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驱动轮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非驱动轮 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对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负游隙检测设备,存在轴的径向方向及 轴向方向位置,抑制轴的跳动,轴的旋转精度不高和不能保持套圈、保持滚动 体的正确位置等问题。造成非驱动轮上的汽车轮毂轴承总成在装配到制动器上 后,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变形,造成汽车轮毂轴承总成内部游隙发生变化,造成 的异音,温升过高,旋转精度低,跳动大,以及弹性变形等问题,使汽车轮毂 轴承内外沟道和滚动体均布受力不均,应力集中,缩短了汽车轮毂轴承总成使 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对汽车非驱动轮毂轴承 单元总成负游隙有效的测量检测装置,该测量检测装置对汽车非驱动轮毂轴承 单元总成的刚性,承载能力,共振造成的异音,温升过高,旋转精度,跳动, 以及弹性变形,使汽车轮毂轴承内外沟道和滚动体均布受力不均,应力集中等 提供有力的依据,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驱动轮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检测装置, 主要由钢球拨动装置、测量装置,加载装置、控制系统、输出装置、扭矩电机、 钢球拨动盘、压紧装置、外法兰盘、浮动加载装置、支撑底座、伺服增压缸,、 内法兰盘、传感器,、气浮滑块、弹簧、蜗轮蜗杆、伺服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 伺服增压缸12安装固定在机床底座上,支撑底座11安装固定在伺服增压缸12上端头,支撑底座ll设有孔,机床两侧支架上分别设有夹紧装置8,在一侧夹
紧装置8下面的支架上安装有浮动加载装置10,扭矩电机6的传动轴的下端头 与钢球拨动盘7安装固定在一起,钢球拨动盘7的拨爪与钢球接触在一起,扭 矩电机6安装固定在机床上端的横梁上,内法兰盘14、外法兰盘9和钢球装在支 撑底座11与钢球拨动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动加载装置是由轮毂轴承15、传感器16、气浮滑块17 弹簧18、轴承19、蜗杆21、伺服电机21构成,传感器16设在气浮滑块17的 前面,弹簧18的两端头分别与传感器16和蜗杆20的一端头连接固定在一起, 蜗轮蜗杆传动装置20中蜗杆的一端头装有轴承19,蜗轮蜗杆传动装置20与伺 服电机.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载,在对内法兰盘的加载过程中分为两歩, 一个是对 其进行低载荷加载,加载必须实现响应快,采用伺服液压缸1来实现,根据要 求设定下加载力以及行程距离,实现瞬间加压过程,扭矩马达提供8-12N. m 的扭矩随主轴开始拨动内圈与外法兰上的全部钢球(拨动装置和钢球需紧密配 合),开始做拨动动作,同时外法兰下端面被夹紧装置8的上端面压力固定,在 反作用力下,钢球开始与内圈滚道,外法兰滚道产生一定间隙,拨动装置通过 扭矩马达拨动钢球,并通过角度编码器开始对拨动角度进行信号处理,这个电 信号传送给控制部分经处理后输出。当再次通过伺服液压缸1进行高载荷加载 时,钢球与内圈滚道,外法兰滚道产生间隙瞬间加大,直到拨动装置7将钢球 拨动到产品要求角度为止,测量结束同时,系统的计算机软件会很快分析出产 品的有效数值,和计算机连接后自动存储数据和打印测量数据,确保测量的准 确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的机械部分采用了伺服电机无级变速,测量及电气部分采用了应变式扭矩传感器,专用信号处理芯片和微电脑测 量,电路性能稳定,测量结果直接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并能实时将摩擦力矩变 化曲线以及旋转角度的变化反映出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系统4采用人机操作界面的模式,方便操作人员对
信号,数值以及曲线图势行监控和调整,DCS主控计算机用信号线与嵌入式工业 级微机测控柜相连接,测控柜用导线分别与传感器16、浮动加载装置10相连接
