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50849U - 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50849U CN201450849U CN2009200920465U CN200920092046U CN201450849U CN 201450849 U CN201450849 U CN 201450849U CN 2009200920465 U CN2009200920465 U CN 2009200920465U CN 200920092046 U CN200920092046 U CN 200920092046U CN 201450849 U CN201450849 U CN 201450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leaf
- sugarcane
- rotating shaft
- swu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甘蔗收割机多级交错剥叶机构,涉及一种甘蔗剥叶机构;在所述箱体(22)的一侧设有入料口(23),在箱体(22)的另一侧设有甘蔗出口(24),在箱体(22)的入料口(23)至甘蔗出口(24)通道两侧侧壁分别设有固定侧板(14),其中一侧的固定侧板(14)上分为上、下两排,每排分别设有多个叶轮总成,在上部一排叶轮总成的两端分别设为带滑槽(27)的浮动轮总成(7),所述两个浮动轮总成(7)对应下面一排两端的输入固定滚(1);另一侧的固定侧板(14)与一侧的固定侧板(14)相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替代人工对甘蔗整杆剥叶机械,并且剥叶系统结构简单,剥叶刷耐磨性较好,运行较为平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收割过程的一种剥叶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多级交错剥叶并能够正确去除蔗尾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甘蔗收获机械的剥叶工序是机械设计的一个难以突破的技术难点;公知的人工作业中甘蔗从砍伐,剥叶,去尾装车整个过程其中剥叶工序占甘蔗收割近80%的劳动强度,剥叶工序中蔗叶剥净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糖率;在我国的主要甘蔗产区,蔗农们普遍采用甘蔗整杆的方法,对甘蔗整杆剥叶大多采用人工一根一根将甘蔗叶剥去,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作业环境艰苦,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日本近年来一直研究甘蔗的剥叶技术,但是从原理结构,到产品使用的可靠性上,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一是剥叶的钢丝刷装夹结构较复杂,剥叶刷寿命较短,运行不能够稳定连续的作业,机器操作复杂,缺乏灵活性,剥叶后含杂率较高,尤其是不适合于我国的耕作方式所造成的收获后,不能准确去除含糖量较低的蔗尾。
目前国内也有相关研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名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公开号、CN101151955;申请日、2006年9月28日”通过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内容来看,该专利申请仅通过将所述甘蔗切段后通过排杂器时,利用导风筒内的抽风机将蔗叶吹走;这种方式仅是简单的清理,不能有效的、全部的清除粘附在切割段至甘蔗枝节部分的蔗叶,造成成品蔗段杂物含量过多,不能够有效的实现最大化的清理蔗叶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采用了多级交错剥叶机构设置可以有效的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压差,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剥叶刷片均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作,不会出现甘蔗被挤压损坏现象的发生,有效的防止了