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5956U - 一种下桅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桅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95956U CN201695956U CN2010202476912U CN201020247691U CN201695956U CN 201695956 U CN201695956 U CN 201695956U CN 2010202476912 U CN2010202476912 U CN 2010202476912U CN 201020247691 U CN201020247691 U CN 201020247691U CN 201695956 U CN201695956 U CN 2016959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t
- unit head
- guide rail
- installation
- support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桅杆装置,用于旋挖钻机,所述旋挖钻机包括上桅杆(1)和动力头(3);所述下桅杆装置包括设有导轨(21)的下桅杆(2),导轨(21)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动力头(3)与所述导轨(21)滑动配合,并具有支撑部件(32);所述限位部件可选择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的至少一个安装位置,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32)支撑所述动力头(3),所述安装位置包括第一安装位置;所述下桅杆(2)的上端面到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件(32)底端到所述动力头(3)顶端的距离。该下桅杆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旋挖钻机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的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下桅杆装置。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工业和民用建筑、地下连续墙、水利、防渗护坡等基础施工。
旋挖钻机桅杆通常采用箱形截面,桅杆上设有导轨,为动力头和钻杆提供导向作用。桅杆通常由上中下三段铰接构成,亦可由上下两段桅杆铰接而成。在作业时,上桅杆与下桅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为刚性的杆件,通过其上油缸的作用,可以使桅杆远离机体或靠近机体,改变桅杆的角度,以调节桅杆的工作幅度。在运输时,上桅杆与下桅杆相脱离,转向机体所在一侧,降低桅杆高度,减小桅杆与地面的夹角,方便运输。动力头自生重力较大,同时在旋挖钻机作业过程中所受扭矩较大,为了保证动力头的稳定性,动力头与桅杆的连接要求具有一定稳固性。
现有旋挖钻机的下桅杆通常比动力头滑架要长,以保证动力头与下部桅杆的接合面积足够大,以方便动力头的运输。为了使动力头位于桅杆上最低位置时不滑出下桅杆上的导轨,一般在下桅杆的底端焊接一个限位块。动力头驱动钻杆带动钻斗工作。由于下桅杆长度较长,当钻头内装满土砂料提升出钻孔时,会造成钻头与下桅杆的间距过小,妨碍钻头将其内的土砂料倾倒出来,干涉钻头旋转。因此必须缩短尽量下桅杆的长度。
动力头位于桅杆最低位置时,缩短下桅杆的长度,会使动力头同时与上、下桅杆的导轨连接,造成上桅杆的下端面与下桅杆的上端面无法脱离。在这种情况下,上桅杆无法向机身一侧旋转,桅杆高度不能降低,不能运输。
因此,在下桅杆短于动力头的情况下,如何使下桅杆与上桅杆相脱离从而方便运输,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桅杆装置,即使该装置的下桅杆的高度小于动力头的高度,该旋挖钻机仍能够方便地由工作模式转为运输模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桅杆装置,用于旋挖钻机,所述旋挖钻机包括上桅杆和动力头;所述下桅杆装置包括与所述上桅杆连接的下桅杆,且所述下桅杆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动力头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并具有支撑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可选择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的至少一个安装位置,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动力头;所述安装位置包括第一安装位置;所述导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件底端到所述动力头顶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动力头上具有竖直设置的滑移架,所述滑移架的顶端高于所述动力头的其它部件或者与之平齐;所述支撑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上滑耳和下滑耳,所述上滑耳的顶端与所述滑移架顶端平齐,所述下滑耳的底端与所述滑移架的底端平齐,且所述上滑耳与所述下滑耳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限位部件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所述下桅杆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上滑耳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位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桅杆的底端的第二安装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所述下桅杆上端面的距离等于所述上滑耳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为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通过螺栓与所述导轨相连。
当所述旋挖钻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上桅杆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桅杆的上端面重合,由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动力头可以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限位部件将所述支撑部件的底端限定在下桅杆上,使所述动力头不能向下滑出下桅杆的导轨。
当旋挖钻机需要转场时,首先将所述限位部件从第二安装位置移除;然后控制所述动力头沿所述导轨向下滑动,直至所述动力头上下滑耳之空隙滑至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时将所述限位装置安装于此处。此时,所述限位部件阻挡住所述支撑部件,使所述动力头无法再沿所述导轨继续向下滑动。由于所述导轨的顶端到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件底端到所述动力头顶端的距离,因此所述动力头的顶端不高于下桅杆的上端面,动力头整体位于下桅杆上,完全与上桅杆脱离。最后拧开所述上桅杆与所述下桅杆的连接螺栓,即可通过油缸使上桅杆靠近机体,降低上桅杆的高度,减小上桅杆与地面的角度。
