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3360Y - 一种座便器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便器坐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93360Y CN201193360Y CNU2008200340003U CN200820034000U CN201193360Y CN 201193360 Y CN201193360 Y CN 201193360Y CN U2008200340003 U CNU2008200340003 U CN U2008200340003U CN 200820034000 U CN200820034000 U CN 200820034000U CN 201193360 Y CN201193360 Y CN 20119336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toilet
- cushion ring
- air
- inlet scoo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座便器坐垫,包括一环形坐垫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坐垫圈(1)的内缘布置有供连接排风装置的排风管(4),该排风管(4)管壁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有至少一吸风口(5),或者,所述坐垫圈(1)内部设有供连接排风装置的排风通道(6),该排风通道(6)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有至少一吸风口(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吸风口,对座便池内进行除臭吸风,将座便池内的臭气排出,达到在排便时即除臭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具体涉及座便器上的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清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人们排便时即会产生了臭气,因此卫生间是最需除臭的地方。原传统的办法是在臭气从座便器散至室间后,然后再通过排风扇通风散出或用除臭清新剂除臭等间接滞后的方法除去,在这过程中,人们已闻到了臭味,大大影响了心情。特别是在一些高档公共场所,卫生间多位客人同时使用时互相闻着臭味,严重不符合客人高档享受的愿望。
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尝试在座便器上动脑筋,设计出一种能在第一时间除臭的座便器。据申请人所知,目前人们的尝试分两种:一是在座便器中设置化学强氧化剂,在人们排便时即用该化学强氧化剂分解臭气成份,这种方法可以去臭气,但要短时间内除去排便时产生的全部臭气,并不容易实现,若产生过量的强氧化剂,又会给室内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在座便器的座便池上想办法设通风装置,通过通风设置可以在人们排便时及时对座便池内空间进行换风,以此及时将座便池内的臭气散出,除臭比较有效,但是它需在座便池的池壁中开设通风通道,现座便池都是陶瓷制品,要在座便池的池壁内开设隐藏的通道,何其困难,就算生产出,生产成本也过高,导致售价过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座便器的坐垫上进行设计,提供了一种既能在人们排便时及时除臭,又生产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廉的带风管的座便器坐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便器坐垫,包括一环形坐垫圈,其中:所述环形坐垫圈的内缘布置有供连接排风装置的排风管,该排风管管壁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有至少一吸风口,或者,所述坐垫圈内部设有供连接排风装置的排风通道,该排风通道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有至少一吸风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坐垫圈的内缘布置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管壁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至少一吹风口,进风管的外端口通出连接送风装置。以吹风口与吸风口一吸一排成对工作,构成通风循环。
2、上述方案中,所述吹风口对应位于坐垫圈的前端上,吸风口对应位于坐垫圈的后端上,以此使经吹风口通出的气流横穿座便池至吸风口。
3、上述方案中,所述吹风口为进风管上朝坐垫圈内部斜向下方延伸出的一分支管口。为保证从管口转弯至进风管畅通,空气流量更均匀,在分支管口内可加设有导流器。这里的导流器可以就是一格栅,将分支管口至进风管内腔那段分隔成一个个小通道。
4、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风管或坐垫圈上设吸风口处向下方凸起形成一伸入座便池中的凸部,该凸部上开设吸风口。为保证从吸风口转弯进入排风通道更畅通,流量均匀,可在吸风口内加设导流器。这里的导流器可以就是一格栅,将吸风口至排风通道的那段分隔成一个个小通道。
5、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沿坐垫圈部分内缘布置在坐垫圈底部;所述排风管也沿坐垫圈部分内缘布置在坐垫圈底部。当将本座便器坐垫安装于座便器上使用时,进风管和排风管即可嵌在座便池的敞口内,坐垫圈的底面仍可直接与座便池敞口边沿抵靠承重。
6、上述方案中,所述坐垫圈后端与座便池连接的连接端上翘在底部形成一上翘架空部,上述进风管外端布置在该上翘架空部中经上翘架空部通出。
7、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外端上接有电加热器,在冬天时开启加热器即对送风加热,使人们感觉更加舒适。
8、上述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开关为一接触开关,它包括一对触片,一触片设置于坐垫圈的底面上,另一触片对应安装于座便池的敞口边沿上。或者,在上述接触开关中再加设一弹簧,它安装在坐垫与座便池的敞口边沿之间,弹簧力大于坐垫的重力,以此使正常状态下坐垫放下不会接通开关,只有当人们使用时坐在坐垫上时,人的重力下压坐垫,才能使触片相触接通,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才开始工作。当然,所述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开关也可采用现有的红外感应开关。当有人坐下时,自动感应接通开关。
9、上述方案中,按现座便器的产销情况,坐垫可与盖体组合成一产品外卖;当然也可只外卖坐垫。
