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20825Y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25Y
CN201320825Y CNU2008202351106U CN200820235110U CN201320825Y CN 201320825 Y CN201320825 Y CN 201320825Y CN U2008202351106 U CNU2008202351106 U CN U2008202351106U CN 200820235110 U CN200820235110 U CN 200820235110U CN 201320825 Y CN201320825 Y CN 20132082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block
counterdie
pull ba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351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长君
占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351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2082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2082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2082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底板、设置在下底板上端的下模、设置在下底板与下模之间的支架、与下模对应设置的上模、以及设置在下底板与下模之间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顶针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下模中,所述顶针板位于支架中,其中,所述模具还包括传递装置,在脱模过程中,所述顶针板通过所述传递装置随上模的移动而同步移动,且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停止移动。与现有的注塑模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传递装置,使模具在开模的预定距离内,上模带动顶针板一起向上运动,开模、顶出过程同时进行,满足对注塑模具的高要求。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轿车的外观质量要求。众所周知,保险杠是汽车的外衣,产品外观要求很严格,国内的汽车保险杠大都是分型线露在外面的,即使喷了漆之后也能看到分模线,这样影响了整个车型的外观美感。为了提高保险杠模具的外观质量,保险杠采用内藏分型线的结构,此种类型的保险杠注塑过程对模具要求比较高,需要模具在开模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开模、顶出运动同时进行,以满足注塑要求,但现有的一些模具还没有开模、顶出运动同时进行的功能,使注塑分型线内藏的保险杠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注塑模具不能达到开模、顶出运动同时进行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用性好的注塑模具,使在注塑过程预定距离内,开模、顶出过程同时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底板、设置在下底板上端的下模、设置在下底板与下模之间的支架、与下模对应设置的上模、以及设置在下底板与下模之间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顶针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下模中,所述顶针板位于支架中,其中,所述模具还包括传递装置,所述传递装置包括挡块、拉杆、限位块;所述挡块设置于上模中,所述拉杆一端与顶针板连接,一端与挡块卡合配合,所述限位块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挡块、拉杆滑动配合;在脱模过程中,所述顶针板通过所述传递装置随上模的移动而同步移动,且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停止移动。
与现有的注塑模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传递装置,使模具在开模的预定距离内,上模带动顶针板一起向上运动,开模、顶出过程同时进行,满足对注塑模具的高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合模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开模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局部视图;
图5是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拉杆与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限位块与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下底板2、设置在下底板2上端的下模10、设置在下底板2与下模10之间的支架(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与下模10对应设置的上模6、以及设置在下底板2与下模10之间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3、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顶针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下模10中,所述顶针板3位于支架中,其中,所述模具还包括传递装置,在脱模过程中,所述顶针板3通过所述传递装置随上模6的移动而同步移动,且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停止移动。
上述的预定距离是在脱模时根据不同产品顶出需要而设置的工艺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距离是指从上模6脱离下模10开始,到挡块7的直角部75与拉杆9第一通槽90第一边92的卡合相脱离的阶段中,挡块7向上移动的距离L1,如图3所示。
上述的支架在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设置在顶针板3的外侧,其主要对顶针板3起导向作用;如图1、2所示,上述的顶杆包括推杆5和斜推杆4,所述推杆5、斜推杆4的一端分别与顶针板3相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方51、第二推方41相连接,在产品顶出时,所述顶针板3带动推杆5、斜推杆4向上运动,推杆5、斜推杆4的推力分别传递给各自连接的第一推方51、第二推方41,使注塑产品慢慢顶出。推杆5、斜推杆4的设置,使在注塑型面比较大的产品时,产品脱模容易实现,以免产生型面拉伤的现象,保证了注塑产品的外观质量及结构质量。
所述顶针板3位于支架中,当顶出机构装配在注塑模具中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整个顶出机构,以使顶针板3与下模10之间相距一定的距离,并且用于在推动顶针板3顶出产品时对顶针板3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因此,所述支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相应的结构形状,只要保证支架的内围形状和尺寸与顶针板3的外围形状和尺寸相配合即可,以在顶针板3运动时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模具还包括注塑机顶棍1,所述顶棍1穿设于下底板2,其给顶针板3提供主要的外动力,传递装置给顶针板3提供的动力只是在脱模过程中的一段距离的动力。
如图3、4、5所示,所述传递装置包括挡块7、拉杆9、限位块8;所述挡块7设置于上模6中,所述拉杆9一端与顶针板3连接,一端与挡块7卡合配合,所述限位块8与所述挡块7、拉杆9滑动配合。在挡块7中设有一弹簧79,挡块7通过弹簧79与上模6固定连接,挡块7可以相对上模6左右运动。在装配时,所述拉杆9下端部与顶针板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端部悬空。限位块8的下端部与下模10的上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拉杆9悬空的一端与限位块8的第二通槽83可滑动运动。
