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0848Y - 遮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遮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0848Y
CN200960848Y CN 200620148469 CN200620148469U CN200960848Y CN 200960848 Y CN200960848 Y CN 200960848Y CN 200620148469 CN200620148469 CN 200620148469 CN 200620148469 U CN200620148469 U CN 200620148469U CN 200960848 Y CN200960848 Y CN 20096084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movable polarizing
polarizing plate
district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484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善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084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084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遮光装置,包括主偏振板单元以及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主偏振板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区和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区。第一可动偏振板具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方向大致相同,并且为可选择方式移动,以重叠在主偏振板单元的第一偏振区和第二偏振区上,从而对通过遮光装置的光选择性透过及阻挡。第二可动偏振板具有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方向大致相同,并且为可选择方式移动,以重叠在主偏振板单元的第一偏振区和第二偏振区上,从而对通过遮光装置的光选择性透过及阻挡。

Description

遮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装置,其构造并布置为可以调节从中透过的入射光量。遮光装置尤其适用于机动车遮阳板或者机动车太阳天窗单元(遮阳蓬顶单元)。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报No.S62-50222披露了一种常规机动车遮阳板的实例,用于对允许通过进入机动车乘员室的阳光量进行调节。此参考文献中披露的常规遮阳板包括可动板和固定板。在各可动板和固定板上,以规定间隔交替布置两种类型的偏振膜带。两种类型的偏振膜的偏振方向相位相差90°。通过相对固定板移动可动板,改变在可动板与固定板上重叠的偏振膜(其偏振方向相位相差90°)部分的宽度,这样,对允许通过进入乘员室的入射光量进行调节。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根据上述披露内容,尚存在对改进的遮光装置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满足本领域的这种需求和其它需求,根据本文披露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容易理解。
实用新型内容
采用前述参考文献中描述的常规遮阳板,因为采用按照规定间隔交替布置偏振方向相差90°的偏振膜带,通过使可动板相对固定板移动,只能横跨固定板的整个表面调节允许通过遮阳板的光量。然而,这种常规遮阳板,不能选择遮阳板表面上遮光的具体部分或区域。而且,这种常规遮阳板也不能调节所选择的遮光区域的大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遮光装置、遮阳板、以及太阳天窗单元,其中,可以选择遮光的区域,并且可以调节所选择区域的大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遮光装置,其主要包括:偏振板单元、第一可动偏振板、以及第二可动偏振板。偏振板单元包括带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区和带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区,第二偏振方向不同于第一偏振方向。第一偏振区与第二偏振区在并排方向上相对彼此横向方式布置。第一可动偏振板以可动方式布置在并排方向上,以选择性重叠在第一偏振区和第二偏振区上。第一可动偏振板具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方向大致相同。第二可动偏振板以可动方式布置在并排方向上,以选择性重叠在第一可动偏振板上。第二可动偏振板具有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方向大致相同。
下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披露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根据这些描述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特点、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形成本文原始公开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的轴侧图,该遮光装置为遮阳板形式;
图2是图1中剖面线2-2的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当遮阳板的整个表面布置成透光区域时,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4包括图(A)和图(B),图(A)图示具有如图3所示位置关系的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分解图;而图(B)为示意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遮阳板状态相对应的遮阳板透光区域;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当遮阳板的整个表面布置成遮光区域时,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包括图(A)和图(B),图(A)图示具有如图5所示位置关系的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分解图;而图(B)为示意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遮阳板状态相对应的遮阳板透光状态;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当遮阳板的左半表面布置成遮光区域时,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包括图(A)和图(B),图(A)图示具有如图7所示位置关系的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分解图;而图(B)为示意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遮阳板状态相对应的遮阳板透光区域;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从图7所示的位置关系开始调节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扩大遮光区域;
图10包括图(A)和图(B),图(A)图示具有如图9所示位置关系的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分解图;而图(B)为示意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遮阳板状态相对应的遮阳板透光区域;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当遮阳板的右半表面布置成遮光区域时,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2包括图(A)和图(B),图(A)图示具有如图11所示位置关系的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分解图;而图(B)为示意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遮阳板状态相对应的遮阳板透光区域;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从图11所示的位置关系开始调节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扩大遮光区域;
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当遮阳板的中部布置成遮光区域时,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5包括图(A)和图(B),图(A)图示具有如图14所示位置关系的遮阳板的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分解图;而图(B)为示意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遮阳板状态相对应的遮阳板透光区域;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的剖视图,图示从图14所示的位置关系开始调节主偏振板单元与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改变遮光区域;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的遮阳板的剖视图;
