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23321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23321Y CN201323321Y CNU2008203028723U CN200820302872U CN201323321Y CN 201323321 Y CN201323321 Y CN 201323321Y CN U2008203028723 U CNU2008203028723 U CN U2008203028723U CN 200820302872 U CN200820302872 U CN 200820302872U CN 201323321 Y CN201323321 Y CN 20132332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circuit board
- insulating body
- lower base
- upper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母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舌板及包围在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舌板为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金属垫片,所述绝缘本体上安装有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一端焊接于电路板上,另一端焊接于母电路板上。如此设置,所述电连接器组装方便,用金属垫片代替部分导电端子,产品高频性能好且强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08年6月18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1075490Y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以及由遮蔽壳体包覆而成的插接口。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该主体部一体延伸入插接口内的平板状舌板,所述舌板设有上、下表面以及自上、下表面凹陷的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如此,所述电连接器需分别成型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再将导电端子安插至相应的端子收容槽内,如此设置,安装较麻烦,不利于电连接器的高速化组装。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于母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舌板,所述舌板为内部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座体及下座体,所述舌板包括夹持于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的后端部及突出绝缘本体且用以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若干用以和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金属垫片,舌板设有与金属垫片电性连通的若干焊接片,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接于焊接片上的第一焊接部及用以焊接于母电路板上的第二焊接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使用了电路板作为舌板,通过在电路板上安装金属垫片来替代部分导电端子。组装时,仅需将导电端子焊接于电路板上,从而避免了在绝缘本体上开设端子收容槽,再将导电端子安插至对应的端子收容槽内,进而可以节约成本且高频性能好、强度高,同时电连接器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在母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舌板2、包围在舌板2外围的金属壳体3、若干导电端子4及用以安装若干导电端子4的定位块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舌板2为内部电路板2。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上座体11及与上座体11相配合的下座体12。所述下座体12设有主体部121及自主体部121向前延伸的阶梯部122,其中形成的阶梯面124为竖直面。所述阶梯面124上设有一个槽口1241,当绝缘本体1装入金属壳体3时,所述槽口1241与金属壳体3的底壁33上的延伸凸部333(容后详述)相扣合。所述主体部121设有上表面1211及后表面1212,所述下座体12包括自上表面1211两端向上垂直延伸的两个圆柱形定位凸柱1213、自后表面1212凹陷的凹陷部123及向下贯穿凹陷部123的若干固持孔1231。所述定位凸柱1213用以定位电路板2,所述固持孔1231用以固持导电端子4的第二焊接部42。所述上座体11包括顶面111、自顶面111向下凹陷形成的容置腔112及位于容置腔112两侧并与容置腔112相连通的定位凹部113。所述顶面111向上设有一个凸部1111,所述凸部1111与金属壳体3的凹口311相卡持,所述容置腔112向前贯穿前端面114,所述定位凹部113向两侧贯穿侧端面115。所述容置腔112与两侧的定位凹部113相连接的拐角处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以与下座12的两个定位凸柱1213配合的圆柱形定位孔116,如此设置,所述上座体11可稳定固持于下座体12上。
所述电路板2包括收容于容置腔112内的后端部21、自后端部21向两侧延伸的用以收容于定位凹部113内的耳部211以及自后端部2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22。所述后端部21夹持于上、下座体11、12之间,所述耳部211定位于定位凹部113内。如此,可使电路板2能够较稳定的固持于上、下座体11、12之间。所述电路板2设有过渡连接耳部211的圆弧2111,所述圆弧2111与定位凸柱1213相抵压,如此,可将电路板2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防止电路板2从绝缘本体1内脱离。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弧2111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所述对接部22设有上表面221、下表面222、前端面223及设于上、下表面221、222上且靠近前端面223处的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金属垫片23,所述金属垫片23为平板状,所述金属垫片23用以和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接触。所述后端部21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焊接片24,所述焊接片24通过导电路径(未图示)与金属垫片23一一对应导通。所述焊接片24用以焊接导电端子4的第一焊接部41,所述焊接片24为三排设置,可方便导电端子4的排配与焊接且使电连接器100结构紧凑、组装方便。
所述金属壳体3包括一顶壁31、自该顶壁31两端向下延伸的两侧壁32及由该两侧壁32弯折对接所形成的底壁33,由上述顶壁31、两侧壁32及底壁33形成该金属壳体3的容置空间30。所述容置空间30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路板2的对接部22收容于容置空间30内。所述顶壁31后缘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凹口311,所述凹口311与绝缘本体1的上座体11上的凸部1111相扣合;所述底壁33向后延伸有一凸部333,所述凸部333用以与绝缘本体1上的槽口1241相扣合。
所述导电端子4包括第一焊接部41、自第一焊接部41一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固定部(未标号)及自固定部向下延伸的第二焊接部42,所述第一焊接部41焊接于电路板2的焊接片24上,所述第二焊接部42焊接于母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包覆成型于导电端子4的固定部上以形成端子模组实现成排定位导电端子4,所述定位块5将端子模组固持于下座体12上,所述第二焊接部42贯穿固持孔1231。如此设置,可便于导电端子4的焊接并利于焊接过程中导电端子4的准确定位。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组装时,首先将端子模组安装到绝缘本体1的下座体12上,使定位块5收容于凹陷部123内,使导电端子4的第二焊接部42依次收容于固持孔1231中,再将电路板2卡接到下座体12上,其中,所述耳部211卡持于定位凸柱1213上,所述圆弧2111与定位凸柱1213相抵压,如此,可防止电路板2在对接连接器插、拔时跟着对接连接器运动,从而使位置发生偏移,定位不准确。再将上座体11安装到下座体12上,其中,所述两个定位凸柱1213与定位孔116相配合,所述耳部211定位于定位凹部113内。然后将组装好的绝缘本体1安装到金属壳体3内,使对接部22收容于容置空间30内,其中,凸部333与槽口1241相扣合,凸部1111与凹口311相扣合,从而将绝缘本体1与金属壳体3组装成一体,形成组装后的电连接器100。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电路板2作为舌板,用电路板2上安装的若干金属垫片23来代替部分导电端子,这样节约了成本且产品高频性能较好、强度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组装比较方便。另外,通过将导电端子4以组装的方式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导电端子4的第二焊接部42可根据电路板2的设计需求设置为一排、三排等其它方式,以便于更换,提高整个电连接器100的兼容性。