糖分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入料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宽窄,可实现一次同时对多根甘蔗进行剥叶工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替代人工对甘蔗整杆剥叶机械,并且剥叶系统结构简单,剥叶刷耐磨性较好,运行较为平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为一方形结构,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入料口,在箱体的另一侧设有甘蔗出口,在箱体的入料口至甘蔗出口通道两侧侧壁分别设有固定侧板,其中一侧的固定侧板上分为上、下两排,每排分别设有多个叶轮总成,在上部一排叶轮总成的两端分别设为带滑槽的浮动轮总成,其中一端为进料浮动轮总成,另一端为出料浮动轮总成,所述两个浮动轮总成对应下面一排两端的输入固定滚;所述上、下两排中部设置的叶轮总成为交错设置,也就是轴线错开;另一侧的固定侧板与一侧的固定侧板相对应设置,在每一对应设置的叶轮总成或浮动轮总成的轴孔分别由上旋转轴或下旋转轴连接,每一旋转轴分别穿在旋转滚筒内,在所述旋转滚筒外表面设有剥叶刷片;所述每一旋转轴其中一端或两端连接动力机构.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箱体的入料口一侧高度低于甘蔗出口一侧,也就是上部由甘蔗出口一侧至入料口一侧呈渐进式下坡。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多级交错剥叶机构,在固定侧板上面一排两端设置的带滑槽的浮动轮总成之间设置的叶轮总成为至少两个。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固定侧板下面一排设置的叶轮总成为至少四个,也就是固定侧板下面设置的叶轮总成与上一排设置的带滑槽的浮动轮总成和叶轮总成的叠加后与上一排数量一致。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每一旋转轴其中一端或两端连接动力机构为齿轮联动、链条联动、齿杠联动、摇臂联动或传送带联动。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入料口一端相对应的两个浮动轮总成外侧设有齿联动机构,所述齿联动机构包括四个同径的上叶轮动力齿轮、输入倒向齿轮B、输入倒向齿轮A及下叶轮动力齿轮或两个上叶轮动力齿轮与下叶轮动力齿轮同径,另两个输入倒向齿轮B和输入倒向齿轮A同径的齿传动机构;所述上叶轮动力齿轮、输入倒向齿轮B、输入倒向齿轮A和下叶轮动力齿轮按顺序通过齿连接,形成上叶轮动力齿轮与下叶轮动力齿轮逆向旋转的并与所述上旋转轴和下旋转轴构成甘蔗吃进机构,其中输入倒向齿轮B与上叶轮动力齿轮通过输入浮动摇臂形成所述上叶轮动力齿轮的浮动辊转轴在滑槽内沿着输入倒向齿轮B的轴向摆动。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甘蔗出口一端相对应的两个浮动轮总成外侧设置的齿联动机构与入料口一端为相同设置,所述输出倒向齿轮B、输出倒向齿轮A分别与输入倒向齿轮B、输入倒向齿轮A同向转动,所述输出浮动摇臂沿输出倒向齿轮B轴向摆动。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多级交错剥叶机构,所述每个叶轮总成及浮动轮总成通过轴承座固定板固定在固定侧板的内侧面上。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在所述叶轮总成或浮动轮总成的轴孔设置的上旋转轴穿在上旋转滚筒内,所述上旋转轴与上旋转滚筒紧密配合,在上旋转滚筒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上剥叶刷片;在所述叶轮总成的轴孔设置的下旋转轴穿在下旋转滚筒内,所述下旋转轴与下旋转滚筒紧密配合,在下旋转滚筒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下剥叶刷片。