(未画控制系统图);计算机对采集信号处理,自动分析计算出准确的测量数值。 本实用新型所的浮动加载装置10,浮动加载装置IO对轮毂轴承单元所承受 的载荷主要是由安装车型而决定,在进行静态测量时,为了不使轴承外法兰产 生额外的扭矩,所加载的径向载荷的浮动要控制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伺服气 压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加载的径向载荷的浮动;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摩擦 力对轴承转矩的影响,采用了气浮导轨低阻力加载方式,同时为了提高均匀性 和稳定性,采用了传动比大,工作平稳,结构紧凑的蜗轮蜗杆传动方式;直线 轴承保证了很精确的直线运动,运转灵活,同时具有很好的摩擦特性,抗震性, 平移性;采用伺服电机带动蜗杆旋转,通过压縮弹簧将载荷传递给气浮滑块实 施加载,加载时,通过调节伺服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加载速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 正确决定轴的径向方向及轴向方向位置的同时,抑制轴的跳动,提高轴 的旋转精度。
2、 提高轴承刚性:预加负荷使轴承产生的变形大大减小了轴承总成因工作 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
3、 消除轴承总成的窜动,防止轴向振动及由于共振造成的异音。
4、 抑制滚动体的旋转滑动、公转滑动及自转滑动和陀螺旋转,避免轴承温升过高。
5、 保持套圈、保持滚动体的正确位置。
6、 补偿因磨损造成的轴承内部游隙变化。
7、 使轮毂轴承内外沟道和滚动体均布受力,避免应力集中,延长轴承寿命。 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测量准确,实用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快速的对非
驱动轮毂轴承单元总成的负游隙进行准确测量,解决了负游隙检测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浮动加载装置放大后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l.钢球拨动装置,2.机械测景装置,3.加载装置,4.控制系统,5. 输出装置,6.扭矩电机主6, 7.钢球拨动盘7, 8.夹紧装置,9.外法兰盘,10. 浮动加载装置,ll.支撑底座,12.伺服增压缸,13.滚花螺栓,14.内法兰盘, 15.轮毂轴承,16.传感器,17.气浮滑块,18.弹簧,19.轴承,20.蜗轮蜗杆,21. 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案
在图2、图3的实施例中,伺服增压缸12安装固定在机床底座上,支撑底 座11安装固定在伺服增压缸12上端头,支撑底座ll设有孔,机床两侧支架上 分别设有夹紧装置8,在一侧夹紧装置8下面的支架上安装有浮动加载装置10, 扭矩电机6的传动轴的下端头与钢球拨动盘7安装固定在一起,钢球拨动盘7 的拨爪与钢球接触在一起,扭矩电机6安装固定在机床上端的横梁上,内法兰盘 14、外法兰盘9和钢球装在支撑底座11与钢球拨动盘之间。传感器16设在气浮滑块17的前面,弹簧18的两端头分别与传感器16和蜗杆20的一端头连接 固定在一起,蜗轮蜗杆传动装置20中蜗杆的一端头装有轴承19,蜗轮蜗杆传动 装置20与伺服电机.安装在一起。DCS主控计算机用信号线与嵌入式工业级微机 测控柜相连接,测控柜用导线分别与传感器16、浮动加载装置10相连接(未画 控制系统图);计算机对采集信号处理,自动分析计算出准确的测量数值。 测量或检测操作歩骤:
1,首先是将轮毂轴承单元放在带有螺栓孔的底座上,轮毂轴承单元的内
法兰盘14放在支撑底座11上,将螺栓13插入轮毂轴承单元的内法兰盘14支 撑底座11的螺栓孔里;
2,启动电源,伺服增压缸12与支撑底座11带动轮毂轴承单元整体向上运 动,直到轮毂轴承单元外法兰盘9上端面与压紧装置8的下端面接触,-
3. 启动径向浮动加载装置IO,径向浮动加载装置IO夹住轮毂轴承单元的
外法兰盘进行静态测量;
4. 再次启动伺服增压缸12,通过设置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加载载荷和行程
位移,瞬间产生设定的载荷对轮毂轴承单元的内法兰盘实施加载,此时轮毂轴 承单元的外法兰盘9被压紧装置压紧;
5. 启动扭矩电机6,钢球拨动装置7在气压缸作用下,使钢球拨动装置7 进入轮毂轴承单元的内与外法^.盘的滚道中,卡住滚道中的所有钢球;
并拨动钢球同时,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将采集相关数据输送给计计算 机,计算机对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6. 再次对伺服增压缸12进行启动增压,在增压的过程中轮毂轴承单元的 外法兰9被压紧装置8压紧,随着伺服增压缸12不断进行增压,钢球拨动装置 7处于一直拨动钢球的状态,直到拨动钢球达到设定角度停止,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又开始采集相关数据,计算机对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7.测量结束后,依次停止浮动加载装置,伺服增压缸12,扭矩电机6,测 量结束后,测量数据及时通过计算机经处理后,计算机对相关数据显示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