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75644U -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75644U
CN201575644U CN2009202617301U CN200920261730U CN201575644U CN 201575644 U CN201575644 U CN 201575644U CN 2009202617301 U CN2009202617301 U CN 2009202617301U CN 200920261730 U CN200920261730 U CN 200920261730U CN 201575644 U CN201575644 U CN 201575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ater
hot
energ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17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本度
赵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17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75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75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756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包括冷冻水循环、加热循环、第一热媒循环以及供暖循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冻水循环来回收温泉、水疗系统室内的热量,并通过加热循环来加热保温水箱的水,还可以通过第一热媒循环和供暖循环进行供暖,有效整合了传统空调系统和热水锅炉,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电力装机容量,大大降低了能耗,并且能够提供稳定温度的热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保节能作用明显。

Description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泉、水疗系统的节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及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室内温泉、水疗成为人们娱乐的焦点。在这些环境中,不仅需要冷量,还需大量的热量。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热量来自于锅炉。
众所周知,在夏季,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运行的同时,必须通过冷凝器向外界散发出大量的冷凝热,如利用冷却塔进行冷凝。这不仅浪费能源,大量热量的释放,在热浪滚滚的夏天“火上加油”,增强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恶化了环境。与此同时,加热热水则需通过锅炉进行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而锅炉的运行,不仅破坏环境,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在温泉、水疗系统的能耗高、浪费能源的缺陷,提供一种同时制冷和热回收的、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在所述温泉、水疗系统中设有空调通风柜,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包括冷冻水循环、加热循环、第一热媒循环以及供暖循环;
所述冷冻水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冷冻水回水管、热泵的水侧蒸发器、以及冷冻水供水管;在所述冷冻水回水管或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
所述加热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加热进水管、所述热泵的水侧冷凝热回收器、以及加热回水管;在所述加热进水管或加热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
所述第一热媒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第一热媒供水管、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以及第一热媒回水管;所述第一热媒供水管或第一热媒回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
所述供暖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空调通风柜的供暖水管路、供暖出水管、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以及供暖回水管;所述供暖出水管或供暖回水管上设有第四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空调通风柜包括第一空调通风柜,所述第一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与供暖水管路为共用管路,在所述冷冻水回水管和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供暖出水管和供暖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择一开启。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空调通风柜包括第二空调通风柜,所述第二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与供暖水管路为分开的独立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热媒循环、以及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
所述第二热媒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保温水箱、第二热媒供水管、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以及第二热媒回水管;所述第二热媒供水管或第二热媒回水管设有第五水泵;
所述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温泉水疗加热管路、温泉水疗出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以及温泉水疗回水管;所述温泉水疗出水管或温泉水疗回水管上设有第六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用热端循环;所述用热端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保温水箱、用热端出水管、用热端管路以及用热端回水管;所述用热端出水管或用热端回水管上设有第七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保温水箱的外围包覆有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加热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热泵水侧冷凝热回收器;
所述加热回水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热泵水侧冷凝热回收器,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保温水箱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保温水箱的下部还连接有自来水补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污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冻水循环来回收温泉水疗系统室内的热量,并通过加热循环来加热保温水箱的水,还可以通过第一热媒循环和供暖循环进行供暖,有效整合了传统空调系统和热水锅炉,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电力装机容量,大大降低了能耗,并且能够提供稳定温度的热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保节能作用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该系统应用于温泉、水疗系统中。该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包括空调通风柜、双向热泵1、保温水箱4等。该空调通风柜设置在该温泉、水疗系统中,并且该温泉、水疗系统中还设有温泉水疗加热管路33、用热端管路38等,通过空调通风柜为温泉、水疗系统供冷或供热,通过温泉水疗加热管路33为温泉水、水疗水或桑拿水等进行加热,通过用热端管路38为卫生、淋浴等提供热水。
