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2587U -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72587U CN201672587U CN2010201799606U CN201020179960U CN201672587U CN 201672587 U CN201672587 U CN 201672587U CN 2010201799606 U CN2010201799606 U CN 2010201799606U CN 201020179960 U CN201020179960 U CN 201020179960U CN 201672587 U CN201672587 U CN 2016725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pump
- heating
- power
-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领域的一种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该装置由汽轮机、蒸汽压缩式热泵、背压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以及相应的管路和附属设备组成。该装置利用电厂循环水作为热泵的热源,热泵压缩机通过电厂做过功的中压蒸汽驱动小汽轮机驱动,小汽轮机排汽进入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水。既利用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热量,又降低了热电联产中压蒸汽的做功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式热泵在热网中和一次网及二次网的耦合,降低一次网的回水温度,实现从电厂循环水外的低温热源提取热量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该装置通过电厂热电联产和循环水热泵的耦合,扩大了电厂的供热能力,提高了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技术背景
通过热电厂热电联产实现区域集中供热能够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是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在新建电厂时对于具有区域热负荷的地方优先考虑热电联产热电厂。
在热电联产技术中,汽轮机可采用抽汽凝汽式和背压式机组。其中背压机组发电冷源损失全部用于供热,全厂热效率几乎等于锅炉效率乘管道效率,能源利用率最高。但这种情况实现的前提是在机组运行是要有足够的热负荷,当热负荷小的时候发电也少,而且热电比不易实现调节。当按冬天条件设计工况时,夏天机组的效率较低,这样全年总体运行效率并不高。抽汽凝汽式机组实质是背压机组和凝汽机组的组合,循环水带走大量的冷源损失,能源利用率比背压机组低。另外加热热网加热器的抽汽往往从中压缸等压力较高的地方抽汽,这样在热网加热器这个环节又增加了作用能力损失。但相比背压式机组,抽汽凝汽式机组随热电负荷变化进行易于调节,全年效率变化没有背压式机组那么明显。总之,无论背压式机组还是抽汽凝汽式机组在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都有一定的缺陷。
热泵也是一种提供热能的方式,它是通过消耗少量动力或燃料为代价将无用的低温热能变为有用的高温热能的系统装置。根据这些低温热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和工业废水热泵等。但这些热泵多数在温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下其能效比较低,也就是说在每年最冷的时候其供热效果较差,这大大的影响了生活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论背压式机组还是抽汽凝汽式机组在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都有一定的缺陷或热泵多数在温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下其能效比较低,也就是说在每年最冷的时候其供热效果较差,这大大的影响了生活的品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汽轮机、蒸汽压缩式热泵、背压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以及和附属设备,采用相应的管路连接组成;系统组成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形式是汽轮机1的抽汽分别连接一次热网加热器6和小汽轮机3,小汽轮机3排汽连接一次热网加热器(6),小汽轮机3的主轴和第一类型热泵5的压缩机连接;汽轮机凝汽器2通过管路和循环泵连接至第一类型热泵5的蒸发器,第一类型热泵系统5的蒸发器再和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4相连;第一类型热泵5冷凝器、一次热网加热器6和二次热网水换热器7、区域热网换热器11组成供热热网水回路;第三类型热泵10并联接在该供热热网水回路中;二次热网水换热器7与第二区域热用户12、第三区域热用户13和第二类型热泵8高温热汇组成串联回路,第二类型热泵8蒸发器连接其它低温热源9。
所述两种系统形式的第二种形式是在上述第一类型热泵5的冷凝器不和一次热网加热器6连接,而是将其直接和第一热用户14相连形成回路,其余连接与第一种形式相同。
所述第一类型热泵选用压缩式热泵,第二类型热泵和第三类型热泵均选用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凝汽式机组大量的冷源损失,通过电厂循环水热泵和热电联产两者的协同作用,克服热电联产和热泵各自的缺陷,实现区域集中供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热泵耦合热电联产装置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热泵耦合热电联产装置示意图。
