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2209Y - 一种端子插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插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32209Y
CN201332209Y CNU2008201784660U CN200820178466U CN201332209Y CN 201332209 Y CN201332209 Y CN 201332209Y CN U2008201784660 U CNU2008201784660 U CN U2008201784660U CN 200820178466 U CN200820178466 U CN 200820178466U CN 201332209 Y CN201332209 Y CN 2013322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utting
insertion machine
slide rail
terminal inse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784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室谦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ASHANDE PRECISION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ASHANDE PRECISION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ASHANDE PRECISION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ASHANDE PRECISION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784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322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322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322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插入机,主要包括由固定HSG塑料件模具、端子切断插入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输送滑轨组成,控制部分与固定HSG塑料件模具部分、端子切断插入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输送滑轨相联,所述的端子切断插入部分主要设有凸轮组、端子定位切断部、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所述凸轮组的前方设有端子入口,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分为PLC触摸屏控制。所述的凸轮组设于一箱体内,于凸轮组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凸轮组相联接,所述凸轮组设有四个凸轮,所述的凸轮组上设有感应器,所述的输送滑轨上活动设有模具固定座,所述的端子入口下方设有两个棘轮,所述两个棘轮的中间设有端子定位切断部,所述的端子定位切断部设有切刀。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定位精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插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的端子插入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端子插入机。
背景技术
端子插入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着显著的作用,其具有使模具更换简易、快速的特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端子插入机其体积大,功能少,且精度不高,使用中具有很大的极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端子输送、端子插入模具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它具有体积小、定位精确、插入速度快,使用安全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端子插入机,主要包括由固定HSG塑料件模具、端子切断插入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输送滑轨组成,控制部分与固定HSG塑料件模具部分、端子切断插入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输送滑轨相联,所述的端子切断插入部分主要设有凸轮组、端子定位切断部、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所述凸轮组的前方设有端子入口,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分为PLC触摸屏控制。
所述的凸轮组设于一箱体内,于凸轮组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凸轮组相联接,所述凸轮组设有四个凸轮。
所述的凸轮组上设有感应器。
所述的输送滑轨上活动设有模具固定座。
所述的端子入口下方设有两个棘轮,所述两个棘轮的中间设有端子定位切断部。
所述的端子定位切断部设有切刀。
所述的棘轮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棘轮与伺服电机相联接。
所述的输送滑轨一侧设有伺服电机,输送滑轨与伺服电机相联接。
端子切断插入部分还设有一端子输入的卷轴架。
所述的卷轴架包括有卷收纸部分、感应器、感应器感应板,所述的感应器感应板设置在卷轴架的支架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机体积小,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定位精确,触摸屏操作,简单明了;使用凸轮轴传动,结构简单,体积明显缩小,采用两个风扇散热,确保电气件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平面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的一俯视图;
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和机器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入口与箱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滑轨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轴架示意图。
