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7819U -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47819U CN201647819U CN2010201679229U CN201020167922U CN201647819U CN 201647819 U CN201647819 U CN 201647819U CN 2010201679229 U CN2010201679229 U CN 2010201679229U CN 201020167922 U CN201020167922 U CN 201020167922U CN 201647819 U CN201647819 U CN 2016478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ssis
- ring
- leg disc
- annular groove
- sphero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0000000994 depresse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脚盘装置,包括设有球形凹槽(11)的底盘(1),所述球形凹槽(11)中安装有球头(2);所述球头(2)套装有环套(3);所述环套(3)与所述底盘(1)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环套(3)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定位孔(31)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4)及与弹性元件(4)外端连接的定位元件,所述底盘(1)还设有与所述定位元件配合的凹陷部。显然,所述支脚盘装置能够便于底盘(1)的拆卸和安装。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支脚盘装置的起重机。
Description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脚盘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 一种包括上述支脚盘装置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 起重机支脚盘装置一般安装在活动支腿垂直油缸的底部,是起重机作业时支腿与 地面接触的装置,重物及起重机自身所产生的重力和力矩均通过该支脚盘装置传递到地 面。
[0003]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脚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脚盘装置的底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 种典型的支脚盘装置的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4] 现有技术中的支脚盘装置包括底盘1',如图2所示,该底盘1'设有球形凹槽 1' 1,支脚盘装置的球头2'安装于该球形凹槽1' 1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脚盘装置还 包括盖板3',该盖板3'与底盘1'配合从而将球头2'固定于球形凹槽1' 1中。如图1 所示,盖板3'与底盘1'是通过螺栓4'连接,并如图3所示,用于连接的螺栓4'的数量 为6个。
[0005] 如图1所示,盖板3'与底盘1'通过螺栓4'连接,因而底盘1'的安装和拆卸比 较困难,费时费力,从而增加了装配成本。此外,由于底盘1'安装和拆卸比较困难,因而在 起重机行车时,底盘1'并不拆卸下来,此时起重机的整车宽度为起重机两侧底盘1'的最 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起重机的整车宽度具有一定的限制,由于图1所 示的支脚盘装置的底盘1'占据了一定的整车宽度,因而当起重机进行作业时,起重机的跨 距减小,从而降低了起重机作业的稳定性。
[0006] 有鉴于此,如何使底盘1 ’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方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脚盘装置,该支脚盘装置的底盘安装 和拆卸比较方便,从而一方面降低了装配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起重机作业时的跨 距,进而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 包括上述支脚盘装置的起重机。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脚盘装置,包括设有球形凹槽的底 盘,所述球形凹槽中安装有球头;所述球头套装有环套;所述环套与所述底盘之间设有定 位机构,所述环套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弹性元 件及与弹性元件外端连接的定位元件,所述底盘还设有与所述定位元件配合的凹陷部。
[0009] 优选地,所述底盘设有位于所述球形凹槽上方且与所述球形凹槽同轴设置的环形 凹槽,所述环套装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环套与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之间,且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上。
[0010] 优选地,所述定位元件为销轴,所述凹陷部为销孔。
[0011] 优选地,所述定位元件为球体,所述凹陷部为环形凹陷部。
[0012]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的外端部为渐缩孔,且所述渐缩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球体 的直径;所述定位孔的外端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球体的半径。
[0013]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的数目为四个,且沿所述环套的周向均勻分布。
[0014]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设有可在竖直面内旋转的手柄,以便所述手柄的内 端部向下挤压所述环套。
[0015]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中设有连接其两个侧 壁的轴体,所述手柄与所述轴体铰接。
[0016]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外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连接。
[0017] 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支脚盘装置 O
