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6527Y - 一种反射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6527Y
CN201196527Y CNU200820034657XU CN200820034657U CN201196527Y CN 201196527 Y CN201196527 Y CN 201196527Y CN U200820034657X U CNU200820034657X U CN U200820034657XU CN 200820034657 U CN200820034657 U CN 200820034657U CN 201196527 Y CN201196527 Y CN 2011965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cooling
water pipe
water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346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如宝
姬高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346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65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65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65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炉,其热交换系统中的冷却水管的至少一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多个一个位于排风管道的一个连续段内部的集中散热部。所述的热交换系统还包含热水回用系统,该热水回用系统中的热水入口与水冷系统中的热水出口相连通,且预热水管的至少一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至少一个位于送风管道的一个连续段内部的集中加热部。大型的集中散热部使得气液间的热交换效率非常高。热水回用系统利用从冷却水管中排出的高温水给被引入炉腔中的冷空气进行预热,该循环使用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节能效率高达50%。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高温烟气采用水冷的金属冶炼反射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裂化油或天然气作为反射炉的加热源。加热时需朝炉内鼓入空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冷却后送入集尘设备进行处理并排出。冶炼炉的加热温度一般均在1000摄氏度以上,高温烟气的温度通常超过800摄氏度。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水与高温烟气逆流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方法能将烟气的温度降至400-500摄氏度,但经冷却后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携带大量热能排出,并且由于温度过高而无法直接进行布袋除尘等某些后续处理。且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热水也难以被回收重新利用在生产线上,而只能作为生活热水使用或直接排放,造成能源上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热水回用系统的高效、节能的反射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射炉,包含具备炉门和出料口的炉体、与所述炉体相连通的燃料输送系统、将所述炉体与外界相连通的排风系统、热交换系统,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包含与所述炉体相连通的喷嘴、将空气送入所述喷嘴的送风管道、将燃料送入所述喷嘴的燃料输送管道,所述的排风系统包含将所述炉体与外界相连通的排风管道,所述热交换系统包含由具备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的冷却水管构成的水冷系统,该冷却水管的绝大部分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的内部,所述排风管道内烟气的整体流向与所述水冷系统内冷却水的整体流向相逆。所述的冷却水管的至少一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集中散热部,该集中散热部位于所述排风管道的一个连续段内部,所述的水冷系统包含相互串联的至少2个所述的集中散热部;所述的热交换系统还包含由具备热水入口和冷水出口的预热水管构成的热水回用系统,该热水回用系统中的所述热水入口与所述水冷系统中的所述热水出口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具备冷空气入口和预热气体出口,所述预热水管的绝大部分设置在所述送风管道内部,所述送风管道内空气的整体流向与所述热水回用系统内热水的整体流向相逆,所述预热水管的至少一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集中加热部,该集中加热部位于所述送风管道的一个连续段内部,所述热水回用系统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的集中加热部。
所述的一种反射炉包含相互串联的4个所述的集中散热部。所述的热水回用装置包含2个相互串联的所述集中加热部。在所述预热水管的管壁上沿径向突出设置有肋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反射炉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设置了多个大型的集中散热部,故气液间的热交换效率非常高。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冶炼炉中的水冷系统,可一次性将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烟气冷却至接近室温。
2、该反射炉的热交换系统还包含热水回用系统,将从冷却水管中排出的高温水连通至热水回用系统中,用于给被引入炉腔中的冷空气进行预热。该循环使用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节能效率高达50%。
3、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调整集中散热器的数量,采用集成化操作方便进行设备扩容,节约改建或扩建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热交换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1、炉体;11、炉门;12、出料口;2、燃料输送系统;21、喷嘴;22、送风管道;23、燃料输送管道;24、引风机;25、鼓风机;26、冷空气入口;27、预热气体出口;3、排风系统;31、排风管道;32、集尘设备;5、水冷系统;51、冷水入口;52、热水出口;53、冷却水管;54、集中散热部;6、热水回用系统;61、热水入口;62、冷水出口;63、预热水管;64、集中加热部;65、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为用于将废铜冶炼成高纯铜的反射炉。该反射炉包含炉体1、燃料输送系统2、排风系统3、热交换系统。
其中,在炉体1上开设有炉门11和倾斜的出料口12。
燃料输送系统2包括:连通至炉体1内部的喷嘴21、用于将空气送入该喷嘴21内的送风管道22、用于将作为燃料的裂化油送入该喷嘴21的燃料输送管道23。在送风管道22上安装有鼓风机25,用于将空气鼓入喷嘴21内,在送风管道的入口处还设置有引风机24。
排风系统3包括:连通至炉体1内部的排风管道31、设置在该排风管道31出口处的集尘设备32。从排风管道31内排出的带有尘埃污染的烟气经集尘设备32的净化后排入大气。
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包括水冷系统5和热水回用系统6。
水冷系统5由具备冷水入口51和热水出口52的冷却水管53构成,该冷却水管53的绝大部分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31的内部,且排风管道31内烟气的整体流向与水冷系统5内冷却水的整体流向相逆。烟气在通过排风管道31时与冷却水管53的相接触,从而发生热交换,冷却水将烟气中的热量带走。
将冷却水管53的某连续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集中散热部54。水冷系统5包含4个串联的该集中散热部54,每一个集中散热部54均位于所述排风管道31的一个连续段内部。
热水回用系统6由具备热水入口61和冷水出口62的预热水管63构成,其中,热水入口61与水冷系统5中的热水出口52相连通。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2中的送风管道22具备冷空气入口26和预热气体出口27。预热水管63的绝大部分设置在送风管道22的内部,且送风管道22内空气的整体流向与热水回用系统6内热水的整体流向相逆。在送风管道22的外管壁上还沿径向设置有肋片65。冷空气从冷空气入口26进入,在送风管道22内与预热水管63相接触,从而发生热交换,预热水管63内热水的热量被冷空气吸收,起到预热作用。
预热水管63的某连续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集中加热部64。热水回用系统6包含2个串联的该集中加热部64,每一个集中加热部64均位于送风管道22的一个连续段内部。
集中散热部54和集中加热部64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排风管道31和送风管道22的直径均为2米,故分别位于排风管道31内和送风管道22内的集中散热部54和集中加热部64的形状均为直径略小于2米的圆筒状,高度分别为3米和1.5米。此形状充分利用了排风管道31和送风管道22的内部体积,极大地增加了各水管外壁与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充分进行热交换。故和传统的热交换系统相比,极大提高了效率。
比如本实施例中的反射炉是用在铜杆的连铸连轧工艺上,若采用现有的冶炼炉,轧制每吨铜需消耗120千克裂化油用于加热,而采用本反射炉仅需消耗60千克裂化油/1吨铜,节省了50%左右的加热成本,几乎不产生热能浪费,环保节能。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Claims (4)