主要图号说明:
1  端子切断插入部        13  端子入口              8   传动组件
   分                    10  箱体        45        5   卷轴架
3  控制部分              114 凸轮轴                51  卷收纸部分
4  输送滑轨     35       113 凸轮                  53  感应器感应板
31 PLC触摸屏             111 固定环                54  支架
32 散热器                112 轴承                  122 联接器
33 控制系统              6   推杆        50        1211切断刀
21、22、23 伺服电        101 皮带轮                61  弹簧
机              40       7   感应器                102 连杆
41 模具固定座            131 固定轴承              14  废料盒
11 凸轮组                132 固定销                103 端杆
12 端子定位切断部        9   棘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端子插入机,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由固定HSG塑料件(端子插入部品)模具A、端子切断插入部分1、电气控制部分3及输送滑轨4组成,控制部分3与固定HSG塑料件模具A、端子切断插入部分1、电气控制部分3及输送滑轨4相联,控制部分3为PLC触摸屏31,PLC触摸屏31上设有起动按键和停止键,在放置此机器的工作台上有两个手动操作盒与机器相联接,手动操作盒上各有一个按钮210和按钮211,双手同时按下,用于控制机器的启动。目的为双手起动,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所述的控制部分3背面还设有两个散热器32,其内部设有控制系统33。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分设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1与输送滑轨4相联,配合图5所示,输送滑轨4上活动设有模具固定座41用于固定模具A(此处用于装插入端子的HSG塑料件)的固定,通过伺服电机21驱动可任意移动到端子插入位置,来进行端子的插入,可以有效的保证输送滑轨4上的模具A移动速度和移动精度;当伺服电机22在得到PLC传来的停止或者起动的的工作信号后,可以控制对两个棘齿轮91和92的精准控制,从而对端子的导向和输送实现准确定位。伺服电机23设于凸轮组11的下方,与凸轮组11相联,通过伺服电机的传动轴231带动同步齿形带24传动皮带轮101,从而带动凸轮组11转动,配合图2a图2b及图3所示。当伺服电机23得到PLC传来的停止或者启动的工作信号后(输入到PLC的信号是由凸轮右侧的感应器7所给出),从而可以控制传动组件8准确的进行动作。
所述的端子切断插入部分1(图2,图3所示)主要设有用于驱动的凸轮组11、端子定位切断部12、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125,凸轮组11设于一箱体10内,共设有四个凸轮113,确保提供足够的驱动动力以实现不同的插入要求,凸轮组11的凸轮轴114通过固定环111及轴承112固定在箱体10上,凸轮轴114的一侧连有一连杆102和皮带轮101,该连杆102的前方设有一端杆103与端子定位切断部12相联,配合图2b所示,通过凸轮组11的转动和皮带轮101的带动,并推动凸轮组11下方的推杆传动组件8的向前运动,从而推动两把切刀121和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125切断后的端子向前插入模具。于凸轮组11上的另一侧设有感应器7,可对凸轮转动的位置进行精密的控制。
凸轮组11的前方于箱体10上设有端子入口13,配合图5所示,端子入口13为两个向外的倒钩形,以便端子可顺畅的进入机器,端子入口13通过固定轴承(固定螺丝)131和固定销132将其固定在箱体10的臂上。端子入口13的下方设有棘齿轮组9,一个为导向棘齿轮91,另一个为输送棘齿轮92,棘齿轮组9与伺服电机22相联,通过伺服电机22控制棘齿轮9组的转动,从而可以准确的进行端子的输送。该棘齿轮9组为端子提供输送和导向的作用,棘齿轮9组的中间位置设有端子定位切断部12,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125。端子定位切断部12上设有联接器122,该联接器122设有端子定位针123(有上下两根定位针)与端子上的端子定位孔124相配合,每卷端子上有一列冲压的小孔为端子定位孔124,此列小孔为大小等距一样的孔,从而利用此列小孔,在端子插入的时候,此两根定位针123也同时插入到端子的端子定位孔124中,从而使端子在切断时,保证其稳定和准确性,在切断完毕后,此两根定位针也同时向后退回,然后使供给的端子可向前输送,如图2-3所示。
再配合图2-3所示,所述端子定位切断部12设有两把切刀121和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125,端子在端子切断处126位置切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列端子由每一根端子和连接端子的连翘部分组成,当在插入动作完成后,一列端子的连翘部分由棘齿轮组9继续向下输送,在到达端子定位切断部12的底部后,由此处的切刀121将端子的连翘部分切断,切断后端子的连翘部分掉入端子插入机底的废料盒14中。)而对此机器的最关键的端子插入动作的具体的顺序为:首先由切刀121和固定模具125首先抓住端子(由凸轮组11实现的动作),第二个动作为在抓住端子后,带动端子一起向右移动,当切刀121和切刀台相交错的时候即端子插入处127,于图3中端子切断处126处,切断端子B;第三个动作是由切刀121和固定模具125带着切断后的端子向右移动至插入处;第四个动作为切刀121和固定模具125及切断后的端子一齐向前做插入动作,从而使切断后的端子插入到HSG(塑料件)中,此插入动作为予插入,第五个动作为本插入,在做完予插入后,在此状态下,切刀121和固定模具125会分别向外打开0.02-0.03毫米,然后,从端子定位孔127处伸出一插入模具,从而将已经予插入到HSG塑料件中的端子再做本插入,端子插入到HSG塑料件中的深度是由本插入的插入模具的插入深度来决定的。(所标A处为固定HSG塑料件的模具)在此动作结束后,机器会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从而进行端子插入HSG塑料件的动作,所插入端子的数量是由HSG塑料件要求插入的数量所决定的,根据所HSG塑料件要求的插入数量在PLC程序里设定出端子插入数值,机器会按照此插入数值来进行端子的插入。一根端子插入HSG塑料件所用插入时间约为0.25-0.5秒(根据不同端子的形状).从而实现机器的快速插入动作。在要求插入端子的数量插入完毕后,机器会停止插入动作,同时,安装HSG塑料件的固定模具A,会由伺服电机21带动,输送滑轨4移动向一边,此时将端子插入完毕后的塑料件取下,然后安装新的HSG塑料件,双手起动按钮210、211,进行下一个塑料件HSG的端子插入动作。