图18为示意性分解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示于图17中的遮阳板的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主偏振板单元、以及多个加强板;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列图,包括图(A)至图(D),其中,图(A)是附加在第一可动偏振板上的操纵杆的说明图,图(B)是具有设置在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上的操作杆的遮阳板的说明图,图(C)是主偏振板单元与带有操纵杆的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示意图,以及图(D)是主偏振单元与带有操纵杆的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的侧视图;
图20是图示根据比较例的遮阳板的第一可动偏振板和第二可动偏振板布置的示意图,其中设置操纵杆时有些问题;
图21是机动车的示意性后轴侧图,其配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以太阳天窗单元形式的遮光装置;
图22是图21所示的车身顶部的示意性前轴侧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主偏振窗板单元和一部分车身;
图23是沿图21中剖面线23-23的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动车顶部;
图24是图21和图22中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顶部的示意性前轴侧图,处于拆去顶盖和主偏振窗板单元的状态下;
图25是示意性前轴侧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太阳天窗单元的第一导轨框架和第二导轨框架以及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
图2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可动偏振窗板与第一(顶)导轨框架的示意性前轴侧图;
图27是示意性顶部俯视图,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机与可动偏振窗板之间关系;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的前后移动;
图29包括图(A)和图(B),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当太阳天窗开口的整个区域布置成透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而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开口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透光区域;
图30包括图(A)和图(B),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当太阳天窗开口的整个区域布置成遮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而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透光区域;
图31包括图(A)和图(B),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当太阳天窗开口的前部布置成遮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而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透光区域;
图32包括图(A)和图(B),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当太阳天窗开口的后部布置成遮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而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透光区域;
图33包括图(A)和图(B),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从图32中所示的位置关系调节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以扩大透光区域,而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透光区域;
图34包括图(A)和图(B),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当太阳天窗开口的中部布置成遮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而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透光区域;以及
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动车的示意图,图示机动车里的头顶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所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下所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仅出于说明目的,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置换限定。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图示遮阳板1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遮光装置的一种形式。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遮光装置应用于适宜安装在机动车等内部的遮阳板1,但是,根据本文披露,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根据需要和/或意愿,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也能应用于其它装置。遮阳板1主要包括框架2、主偏振板单元(并排偏振板)3、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框架2具有如图1所示的大致矩形开口2A。主偏振板单元3在开口2A内牢固地结合在框架2上。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布置成大致平行于主偏振板单元3。此外,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沿垂直于主偏振板单元3表面的方向(例如,图2中的垂直方向),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使得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各自可以相对于主偏振板单元3独立地移动,而不会互相影响。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偏振板4在主偏振板单元3第一侧上布置在开口2A内,而第二可动偏振板5在主偏振板单元3第二侧上布置在开口2A内。
主偏振板单元3、第一可动偏振板4、以及第二可动偏振板5,优选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遮光装置。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主偏振板单元3包括一对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将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布置为,使得第一偏振区3A与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如图1和图2所示,相对于遮阳板1的框架2,使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彼此左右并置(即,并置方向为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
例如,将第一偏振区3A这样布置,使得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图1中遮阳板1为垂直方向。所以,第一偏振区3A可透过垂直方向振动的光,并阻挡水平方向振动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偏振区3B这样布置,使得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相对图1中遮阳板1是水平方向。所以,第二偏振区3B透过水平方向振动的光,并阻挡垂直方向振动的光。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之间的边界,位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沿主偏振板单元3水平长度的大致中点处。这样,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大小大致相等,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