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上剥叶刷片、下剥叶刷片由弹性橡胶制作,在上剥叶刷片、下剥叶刷片外表覆盖一层高级聚氨酯喷涂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甘蔗通过入料口有序进入箱体,首先有一对直径相等,旋转方向相反的上、下旋转滚筒,滚筒面上设置的弹性橡胶材料制作的剥叶刷片用于区分进入的甘蔗直径大小不一样情况,当有直径较小的甘蔗进入时,由于较大的甘蔗进行支撑,所以直径小的甘蔗出现打滑进入不了机器中,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剥叶刷片均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作,不会出现甘蔗被挤压损坏现象的发生,有效的防止了糖分的损失;本发明的箱体的入料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宽窄,可实现一次同时对多根甘蔗进行剥叶工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替代人工对甘蔗整杆剥叶机械,并且剥叶系统结构简单,剥叶刷耐磨性较好,运行较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总成布局图。
图2是剥叶机构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固定滚;2、浮动辊转轴;3、叶轮总成A;4、叶轮总成B;5、叶轮总成C;6、叶轮总成D;7、浮动轮总成;8、下剥叶刷片;9、下旋转滚筒;10、下旋转轴;11、上剥叶刷片;12、上旋转轴;13、上旋转滚筒;14、固定侧板;15、输入倒向齿轮A;16输入倒向齿轮B;17、输出倒向齿轮A;18、输出倒向齿轮B;19、输入浮动摇臂;20、输出浮动摇臂;21、轴承座固定板;22、箱体;23、入料口;24、甘蔗出口;25、下叶轮动力齿轮;26、上叶轮动力齿轮;2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3、4中,一种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包括箱体22本体,所述箱体22为一方形结构,在所述箱体22的一侧设有入料口23,在箱体22的另一侧设有甘蔗出口24,在箱体22的入料口23至甘蔗出口24通道两侧侧壁分别设有固定侧板14,其中一侧的固定侧板14上分为上、下两排,每排分别设有多个叶轮总成,在上部一排叶轮总成的两端分别设为带滑槽27的浮动轮总成7,其中一端为进料浮动轮总成7,另一端为出料浮动轮总成7,所述两个浮动轮总成7对应下面一排两端的输入固定滚1;所述上、下两排中部设置的叶轮总成为交错设置,也就是轴线错开;另一侧的固定侧板14与一侧的固定侧板14相对应设置,在每一对应设置的叶轮总成或浮动轮总成7的轴孔分别由上旋转轴12或下旋转轴10连接,每一旋转轴分别穿在旋转滚筒内,在所述旋转滚筒外表面设有剥叶刷片;所述每一旋转轴其中一端或两端连接动力机构。
在图4中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箱体22的入料口23一侧高度低于甘蔗出口24一侧,也就是上部由甘蔗出口24一侧至入料口23一侧呈渐进式下坡。
在图1中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多级交错剥叶机构,在固定侧板14上面一排两端设置的带滑槽27的浮动轮总成7之间设置的叶轮总成为至少两个;固定侧板14下面一排设置的叶轮总成为至少四个,也就是固定侧板14下面设置的叶轮总成与上一排设置的带滑槽27的浮动轮总成7和叶轮总成的叠加后与上一排数量一致;所述每一旋转轴其中一端或两端连接动力机构为齿轮联动、链条联动、齿杠联动、摇臂联动或传送带联动。
在图3中,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所述入料口23一端相对应的两个浮动轮总成7外侧设有齿联动机构,所述齿联动机构包括四个同径的上叶轮动力齿轮26、输入倒向齿轮B16、输入倒向齿轮A15及下叶轮动力齿轮25或两个上叶轮动力齿轮26与下叶轮动力齿轮25同径,另两个输入倒向齿轮B16和输入倒向齿轮A15同径的齿传动机构;所述上叶轮动力齿轮26、输入倒向齿轮B16、输入倒向齿轮A15和下叶轮动力齿轮25按顺序通过齿连接,形成上叶轮动力齿轮26与下叶轮动力齿轮25逆向旋转的并与所述上旋转轴12和下旋转轴10构成甘蔗吃进机构,其中输入倒向齿轮B16与上叶轮动力齿轮26通过输入浮动摇臂19形成所述上叶轮动力齿轮26的浮动辊转轴2在滑槽27内沿着输入倒向齿轮B16的轴向摆动;所述甘蔗出口24一端相对应的两个浮动轮总成7外侧设置的齿联动机构与入料口23一端为相同设置,所述输出倒向齿轮B18、输出倒向齿轮A17分别与输入倒向齿轮B16、输入倒向齿轮A15同向转动,所述输出浮动摇臂20沿输出倒向齿轮B18轴向摆动;在图1中,所述每个叶轮总成及浮动轮总成7通过轴承座固定板21固定在固定侧板14的内侧面上.
