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377U -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7U
CN201510377U CN2009202162518U CN200920216251U CN201510377U CN 201510377 U CN201510377 U CN 201510377U CN 2009202162518 U CN2009202162518 U CN 2009202162518U CN 200920216251 U CN200920216251 U CN 200920216251U CN 201510377 U CN201510377 U CN 201510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
knit fabric
shroud
dimensional kni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162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显
王涛
田昆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162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10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10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103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力强、能够持久缓解肺动脉高压,且可应用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端孔带瓣膜的封堵器。包括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立体编织物和一端的输送固定端,关键是立体编织物轴向中间为一通孔,在立体编织物一侧面有一环状凹区并在立体编织物一侧形成一柱状体,在通孔内设有一可开启和闭合的弹性瓣膜。本实用新型独特的端孔带瓣膜设计,支撑力强、能够持久缓解肺动脉高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介入治疗中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背景技术:
人体的心肺器官按人口比例有部分人的心肺器官具有先天性的缺陷,例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就是常见的病症,过去这需要进行开腔手术进行缝合治疗。而随着介入性治疗方法的成熟与发展,通过封堵器治疗上述各种缺损,但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尤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ASD,VSD,PDA)患者,使用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会出现患者介入封堵后肺动脉压力将会进一步升高,从而加剧心功能恶化甚至导致死亡,为缓解肺动脉高压在封堵器上开有侧孔,但由于已有的侧孔设计简单,随着时间延长,侧孔容易塌陷,很快自行关闭,达不到逐步缓解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仍会出现患者的心功能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支撑力强、能够持久缓解肺动脉高压,且可应用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端孔带瓣膜的封堵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立体编织物和一端的输送固定端,关键是立体编织物轴向中间为一通孔,在立体编织物一侧面有一环状凹区并在立体编织物一侧形成一柱状体,在通孔内设有一可开启和闭合的弹性瓣膜。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具有一前盘和腰部,环状凹区设于前盘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的直径。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具有一前盘和腰部,环状凹区设于腰部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的直径。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具有前盘、后盘和前后盘之间的腰部,前后盘为近似平行的盘,环状凹区设于前盘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的直径。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具有前盘、后盘和前后盘之间的腰部,前后盘为近似平行的盘,环状凹区设于后盘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的直径。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具有前盘、后盘和前后盘之间的腰部,前盘的端缘向后盘的端缘延伸形成一夹持部,环状凹区设于前盘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的直径。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具有前盘、后盘和前后盘之间的腰部,前盘的端缘向后盘的端缘延伸形成一夹持部,环状凹区设于后盘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的直径。
所述的弹性瓣膜的后部按立体编织物的内部形状延伸。
所述的立体编织物的相对于固定端的另一端设有小固定端。
所述的记忆合金丝编织为立体编织物后,形成二股合金丝束并固定位于立体编织物轴心位置的固定端,形成二个近似椭圆形的开口;或编成立体编织物的合金丝形成三股或四股合金丝束后固定位于立体编织物轴心位置的固定端,形成三个或四个开口。
本实用新型独特的端孔带瓣膜设计,支撑力强、能够持久缓解肺动脉高压,随着病情好转直至痊愈,当肺动脉高压消失,瓣膜将自行关闭,从而达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目的,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置有瓣膜)。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的左视图(未示出瓣膜)。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3的左视图(未示出瓣膜)。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弹性瓣膜6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0的左视图(未示出瓣膜)。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6的左视图(未示出瓣膜)。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7的立体状态示意图(未示出网格线)。
图33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3的左视图(未示出瓣膜)。