该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包括冷冻水循环、加热循环、第一热媒循环以及供暖循环等。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还可以包括第二热媒循环、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用热端循环等。
如图所示,该冷冻水循环包括接成回路的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冷冻水回水管23、热泵1的水侧蒸发器3、以及冷冻水供水管24。在冷冻水回水管或冷冻水供水管24上设有第一水泵12和毛发过滤器11。来自冷冻水管路的冷冻水经冷冻水回水管23,进入到热泵1的水侧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然后经冷冻水供水管24重新回到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从而不断为空调通风柜提供设定温度(如7℃~8℃)的冷冻水。当然,在冷冻水回水管23和冷冻水供水管24上还可以设有阀门,以控制水管的开闭。
该加热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4、加热进水管8、热泵1的水侧冷凝热回收器2、以及加热回水管20。在加热进水管8或加热回水管20上设有第二水泵10和毛发过滤器9。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进水管8的一端连接在保温水箱4的底部,另一端与热泵1水侧冷凝热回收器2连接;加热回水管20的一端连接到热泵1水侧冷凝热回收器2,另一端连接到保温水箱4的上部。从而,保温水箱4内的水从保温水箱4底部经加热进水管8流入热泵1水侧冷凝热回收器2,利用水侧蒸发器3吸收的热量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经加热回水管20回到保温水箱4,如此循环,直到保温水箱4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度,例如55℃~60℃。当然,可以通过在加热进水管8和加热回水管20上设置阀门,并在保温水箱4上设置温度传感器17,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控制阀门的开闭,进而控制加热循环的开闭,来控制保温水箱4的水温。
该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还通过第一热媒循环和供暖循环,在采暖季节,不断提供采暖所需热量。该第一热媒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4、第一热媒供水管25、第一换热器5的一次侧、以及第一热媒回水管26。
供暖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空调通风柜的供暖水管路、供暖出水管27、第一换热器5的二次侧、以及供暖回水管28。第一热媒供水管25或第一热媒回水管26上设有第三水泵13和毛发过滤器。供暖出水管27或供暖回水管28上设有第四水泵14和毛发过滤器。
保温水箱4的热水经第一热媒供水管25流入到第一换热器5的一次侧进行热交换,再经第一热媒回水管26回到保温水箱4。而空调通风柜的供暖水管路的水经供暖出水管27流入到第一换热器5的二次侧,与来自保温水箱4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再经供暖回水管28回到空调通风柜的供暖水管路,为空调通风柜供暖。
进一步的,在供暖出水管27和回水管上还可以阀门和温度传感器18,通过温度传感器18来控制阀门的开闭,来控制供暖。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通风柜包括第一空调通风柜6a和第二空调通风柜6b。第一空调通风柜6a的冷冻水管路与供暖水管路为共用管路,在冷冻水回水管23和冷冻水供水管24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29,供暖出水管27和供暖回水管28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30。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门29和第二控制阀门30择一开启,来实现供冷或供暖。
该第二空调通风柜6b冷冻水管路与供暖水管路为分开的独立管路。在进行供冷时,开启冷冻水循环,关闭供暖循环,进行供冷。而在进行供暖时,开启供暖循环,可以开启或关闭冷冻水循环。在关闭冷冻水循环时,就仅仅进行供暖;而在开启冷冻水循环时,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
进一步的,该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二热媒循环和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为温泉、水疗系统供热,以提供稳定的热源。该第二热媒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4、第二热媒供水管31、第二换热器7的一次侧、以及第二热媒回水管32。第二热媒供水管31或第二热媒回水管32设有第五水泵15和毛发过滤器。该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温泉水疗加热管路33、温泉水疗出水管34、第二换热器7的二次侧、以及温泉水疗回水管35。温泉水疗出水管34或温泉水疗回水管35上设有第六水泵16和毛发过滤器。
保温水箱4的热水经第二热媒供水管31到第二换热器7的一次侧,进行热交换,然后经第二热媒回水管32回到保温水箱4;而温泉水疗系统的温泉水疗加热管路33的水经温泉水疗出水管34进入第二换热器7的二次侧,利用来自保温水箱4的热水进行加热,然后经温泉水疗回水管35回到温泉水疗加热管路33。
可以理解的,在温泉水疗出水管34或回水管上还可以阀门和温度传感器19,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控制阀门的开闭,来控制温泉水的温度。
本实施例的用热端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4、用热端出水管36、用热端管路38以及用热端回水管37;在用热端出水管36或用热端回水管37上设有第七水泵39。保温水箱4的热水经过用热端出水管36为用热端管路38提供热水,使用后的热水经过用热端回水管37回到保温水箱4。
进一步的,该保温水箱4的外围包裹有保温层,上述的各水管、设备均可包裹有保温层,从而避免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的,该热泵1为双向热导热泵1。该保温水箱4为承压保温水箱4,其下部还连接有自来水补水管22,进行补水。该保温水箱4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污管21,接至污水管网。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空调通风柜只设有第一空调通风柜6a,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的第三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空调通风柜只设有第二空调通风柜6b,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冷热同时或独立使用,并有效整合传统空调与热水锅炉,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电力装机容量,节省能源达45%;本系统同时提供制冷和热水,省却了冷却塔、水泵和冷却水管路系统及锅炉、锅炉管路系统,在大幅节能的同时又节约用水,提高机组的综合COP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保节能作用显著。

Claims (10)

1.一种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在所述温泉、水疗系统中设有空调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包括冷冻水循环、加热循环、第一热媒循环以及供暖循环;
所述冷冻水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冷冻水回水管、热泵的水侧蒸发器、以及冷冻水供水管;在所述冷冻水回水管或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
所述加热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加热进水管、所述热泵的水侧冷凝热回收器、以及加热回水管;在所述加热进水管或加热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