[0018]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脚盘装置的球头套装有环套,所述环 套顶面位于所述球头中面的上方,且所述环套顶面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头的直径;所述环套 与所述底盘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环套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所 述定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及与弹性元件外端连接的定位元件,所述底盘还设有与所述定位 元件配合的凹陷部。具体地,所述底盘设有位于所述球形凹槽上方且与所述球形凹槽同轴 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套装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环套与所述环 形凹槽的侧壁之间,且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上。定位元件可以进一步为球 体,凹陷部可以为环形凹陷部。
[0019] 当安装底盘时,将底盘向上抬起,使得球头开始进入底盘的球形凹槽中,同时并使 得环套开始进入底盘的环形凹槽中;随着环套进入环形凹槽,球体被环形凹槽的侧壁挤压, 弹性元件被压缩,球体整体进入定位孔中,随着环套进一步进入环形凹槽,当定位孔所在位 置与环形凹陷部所在位置正好对应时,球体在弹性元件弹力的作用下,其外端部进入环形 凹陷部中,此时球头也恰好整体进入球形凹槽中。
[0020] 当拆卸底盘时,用力下压底盘,球体受到环形凹槽侧壁的挤压,整体进入环套的定 位孔中,此时底盘由于不能受到球体的支撑力,因而能够比较容易的拆卸下来。底盘的拆卸 过程与上述安装过程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0021] 综上所述,底盘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因而显著降低了装配成本。此外,由于底 盘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因而起重机在行车时,可以将底盘拆卸下来,此时起重机的整车 宽度为起重机两侧环套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当进行起重作业时,将底盘安装,相对于前文所 述的现有技术,此时起重机的跨距增加了环套的最外侧面与底盘的最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并且是在起重机的左右两侧分别增加上述一段距离,因而显著增加了起重机作业时的跨 距,进而明显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脚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脚盘装置的底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支脚盘装置的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底盘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底盘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环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图8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支脚盘装置,该支脚盘装置的底盘安装和拆卸比较 方便,从而一方面降低了装配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起重机作业时的跨距,进而有利 于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脚盘装置的起重机。
[0032]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 请参考图4、图5、图6和图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 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底盘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 支脚盘装置的底盘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脚盘装置包括底盘1,如图7所示,底盘1 设有球形凹槽11,球形凹槽11中安装有球头2 ;在此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球头2进一步套装 有环套3,环套3顶面位于球头2中面的上方,且环套3顶面的内径小于球头2的直径,显 然,对环套3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限制球头2相对于环套3向上发生位移。在此需要说明 的是,球头2中面具体是指通过球头2的球心,并且与起重机垂直油缸的轴线垂直的平面。
[0035] 环套3与底盘1之间进一步设有定位机构,环套3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机构 设于定位孔31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4及与弹性元件外端连接的定位元件,底盘 1还设有与所述定位元件配合的凹陷部。
[0036] 具体地,底盘1还设有位于球形凹槽11上方且与球形凹槽11同轴设置的环形凹 槽12,环套3装配于环形凹槽12中,所述定位机构设于环套3与环形凹槽12的侧壁之间, 且所述凹陷部设于环形凹槽12的侧壁上。定位元件可以进一步为球体5,凹陷部可以进一 步为环形凹陷部13,当然,并不限于此,比如定位元件还可以为销轴,凹陷部可以为与所述 销轴配合的销孔。
[0037]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环套3沿其径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31 (示于图8中), 在弹性元件4弹力的作用下,球体5的外端部凸出于环套3的外侧面(在此包括两种情况, 一为弹簧刚好处于自由长度时,球体5的外端部凸出于环套3的外侧面;二为弹簧处于一定 程度的压缩状态时,球体5的外端部凸出于环套3的外侧面)。
[0038] 如图6所示,当安装底盘1时,将底盘1向上抬起,使得球头2开始进入底盘1的 球形凹槽11中,同时并使得环套3开始进入底盘1的环形凹槽12中;随着环套3进入环形凹槽12,球体5被环形凹槽12的侧壁挤压,弹性元件4被压缩,球体5整体进入定位孔31 中,随着环套3进一步压入环形凹槽12,当定位孔31所在位置与环形凹陷部13所在位置正 好对应时,球体5在弹性元件4的弹力的作用下,其外端部进入环形凹陷部13中,此时球头 2也恰好整体进入球形凹槽11中。