图37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图3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图6,记忆合金丝为镍钛合金丝或钛合金丝,立体编织物1由多根记忆合金丝交叉编织成一网状且两端为开口的筒体,该网状筒体为柱状体5、腰部8和前盘7一体构成的组合体,体编织物1轴向形成一通孔3,在柱状体5与腰部8相联处形成有一环状凹区4,环状凹区4由柱状体5和腰部8围成,环状凹区4位于前盘7的前端面(图1所示),前盘7为呈环状的圆盘且直径大于腰部8的直径,环状凹区4使腰部8与柱状体5之间形成一轴线方向的收缩区,当腰部8受挤压时,腰部8以其与柱状体5的连接部分为支点而向下向轴线方向收缩,在环状凹区4所形成的空间区域内进行一定量的变形,而不会直接影响柱状体5,环状凹区4起到减缓变形作用,确保柱状体5保持原形状并使置于柱状体5内的弹性膜片6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柱状体5内的弹性瓣膜6为聚脂、聚四氟乙烯、聚氨脂、医用硅胶、涤纶或其它可植入医用材料制成,弹性瓣膜6由膜外套和具开口14的膜片13构成,膜外套为筒状。其外径与柱状体5内径相等(图19所示),膜片13置于膜外套内,膜片13具有单向开通功能,可选用各种类型的膜片,膜外套按立体编织物1的内部形状继续延伸覆设整个立体编织物1的内表面(图3所示),弹性瓣膜6与立体编织物1经缝合、覆膜或直接成型的方法与立体编织物1结合为一整体;编织成型的立体编织物1的各合金丝的端头自腰部8的外端边的侧边与一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输送固定端2为柱体,其一端面有内螺纹孔或柱体上有攻丝螺纹,通过螺纹可与输送器内的导丝连接或脱离(图1所示),或各合金丝的一端与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小固定端10聚拢且焊固,各合金丝的另一端则由腰部8外端边的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1~图2所示);上述的环状凹区4亦可设于腰部8的一侧,编织成型的立体编织物1的各合金丝的端头自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侧边与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5~图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器植入人体后,因受人体缺损不规则形状缺口的挤压影响使腰部8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失圆(腰部8的直径与动脉导管未闭的开口直径基本相符),将影响到柱状体5内的弹性膜片6的启闭,但立体编织物1设有的环状凹区4则使柱状体5与立体编织物1本体相连之间形成一空间区域,允许腰部8可有一定的变形失圆量,避免了柱状体5随其变形失圆,确保置于柱状体5内的弹性膜片6进行正常的启闭动作,上述的结构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病症。
请参见图7~图12,上述的立体编织物1的一端有前盘7,另一端有后盘9,前盘7的直径大于后盘9的直径,前盘7和后盘9和之间为腰部8,腰部8的直径与室间隔缺损开口基本相符,前后盘7、9的盘边缘呈相对状态,该两盘边缘有利于对缺损部位周边壁面的夹持,环状凹区4设于前盘7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图7所示),并在后盘9一侧再设有一环状凹区11(图7~图9所示),使腰部8与柱状体5之间形成有两个空间区域,该两环状凹区可使前盘7和后盘9以其与柱状体5的连接部分为支点而向环状凹区4或环状凹区11进行弯曲收缩,可确保柱状体5始终保持原形状并使置于柱状体5内的弹性膜片6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编织成型的立体编织物1的各合金丝的端头自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侧边与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7所示),或各合金丝的一端与柱状体5的一外端侧边的小固定端10聚拢且焊固,各合金丝的另一端则由柱状体5的另一外端侧边的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8~图9所示);上述的环状凹区4亦可设于后盘9一侧,编织成型的立体编织物1的各合金丝的端头自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侧边与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11~图12所示);上述的结构适用于室间隔缺损VSD的病症。
请参见图13~图19,上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前盘7、后盘9和前后盘7、9之间的腰部8,腰部8的直径与房间隔缺损开口基本相符,前盘7的边缘向腰部8方向有一弯折,形成圆盘状的盘边缘,后盘9的边缘也向腰部8方向有一弯折并形成圆盘状的盘边缘,前后盘7、9的盘边缘呈相对状态,该两盘边缘更有利于对缺损部位周边壁面的夹持,环状凹区4设于前盘7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还可在后盘9一侧再设有一环状凹区11,使腰部8与柱状体5之间形成有两个空间区域,该两环状凹区可使前盘7和后盘9以其与柱状体5的连接部分为支点而向下弯曲收缩,确保柱状体5保持原形状并使置于柱状体5内的弹性膜片6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编织成型的立体编织物1的各合金丝的端头自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侧边与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13所示),或各合金丝的一端与柱状体5的一外端侧边的小固定端10聚拢且焊固,各合金丝的另一端则由柱状体5的另一外端侧边的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14~图15所示);或上述的环状凹区4设于后盘9一侧,前盘7一侧设有一环状凹区11,各合金丝的端头自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侧边与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17~图18所示);上述的结构适用于房间隔缺损ASD的病症。
请参见图20~图38,为更便于从输送器将本实用新型植入人体并增强立体编织物1的径向支撑力,记忆合金丝编织为立体编织物1后,合金丝各端线自该端起不再进行网形编织,而以单丝状聚集在一起形成形成二股相对合金丝束12,合金丝束12向立体编织物1轴线弯折延伸并由位于轴心位置的固定端2固定,形成一近似锥状(图20所示),并且在锥面上形成了二个相对的近似椭圆形的开口15(图23所示),开口15可使气体或液体从其通过,两股合金丝束12经固定端2与立体编织物1形成一体结构,对立体编织物1构成一支承体,可增强其径向支撑力;上述的合金丝还可被均分成三股或四股合金丝束12并固定位于立体编织物1轴心位置的固定端2,形成三个或四个开口15(图中未示出);前述的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构的立体编织物1的合金丝束12由腰部8外端边的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20~图22所示),或合金丝束12由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24~图25所示);前述的适用于室间隔缺损VSD的立体编织物1的合金丝束12由由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26~图28所示),或合金丝束12由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30~图31所示);前述的适用于房间隔缺损ASD的立体编织物1的合金丝束12由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输送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33~图35所示),或合金丝束12由柱状体5的外端边的固定端2相聚拢且焊固(图37~图38所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包括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立体编织物(1)和一端的输送固定端(2),其特征在于编织物(1)轴向中间为一通孔(3),在编织物(1)一侧面有一环状凹区(4)并在编织物(1)一侧形成一柱状体(5),在通孔(3)内设有一可开启和闭合的弹性瓣膜(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一前盘(7)和腰部(8),环状凹区(4)设于前盘(7)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