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4264U -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84264U CN201484264U CN2009202223884U CN200920222388U CN201484264U CN 201484264 U CN201484264 U CN 201484264U CN 2009202223884 U CN2009202223884 U CN 2009202223884U CN 200920222388 U CN200920222388 U CN 200920222388U CN 201484264 U CN201484264 U CN 2014842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vehicle bridge
- orbit
- bridge
- travel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包括:驾驶室、走行系统、车架、动力泵站、转向系统和平衡油缸系统,所述驾驶室分别位于所述运输车的前后两端,用于开启和控制整个运输车,使其能双向行驶,所述走行系统由两个相同的反向对称布置的走行部组成,所述车架位于所述走行系统上部,所述动力泵站位于所述运输车中部,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两个走行部的各自的前车桥、杠杆机构和转向油缸,所述平衡油缸系统位于车架和走行系统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能够双向行驶,无需调头及倒车,且转向容易,在颠簸起伏的路面上行走时,能够保持车架不扭曲,在倾斜路面上行走能够对车架实现调平,保持运输车行驶平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运输的双向运输车。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铺设施工中,通常采用汽车将无砟轨道板运至待铺轨道板的混凝土箱粱桥下,再由汽车起重机或轨道板铺装机吊至桥面上进行铺设。轨道板在桥面上的运输往往由汽车等运输设备进行,最后由轨道板铺装机将轨道板铺装定位。采用此种方法,有如下缺点:
1、在桥面上用汽车进行轨道板的运输,由于桥面上无砟轨道板底座狭窄,汽车在桥面上只能单向行驶,无法双向行驶;
2、混凝土轨道板运输要求平稳,汽车在道路不平的状况下行驶,颠簸起伏,车架极易倾斜、扭曲,使混凝土轨道板有破裂的危险,不能满足轨道板运输要求;
3、当通过铁路线路的曲线路段时,桥面无砟轨道板底座左右横向倾斜超高,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倾斜严重却不能调平支架,使整车重心外移,倾翻的可能性很大,安全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尤其适用在狭窄的无砟轨道板底座的支承层上,进行轨道板的运输,以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之处。
(二)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包括:驾驶室、走行系统、车架、动力泵站、转向系统和平衡油缸系统,所述驾驶室分别位于所述运输车的前后两端,用于开启和控制整个运输车,使其能双向行驶,所述走行系统由两个相同的反向对称布置的走行部组成,所述车架位于所述走行系统上部,所述动力泵站位于所述运输车中部,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两个走行部的各自的前车桥、杠杆机构和转向油缸,所述平衡油缸系统位于车架和走行系统之间。
其中,所述走行部包括:液压马达及减速机、输入结合齿套、传动轴、脊骨、前车桥、后车桥、各桥的左半轴及右半轴和车轮。
其中,所述前车桥和后车桥的形式为摆动半轴,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可相对整轴中心上下偏转,以保证脊骨不动,使车架不因车轮上下起伏而产生扭曲。
其中,所述车架包括:承载梁和位于其下部的安装梁,两者之间为衍架结构。
其中,所述安装梁包括:下内横梁、下纵梁、下加强板、吊梁、下内端梁和座梁,所述车架通过平衡油缸系统和座梁安装在所述走行部的脊骨上。
其中,所述动力泵站为所述运输车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吊梁和下内端梁上,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到走行系统两端部的液压马达和减速机,驱动力由所述走行系统两端部的液压马达和减速机输出,经过所述输入接合齿套、传动轴、前车桥和后车桥的左半轴和右半轴,最后传至车轮。
其中,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两个走行部各自的前车桥,杠杆机构和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分别安装在走行部的脊骨上,并与安装在前车桥的杠杆机构连接,所述前车桥分别通过转向油缸带动杠杆机构,前车桥的车轮偏转方向与另一个反方向布置的前车桥的车轮可相向偏转,使所述运输车实现曲线运行。
其中,所述平衡油缸系统包括:八个平衡油缸及其形成的由三个回路构成的液压系统,所述后面的走行部的四个平衡油缸成为一个回路,前面的走行部的左边两个平衡油缸和右边两个平衡油缸分别构成两个回路,三个回路形成三点支撑,实现了三点平衡。
其中,所述八个平衡油缸分别安装在所述走行部的前车桥和后车桥的左右半轴与所述车架的承载梁之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能在狭窄的无砟轨道底座支承层上,采用双向行驶,无需调头及倒车,方便地将轨道板从存放地快速、安全地运送到铺设地点,并快速返回存放地,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所述运输车的特点是:双向对称布置车桥,并在车的两端均设有驾驶室,采用双向行驶,运送轨道板时无需调头及倒车。
2、操纵两端转向液压助力油缸驱动前后对称布置的转向杠杆机构实现转向。转向时转向系统的两对车轮在转向油缸的驱动下作相向运动,从而可以获得平稳、小回转半径的转向性能和效果。
3、动力泵站位于整车的中部,车架的吊梁和下内端梁上,牵引力通过前后两车桥端部的液压马达传递给减速机驱动传动轴,实现整车传动。
4、采用摆动半轴车桥,以保证脊骨不动,使车架不因车轮上下起伏而产生扭曲。
5、各车桥的每个半轴壳上安装一个平衡油缸,构成由三个液压回路组成的液压平衡系统,通过缓冲平衡油缸,可对运输车承载平面高度进行控制,保持运输车承载平台在三点支撑下工作,并可实现整车调平。