10、上述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及排风装置一般包括风机和风管;送风装置及排风装置可以人们买了坐垫后外配的,当然也可以是接在坐垫上一并卖出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是在坐垫上增设吸风口和吹风口,当人们排便时送风装置及排风装置工作,一吸一排,使座便池的空气不断流通,及时排除臭气。
一般来说,使用安装时需将排风通道或排风管的外端经管路、风机接至室外;而进风通道的外端可经排风管和风机接至室外进风,当然为了方便简单点也可直接从室内进风。送风装置及排风装置的送风量、排风量,一般来说,排风量要等于或稍大于送风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坐垫上设置吹风口、吸风口,在人们排便时由送风装置及排风装置一吸一排,保证座便池内空气不断与室外流通,将排便时产生的臭气及时排至室外,使臭气不会再散发至卫生间内,人们甚至本人都不会闻到臭味,达到从根本除臭的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坐垫圈上加设进风管和排风管,坐垫通常以塑料制成,本身批量生产方便、成本低廉,一现有座便器只要换上本实用新型坐垫即具有了除臭作用,因此市场竞争力强,前场较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盖体组成座便器盖组件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坐垫底面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坐垫使用状态下侧视全剖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坐垫底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坐垫圈;2、进风管;3、吹风口;4、排风管;5、吸风口;6、排风通道;7、座便池;8、导流器;9、凸部;10、上翘架空部;11、触片;13、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座便器坐垫,包括一环形坐垫圈1,一进风管2的外端位于坐垫的后端底部(即坐垫与座便池连接的端部底部),其管身在坐垫圈1底部坐垫圈1的内缘从后向前绕过坐垫的前端,该进风管2的内端端部封口,其管身对应坐垫圈1前端的部位上朝向坐垫圈1内部斜向下延伸出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分支管口作为吹风口3,分支管口中嵌设有导流器8(图上未画出)。另外,一排风管4也外端位于坐垫的后端底部(即坐垫与座便池连接的端部底),其管身在坐垫圈1底部绕环形坐垫圈1的内缘从后向前设置,其内端与进风管2的内端相距封口;该排风管4管身对应于坐垫圈1后端的部位向下方凸起形成一伸入座便池7中的凸部9,该凸部9是管身上的一分支管,其管口上作为吸风口5,该吸风口5中嵌设有导流器8。
参见附图3所示,使用时,进风管2和排风管4均正好嵌于座便池7的敞口内。为了便于进风管2和排风管4的通出,坐垫圈1后端与座便池7连接的连接端上翘在底部形成一上翘架空部10,上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4的外端均布置在该上翘架空部10中经上翘架空部10通出。具体,进风管2外端经电加热器后连接送风装置,排风管4外端连接排风装置(这可以在用户使用时再连接,图中未画出)。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为现有技术,一般来说采用通风管和风机即可组成。
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开关为一接触开关,它包括一对触片11,一触片设置于坐垫圈1的底面上,另一触片对应安装于座便池7的敞口边沿上;一弹簧安装在坐垫圈1与座便池7的敞口边沿之间,弹簧力大于坐垫圈1的重力。以此使用时,当人坐下,人的重力克服弹簧力,使坐垫圈1下降抵靠在座便池7的敞口边沿上,一对触片11相触接通,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自动开始工作。上述为最佳方案,当然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开关还可采用红外感应开关,当人坐下时经红感应接通,使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自动开始工作。
参见附图1所示,坐垫圈1的后部的连接端6可与一盖体13铰接,组合成一座便器盖组件。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4所示,一种座便器坐垫,包括一环形坐垫圈1,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坐垫圈1的后端内缘上向下方凸起形成一伸入座便池7中的凸部9,该凸部9上开设一吸风口5;并且,在坐垫圈1内部开设一排风通道6与这吸风口5相连通,排风通道6外端连接排风装置(这可以在用户使用时再连接,图中未画出),吸风口5中嵌设有导流器8。
其它同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便器坐垫,包括一环形坐垫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坐垫圈(1)的内缘布置有供连接排风装置的排风管(4),该排风管(4)管壁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有至少一吸风口(5),或者,所述坐垫圈(1)内部设有供连接排风装置的排风通道(6),该排风通道(6)上朝向坐垫圈内部设有至少一吸风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坐垫圈(1)的内缘布置有进风管(2),该进风管(2)管壁上朝向坐垫圈(1)内部设至少一吹风口(3),进风管(2)的外端口通出连接送风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3)对应位于坐垫圈(1)的前端上,吸风口(5)对应位于坐垫圈(1)的后端上,以此使经吹风口(3)通出的气流横穿座便池(7)至吸风口(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3)为进风管(2)上朝坐垫圈(1)内部斜向下方延伸出的一分支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风管的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口内嵌设有导流器(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外端上接有电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4)或坐垫圈(1)上设吸风口(3)处向下方凸起形成一伸入座便池中的凸部(9),该凸部(9)上开设吸风口(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5)内嵌设有导流器(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4)沿坐垫圈(1)部分内缘布置在坐垫圈(1)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圈(1)后端与座便池(7)连接的连接端上翘在底部形成一上翘架空部(10),上述排风管(4)外端布置在该上翘架空部(10)中经上翘架空部(10)通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340003U CN201193360Y (zh) | 2008-04-03 | 2008-04-03 | 一种座便器坐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340003U CN201193360Y (zh) | 2008-04-03 | 2008-04-03 | 一种座便器坐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93360Y true CN201193360Y (zh) | 2009-02-11 |