在图2中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在所述叶轮总成或浮动轮总成7的轴孔设置的上旋转轴12穿在上旋转滚筒13内,所述上旋转轴12与上旋转滚筒13紧密配合,在上旋转滚筒13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上剥叶刷片11;在所述叶轮总成的轴孔设置的下旋转轴10穿在下旋转滚筒9内,所述下旋转轴10与下旋转滚筒9紧密配合,在下旋转滚筒9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下剥叶刷片8;所述上剥叶刷片11、下剥叶刷片8由弹性橡胶制作,在上剥叶刷片11、下剥叶刷片8外表覆盖一层高级聚氨酯喷涂材料。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过程为,甘蔗进入箱体22入料口23时,由输入固定滚1的下剥叶刷片8与上部浮动辊转轴2的上旋转滚筒13面上的上剥叶刷片11之间牵引入箱体,并由滚筒面上设置的弹性橡胶材料制作的剥叶刷片用于区分进入的甘蔗直径大小不一样情况,当有直径较小的甘蔗进入时,由于较大的甘蔗进行支撑,所以直径小的甘蔗出现打滑进入不了机器中,进入的甘蔗到达多个上部叶轮总成A3、叶轮总成B4和叶轮总成D6与下部的叶轮总成C5等相对应的叶轮总成的上剥叶刷片11及下剥叶刷片开始进行甘蔗的剥叶工序,最后用甘蔗出口24端的机构将甘蔗送出箱体,便完成了整个剥叶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旋转滚筒力的大小应相等,上下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滚筒高速旋转产生的力将甘蔗上的叶剥去,力的大小要适中,力过大造成甘蔗主干表皮损伤容易发生霉变,力过小造成剥叶不干净,含杂率太高,相应的收购厂家便会压级压价折扣蔗农的收入;本实用新型现在控制方法采用液压无级调速方法,根据甘蔗品种不同,建议进行100-150转/分钟范围调整,所述100-150转/分钟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未给出其它电路连接、动力传输等结构,因为这些结构属于常见的,本领与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所以本实用新型未加以详述,况且所述电路连接、动力传输等结构也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Claims (10)
1.一种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剥叶机构包括箱体(22)本体,所述箱体(22)为一方形结构,在所述箱体(22)的一侧设有入料口(23),在箱体(22)的另一侧设有甘蔗出口(24),在箱体(22)的入料口(23)至甘蔗出口(24)通道两侧侧壁分别设有固定侧板(14),其中一侧的固定侧板(14)上分为上、下两排,每排分别设有多个叶轮总成,在上部一排叶轮总成的两端分别设为带滑槽(27)的浮动轮总成(7),所述两个浮动轮总成(7)对应下面一排两端的输入固定滚(1);所述上、下两排中部设置的叶轮总成为交错设置;另一侧的固定侧板(14)与一侧的固定侧板(14)相对应设置,在每一对应设置的叶轮总成或浮动轮总成(7)的轴孔分别由上旋转轴(12)或下旋转轴(10)连接,每一旋转轴分别穿在旋转滚筒内,在所述旋转滚筒外表面设有剥叶刷片;所述每一旋转轴其中一端或两端连接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2)的入料口(23)一侧高度低于甘蔗出口(24)一侧,也就是上部由甘蔗出口(24)一侧至入料口(23)一侧呈渐进式下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在固定侧板(14)上面一排两端设置的带滑槽(27)的浮动轮总成(7)之间设置的叶轮总成为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固定侧板(14)下面一排设置的叶轮总成为至少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每一旋转轴其中一端或两端连接动力机构为齿轮联动、链条联动、齿杠联动、摇臂联动或传送带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入料口(23)一端相对应的两个浮动轮总成(7)外侧设有齿联动机构,所述齿联动机构包括四个同径的上叶轮动力齿轮(26)、输入倒向齿轮B(16)、输入倒向齿轮A(15)及下叶轮动力齿轮(25)或两个上叶轮动力齿轮(26)与下叶轮动力齿轮(25)同径,另两个输入倒向齿轮B(16)和输入倒向齿轮A(15)同径的齿传动机构;所述上叶轮动力齿轮(26)、输入倒向齿轮B(16)、输入倒向齿轮A(15)和下叶轮动力齿轮(25)按顺序通过齿连接,形成上叶轮动力齿轮(26)与下叶轮动力齿轮(25)逆向旋转的并与所述上旋转轴(12)和下旋转轴(10)构成甘蔗吃进机构,其中输入倒向齿轮B(16)与上叶轮动力齿轮(26)通过输入浮动摇臂(19)形成所述上叶轮动力齿轮(26)的浮动辊转轴(2)在滑槽(27)内沿着输入倒向齿轮B(16)的轴向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甘蔗出口(24)一端相对应的两个浮动轮总成(7)外侧设置的齿联动机构与入料口(23)一端为相同设置,所述输出倒向齿轮B(18)、输出倒向齿轮A(17)分别与输入倒向齿轮B(16)、输入倒向齿轮A(15)同向转动,所述输出浮动摇臂(20)沿输出倒向齿轮B(18)轴向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叶轮总成及浮动轮总成(7)通过轴承座固定板(21)固