[0039] 如图7所示,当拆卸底盘1时,用力下压底盘1,力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球体5 受到环形凹槽12侧壁的挤压,整体进入环套3的定位孔31中,此时底盘1由于不能受到球 体5的支撑力,因而能够比较容易的拆卸下来,底盘1的拆卸过程与上述安装过程正好相 反,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球体5受到环形凹槽12侧壁的挤压,从而整体 进入定位孔31中,球体5凸出于环套3外侧面的外端部并不包含有球心,其所确定的切割 面与球心之间仍间隔有一定距离,亦即所述球体5的球心仍处于定位孔31中。
[0040] 综上所述,底盘1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因而显著降低了装配成本。此外,由于 底盘1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因而起重机在行车时,可以将底盘1拆卸下来,此时起重机 的整车宽度为起重机两侧的环套3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当进行起重作业时,将底盘1安装, 相对于前文所述的现有技术,此时起重机的跨距增加了环套3的外侧面与底盘的最外边缘 之间的距离H,如图4所示,并且是在起重机的左右两侧分别增加上述距离H,因而显著增加 了起重机作业时的跨距,进而明显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0041] 请参考图8和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脚盘装置的环套的结构示意 图;图9为图8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42] 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孔31的外端部可以进一步为渐缩孔,具体来说,如图9所 示,所述渐缩孔沿径向由内侧向外侧渐缩,并且为了防止球体5从定位孔31中弹出,所述渐 缩孔的最小内径需要小于球体5的直径,并定位孔31的外端部的轴向长度小于球体5的半径。
[0043] 进一步地,球体5的直径可以等于定位孔31内端部的内径,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 了使得球体5恰好装配于定位孔31中,当然,球体5的直径略小于定位孔31内端部的内径 也是可以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定位孔31的外端部的范围限于图9所示的渐缩孔部分, 除所述渐缩孔之外,定位孔31的剩余部分为定位孔31的内端部。
[0044] 请参考图4和图9,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环套3的内端面可以进一步设置为与 球头2形状相配合的球形面。显然,这种设计能够便于底盘1在360°周向范围内发生较大 幅度地倾斜。
[0045] 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环套3安装于环形凹槽12中,如图6所示,环形 凹槽12的侧壁可以进一步设有可在竖直面内旋转的手柄6,通过手柄6的内端部向下挤压 环套3,从而将环套3压入环形凹槽12中,一并同时将球体5的外端部卡入环形凹陷部13中。
[0046] 进一步地,对于手柄6的设置方式可以做出具体设置。比如,环形凹槽12的侧壁 可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穿透环形凹槽12的侧壁,并且是在侧壁的顶面开口,所述 安装凹槽中设有连接其两个侧壁的轴体7,手柄6与轴体7铰接。如图6所示,轴体7在手 柄6的偏内部与其铰接,亦即手柄6处于轴体7的一侧的内端部的尺寸小于处于另一侧外 端部的尺寸。根据缸杆原理,显然,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在外端部施加较小的力,就 可以实现将环套3压入环形凹槽12的目的。操作人员对手柄6的外端部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以及手柄6的内端部对环套3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
[0047] 再进一步地,手柄6的外端部和底盘1之间可以设置弹簧8,当拆卸底盘1时,如图 7所示,在弹簧8的作用下,手柄6的外端部向下,内端部向上,从而避免手柄6的内端部在 拆卸底盘1时对环套3造成干涉。
[0048] 当然,手柄6的外端部与弹簧8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安装底盘1 时,将手柄6的外端部与弹簧8之间的连接拆开,从而避免图7所示的弹簧8作用于手柄6 外端部的拉力,进而能够更便于手柄6对环套3施加压力。
[0049] 此外,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对于环套3所设置的定位孔31的数量不作限制;当 然,为了增加底盘1安装的可靠性,可以在环套3的周向上均勻设置四个定位孔31,且每个 定位孔31中均设有弹性元件4和球体5,显然,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增加底盘1安装的可靠 性。
[005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支脚盘装置;所 述起重机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005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 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 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 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 一种支脚盘装置,包括设有球形凹槽(11)的底盘(1),所述球形凹槽(11)中安装有球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2)套装有环套(3);所述环套(3)与所述底盘(1)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环套(3)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定位孔(31)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4)及与弹性元件(4)外端连接的定位元件,所述底盘(1)还设有与所述定位元件配合的凹陷部。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设有位于所述球形凹 槽(11)上方且与所述球形凹槽(11)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12),所述环套(3)装配于所述 环形凹槽(12)中;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环套(3)与所述环形凹槽(12)的侧壁之间,且所 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2)的侧壁上。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为销轴,所述凹陷部为 销孔。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为球体(5),所述凹陷 部为环形凹陷部(13)。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1)的外端部为渐缩孔, 且所述渐缩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球体(5)的直径;所述定位孔(31)的外端部的轴向长度 小于所述球体(5)的半径。