本实用新型端子插入控制部分1还设有一端子输入的卷轴架5,如图6所示,卷轴架5包括有卷收纸部分51、感应器感应板53,所述的感应器感应板53设置在卷轴架5的支架54上,卷收纸部分51固定设于固定卷轴支板BO上,固定卷轴支板BO上亦安装在支架54上,卷轴架5的作用是在电机的驱动下,将卷轴架5上的端子输送给插入机器,通过端子接触感应器来触发信号输送给PLC,然后驱动电机转动来实现端子的供给。在进行端子供给的同时,卷轴架5会将间隔端子的隔离纸自动的卷收在卷轴的外侧,且当端子脱离感应器感应板53时,会通过感应器52告知PLC,由PLC告知马达停止转动,以此反复来实现端子的自动供给。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由固定HSG塑料件模具、端子切断插入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输送滑轨组成,控制部分与固定HSG塑料件模具部分、端子切断插入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输送滑轨相联,所述的端子切断插入部分主要设有凸轮组、端子定位切断部、抓住固定端子的固定模具,所述凸轮组的前方设有端子入口,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分为PLC触摸屏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组设于一箱体内,于凸轮组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凸轮组相联接,所述凸轮组设有四个凸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组上设有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滑轨上活动设有模具固定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入口下方设有两个棘轮,所述两个棘轮的中间设有端子定位切断部。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定位切断部设有切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棘轮与伺服电机相联接。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滑轨一侧设有伺服电机,输送滑轨与伺服电机相联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端子切断插入部分还设有一端子输入的卷轴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端子插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轴架包括有卷收纸部分、感应器、感应器感应板,所述的感应器感应板设置在卷轴架的支架上。
CNU2008201784660U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端子插入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322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84660U CN201332209Y (zh)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端子插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84660U CN201332209Y (zh)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端子插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32209Y true CN201332209Y (zh) 2009-10-21

Family

ID=4122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7846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32209Y (zh)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端子插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3220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4967A (zh) * 2014-03-20 2014-05-14 苏州源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自动排插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4967A (zh) * 2014-03-20 2014-05-14 苏州源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自动排插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3012B (zh) C形绝缘纸自动插纸装置
CN207825072U (zh) 一种可调式木板切割加工装置
CN203259067U (zh) 一种烟花组盆机
CN102773882A (zh) 工艺立方泡沫块切割机
CN205657974U (zh) 一种元件穿管机
CN219718061U (zh) 一种绝缘纸自动成型插纸机
CN203185389U (zh) 一种吸光片裁切机
CN204681221U (zh) C形绝缘纸自动插纸装置
CN105375711A (zh) 一种嵌扩一体机
CN201332209Y (zh) 一种端子插入机
CN206841837U (zh) 吸塑包装生产线
CN103112026A (zh) 一种吸光片裁切机
CN107097399A (zh) 一种载带全自动成型机
CN205248998U (zh) 一种无刷电机磁钢圈新型卷绕设备
CN116742909B (zh) 一种定子铁芯加工用自动插纸装置
CN201749889U (zh) 电池隔膜自动加工组装设备
CN115319857A (zh) 一种定子铁芯加工用绝缘纸切纸成型装置
CN203562912U (zh) 定子入签机
CN216989619U (zh) 一种摆杆送料机器
CN216860562U (zh) 一种新型用于食品托盘吸塑机的脱模输送装置
CN203459599U (zh) 打圈焊接机的起点自动切断装置
CN104671641A (zh) 全自动节能水晶饰品热成型机
CN203722042U (zh) 一种耳机插针下料机
CN202174607U (zh) 高效带胚切割机
CN114393641A (zh) 一种用于超长薄膜类产品的圆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Qingdao Dashande Precision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4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Zheny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