综上,即使下桅杆的高度小于动力头的高度,所述旋挖钻机仍可以方便地实现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下桅杆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下桅杆装置处于运输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下桅杆装置,该下桅杆装置在其下桅杆的高度小于动力头的高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方便地实现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的切换。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桅杆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下桅杆装置处于运输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桅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挖钻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上桅杆1的下端面与下桅杆2上端面重合,两端面由螺栓紧固连接。由于上桅杆1上所设导轨11与下桅杆上所设的导轨21的宽度、深度完全一致,因而当两端面紧固连接后,导轨11与导轨21完好地接合,能够保证动力头3上的支撑部件32平稳地在导轨中滑动。
动力头3可以具有竖直设置的滑移架31。滑移架31的顶端高于动力头3的其它部件或者与之保持平齐。这使得滑移架31的顶端为动力头3的最高位置。支撑部件32可以固定在滑移架31上。当然,支撑部件32也可以直接与动力头3的主体部分固定连接,但这样会使装卸动力头3变得不方便。因此优选在动力头3上竖直设置滑移架31,该滑移架31固定连接在动力头3的主体部分上。在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支撑部件32安装在导轨中,再将支撑部件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滑移架31上,由此实现动力头3的安装。在进行拆卸时,松开支撑部件32与滑移架31的螺栓连接,即可将动力头3的主体部分拆卸下来。
限位块4安装在导轨21上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并且可以拆卸。限位块4也可以用相似功能的其他限位部件代替。限位块4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通过螺栓与导轨21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在导轨上开燕尾槽,限位块4可以通过安装在燕尾槽中实现与导轨21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下桅杆2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支撑部件32底端到滑移架31顶端的距离时,限位块4可以将支撑部件32的底端限定在下桅杆2上,使动力头3不能滑出导轨21。
支撑部件32可以是与导轨11和导轨21相配合的滑耳、滚轮等,只要能够实现在导轨11和21上滑动即可。滑耳的平稳性较好,优选支撑部件为滑耳。
在所述旋挖钻机进行作业时,动力头3受到的扭矩较大,为了保证动力头3的平稳性,最好能够加大动力头3与旋挖钻机桅杆的接触面积。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支撑部件32可以包括上滑耳321与下滑耳322。上滑耳321的顶端与滑移架31平齐,下滑耳322的底端与滑移架31的底端平齐,且上滑耳321与下滑耳32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限位块4的高度。在支撑部件32包括上滑耳321和下滑耳32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下桅杆2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上滑耳321的长度。这样在工作状态时,限位块4就可以将下滑耳322限定在下桅杆2上,加大了动力头3与桅杆的接触面积(示于图1中)。在此情形下,动力头3即使受到较大扭矩,也能够保持平稳。
需要进行转场时,先拆下限位块4,控制动力头3向下运动适当距离,该距离至少应当保证上滑耳321的顶端与下桅杆2的上端面平齐;然后将限位块4重新固定在导轨21上。由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下桅杆2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上滑耳321的长度,上滑耳321能够完全滑入导轨21,脱离导轨11,使动力头3不再与上桅杆1连接并整体位于下桅杆2上。拧开连接上桅杆1与下桅杆2的紧固螺栓,上桅杆1与下桅杆2就可以脱离。再通过油缸使上桅杆1靠近机体,降低上桅杆1的高度并减小上桅杆1与地面的角度,所述旋挖钻机即由工作状态转为运输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限位块4的安装位置可以还包括第二安装位置。
优选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位于下位杆2的底端。当所述旋挖钻机进行作业时,将限位块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这使得在保证动力头3与所述旋挖钻机的桅杆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动力头3的在导轨21中的可滑动的范围达到最大。在作业时将限位块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不仅保证了动力头3的平稳性,而且可以在最大范围调整动力头3在桅杆上的位置,更加方便作业。
在限位块的安装位置包括所述第二安装位置的情形下,优选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下桅杆2上端面的距离等于上滑耳321的长度。虽然在运输状态时,动力头3所受的扭矩大大低于工作状态时所说的扭矩,但是由于动力头自身的重力较大,动力头3也会产生晃动。因此应当尽量加大使动力头3与下桅杆2的接触面积。当限位块4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时,上滑耳321与导轨21完全接合,同时也使下滑耳322最大程度地与导轨21保持接合(示于图2中)。在运输状态时,将限位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可使动力头3与下桅杆2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最大程度地保证动力头3的平稳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下桅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运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桅杆装置,用于旋挖钻机,所述旋挖钻机包括上桅杆(1)和动力头(3);所述下桅杆装置包括与所述上桅杆(1)连接的下桅杆(2),且所述下桅杆(2)上设有导轨(21),所述导轨(21)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动力头(3)与所述导轨(21)滑动配合,并具有支撑部件(32);所述限位部件可选择地安装于所述导轨(21)上的至少一个安装位置,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32)支撑所述动力