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4620Y -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 Google Patents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4620Y
CN201264620Y CNU2008200940341U CN200820094034U CN201264620Y CN 201264620 Y CN201264620 Y CN 201264620Y CN U2008200940341 U CNU2008200940341 U CN U2008200940341U CN 200820094034 U CN200820094034 U CN 200820094034U CN 201264620 Y CN201264620 Y CN 2012646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stationary clamp
transfer dolly
self
adjusting pl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40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才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940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46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46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46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分装移载小车,用于汽车车门转运及车门零部件装配,包括机架和用于夹持车门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持开口相对设置的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所述可调夹钳与固定夹钳之间的距离与车门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且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可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又可避免运输中造成车门表面的喷漆损坏及车门钣金压坏。

Description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装配用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车辆装配中,大多数车型需要将左右前侧车门拆下以完成管梁及仪表台板的安装,然后再将车门安装到对应的车身上。而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乘员舱内其他零部件的装配,车门往往在车辆最后下线时才合装于车身上。为此,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家采用了空中悬链吊挂的办法,即车身从涂装车间出来以后将车门从车身上拆下,左右侧车门各使用1条空中悬链,运输至分装线,使用夹具固定,然后进行车门零部件的装配,最后再与车身合装。其使用的夹具多是自动化设备,大部分厂家采用的是平衡吊加电子吸盘,吸盘附在车门门板外侧,通过电子控制吸盘吸放,是一种类似机械手性质的高自动化设备。但是这种生产线建设时花费时间周期较长,设备造价、使用时能耗以及后期维护费用也十分昂贵。还有一部分厂家采用普通小车运输的方法,直接将车门堆放在小车上,再运输至分装线,手工完成车门零部件装配及车门的合装,这样会将车门表面的喷漆损坏,也可能使车门钣金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门分装移载小车,此小车生产工艺简单且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可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又可避免运输中造成车门表面的喷漆损坏及车门钣金压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包括机架和用于夹持车门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持开口相对设置的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所述可调夹钳与固定夹钳之间的距离与车门的长度相同。
所述固定夹钳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夹钳在竖直方向并排设置;且所述固定夹钳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可在车门的厚度方向上夹持车门。
所述上横梁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对称的另一组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通过水平横梁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车门分装移载小车与车门接触的部位均设置有橡胶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普通小车的基础上加入了包括固定夹钳与可调夹钳的夹紧机构,与现有的采用空中悬链吊挂的方法相比,不仅生产工艺简单,且相对制造精度要求降低,从而带来了成本的降低,同时采用了固定夹钳与可调夹钳的配合竖直方向上夹紧车门,因此在运输到分装线上时不需要使用其它的夹具来固定车门即可进行车门零部件的装配,并且可避免普通小车直接将车门堆放在小车上所造成的车门表面的喷漆损坏及车门钣金压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固定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固定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拖曳机构的挂钩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拖曳机构的插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可调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在机架上,且在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11。
所述机架包括底架1、设置于底架1两侧的支撑杆、以及连接两侧支撑杆的上横梁10,为了支撑车门,底架1上还设置有底座4。支撑杆可有多种形式,如竖状或倒V字型。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为靠近固定夹钳一端的竖状的第一支撑杆5以及靠近可调夹钳的倒V字型的第二支撑杆6。所述机架还设置有水平横梁,其包括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8及第三横梁9。
机架各部分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优选地采用焊接。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持开口相对设置的可调夹钳14和固定夹钳,所述可调夹钳14和固定夹钳分别靠近两侧支撑杆固定在该机架上,且所述可调夹钳14和固定夹钳位于所述上横梁10的同一侧。所述的固定夹钳包括第一固定夹钳12、第二固定夹钳13,第一固定夹钳12、第二固定夹钳13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8上。第一固定夹钳12、第二固定夹钳13与机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固定夹钳上还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可在车门的厚度方向上夹持车门。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固定夹钳12设置有第一卡槽12a,在第二固定夹钳13设置有第二卡槽13a,第一卡槽12a、第二卡槽13a均为“L”型钢板。并且在第一卡槽12a内侧设置有第一橡胶体12b,在第二卡槽13a内侧设置有第二橡胶体13b,它们与第一固定夹钳12、第二固定夹钳13之间可采用胶水固定。所述可调夹钳14为快速夹钳,它通过第三横梁9固定在机架上。上述的快速夹钳由空间三连杆结构14a、夹钳压板14b构成。其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说明。可调夹钳14与机架之间可采用螺栓(图中未标示)连接,便于拆卸更换。
所述可调夹钳14和车门的夹持部位与固定夹钳和车门的夹持部位之间的距离与车门的长度相同。固定夹钳通过卡槽来夹持车门,它与车门的夹持部位为车门靠近车外门把手安装部位的那端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夹钳13与第一固定夹钳12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且第二固定夹钳13位于第一固定夹钳12的上方,它们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做适当调整,且第二固定夹钳13与第一固定夹钳12与车门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第二橡胶体13b和第一橡胶体12b。可调夹钳14通过夹钳压板14b来夹持车门,它与车门的夹持部位为车门另一端的外表面,且可调夹钳14与车门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第二橡胶垫板2。
为了使左右两侧车门都能装配,本实用新型在上横梁10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对称的、结构相同的另一组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