图中:1是电厂发电汽轮机,2是凝汽器,3是驱动热泵的小汽轮机,4是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5是第一类型热泵系统,6是一次热网加热器,7是二次热网水换热器,8是第二类型热泵,9是其它低温热源,10是第三类型热泵,11是区域热网换热器,12是第三区域热用户,12第二区域热用户、13是第三区域热用户,14是第一区域热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中蒸汽进入电厂发电汽轮机1做功,电厂发电汽轮机1中的排汽进入凝汽器2冷凝后送给锅炉给水。冷凝器的循环冷却水从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4提取,循环水进入冷凝器2参与换热后温度升高,高温的循环水一部分到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4去冷却,另外一部分作为第一类型热泵系统的低温热源,它被第一类热泵系统5吸收热量后温度降低,降低温度后的水也流入到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4。在汽轮机1中做过功的一部分蒸汽被抽出,其中一部分送到一次热网加热器6中加热一次热网水,提高热网水的温度,另一部分作为驱动第一类型热泵5中压缩机运行的小汽轮机3的进汽,小汽轮机3的排汽被排到一次热网加热器6中加热热网水。
一次热网的热网水回到电厂后首先被第一类型热泵5加热,加热后的热网水再进入一次热网加热器6进一步加热。从热网加热器出来的热网水送到厂外的热网水换热器7,通过二次热网和一次热网的换热,12第二区域热用户、13是第三区域热用户获得了一次热网的热量。在沿二次热网经过的管线中,当有合适的其它低温热源9时,可以设置第二类型热泵8。根据当地的条件,第二类型热泵8可以是吸收式热泵,也可以是压缩式热泵,驱动可以是较大型的轴流式压缩式,也可以是较小型的螺杆式压缩机,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灵活设置,第二类型热泵8提取的热量和二次热网水一起共同为串联或并联的第二区域热用户12、第三区域热用户13供热。当热网水回水距离电厂较近时,其回水温度较低,可能不能够满足热用户的需求,在这些区域可以设置第三类型热泵10,第三类型热泵10利用热网回水作为其低温热源实现在一定区域的供热。
实施例2
实施例2类似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实施例1第一类型热泵加热热网水后再由热网加热器加热,然后输送到二次热网水换热器7去向用户供暖,而实施例2中第一类型热泵对电厂附近区域第一区域热用户14实现近距离供暖。
实施例2中,图2中一次热网的热网水回到电厂后一部分进入第一类型热泵系统5加热,一部分进入一次热网加热器6加热。被第一类型热泵系统5加热的热网水输送到电厂附近区域第一区域热用户14实现近距离供暖,而被一次热网加热器6加热的热网水实现远距离供暖。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全部指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汽轮机、蒸汽压缩式热泵、背压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以及和附属设备,采用相应的管路连接组成;系统组成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形式是汽轮机(1)的抽汽分别连接一次热网加热器(6)和小汽轮机(3),小汽轮机(3)排汽连接一次热网加热器(6),小汽轮机(3)的主轴和第一类型热泵(5)的压缩机连接;汽轮机凝汽器(2)通过管路和循环泵连接至第一类型热泵(5)的蒸发器,第一类型热泵系统(5)的蒸发器再和电厂循环水冷却设施(4)相连;第一类型热泵(5)冷凝器、一次热网加热器(6)和二次热网水换热器(7)、区域热网换热器(11)组成供热热网水回路;第三类型热泵(10)并联接在该供热热网水回路中;二次热网水换热器(7)与第二区域热用户(12)、第三区域热用户(13)和第二类型热泵(8)高温热汇组成串联回路,第二类型热泵(8)蒸发器连接其它低温热源(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系统形式的第二种形式是在上述第一类型热泵(5)的冷凝器不和一次热网加热器(6)连接,而是将其直接和第一区域热用户(14)相连形成回路,其余连接与第一种形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热泵选用压缩式热泵,第二类型热泵和第三类型热泵均选用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799606U CN201672587U (zh) | 2010-04-29 | 2010-04-29 |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799606U CN201672587U (zh) | 2010-04-29 | 2010-04-29 |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72587U true CN201672587U (zh) | 2010-12-15 |
Family
ID=4332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7996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2587U (zh) | 2010-04-29 | 2010-04-29 |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72587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9518A (zh) * | 2010-04-29 | 2010-09-22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厂循环水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系统及方法 |
CN102706027A (zh) * | 2012-04-01 | 2012-10-03 | 李华玉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CN103453690A (zh) * | 2012-05-29 | 2013-12-18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节能吸收式热泵装置 |
CN109450000A (zh) * | 2017-11-09 | 2019-03-0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基于负荷率调整方向的发电计划偏差电量分配方法 |
CN111457450A (zh) * | 2020-05-06 | 2020-07-28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热电解耦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1637509A (zh) * | 2020-06-08 | 2020-09-08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组合散热末端系统 |