1.一种反射炉,包含具备炉门(11)和出料口(12)的炉体(1)、与所述炉体(1)相连通的燃料输送系统(2)、将所述炉体(1)与外界相连通的排风系统(3)、热交换系统,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2)包含与所述炉体(1)相连通的喷嘴(21)、将空气送入所述喷嘴(21)的送风管道(22)、将燃料送入所述喷嘴(21)的燃料输送管道(23),所述的排风系统(3)包含将所述炉体(1)与外界相连通的排风管道(31),所述热交换系统包含由具备冷水入口(51)和热水出口(52)的冷却水管(53)构成的水冷系统(5),该冷却水管(53)的绝大部分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31)的内部,所述排风管道(31)内烟气的整体流向与所述水冷系统(5)内冷却水的整体流向相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却水管(53)的至少一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集中散热部(54),该集中散热部(54)位于所述排风管道(31)的一个连续段内部,
所述的水冷系统(5)包含相互串联的至少2个所述的集中散热部(54);
所述的热交换系统还包含由具备热水入口(61)和冷水出口(62)的预热水管(63)构成的热水回用系统(6),该热水回用系统(6)中的所述热水入口(61)与所述水冷系统(5)中的所述热水出口(52)相连通,
所述送风管道(22)具备冷空气入口(26)和预热气体出口(27),所述预热水管(63)的绝大部分设置在所述送风管道(22)内部,所述送风管道(22)内空气的整体流向与所述热水回用系统(6)内热水的整体流向相逆,
所述预热水管(63)的至少一段盘设呈连续的复数个S形,组成集中加热部(64),该集中加热部(64)位于所述送风管道(22)的一个连续段内部,
所述热水回用系统(6)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的集中加热部(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反射炉包含相互串联的4个所述的集中散热部(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回用装置包含2个相互串联的所述集中加热部(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热水管(63)的管壁上沿径向突出设置有肋片(65)。
CNU200820034657XU 2008-04-16 2008-04-16 一种反射炉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65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4657XU CN201196527Y (zh) 2008-04-16 2008-04-16 一种反射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4657XU CN201196527Y (zh) 2008-04-16 2008-04-16 一种反射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6527Y true CN201196527Y (zh) 2009-02-18

Family

ID=4041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34657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6527Y (zh) 2008-04-16 2008-04-16 一种反射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652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2356C (zh) * 2008-04-16 2009-10-21 倪如宝 一种反射炉
CN115518483A (zh) * 2022-09-17 2022-12-27 江西省通达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磁烧结的辊道窑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2356C (zh) * 2008-04-16 2009-10-21 倪如宝 一种反射炉
CN115518483A (zh) * 2022-09-17 2022-12-27 江西省通达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软磁烧结的辊道窑烧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1042A (zh) 连续退火机组中退火炉“烟气余热”的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CN105157452A (zh) 用于非自身预热燃气烧嘴式辐射管的高效换热器
CN201122464Y (zh) 节能环保型漆包机烘炉
CN201196527Y (zh) 一种反射炉
CN201593928U (zh) 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
CN209383835U (zh) 一种高效熔炼炉节能系统
CN103486871B (zh) 一种设有余热回收结构的熔化炉烟囱
CN108149002A (zh) 一种连退预热和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柔性控制方法
CN201229118Y (zh) 一种热处理炉废气回用装置
CN100552356C (zh) 一种反射炉
CN202733934U (zh) 空气预热器
CN104344726B (zh) 钒制品原料预热系统
CN208588088U (zh) 一种热水炉模块单元结构
CN104404217B (zh) 一种网带式加热炉生产线的淬火炉排烟口及淬火炉入口热能回收系统
CN201753361U (zh) 连续退火机组中退火炉“烟气余热”的再利用装置
CN108362135B (zh) 化铁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2830121U (zh) 白银炼铜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8349583U (zh) 一种冷凝换热装置
CN220981987U (zh) 一种用于脱脂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3479030U (zh) 一种设有余热回收结构的熔化炉烟囱
CN204063896U (zh) 一种等温熔炼炉
CN221238186U (zh) 一种ito靶材烧结炉专用余热回收系统
CN205079635U (zh) 一种翅片管冷却水蒸汽热回收系统
CN204589230U (zh) 一种可用于燃气回火炉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8588251U (zh) 热量循环利用的合金钢冶炼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4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4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