Family
ID=4039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340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3360Y (zh) | 2008-04-03 | 2008-04-03 | 一种座便器坐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93360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2679A (zh) * | 2015-12-22 | 2016-03-30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 |
CN105569149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马桶 |
CN105599904A (zh) * | 2015-12-22 | 2016-05-25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载人飞行器 |
CN107460927A (zh) * | 2017-09-27 | 2017-12-12 | 江苏风潮科技有限公司 | 风幕式卫生坐便器 |
CN108442482A (zh) * | 2018-03-22 | 2018-08-24 | 湖南匡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槽除臭装置 |
CN109356250A (zh) * | 2018-10-18 | 2019-02-19 | 胡良娟 | 多功能马桶 |
CN109537697A (zh) * | 2018-10-18 | 2019-03-29 | 胡良娟 | 一种多功能坐便器 |
-
2008
- 2008-04-03 CN CNU2008200340003U patent/CN20119336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2679A (zh) * | 2015-12-22 | 2016-03-30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 |
CN105569149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马桶 |
CN105599904A (zh) * | 2015-12-22 | 2016-05-25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载人飞行器 |
CN105569149B (zh) * | 2015-12-22 | 2017-11-07 | 方小虎 | 一种送风马桶 |
CN105599904B (zh) * | 2015-12-22 | 2017-12-29 | 南陵旺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载人飞行器 |
CN105442679B (zh) * | 2015-12-22 | 2018-06-26 | 徐静恒 |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 |
CN107460927A (zh) * | 2017-09-27 | 2017-12-12 | 江苏风潮科技有限公司 | 风幕式卫生坐便器 |
CN108442482A (zh) * | 2018-03-22 | 2018-08-24 | 湖南匡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槽除臭装置 |
CN109356250A (zh) * | 2018-10-18 | 2019-02-19 | 胡良娟 | 多功能马桶 |
CN109537697A (zh) * | 2018-10-18 | 2019-03-29 | 胡良娟 | 一种多功能坐便器 |
CN109356250B (zh) * | 2018-10-18 | 2020-06-12 | 胡良娟 | 多功能马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93360Y (zh) | 一种座便器坐垫 | |
CN107477660A (zh)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取暖器 | |
CN204115063U (zh) | 一种风幕式节能浴霸 | |
CN1477273A (zh) | 吹吸式除臭抽水马桶 | |
CN201048901Y (zh) | 具有风道的座便器坐垫 | |
CN105507397B (zh) | 一种智能座便器 | |
CN105569149B (zh) | 一种送风马桶 | |
CN105421554B (zh) | 一种抽风便器 | |
CN201121356Y (zh) | 一种抽气式马桶 | |
CN205617524U (zh) | 一种除臭烘干共风机的智能坐便器 | |
CN203022096U (zh) | 一种座便器除臭系统 | |
CN202689149U (zh) | 家用厕所送风排风装置 | |
CN211285879U (zh) | 一种驱除厕位间臭气的设施 | |
CN105599904B (zh) | 一种载人飞行器 | |
CN203576409U (zh) | 一种除臭马桶座圈 | |
CN211301300U (zh) | 垃圾站清尘消毒装置 | |
CN204950776U (zh) | 可排异味的坐便器盖 | |
CN205153065U (zh) | 家用坐便器除臭结构 | |
CN202194217U (zh) | 一种排风式座便器 | |
CN103584790A (zh) | 一种除臭马桶座圈 | |
CN218204778U (zh) | 一种内吸式排风的无臭马桶 | |
CN106482275A (zh) | 一种通风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卫生间通风系统 | |
CN203022099U (zh) | 除臭便池 | |
CN205697511U (zh) | 一种带有烘干除臭功能的加热坐圈 | |
CN200939090Y (zh) | 座便器除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