所述第一热媒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保温水箱、第一热媒供水管、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以及第一热媒回水管;所述第一热媒供水管或第一热媒回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
所述供暖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空调通风柜的供暖水管路、供暖出水管、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以及供暖回水管;所述供暖出水管或供暖回水管上设有第四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通风柜包括第一空调通风柜,所述第一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与供暖水管路为共用管路,在所述冷冻水回水管和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供暖出水管和供暖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择一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通风柜包括第二空调通风柜,所述第二空调通风柜的冷冻水管路与供暖水管路为分开的独立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热媒循环、以及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
所述第二热媒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保温水箱、第二热媒供水管、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以及第二热媒回水管;所述第二热媒供水管或第二热媒回水管设有第五水泵;
所述温泉水疗系统加热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温泉水疗加热管路、温泉水疗出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以及温泉水疗回水管;所述温泉水疗出水管或温泉水疗回水管上设有第六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用热端循环;所述用热端循环包括连接成回路的所述保温水箱、用热端出水管、用热端管路以及用热端回水管;所述用热端出水管或用热端回水管上设有第七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外围包覆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热泵水侧冷凝热回收器;
所述加热回水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热泵水侧冷凝热回收器,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保温水箱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的下部还连接有自来水补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污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CN2009202617301U 2009-12-21 2009-12-21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5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17301U CN201575644U (zh) 2009-12-21 2009-12-21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17301U CN201575644U (zh) 2009-12-21 2009-12-21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75644U true CN201575644U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173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5644U (zh) 2009-12-21 2009-12-21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756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8584A (zh) * 2012-11-12 2013-04-10 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塞生产工艺热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10332710A (zh) * 2019-07-05 2019-10-15 大连民族大学 高尔夫球场整体专用余热回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8584A (zh) * 2012-11-12 2013-04-10 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塞生产工艺热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03028584B (zh) * 2012-11-12 2014-11-05 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塞生产工艺热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10332710A (zh) * 2019-07-05 2019-10-15 大连民族大学 高尔夫球场整体专用余热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88325U (zh) 三冷源空调机组
CN107806676A (zh) 一种太阳能溶液除湿辐射空调系统
CN103307807A (zh) 空调、热水、冷水一体机及其方法
CN201944968U (zh) 热湿独立处理辐射吊顶供冷系统
CN201803419U (zh) 集中式多联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
CN206488341U (zh) 多能源互补智能控制暖通系统
CN201575644U (zh) 温泉、水疗系统中的冷热量节能利用系统
CN104676928B (zh) 一种盘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101737915B (zh) 一种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生产饮用水的装置
CN204153892U (zh) 低能耗全功能热泵空调系统
CN202002268U (zh) 空气能余热回收器
CN108758782A (zh)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三联供热泵系统
CN205299793U (zh) 一种供暖、空调、热水集成系统
CN205332323U (zh)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的采暖装置
CN207688301U (zh) 一种太阳能溶液除湿辐射空调系统
CN204100638U (zh) 一种风冷式热泵三温冷/热水机组
CN205980430U (zh) 一种冷暖热水三联供效果体验装置
CN2828612Y (zh) 电脑自动控制活塞式冷水机组制热水节能设备
CN202188631U (zh) 空气能太阳能组合热水器
CN208365627U (zh) 空气源热泵装配式辐射对流板采暖装置
CN202709449U (zh) 基于热泵技术的多温段开水炉
CN102563972B (zh) 双路输入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热水系统
CN206626814U (zh) 双级升温开水系统
CN201322415Y (zh) 一种回收余热的热水系统
CN202470539U (zh) 双路输入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North Road No. 9116 Fu technology building A block 305-308 room on the third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in the four Longtaili technology building five floor No. 3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atec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