6、运输车驱动控制,采用发动机与驱动泵同时控制,经过PLC计算机调节,控制相向对称的传动系统,以获得与发动机的良好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板双向运输车负载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板双向运输车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运输车的走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板双向运输车的转向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在起伏路面行走时半轴车桥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包括:驾驶室1和2、走行系统、车架4、动力泵站5、转向系统和平衡油缸系统,其中驾驶室1和2分别位于运输车的前后两端,于开启和控制整个运输车,使其能双向行驶,无需调头及倒车即可运送轨道板,走行系统由两个相同的反向对称布置的走行部8和9组成,车架4位于走行系统上部,动力泵站5位于运输车中部,转向系统包括走行部8和9的前车桥31和34、杠杆机构37和38与转向油缸35和36,平衡油缸系统位于车架4和走行系统之间。
如图1、图2所示,驾驶室1和2的控制台和操纵机构给出运输车所有的指令。前后驾驶室内布局相同,功能相同,并有液压联动和机械互锁功能,在运输车运行时,非工作驾驶室不能控制设备运作。
如图2、图3、图4所示,其中走行部8和9包括:液压马达及减速机42、输入结合齿套43、传动轴25、脊骨26和27、前车桥31和34、后车桥32和33、各桥的左半轴40及右半轴41和车轮39。
如图4、图5所示,前车桥31、34和后车桥32、33的形式为摆动半轴,左半轴40和右半轴41可相对整轴中心上下偏转,以保证脊骨26和27不动,使车架不因车轮上下起伏而产生扭曲。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车架4包括:承载梁19和位于其下部的安装梁18,两者之间为衍架结构,以保持车架4的稳定性。安装梁18包括:下内横梁22、下纵梁29、下加强板28、吊梁21、下内端梁22和座梁20,车架4通过平衡油缸系统和座梁20安装在走行部8和9的脊骨26和27上。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动力泵站5为运输车的动力装置,安装在车架4的吊梁21和下内端梁22上,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到走行系统两端部的液压马达和减速机42,驱动力由液压马达和减速机42输出,经过输入接合齿套43、传动轴25、前车桥31、34和后车桥32、33的左半轴40和右半轴41,最后传至车轮39。运输车的八个车轮39均为驱动轮,传动系中各差速器可保证前后桥四个车轮同步及在曲线上的所需速差。
如图4所示,转向系统包括:走行部8和9各自的前车桥31和34、杠杆机构37和38、转向油缸35和36,转向油缸35和36分别安装在走行部8和9的脊骨26和27上,并与安装在前车桥31和34的杠杆机构37和38连接,前车桥31和34分别通过转向油缸35和36带动杠杆机构37和38,前车桥31的车轮39偏转方向与另一个反方向布置的前车桥34的车轮39可相向偏转,使运输车实现曲线运行并且可获得平稳、小回转半径的转向效果。该系统通过BNRS全液压转向器供给相互连接转向油缸35和36的动力,操纵驾驶室1和2内的方向盘,操作力通过机械传动带动全液压转向器阀芯回转,改变进出油口的位置及流量,控制转向油缸的伸缩,从而达到运输车转向。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平衡油缸系统由八个平衡油缸10、11、12、13、14、15、16和17组成,八个平衡油缸形成三个回路构成液压系统,后面的走行部9的四个平衡油缸14、15、16和17构成一个回路,前面的走行部8的左边两个平衡油缸10和12和右边两个平衡油缸11和13分别构成两个回路,三个回路形成三点支撑,实现了三点平衡。通过控制每个平衡油缸,可以锁定和调整每个平衡油缸的行程,当运输车发生左右倾斜时,降低高点或升起低点实现运输车承载平面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中平衡油缸10、11、12、13、14、15、16和17分别安装在走行部8和9的前车桥31和34与后车桥32和33的左右半轴40和41与车架4的承载梁19之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1、2)、走行系统、车架(4)、动力泵站(5)、转向系统和平衡油缸系统,所述驾驶室(1、2)分别位于所述运输车的前后两端,用于开启和控制整个运输车,使其能双向行驶,所述走行系统由两个相同的反向对称布置的走行部(8、9)组成,所述车架(4)位于所述走行系统上部,所述动力泵站(5)位于所述运输车中部,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走行部(8、9)的前车桥(31、34)、杠杆机构(37、38)和转向油缸(35、36),所述平衡油缸系统位于车架(4)和走行系统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部(8、9)包括:液压马达及减速机(42)、输入结合齿套(43)、传动轴(25)、脊骨(26、27)、前车桥(31、34)、后车桥(32、33)、各桥的左半轴(40)及右半轴(41)和车轮(3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桥(31、34)和后车桥(32、33)的形式为摆动半轴,所述左半轴(40)和右半轴(41)可相对整轴中心上下偏转,以保证脊骨(26、27)不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4)包括:承载梁(19)和位于其下部的安装梁(18),两者之间为衍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梁(18)包括:下内横梁(22)、下纵梁(29)、下加强板(28)、吊梁(21)、下内端梁(22)和座梁(20),所述车架(4)通过平衡油缸系统和座梁(20)安装在所述走行部(8、9)的脊骨(26、27)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站(5)为所述运输车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车架(4)的吊梁(21)和下内端梁(22)上,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到走行系统两端部的液压马达和减速机(42),驱动力由所述走行系统两端部的液压马达和减速机(42)输出,经过所述输入接合齿套(43)、传动轴(25)、前车桥(31、34)和后车桥(32、33)的左半轴(40)和右半轴(41),最后传至车轮(3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缸(35、36)分别安装在走行部(8、9)的脊骨(26、27)上,并与安装在前车桥(31、34)的杠杆机构(37、38)连接,所述前车桥(31、34)分别通过转向油缸(35、36)带动杠杆机构(37、38),前车桥(31)的车轮(39)偏转方向与另一个反方向布置的前车桥(34)的车轮(39)可相向偏转,使所述运输车实现曲线运行。