为了避免车门与机架之间接触造成车门表面的喷漆损坏及车门钣金压坏,在车门分装移载小车与车门相接触的的部位均设置有橡胶垫板,如设置在机架底座上的第一橡胶垫板19、设置在可调夹钳位置的第二橡胶垫板2、设置在第二固定夹钳和第一固定夹钳上的第二橡胶体13b和第一橡胶体12b。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拖曳机构3,所述的拖曳机构3包括挂钩部3a和插销部3b,所述的拖曳机构3的挂钩部3a和插销部3b分别设置在底架1的靠近两侧支撑杆的端部。所述的挂钩部3a包括拖曳挂钩15和挂钩卡座16,所述的插销部3b包括挂钩插销17和插销底座18。可以使用拖曳挂钩15与挂钩插销17配合,将多个小车串连起来,用电瓶车或其他动力带动运输车门,同时完成多辆车的车门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时,首先打开可调夹钳14,使其处于全开位置,然后将拆下的车门内侧朝外放置在底座4上,并将车门向第一固定夹钳12和第二固定夹钳13方向推到底,使得车门靠近车外门把手安装部位的那端卡入第一固定夹钳12和第二固定夹钳13的第一橡胶体12b和第二橡胶体13b内,然后通过可调夹钳14的夹钳压板14b来夹持车门另一端,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关上可调夹钳14,使其处于自锁止状态。这样就完成了一侧车门的固定。同样方法可固定另一侧车门。
此后便可装配车门零部件或移动车门。例如可装配车门玻璃或玻璃升降器等零部件,亦可以拖动分装小车到其它指定位置。车门零部件安装完成,即可松开车门,手动将车门合装上车身。
松开车门的方法与固定车门相反,这里不再赘述。
还可以使用拖曳挂钩15与挂钩插销17配合,将多个小车串连起来,用电瓶车或其他动力带动,同时完成多辆车的车门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包括机架和用于夹持车门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持开口相对设置的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所述可调夹钳和车门的夹持部位与固定夹钳和车门的夹持部位之间的距离与车门的长度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架(1)、设置于底架(1)两侧的支撑杆、以及连接两侧支撑杆的上横梁(10),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分别靠近两侧支撑杆固定在该机架上,且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位于所述上横梁(10)的同一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钳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夹钳在竖直方向并排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梁(10)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对称的另一组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设置有可支撑车门的底座(4)。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钳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可在车门的厚度方向上夹持车门。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夹钳为快速夹钳。
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夹钳和固定夹钳通过水平横梁固定在机架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分装移载小车还设置有拖曳机构(3),所述的拖曳机构包括挂钩部(3a)和插销部(3b),所述的挂钩部(3a)和插销部(3b)分别设置在底架(1)的靠近两侧支撑杆的端部。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分装移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分装移载小车与车门接触的部位均设置有橡胶垫板。
CNU2008200940341U 2008-05-20 2008-05-20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46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40341U CN201264620Y (zh) 2008-05-20 2008-05-20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40341U CN201264620Y (zh) 2008-05-20 2008-05-20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4620Y true CN201264620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0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403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4620Y (zh) 2008-05-20 2008-05-20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462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823A (zh) * 2013-11-27 2014-03-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工位器具及具有其的车门分装流水线
CN104097673A (zh) * 2014-07-22 2014-10-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分装小车
CN105922219A (zh) * 2016-06-29 2016-09-0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823A (zh) * 2013-11-27 2014-03-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工位器具及具有其的车门分装流水线
CN103625823B (zh) * 2013-11-27 2016-01-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工位器具及具有其的车门分装流水线
CN104097673A (zh) * 2014-07-22 2014-10-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分装小车
CN105922219A (zh) * 2016-06-29 2016-09-0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4620Y (zh)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CN205652760U (zh) 一种自动化车身输送线
CN203171585U (zh) 手推式工作站
CN103101759B (zh) 可调节柔性侧围夹具
CN210150620U (zh) 一种液压提升夹爪
CN203996337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总成的存储转运小车
CN102320445B (zh)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CN203337354U (zh) 汽车驾驶室振动试验过渡连接装置
CN213949072U (zh) 一种车身吊具存放架
CN103482460B (zh) 一种铁路车辆转向架与车体整体吊装的吊架
CN202245162U (zh) 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CN101862932B (zh) 用于组装电动葫芦卷筒支架的焊接工装
CN210212389U (zh) 风挡约束装置
CN209999106U (zh) 一种小鹅颈骨架车车架组对工装
CN212245864U (zh) 一种液压集装箱装配专用吊具
CN114162192A (zh) 一种用于航空零部件维修的模块化装配车及其组装装置
CN203006467U (zh) 可调节柔性侧围夹具
CN217775478U (zh) 热模锻自动化用乘用车曲轴单工步搬运平动双臂夹具
CN220623256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承载装置
CN201882646U (zh) 车体运输平台
CN216190591U (zh) 折臂吊的安装装置和施工平车组
CN201530366U (zh) 车体架高用过渡装置
CN200967433Y (zh) 一种壁板保型运输车
CN220947986U (zh) 一种铁路货车底架吊托组成
CN221162507U (zh) 一种自动驾驶运输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BYD Auto Co., Ltd.

Assignor: Biyadi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144002051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rolley for assembling and transferring vehicle do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11221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hange date: 20150427

Contract record no.: 2011440020513

Assignee after: BYD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Assignee before: Shenzhen BYD Auto Co., Ltd.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