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置包括第一安装位置;所述下桅杆(2)的上端面到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件(32)底端到所述动力头(3)顶端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上(3)具有竖直设置的滑移架(31),所述滑移架(31)的顶端高于所述动力头(3)的其它部件或者与之平齐;所述支撑部件(3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架(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2)与所述导轨(2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2)为滑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2)包括上滑耳(321)和下滑耳(322),所述上滑耳(321)的顶端与所述滑移架(31)顶端平齐,所述下滑耳(322)的底端与所述滑移架(31)的底端平齐,且所述上滑耳(321)与所述下滑耳(32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限位部件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所述下桅杆(2)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上滑耳(32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桅杆(2)的底端的第二安装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距所述下桅杆(2)上端面的距离等于所述上滑耳(32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限位块(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桅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通过螺栓与所述导轨(21)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476912U CN201695956U (zh) | 2010-06-23 | 2010-06-23 | 一种下桅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476912U CN201695956U (zh) | 2010-06-23 | 2010-06-23 | 一种下桅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95956U true CN201695956U (zh) | 2011-01-05 |
Family
ID=43397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4769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5956U (zh) | 2010-06-23 | 2010-06-23 | 一种下桅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9595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2630A (zh) * | 2011-10-14 | 2012-03-28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旋挖钻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61668A (zh) * | 2012-12-27 | 2013-04-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滑移架、动力装置和旋挖钻机 |
CN110630183A (zh) * | 2019-10-10 | 2019-12-31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流水作业的全套管组合施工方法 |
-
2010
- 2010-06-23 CN CN2010202476912U patent/CN2016959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2630A (zh) * | 2011-10-14 | 2012-03-28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旋挖钻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61668A (zh) * | 2012-12-27 | 2013-04-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滑移架、动力装置和旋挖钻机 |
CN110630183A (zh) * | 2019-10-10 | 2019-12-31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流水作业的全套管组合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0362B (zh) | 煤矿巷道用窄机身全液压锚杆锚索钻车 | |
CN103147370B (zh) |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 |
CN208267757U (zh) | 一种道路施工用高效打桩设备 | |
CN204875552U (zh) | 一种架桥机垂直升降结构 | |
CN203476248U (zh) | 半主动型天车升沉补偿装置 | |
CN102022123B (zh) | 一种多变径模板台车整体衬砌方法 | |
CN202866651U (zh) | 煤矿巷道用窄机身全液压锚杆锚索钻车 | |
CN103711447A (zh) | 一种车载钻机换杆装置 | |
CN201695956U (zh) | 一种下桅杆装置 | |
CN204782750U (zh) | 移动式上向反井钻机 | |
CN202202817U (zh) | 一种旋挖钻机 | |
CN202360034U (zh) | 桅杆折叠机构 | |
CN206571442U (zh) | 半主动天车升沉补偿装置 | |
CN203296722U (zh) | 一种浮式海洋钻井用门式隔水管吊机 | |
CN201722620U (zh) |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分体式箱梁横移架设的装置 | |
CN103147437A (zh) | 一种带纵移机构的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机 | |
CN208106307U (zh) | 一种铁路施工螺旋钻注机 | |
CN203488092U (zh) | 动力装置和旋挖钻机 | |
CN202508557U (zh) | 盾构单井整体始发皮带机辅助装置 | |
CN201687395U (zh) | 一种连续油管钻机门式井架 | |
CN206328752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环保型锚杆 | |
CN206232037U (zh) | 一种可移动煤矿输送设备 | |
CN204326981U (zh) | 一种用于煤层气车载钻机的直线导轨式倍速给进装置 | |
CN202510064U (zh) | 钻机钻杆下导向机构 | |
CN203769815U (zh) | 煤矿采掘工作面单轨吊钻锚护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