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实施方式中,相互配合的定位凸柱1213设置于下座体12上,定位孔116设置于上座体1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者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定位凸柱1213可以设置于上座体11上,定位孔116可以设置于下座体12上。以上固持方式的改变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于母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为内部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座体及下座体,所述舌板包括夹持于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的后端部及突出绝缘本体且用以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若干用以和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金属垫片,舌板设有与金属垫片电性连通的若干焊接片,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接于焊接片上的第一焊接部及用以焊接于母电路板上的第二焊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有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金属垫片为平板状且分别设于上、下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容置对接连接器的容置空间,所述对接部位于容置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片设置于后端部上且位于后端部的下表面上,所述焊接片排列为三排且与金属垫片一一对应导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与下座体设有相互固持的定位凸柱与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自后端部向两侧突伸的耳部,所述上座体或下座体设有用以定位耳部且与耳部相抵压的定位凸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或下座体设有容置后端部的容置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设于上座体上,所述上座体设有位于容置腔两侧并与容置腔相连通的定位凹部,所述耳部定位于定位凹部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设有后表面及自后表面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第一、第二焊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包覆于固定部上的用以成排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收容于凹陷部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上设有上下贯穿凹陷部的若干固持孔,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部贯穿固持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3028723U CN201323321Y (zh) | 2008-11-21 | 2008-11-21 | 电连接器 |
US12/619,693 US20100124829A1 (en) | 2008-11-17 | 2009-11-17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there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3028723U CN201323321Y (zh) | 2008-11-21 | 2008-11-21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23321Y true CN201323321Y (zh) | 2009-10-07 |
Family
ID=41160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30287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23321Y (zh) | 2008-11-17 | 2008-11-21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23321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0910B (zh) * | 2008-11-17 | 2012-01-1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3022782A (zh) * | 2011-09-20 | 2013-04-03 | 泰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连接器的舌板结构及其制法 |
CN107528162A (zh) * | 2014-05-06 | 2017-12-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
2008
- 2008-11-21 CN CNU2008203028723U patent/CN20132332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0910B (zh) * | 2008-11-17 | 2012-01-1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3022782A (zh) * | 2011-09-20 | 2013-04-03 | 泰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连接器的舌板结构及其制法 |
CN107528162A (zh) * | 2014-05-06 | 2017-12-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5215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52259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026278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687897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412456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30777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771210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2332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41505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740910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136524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1638993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3579826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901978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740926B (zh) | 电连接器 | |
CN2678172Y (zh) | 电连接器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3225388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348154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870353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30104Y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15222562U (zh) | 印刷电路板和电子产品 | |
CN201038386Y (zh) | Sim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159893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0042360U (zh) | 一种沉板式type-c连接器 | |
CN214100031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