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5091Y - 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05091Y CN201305091Y CNU2008201777008U CN200820177700U CN201305091Y CN 201305091 Y CN201305091 Y CN 201305091Y CN U2008201777008 U CNU2008201777008 U CN U2008201777008U CN 200820177700 U CN200820177700 U CN 200820177700U CN 201305091 Y CN201305091 Y CN 20130509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crank
- chain
- connecting rod
- fol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它包括前轮、飞轮、后轮、前叉、车把、车架、刹车系统、连杆、曲柄、曲柄链轮、连杆、车把定位结构、扇形齿板、万向轴、双向轴、折叠装置、变速轮组、弹性过死点助力装置、备用后双轮。曲柄链轮与变速轮安设在踏板车架下部,支撑曲柄链轮的两轴套分别固定在车架的两侧下方,曲柄链轮通过连杆与万向轴连接,万向轴设在把立上,在万向轴上部和上部的把立上分别高有伸缩套筒,万向轴下部设有可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下端通过前叉管与前叉连接。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驱动效率,驾驭时上肢也得到了活动,这样就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并可变换轮式,增加了活动乐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属于娱乐,健身,代步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的滑板车多是单一两轮或三轮式,其都是以一脚不断的踏地来驱动滑板车运动,这样很是易疲劳,且蹬地时身体大幅度的动作使滑板车很难较长时间平衡运行。再者这样也很难及时刹车。以上滑板车缺乏安全性及平衡性,二轮式滑板车驾驭技巧要求高不易掌握但其轻便,三轮式滑板车驾驭技巧要求低,易掌握但其笨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以解决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其在原有技术上增加一车把驱动系统和单双后轮变换装置。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它包括前轮、飞轮、后轮、前叉、车把、车架、刹车系统、连杆、曲柄、曲柄链轮、连杆、车把定位结构、扇形齿板、万向轴、双向轴、折叠装置、变速轮组、备用后双轮。曲柄链轮与变速轮安设在踏板车架下部,支撑曲柄链轮的两轴套分别固定在车架的两侧下方,曲柄链轮通过连杆与万向轴连接,万向轴设在把立上,在万向轴上部和上部的把立上分别高有伸缩套筒,万向轴下部设有可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下端通过前叉管与前叉连接。
进一步地,变速轮组安设在踏板下车架下方,其轴两端由两轴承套架固定在车架下方,一轮与曲柄轮通过链条连接,另一轮与后飞轮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车把定位结构包括两扇形齿盘,控位爪通过定位柱安设在双向轴的上部活动位置。
进一步一,在曲柄链轮和连杆驱动的下死点处设有一弹性过死点助力装置。
进一步地,踏板上设有连杆运动条形孔,及备用车座架安装螺栓孔。
进一步地,备用后两轮可由其两轴套固定替换前式安装在车后架上。
本实用新型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通过把的纵向运动就可以驱动行驶,大大提高了驱动效率,在加速或上坡时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驾驭时上肢也得到了活动,这样就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并可变换轮式,增加了活动乐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示意图。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踏板俯视图。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备用后双轮结构图。
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死点助力装置结构图。
其中:1 前轮,2 前叉管,3 连杆,4 折叠装置,5 双向轴,6 扇形齿盘,7把定位结构,8 控位爪,9 万向轴,10 把立,11 套筒,12 前叉,13 曲柄链轮,14 曲柄链轮链条 15 车架,16 脚踏板,17 变速齿轮二,18 变速齿轮一,19 后刹车装置,20 后飞轮链条,21 后轮,22 飞轮,23,可拆卸备用车座架,24 车座架固定螺孔,25 连杆运动条形孔,26 备用后双轮左轮,27 备用后双轮轴,28 备用后双轮右轮,29 过死点助力装置架,30 弹性过死点助力装置,31 曲柄轴,32 后双轮轴轴承固定套.33 车把,34 后双轮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它包括前轮1、前叉管2、连杆3、折叠装置4、扇形齿盘6、把定位结构7、控位爪8、万向轴9、把立10、套筒11、前叉12、曲柄链轮13、车架15、脚踏板16、曲柄链轮链条14、飞轮链条20、变速轮齿盘二17、变速轮齿盘一18、后刹车系统19、飞轮链条20、飞轮22、车把33、后双轮飞轮。Y型车把33安装在把立10顶部,万向轴8设在车把33下的把立10上,由于万向轴9的多向性在左右一定角度扭动把立10,并不影响连杆3的纵向驱动功能,靠在万向轴9下部和上部的把立10上分别设有伸缩套筒11,可以长短调节车把33的纵向活动行程,下部伸缩套筒11的下方把立10上焊设一双向轴5,在双向轴5与前叉管2之间的把立10上设有折叠装置4,以方便前叉管2内预紧装置的调整,并使车把可折叠,折叠装置4下端通过前叉管2与前叉12连接,且万向轴9通过连杆3与曲柄链轮13连接,曲柄链轮13设在车架下部,支撑曲柄链轮13的两轴套分别固定在车架15的两侧下,以保持连杆3在车架15的纵向中心线上运动,曲柄链轮13通过链条14与变速轮一18连接,变速轮二17通过飞轮链条20与后飞轮22连接,变速轮二17与变速轮一18是同轴固定连接,这样扳动车把时,把立10就能通过双向轴5做纵向往复运动,也就能通过万向轴8带动连杆3做往复运动,连杆3再通过曲柄带动曲柄链轮13做圆周运动,依次又带动变速轮飞轮运动,这就达到了车把动力驱动滑板车行走的目的。