-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1)的数目 为四个,且沿所述环套(3)的周向均勻分布。
- 7.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的侧 壁设有可在竖直面内旋转的手柄(6),以便所述手柄(6)的内端部向下挤压所述环套(3)。
-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的侧壁设有安装 凹槽,所述安装凹槽中设有连接其两个侧壁的轴体(7),所述手柄(6)与所述轴体(7)铰接。
-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脚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的外端部可拆卸连接有 弹簧(8),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1)连接。
- 10. 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支脚盘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679229U CN201647819U (zh) | 2010-04-23 | 2010-04-23 |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679229U CN201647819U (zh) | 2010-04-23 | 2010-04-23 |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47819U true CN201647819U (zh) | 2010-11-24 |
Family
ID=4311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6792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7819U (zh) | 2010-04-23 | 2010-04-23 |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478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2914A (zh) * | 2012-09-26 | 2013-01-09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脚盘和起重机 |
CN103826941A (zh) * | 2011-07-28 | 2014-05-28 | 希尔特瑞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稳定器的放置支脚 |
-
2010
- 2010-04-23 CN CN2010201679229U patent/CN2016478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26941A (zh) * | 2011-07-28 | 2014-05-28 | 希尔特瑞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稳定器的放置支脚 |
CN103826941B (zh) * | 2011-07-28 | 2017-12-01 | 希尔特瑞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稳定器的放置支脚 |
CN102862914A (zh) * | 2012-09-26 | 2013-01-09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脚盘和起重机 |
CN102862914B (zh) * | 2012-09-26 | 2015-06-03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支脚盘和起重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76589U (zh) | 连接器浮动机构 | |
CN201647819U (zh) | 起重机及其支脚盘装置 | |
CN201394761Y (zh) | 地坪研磨机的磨盘 | |
CN204603726U (zh) | 一种轮毂轴承压装装置 | |
CN204381232U (zh) | 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定位顶出装置 | |
CN201634337U (zh) | 楼宇起重机 | |
CN201991971U (zh) | 制动器制动托板与活塞的连接机构 | |
CN202625715U (zh) | 刹车带脱离滚动机构 | |
CN206426757U (zh) | 一种调节低重型脚轮 | |
CN202356147U (zh) | 立磨的磨辊限位装置 | |
CN205355410U (zh) | 一种浮动式射频针转接头 | |
CN204061665U (zh) | 一种单线圈杠杆型块式制动器 | |
CN201530675U (zh) | 葫芦双梁起重机的新型车轮结构 | |
CN102659052A (zh) | 一种刹车带脱离滚动机构 | |
CN202399210U (zh) | 控制型转向架装卸用辅助工装 | |
CN209245140U (zh) | 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 | |
CN203636318U (zh) | 螺母铆压头 | |
CN203853439U (zh) | 模架垫板 | |
CN202702152U (zh) | 螺杆式轴承拉马 | |
CN105437145A (zh) | 辊轴轴承装卸装置 | |
CN201493805U (zh) | 滚轮万向节拔力器 | |
CN202804594U (zh) | 一种减速机与工作轴的装配装置 | |
CN109887720A (zh) | 一种具备减震防护的大型变压器 | |
CN206811835U (zh) | 一种用于移动安装前梁油缸的工具 | |
CN203005214U (zh) | 汽车大车灯高度调节装置操作力保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3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