CN112673216A (zh) * | 2018-06-26 | 2021-04-16 | 瑞典意昂公司 | 用于控制可逆热泵组件的方法和控制器 |
-
2010
- 2010-04-29 CN CN2010201799606U patent/CN2016725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9518A (zh) * | 2010-04-29 | 2010-09-22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厂循环水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系统及方法 |
CN101839518B (zh) * | 2010-04-29 | 2014-12-03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厂循环水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系统及方法 |
CN102706027A (zh) * | 2012-04-01 | 2012-10-03 | 李华玉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CN102706027B (zh) * | 2012-04-01 | 2014-07-30 | 李华玉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CN103453690A (zh) * | 2012-05-29 | 2013-12-18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节能吸收式热泵装置 |
CN109450000A (zh) * | 2017-11-09 | 2019-03-0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基于负荷率调整方向的发电计划偏差电量分配方法 |
CN112673216A (zh) * | 2018-06-26 | 2021-04-16 | 瑞典意昂公司 | 用于控制可逆热泵组件的方法和控制器 |
CN112673216B (zh) * | 2018-06-26 | 2022-04-12 | 瑞典意昂公司 | 用于控制可逆热泵组件的方法和控制器 |
CN111457450A (zh) * | 2020-05-06 | 2020-07-28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热电解耦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1637509A (zh) * | 2020-06-08 | 2020-09-08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组合散热末端系统 |
CN111637509B (zh) * | 2020-06-08 | 2021-02-26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新型组合散热末端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9518B (zh) | 电厂循环水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系统及方法 | |
CN105841390B (zh) |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 | |
CN206487517U (zh) | 一种余热回收的供热系统 | |
CN201672587U (zh) |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 |
CN106765448A (zh) | 一种降低供热回水温度的节能供热系统 | |
CN106705185A (zh) | 一种降低供热回水温度的节能供热系统 | |
CN202007693U (zh) | 一种电厂低温废热的回收装置 | |
CN1811303A (zh) | 单效热泵/双效(或多效)制冷吸收式机组和热电冷联供系统 | |
CN201561606U (zh) | 结合电厂的大型高效多水源热泵系统 | |
CN102022770B (zh) | 利用直接空冷机组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及方法 | |
CN101696642B (zh) | 以中低焓能源为热源的热电联产系统 | |
CN102032612A (zh) | 利用直接空冷机组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及方法 | |
CN109489101B (zh) |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及其集中供热方法 | |
CN201964501U (zh) | 一种梯级利用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 | |
CN103090592A (zh) | 一种冷热外平衡机组 | |
CN101846416B (zh) | 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系统及方法 | |
CN202303595U (zh) | 一种热电厂低真空供热装置 | |
CN103423591B (zh) | 一种用于天然气加气站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8361679B (zh) | 利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余热进行供能的系统及方法 | |
CN201314661Y (zh) |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耦合联供系统 | |
CN211598766U (zh) | 分布式热电联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101701537A (zh) | 使用中低焓能源作为热源的热电联产系统 | |
CN201836967U (zh) | 利用直接空冷机组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 | |
CN210242078U (zh) | 一种基于多种清洁能源的复合能源站系统 | |
CN201652989U (zh) | 一种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