第一可动偏振板4安装在框架2的开口2A中,使得相对于牢固结合在框架2上的主偏振板单元3,第一可动偏振板4可以水平移动(图1和图2中的左右方向)。第一可动偏振板4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具有接近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将第一可动偏振板4构置为,使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大致相同(即,在本实例中为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优选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相同。这样,第一可动偏振板4透过垂直方向振动的光,并且,阻挡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第二可动偏振板5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框架2的开口2A中,相对于固定方式结合在框架2上的主偏振板单元3,第二可动偏振板5可以水平移动(图1和图2中的左右方向)。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具有接近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及第二偏振区3B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具有接近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将第二可动偏振板5构置为,使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二者的偏振方向大致相同(即,在本实例中为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偏振方向优选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相同。这样,第二可动偏振板5透过水平方向振动的光,并且,阻挡垂直方向振动的光。
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完全相同,但这些偏振方向有少许不同(例如,最大大约5°)也是可以接受的。类似地,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有少许不同(例如,最大大约5°)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由于以这样的方式设置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其相对于具有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的主偏振板单元3可以移动,通过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改变其中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重叠的部分,从而可以对遮阳板1上遮光区域进行选择。而且,通过调节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之间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宽度),就能对遮阳板1上遮光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
下面参照图3至图16,说明上述在遮阳板1中选择遮光区域的方法。
                  完全透过区域
图3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适于获得遍及遮阳板1整个表面的完全透过区域。为了获得横跨遮阳板1的整个表面透光(允许穿过)的状态,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使其与框架2的开口2A的左半部对齐,并且移动第二可动偏振板5,使其与框架2的开口2A的右半部对齐,如图3所示。换而言之,使第一可动偏振板4整个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重叠,并且,使第二可动偏振板5整个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重叠。
如上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相同(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而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相同(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所以,如图4的图(A)所示,使入射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上的光P1和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上的光P2透过。(在此处,“透过”的含义是指,入射光P1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可透过,而入射光P1在垂直于偏振方向的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则被阻挡。同样,入射光P2在第二可动偏振板5和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可透过,而入射光P2在垂直于偏振方向的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上振动的部分被阻挡。在下文的说明中“透过”具有与此相同的含义。)
因此,如图4的图(B)所示,遮阳板1的整个表面S1成为透光区域。
                   完全遮光区域
图5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适于获得遍及遮阳板1整个表面的完全遮光区域。为了获得横跨遮阳板1的整个表面遮光的状态,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使其与框架2的开口2A的右半部对齐,并且移动第二可动偏振板5,使其与框架2的开口2A的左半部对齐,如图5所示。换而言之,使第一可动偏振板4整个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重叠,并且,使第二可动偏振板5整个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重叠。
如上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相差90°。所以,如图6的图(A)所示,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上的光P1和入射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上的光P2被阻挡。
因此,如图6的图(B)所示,遮阳板1的整个表面S1成为遮光区域。
                   遮光区域在左侧
图7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适于获得在遮阳板1左侧(如图1中所示)的遮光区域。为了获得遮光区域位于遮阳板1左半部的状态,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使其都与框架2的开口2A的左半部对齐。换而言之,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使其都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重叠,如图7所示。
如上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相差90°。所以,如图8的图(A)所示,入射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上的光P1被阻挡。同时,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上的光P2则可透过。更具体地,如上所述,入射光P2在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可透过,而入射光P2在垂直于该偏振方向的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则被阻挡。
因此,如图8的图(B)所示,遮阳板1表面S1的左半部S1a成为遮光区域,而右半部S1b则成为透光区域。
此外,从图7中所示的状态,通过如图9所示向右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位置,可以向右扩大遮光区域。图9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为从图7所示的位置关系开始调节以扩大遮光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入射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上的光P1和入射在第一偏振区3A的光P1’被阻挡,如图10的图(A)所示。同时,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上的光P2则可透过。通过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在如图7所示遮光区域在左侧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完全遮光区域的状态之间,可以对遮阳板1的遮光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
因此,如图10的图(B)中所示,在区域S1a’中的光被阻挡,区域S1a’大于如图8的图(B)中所示的左半部S1a。
                   遮光区域在右侧
