翻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414210U CN201755773U (zh) | 2010-06-24 | 2010-06-24 | 翻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55773U true CN201755773U (zh) | 2011-03-09 |
Family
ID=4364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4142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5773U (zh) | 2010-06-24 | 2010-06-24 | 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5577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7805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苏州久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轮毂在线式翻转机构 |
CN104451508A (zh) * | 2014-11-28 | 2015-03-25 | 浙江亚恩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短轴件热喷涂装置 |
CN105174159A (zh) * | 2015-07-16 | 2015-12-23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架 |
CN105293398A (zh) * | 2015-11-26 | 2016-02-03 | 苏州源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丝杆传动的翻转装置 |
CN111300355A (zh) * | 2020-04-01 | 2020-06-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 一种飞机动力系统维修工作台 |
-
2010
- 2010-06-24 CN CN2010202414210U patent/CN2017557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7805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苏州久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轮毂在线式翻转机构 |
CN104451508A (zh) * | 2014-11-28 | 2015-03-25 | 浙江亚恩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短轴件热喷涂装置 |
CN105174159A (zh) * | 2015-07-16 | 2015-12-23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架 |
CN105293398A (zh) * | 2015-11-26 | 2016-02-03 | 苏州源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丝杆传动的翻转装置 |
CN111300355A (zh) * | 2020-04-01 | 2020-06-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 一种飞机动力系统维修工作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55773U (zh) | 翻转装置 | |
CN202542779U (zh) | 一种全电动搬运车 | |
CN20304573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拆检的抓取装置 | |
CN203781752U (zh) | 一种液压可移动汽车举升机 | |
CN202185725U (zh) | 铝材装卸翻转机 | |
CN108213901A (zh) | 用于机舱底座装配过程的升降翻转机 | |
CN201524649U (zh) | 翻转设备 | |
CN105858543A (zh) | 一种基于可旋转工作台结构的四向移动式叉车 | |
CN201471584U (zh) | 一种脱模自卸一体机 | |
CN201494923U (zh) | 铝卷翻卷控制装置 | |
CN203998278U (zh) | 一种移动式升降料车 | |
CN203451076U (zh) | 翻包用起重机子母小车 | |
CN203268943U (zh) | 臂架生产线自动运料车 | |
CN204382244U (zh) | 发动机翻转架 | |
CN202124250U (zh) | 翼开式车厢 | |
CN205096273U (zh) | 一种上卸卷小车传动装置 | |
CN205990033U (zh) | 一种钢管全自动内外涂塑生产线的传输装置 | |
CN201675514U (zh) | 电动升降货架 | |
CN205098020U (zh) | 一种带抱夹的运输车 | |
CN103625856B (zh) | 一种用于铝型材自动搬运的装置 | |
CN203471233U (zh) | 用于铁路车辆车体变位焊接的翻转装置 | |
CN204778613U (zh) | 用于移动举升钢带卷的板车 | |
CN203512825U (zh) | 门式链斗卸车机 | |
CN201685477U (zh) | 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 | |
CN202642879U (zh) | 侧翻式卸车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