定在固定侧板(14)的内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叶轮总成或浮动轮总成(7)的轴孔设置的上旋转轴(12)穿在上旋转滚筒(13)内,所述上旋转轴(12)与上旋转滚筒(13)紧密配合,在上旋转滚筒(13)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上剥叶刷片(11);在所述叶轮总成的轴孔设置的下旋转轴(10)穿在下旋转滚筒(9)内,所述下旋转轴(10)与下旋转滚筒(9)紧密配合,在下旋转滚筒(9)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下剥叶刷片(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剥叶刷片(11)、下剥叶刷片(8)由弹性橡胶制作,在上剥叶刷片(11)、下剥叶刷片(8)外表覆盖一层高级聚氨酯喷涂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920465U CN201450849U (zh) | 2009-07-18 | 2009-07-18 | 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920465U CN201450849U (zh) | 2009-07-18 | 2009-07-18 | 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50849U true CN201450849U (zh) | 2010-05-12 |
Family
ID=42378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9204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0849U (zh) | 2009-07-18 | 2009-07-18 | 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5084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0697A (zh) * | 2013-08-06 | 2013-12-11 | 柳州市汇邦农机科技有限公司 | 甘蔗剥叶装置 |
CN103718743A (zh) * | 2014-01-09 | 2014-04-16 | 刘金生 | 一种甘蔗脱叶碎叶一体化装置 |
CN105723933A (zh) * | 2016-04-19 | 2016-07-06 | 覃裕强 | 整杆式甘蔗收割机齿状剥叶装置 |
-
2009
- 2009-07-18 CN CN2009200920465U patent/CN2014508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0697A (zh) * | 2013-08-06 | 2013-12-11 | 柳州市汇邦农机科技有限公司 | 甘蔗剥叶装置 |
CN103718743A (zh) * | 2014-01-09 | 2014-04-16 | 刘金生 | 一种甘蔗脱叶碎叶一体化装置 |
CN105723933A (zh) * | 2016-04-19 | 2016-07-06 | 覃裕强 | 整杆式甘蔗收割机齿状剥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44584U (zh) | 籽棉清理机 | |
CN103494312B (zh) | 桔类水果脱叶装置 | |
CN101157229A (zh) | 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136522B (zh) | 复合式芡实籽粒去壳装置 | |
CN101617592A (zh) | 甘蔗收割机多级交错剥叶机构 | |
CN207463280U (zh) | 一种农业食品加工用玉米粒去皮制粉装置 | |
CN201450849U (zh) | 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 | |
CN203369113U (zh) | 玉米收获机剥皮装置 | |
CN213079133U (zh) | 辣椒分选装置 | |
CN106212758A (zh) | 一种代用茶全自动生产线 | |
CN100591496C (zh) | 挤压式沙榾树联合剥皮制粉机 | |
CN204929709U (zh) | 基于多排滚子链的挤搓式玉米脱粒机 | |
CN105103807B (zh) | 基于多排滚子链的挤搓式玉米脱粒机 | |
CN202857793U (zh) | 胡椒预处理脱皮机 | |
CN102581915B (zh) | 一种棉杆剥皮疏解机 | |
CN204579806U (zh) | 一种核桃脱青皮清洗加工成套设备 | |
CN204860168U (zh) | 一种玉米剥皮机 | |
CN201239981Y (zh) | 一种沙榾树剥皮制粉装置 | |
CN2336561Y (zh) | 玉米剥皮脱粒机 | |
CN112853504B (zh) | 一种工业大麻的鲜茎皮秆分离装置 | |
CN205361446U (zh) |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谷物去皮机 | |
CN201898728U (zh) | 一种摘毛豆机 | |
CN2912790Y (zh) | 新型多辊玉米剥皮机 | |
CN211358925U (zh) | 一种农业机械用碾米机 | |
CN105815049A (zh) | 一种新型玉米剥皮棒粒分离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