一前盘(7)和腰部(8),环状凹区(4)设于腰部(8)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前盘(7)、后盘(9)和前后盘(7、9)之间的腰部(8),前后盘(7、9)为近似平行的盘,环状凹区(4)设于前盘(7)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前盘(7)、后盘(9)和前后盘(7、9)之间的腰部(8),前后盘(7、9)为近似平行的盘,环状凹区(4)设于后盘(9)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前盘(7)、后盘(9)和前后盘(7、9)之间的腰部(8),前盘(7)的端缘向后盘(9)的端缘延伸形成一夹持部,环状凹区(4)设于前盘(7)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具有前盘(7)、后盘(9)和前后盘(7、9)之间的腰部(8),前盘(7)的端缘向后盘(9)的端缘延伸形成一夹持部,环状凹区(4)设于后盘(9)一侧且直径小于腰部(8)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瓣膜(6)的后部按立体编织物(1)的内部形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编织物(1)的相对于固定端(2)的另一端设有小固定端(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忆合金丝编织为立体编织物(1)后,形成二股合金丝束(12)并固定位于立体编织物(1)轴心位置的固定端(2),形成二个近似椭圆形的开口(15);或编成立体编织物(1)的合金丝形成三股或四股合金丝束(12)后固定位于立体编织物(1)轴心位置的固定端(2),形成三个或四个开口(15)。
CN2009202162518U 2009-09-18 2009-09-18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0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62518U CN201510377U (zh) 2009-09-18 2009-09-18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62518U CN201510377U (zh) 2009-09-18 2009-09-18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10377U true CN201510377U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8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1625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0377U (zh) 2009-09-18 2009-09-18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103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262A (zh) * 2014-09-01 2015-01-14 王垒 用于建立心脏异常通道的留置器
CN110226950A (zh) * 2019-06-19 2019-09-13 昆明市延安医院 一种用于缓解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封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4262A (zh) * 2014-09-01 2015-01-14 王垒 用于建立心脏异常通道的留置器
CN110226950A (zh) * 2019-06-19 2019-09-13 昆明市延安医院 一种用于缓解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封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850B (zh) 封堵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05828B (zh) 一种具有可变夹角的扁平盘面的封堵器
US11026691B2 (en) Occuluder
CN103124524B (zh) 编织医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81743U (zh) 封堵器
CN104244843A (zh) 用于封闭人体中的开口的装置和相关的方法
CN201814682U (zh) 封堵器
EP3563773B1 (en) Occluder and method for sewing an occluder
CN209474706U (zh) 分体式左心耳封堵器
CN106923885B (zh) 左心耳封堵器
CN105455922A (zh) 封堵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22534076A (ja) 伸縮自在のくびれ部を備えたオクルーダー
CN201510377U (zh) 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
CN204971418U (zh)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
CN107753068B (zh) 封堵器
CN107397561A (zh) 一种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CN101642395A (zh) 造口支架
CN109077756A (zh) 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CN103284767A (zh) 轻型心房心室缺损封堵器
CN209518884U (zh) 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CN107374691A (zh) 一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痔瘘内口闭合夹
CN103300895A (zh) 单层编织伞式心脏间隔封堵器
CN201150579Y (zh) 一种带外层舌状结构的编织血管支架
CN101450013A (zh) 一种心脏房、室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的阻塞装置
CN201147385Y (zh) 一种心脏房、室间隔缺损的阻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PUYI SHENGJ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ANG TAO

Effective date: 20111027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 KUNLI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1 HAIDIAN, BEIJING TO: 100084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27

Address after: 10008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Road No. 2 building C Room 1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uy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Institute of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uilding No. 2, east gate, No. 204, No. 76

Co-patentee before: Tian Kunl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T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