如图6、8所示,所述挡块7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第一表面74、第二表面76、第三表面78、第四表面77;所述第一表面74、第二表面76、第三表面78、第四表面77依次形成直角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74与第二表面76之间的棱线两端设有第一斜面72,而在棱线的中间段设置成直角部75,所述第一斜面72与所述限位块8相滑动配合,所述直角部75与所述拉杆9相卡合配合;在所述第二表面76与第三表面78之间设有第二斜面73;在所述第四表面77的端面上设有盲孔71,所述盲孔71用于装设弹簧79。在脱模的开始过程中,第一斜面72与限位块8的第六斜面81接触滑动,接触滑动过程中,限位块8间接地推动挡块7往远离限位块8的方向移动,从而逐步使拉杆9与挡块7相分离,挡块7的直角部72与拉杆9第一通槽90的第一边92相卡合,在卡合的方式下,挡块7带动拉杆9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顶针板3往上运动。在合模的后半段过程中,挡块7的第二斜面73与限位块8的第五斜面82接触滑动,接触滑动过程中,限位块8间接地推动挡块7往靠近模具的方向移动。
如图1-4所示,挡块7包括设置在本体中的弹簧79,所述弹簧79设置在所述盲孔71中,所述弹簧79的一端与盲孔71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模6相连接。
所述拉杆9与挡块7相卡合配合的一端设有第一通槽90,所述第一通槽90的第一边92在模具同时开模、顶出的过程中与所述直角部75相卡合;在所述拉杆9与挡块7相卡合配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配合挡块7的第三斜面93,在合模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斜面93与挡块7的第二斜面73接触滑动。所述第一通槽90主要用于引导挡块7的上下运动。
如图5、7所示,所述限位块8包括侧板86、底板87;所述侧板86与所述底板87形成有第二通槽83,所述第二通槽83与所述拉杆9滑动配合。在所述侧板86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面89,所述第一面89与下模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89向上延伸形成有第四斜面85。在所述侧板86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二平面88,所述第二平面88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五斜面82,所述第二平面88向下延伸形成有第六斜面81;在所述第六斜面81与所述第四斜面85之间形成有过渡面84。所述第五斜面82、第二平面88、第六斜面81、过渡面84、第四斜面85与所述挡块7滑动配合,与上下模相对设置,主要用于引导挡块7的左右运动。
作为本实用型新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模具设有至少一个传递装置,所述传递装置优选设置在上模6、下模10的左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传递装置,使在注塑过程中,开模、顶出过程同时进行,满足对注塑模具的高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如下:
1)、外动力(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推动上模6脱离下模10,挡块7随上模6一起运动;
2)、挡块7随上模6一起运动的同时,挡块7带动拉杆9向上运动;
3)、挡块7的第一斜面72与限位块8的第六斜面81相接触,挡块7开始朝远离限位块8的方向移动;
4)、当挡块7的第一斜面72与限位块8的第六斜面81接触结束时,所述挡块7与拉杆9脱离,拉杆9、顶针板3停止顶出运动;
5)、上模6继续在外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到开模结束;
6)、当开模结束,顶针板3在顶棍1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顶杆对产品进行顶出运动;
7)、产品顶出结束,顶针板3开始复位;
8)、上模6带动挡块7向下运动,挡块7的第二斜面73与限位块8的第五斜面82接触滑动,挡块7开始朝远离限位块8的方向移动;
9)、在挡块7的第二斜面73与限位块8的第五斜面82接触滑动的过程中,挡块7的第二斜面73与拉杆9的第三斜面93也进行接触滑动;
10)、挡块7移动进入拉杆9的第一通槽90中,挡块7与拉杆9卡合,合模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底板(2)、设置在下底板(2)上端的下模(10)、设置在下底板(2)与下模(10)之间的支架、与下模(10)对应设置的上模(6)、以及设置在下底板(2)与下模(10)之间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3)、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顶针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下模(10)中,所述顶针板(3)位于支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传递装置,所述传递装置包括挡块(7)、拉杆(9)、限位块(8);所述挡块(7)设置于上模(6)中,所述拉杆(9)一端与顶针板(3)连接,一端与挡块(7)卡合配合,所述限位块(8)与下模(1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8)与所述挡块(7)、拉杆(9)滑动配合;在脱模过程中,所述顶针板(3)通过所述传递装置随上模(6)的移动而同步移动,且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停止移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7)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第一表面(74)、第二表面(76)、第三表面(78)、第四表面(77);所述第一表面(74)、第二表面(76)、第三表面(78)、第四表面(77)依次形成直角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74)与第二表面(76)之间的棱线两端设有第一斜面(72),而在棱线的中间段设置成直角部(75),所述第一斜面(72)与所述限位块(8)相配合,所述直角部(75)与所述拉杆(9)相配合;在所述第二表面(76)与第三表面(78)之间设有第二斜面(73);在所述第四表面(77)的端面上设有盲孔(7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7)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中的弹簧(79),所述弹簧(79)设置在所述盲孔(71)中,所述弹簧(79)的一端与盲孔(71)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模(6)相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9)与挡块(7)相卡合配合的一端设有第一通槽(90),所述第一通槽(90)的第一边(92)在模具同时开模、顶出的过程中与所述直角部(75)相卡合;在所述拉杆(9)与挡块(7)相卡合配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配合挡块(7)的第三斜面(93)。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包括侧板(86)、底板(87);所述侧板(86)与所述底板(87)形成有第二通槽(83),所述第二通槽(83)与所述拉杆(9)滑动配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86)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面(89),所述第一面(89)与下模(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89)向上延伸形成有第四斜面(85)。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86)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二平面(88),所述第二平面(88)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五斜面(82),所述第二平面(88)向下延伸形成有第六斜面(81);在所述第六斜面(81)与所述第四斜面(85)之间形成有过渡面(84)。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斜面(82)、第二平面(88)、第六斜面(81)、过渡面(84)、第四斜面(85)与所述挡块(7)滑动配合。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是指从上模(6)脱离下模(10)开始,到挡块(7)的直角部(75)与拉杆(9)第一通槽(90)第一边(92)的卡合相脱离的阶段中,挡块(7)向上移动的距离。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设有至少一个传递装置,所述传递装置设置在上模(6)、下模(10)的左右侧。