车把定位结构包括扇形齿盘6、控位爪8,扇形齿盘6固定在折叠装置4上,且在双向轴5左右两侧,控位爪8通过定位柱安设在双向轴5的上部活动位,这样人们不想使用车把驱动时,就可以通过车把定位结构控位爪卡住扇形齿盘6控制双向轴5转动来实现,并且在刹车时也能随时控制车把定位活动,以防止惯性使人跌倒。连杆3可设为伸缩结构,这样可根据使用者臂长的不同,调节连杆3和把立10上的套筒11以达到更有效的驱动效果。
如图3所示,踏板上设有连杆运行的条形孔,还有备用车座架23的安装孔24.如安上车座23,也可坐着驾驭滑板车。
如图4,想变换成三轮式滑板车时,将后轮车轴及车轮拆下换装上备用双后轮结构即可。
如图5所示,在曲柄链轮13和连杆3运动时的下死点处装有一可调弹性助力装置30,当拉动把立9到将到下死点位置时,曲柄头部位滑压在弹性过死点助力装置30上时受其向上反弹作用力即可使连杆3轻松的运动过死点,使连杆曲柄链轮顺利做周期循环运动。
Claims (6)
1、一种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它包括前轮(1)、后轮(21)、.前叉(12)、车把(33)、车架(15)、刹车系统(19)、曲柄链轮(13)、连杆(3)、弹性过死点助力装置(30)、车把定位结构(7)、万向轴(9)、双向轴(5)、折叠装置(4)、变速轮一(18)、变速轮二(17)、备用后双轮(32),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33)安装在把立(10)顶部,万向轴(9)设在车把(33)下的把立(10)上,靠在万向轴(9)下部和上部的把立(10)上分别设有伸缩套筒(11),万向轴(9)下部设有可折叠装置(4),折叠装置(4)下端通过前叉管(2)与前叉(12)连接,曲柄链轮(13)安设在踏板车架(15)下方,支撑曲柄链轮(13)的两轴套分别固定在车架(15)的两侧下方,曲柄链轮(13)通过连杆(3)与万向轴(9)连接,曲柄链轮(13)通过链条(14)与变速轮一(18)连接,变速轮二(17)通过链条(20)与后飞轮(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定位结构(7)包括两扇形齿盘(6)固定在折叠装置(4)上且在双向轴(5)左右两侧,控位爪(8)通过定位柱安设在双向轴(5)的上部活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链轮(13)和连杆(3)运动的下死点处设有一弹性过死点助力装置(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6)上设有连杆运动条形孔(25)及备用车座架安装螺栓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后两轮(32)可由其两轴套固定替换前式安装在车架上的后单轮以变换成三轮式滑板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可为伸缩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777008U CN201305091Y (zh) | 2008-11-25 | 2008-11-25 | 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777008U CN201305091Y (zh) | 2008-11-25 | 2008-11-25 | 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05091Y true CN201305091Y (zh) | 2009-09-09 |
Family
ID=4109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777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5091Y (zh) | 2008-11-25 | 2008-11-25 | 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05091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1627A (zh) * | 2013-06-28 | 2013-09-18 | 王磊 | 机械式速滑器 |
-
2008
- 2008-11-25 CN CNU2008201777008U patent/CN20130509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1627A (zh) * | 2013-06-28 | 2013-09-18 | 王磊 | 机械式速滑器 |
CN103301627B (zh) * | 2013-06-28 | 2015-06-24 | 王磊 | 机械式速滑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7978A (zh) | 由椭圆传动系统推进的自行车 | |
CN202029947U (zh) | 链条拉动式手脚双驱动户外三轮健身车 | |
CN202896803U (zh) | 双踏三轮滑板车 | |
CN201305091Y (zh) | 把动力可变轮滑板车 | |
CN109353441A (zh) | 一种直立踏步式自行车 | |
CN102358387A (zh) | 拉、蹬和后坐力自行车 | |
CN2790534Y (zh) | 自行车用可行走的训练器 | |
CN101125572A (zh) | 陆上赛艇健身车 | |
CN202080410U (zh) | 双力自行车 | |
CN203780683U (zh) | 一种踏板式滑板车 | |
CN203652049U (zh) | 一种健身自行车 | |
CN1323893C (zh) | 跑步自行车 | |
CN204979105U (zh) | 健身自行车 | |
CN2754991Y (zh) | 自行式滑板车 | |
CN201309541Y (zh) | 双力自行车 | |
CN103303422A (zh) | 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 | |
CN201300933Y (zh) | 多功能三轮车 | |
CN2910769Y (zh) | 跷板驱动式滑板车 | |
CN211844777U (zh) | 一种站坐两用太空踏步自行车 | |
CN209441538U (zh) | 一种助力自行车 | |
CN203473177U (zh) | 健身三轮车 | |
CN2269202Y (zh) | 一种多功能健身轮椅 | |
CN202201116U (zh) | 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 | |
CN104743040B (zh) | 一种手脚并用驱动的人力车 | |
CN201082344Y (zh) | 陆地赛艇训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 Y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