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圆柱形磁性材料的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圆柱形磁性材料的倒角加工,一般是在普通车床上,以手工上料、手工倒角得以完成,在这种倒角机构上完成圆柱形产品的倒角一般需要一下几道工序:工序1、对圆柱形产品进行装夹;工序2、启动主轴让产品转动;工序3、磨削用砂轮装置进给,磨削完毕后,退出;工序4、停止主轴,松开夹紧,取出圆柱形产品。第一端面倒角完成,再进行第二端面重复上面过程进行加工。整个加工过程需要装夹、启动、送给、磨削、退出、停止、取料等七个过程。双端面磨削倒角则需要十四个过程来完成,采用这种倒角机构磨削倒角不仅费时费力,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而且由于手动操作的步骤较多,导致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致使生产效益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质量稳定,报废率低的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它包括导轨,皮带,砂轮,所述导轨上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不小于圆柱形产品的长度,且凹槽的深度尺寸小于圆柱形产品的直径尺寸,所述皮带置于圆柱形产品的上方并与圆柱形产品紧密接触,所述导轨中部两边分别设置一个磨削圆柱形产品端部角的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所述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范围为10°~80°,所述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的底端面与多个圆柱形产品顶部所在的平面的交线与导轨平行,且交线长度大于单个圆柱形产品的周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圆柱形产品的磨削倒角加工可直接由滚动进给装置自动进行,不需要装夹、启动、送给、停止、退出、取料等过程,简化了加工步骤,并且送给和磨削可不间断的同时进行,而且圆柱形产品双端面倒角同时进行,一个过程可以完成两个端面的倒角,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整个加工过程完全自动运行,避免了由于手工加工而导致的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宽度等于待加工的圆柱形产品的长度,这样使圆柱形产品在凹槽中不会轴向窜动,提高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的加工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砂轮位置处的皮带紧贴圆柱形产品的一边的上方,压板能更好的使皮带与圆柱形产品紧密接触,保证圆柱形产品能够滚动进给。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在导轨长度方向上位置错开,采用这种结构,当圆柱形产品的长度较短时,将两个砂轮的位置错开,这样两个砂轮就不会接触,此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便可以加工长度较短的圆柱形产品,如圆片形的产品。
作为改进,所述压板位置处的导轨为耐磨材料制成的导轨,由于圆柱形产品的磨削倒角是在压板位置处,即砂轮位置进行的,故此处的导轨易磨损,将此处的导轨采用耐磨材料制成,能够防止导轨磨损,提高整个机构的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的A-A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B向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的一种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导轨,2、凹槽,3、圆柱形产品,4、压板,5、砂轮,5.1、第一砂轮,5.2、第二砂轮,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它包括导轨1,皮带6,砂轮5,所述导轨1上设有矩形凹槽2,所述凹槽2的宽度不小于圆柱形产品3的长度,且凹槽2的深度尺寸小于圆柱形产品3的直径尺寸,这样可使圆柱形产品3横向放入导轨1的凹槽2中,所述皮带6置于圆柱形产品3的上方并与圆柱形产品3紧密接触,圆柱形产品3进入导轨1的凹槽2中后,可由皮带6带动使圆柱形产品3向前滚动,所述皮带6可由电机带动,也可由其他动力装置带动,皮带6的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所述导轨1中部两边各设置一个磨削圆柱形产品端部的砂轮5,第一砂轮5.1和第二砂轮5.2,所述砂轮5为高速旋转的磨削工具,因砂轮磨削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所述第一砂轮5.1和第二砂轮5.2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范围为10°~80°,所述第一砂轮5.1和第二砂轮5.2的底端面与多个圆柱形产品3顶部所在的平面的交线与导轨1平行,且交线长度大于单个圆柱形产品3的周长,这样才可以保证圆柱形产品3的倒角是整个圆周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待磨削加工的圆柱形产品3从导轨1的进料口进入凹槽2内,产品进入凹槽2内后,由皮带6向前带动,使圆柱形产品3向前滚动。圆柱形产品3在砂轮5的端面滚动一周,圆柱形产品3两端的倒角就被两个高速旋转的砂轮2的端面磨削而成。皮带6与圆柱形产品3紧密接触,使圆柱形产品3能够滚动进给,克服砂轮5磨削阻力,实现整个圆柱形产品3的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2的宽度等于待加工的圆柱形产品3的长度,这样使圆柱形产品3在凹槽2中不会轴向窜动,提高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的加工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还包括压板4,所述压板4设置在砂轮5位置处的皮带6紧贴圆柱形产品3的一边的上方,压板4能更好的使皮带6与圆柱形产品3紧密接触,保证圆柱形产品3能够滚动进给,克服砂轮磨削阻力,实现整个产品的倒角。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砂轮5.1和第二砂轮5.2在导轨1长度方向上位置错开,即第一砂轮5.1和第二砂轮5.2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当圆柱形产品3的长度较短时,将两个砂轮的位置错开,这样两个砂轮就不会接触,此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便可以加工长度较短的圆柱形产品,如圆片形的产品。
所述压板4位置处的导轨1为耐磨材料制成的导轨1,由于圆柱形产品3的磨削倒角是在压板4位置处,即砂轮5位置处进行的,故此处的导轨1易磨损,将此处的导轨1采用耐磨材料制成,能够防止导轨1磨损,提高整个机构的寿命和稳定性。
采用这种结构的滚动进给双端面磨削倒角机构,圆柱形产品的磨削倒角加工可直接由滚动进给装置自动进行,不需要装夹、启动、送给、停止、退出、取料等过程,简化了加工步骤,并且送给和磨削可不间断的同时进行,而且圆柱形产品双端面倒角同时进行,一个过程可以完成两个端面的倒角,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整个加工过程完全自动运行,避免了由于手工加工而导致的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