CNU2008202351106U 2008-12-12 2008-12-12 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082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351106U CN201320825Y (zh) 2008-12-12 2008-12-12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351106U CN201320825Y (zh) 2008-12-12 2008-12-12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20825Y true CN201320825Y (zh) 2009-10-07

Family

ID=41158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351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0825Y (zh) 2008-12-12 2008-12-12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20825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2186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保险杠脱模斜顶组件
CN103552180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开模保险系统
CN103770291A (zh) * 2014-02-26 2014-05-07 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两次顶出注塑模具机构
CN104416833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及脱模机构
CN104526968A (zh) * 2014-12-17 2015-04-22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强制脱模装置
CN106182649A (zh) * 2016-09-22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模制件的模具
CN106393614A (zh) * 2016-10-26 2017-02-15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开模防卡死模具
CN107042615A (zh) * 2017-04-26 2017-08-15 泸州市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孔壁上有环形槽的小径塑胶件用斜顶滑块模具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6833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及脱模机构
CN103552186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保险杠脱模斜顶组件
CN103552180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开模保险系统
CN103552180B (zh) * 2013-11-05 2015-11-18 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开模保险系统
CN103770291A (zh) * 2014-02-26 2014-05-07 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两次顶出注塑模具机构
CN104526968A (zh) * 2014-12-17 2015-04-22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强制脱模装置
CN106182649A (zh) * 2016-09-22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模制件的模具
CN106182649B (zh) * 2016-09-22 2017-1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模制件的模具
CN106393614A (zh) * 2016-10-26 2017-02-15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开模防卡死模具
CN106393614B (zh) * 2016-10-26 2018-12-07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开模防卡死模具
CN107042615A (zh) * 2017-04-26 2017-08-15 泸州市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孔壁上有环形槽的小径塑胶件用斜顶滑块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0825Y (zh) 注塑模具
CN201366773Y (zh) 内分型保险杠塑料模具
CN2873467Y (zh) 模具中的滑块加假顶针辅助顶出结构
CN201579907U (zh) 模具的两次脱模装置
CN106945239B (zh) 电动车脚踏板注塑模具
CN201824533U (zh) 汽车保险杠模具内分型脱模机构
CN105034285A (zh) 一种边顶出边抽芯的镶嵌类立式注塑模具结构
CN109228194A (zh) 具有异型倒扣斜顶机构的汽车保险杆模具
CN203994507U (zh) 一种大斜抽成型车灯模具
CN105500639A (zh) 一种可实现多方向抽芯的机构和抽芯方法
CN201371561Y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112223658A (zh) 汽车副仪表本体模具滑块联动脱模机构
CN207509637U (zh) 一种解锁按钮固定座模具
CN201784103U (zh) 汽车前大灯底座模具斜导柱二次抽芯机构
CN103909630B (zh) 司筒顶出机构
CN104772874A (zh) 一种注塑模具气缸浮动顶出油缸侧边顶出组合机构
CN102825739A (zh) 顶出距离可连续变化的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205009531U (zh) 汽车塑件模具型腔倒扣油缸顶出脱模机构
CN204367321U (zh) 继电器防尘罩模具
CN202781728U (zh) 顶出距离可连续变化的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205130297U (zh) 一种滑块差动式脱模机构
CN114043665B (zh) 一种双层产品生产用双色注塑模具
CN105034291A (zh) 一种滑块差动式脱模机构
CN202753352U (zh) 一种灯具模具的抽芯机构
CN115071072A (zh) 一种具有曲线轨道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