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油缸系统包括八个平衡油缸(10、11、12、13、14、15、16、17)及其形成的由三个回路构成的液压系统,所述后面的走行部(9)的四个平衡油缸(14、15、16、17)成为一个回路,前面的走行部(8)的左边两个平衡油缸(10、12)和右边两个平衡油缸(11、13)分别构成两个回路,三个回路形成三点支撑,实现了三点平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板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油缸(10、11、12、13、14、15、16、17)分别安装在所述走行部(8、9)的前车桥(31、34)和后车桥(32、33)的左右半轴(40、41)与所述车架(4)的承载梁(19)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223884U CN201484264U (zh) | 2009-09-03 | 2009-09-03 |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223884U CN201484264U (zh) | 2009-09-03 | 2009-09-03 |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84264U true CN201484264U (zh) | 2010-05-26 |
Family
ID=42423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2238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4264U (zh) | 2009-09-03 | 2009-09-03 |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8426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9686A (zh) * | 2012-02-20 | 2012-07-04 | 浙江大学 | 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井下装甲车 |
CN102605714A (zh) * | 2012-03-31 | 2012-07-25 | 东莞市绿通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 | 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 |
CN112982043A (zh) * | 2021-02-05 | 2021-06-18 | 中铁建大湾区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施工中的物料运输方法 |
-
2009
- 2009-09-03 CN CN2009202223884U patent/CN2014842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9686A (zh) * | 2012-02-20 | 2012-07-04 | 浙江大学 | 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井下装甲车 |
CN102605714A (zh) * | 2012-03-31 | 2012-07-25 | 东莞市绿通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 | 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 |
CN102605714B (zh) * | 2012-03-31 | 2015-04-08 | 东莞市绿通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 | 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 |
CN112982043A (zh) * | 2021-02-05 | 2021-06-18 | 中铁建大湾区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施工中的物料运输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3042B (zh) |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 |
CN204978684U (zh) | 一种两轴跨座式单轨列车动力转向架 | |
EP2892781B1 (en) | Railway traction vehicle | |
CN100453349C (zh) | 用于不同类型车道的多功能车辆 | |
CN201890282U (zh) | 一种双向驾驶运梁车 | |
CN201124790Y (zh) | 大吨位轮胎式运梁车 | |
CN201484264U (zh) | 一种轨道板双向运输车 | |
KR101164932B1 (ko) | 3면 구속구조를 갖는 모노레일 구동대차 | |
CN108860202A (zh) | 一种低地板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及车体布局 | |
CN201015968Y (zh) | 大吨位运梁车 | |
CN201573646U (zh) | 高架软轨交通系统 | |
CN201144373Y (zh) | 铁路铺轨架桥机车辆专用五轴旁承承载转向架 | |
CN107059629B (zh) | 观光线轨道桥梁起重架桥设备 | |
CN201023435Y (zh) | 双向行驶无碴轨道运输车 | |
CN2739063Y (zh) | 重型越野牵引车 | |
CN103241246A (zh) | 一种城市有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 |
CN201745475U (zh) | 山岭地区超低位过隧道的运梁车 | |
JP2012126340A (ja) | 車両、及びその走行装置 | |
CN101100842A (zh) | 磁悬浮轨道梁运梁车 | |
CN202169967U (zh) | 一种轮胎式载重运输车 | |
CN215850936U (zh) | 一种能移动架桥机的重型托运车 | |
CN201024387Y (zh) | 磁悬浮轨道梁运梁车 | |
CN216272963U (zh) | 一种全新结构的平衡agv重堆垛车本体 | |
CN203047011U (zh) | 一种多功能低窄巷道运输车辆 | |
CN211032067U (zh) | 一种公铁两用双向行驶牵引及载货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