图11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适于获得在遮阳板1右侧(从图1中看)的遮光区域。为了获得遮光区域位于遮阳板1右半部的状态,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使其都与框架2的开口2A的右半部对齐。换而言之,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使其都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重叠,如图11所示。
如上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相差90°。所以,入射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上的光P2被阻挡。另一方面,如图12的图(A)所示,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上的光P1可透过。更具体地,如上所述,入射光P1在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可透过,而入射光在垂直于第一偏振区3A偏振方向的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则被阻挡。
因此,如图12的图(B)所示,遮阳板1的左半部S1a成为透光区域,而右半部S1b则成为遮光区域。
此外,从图11中所示的状态,通过如图13所示向左移动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位置,可以向左扩大遮光区域。图13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从图11所示的位置关系开始调节,用于扩大遮光区域。通过移动第二可动偏振板5,可以在如图11所示遮光区域在右侧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完全遮光区域的状态之间,对遮阳板1遮光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
                   遮光区域在中部
图14是遮阳板1的剖视图,图示主偏振板单元3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其适于获得在遮阳板1中部的遮光区域。为了获得遮光区域位于遮阳板1中部的状态,将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都移动到开口2A中部的位置,如图14所示。
如上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水平方向)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例如,遮阳板1的垂直方向)相差90°。所以,如图14以及图15中图(A)所示,入射在第一偏振区3A上与第二可动偏振板5相重叠的右半部分的对应区域上的光P3,以及入射在第二偏振区3B上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相重叠的左半部分的对应区域上的光P4被阻挡。同时,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第一偏振区3A的左半部分的对应区域上的光P5、以及入射在主偏振板单元3第二偏振区3B的右半部分的对应区域上的光P6则可透过。
因此,如图15的图(B)所示,遮阳板1的中部S1c成为遮光区域,而在中部S1c两侧的侧部S1d和S1e则成为透光区域。
此外,如图16所示,通过在左右方向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可以改变(扩大或者缩小)遮光区域的宽度W以及遮光区域的位置。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1,使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布置成将主偏振板单元3夹在其间。通过将手伸到并排(并置)偏振板单元3的前侧或者后侧,可以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这样,当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中的一个时,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中的另一个(即,未被移动的一个),不会妨碍或者影响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中被移动者的移动。
可选择地,一对操纵杆R1和R2分别设置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上,如图19中图(A)至图(D)所示,以使操纵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更加容易。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当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时,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第一操纵杆R1与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第二操纵杆R2也不会彼此影响(接触)。如果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布置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同一侧,那么,第一可动偏振板4可能接触操纵杆R2,如图20所示。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改变其位置),可以选择遮光区域,以及可调整遮光区域的宽度。
此外,第一可动偏振板4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大致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状。因此,当第一偏振区3A与第一可动偏振板4彼此整个重叠时,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和第一偏振区3A的偏振方向上振动的光,横跨第一偏振区3A和第一可动偏振板4的整个表面都可以透过。
类似地,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二偏振区3B大致具有相同的大小和相同的形状。因此,当第二偏振区3B与第二可动偏振板5彼此整个重叠时,在第二可动偏振板5和第二偏振区3B的偏振方向上振动的光,横跨第二偏振区3B和第二可动偏振板5的整个表面都可以透过。
另外,主偏振板单元3的第一偏振区3A和第二偏振区3B大致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所以,在主偏振板单元3的整个表面之上,既可实现透光,也可实现遮光。
现在参照图17和图18,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板10的改进结构。在采用改进结构的遮阳板10中,增加了透明增强板13A、透明增强板13B、透明增强板14、以及透明增强板15。透明增强板13A(第一透明增强板)以粘合方式附加于主偏振板单元3第一偏振区3A中朝向第一可动偏振板4方向的后侧(图17中的顶侧)。透明增强板13B(第二透明增强板)以粘合方式附加于主偏振板单元3第二偏振区3B中朝向第二可动偏振板5方向的前侧(图17中的底侧)。透明增强板14(第三透明增强板)以粘合方式附加于第一可动偏振板4中背向主偏振板单元3的外侧(图17中的顶侧)。透明增强板15(第四透明增强板)以粘合方式附加于第二可动偏振板5中背向主偏振板单元3的外侧(图17中的底侧)。
采用遮阳板10的改进结构,当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与第二偏振区3B或者用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第二偏振区3B遮光时,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与第二偏振区3B之间,或者在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第一偏振区3A之间不存在增强板。因此,能可靠地遮光。
如果将增强板布置在第一可动偏振板4与第二偏振区3B之间,或者在第二可动偏振板5与第一偏振区3A之间,那么,例如,由第二可动偏振板5出射的水平方式偏振光,可能会由增强板散射,从而导致垂直振动的光穿透第一偏振区3A。因为垂直振动的光穿过第一偏振区3A,所以,遮阳板将不能可靠地遮光。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1至图35,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遮光装置。考虑到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之间的类似之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将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应部分相同的标号。此外,为简洁表达,省略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描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遮光装置应用于机动车的太阳天窗单元100。图21图示设有太阳天窗单元100的机动车或者机动车的车身101。车身101具有乘员室102以及围绕乘员室102车顶侧周缘设置的车顶支撑框架104。
如图21和图22所示,车顶支撑框架104包括一对左右顶盖纵梁105、连接在左右顶盖纵梁105前端(纵向前端)的前横梁106、以及连接在左右顶盖纵梁105后端(纵向后端)的后横梁107。顶盖108安装在车顶支撑框架104上。如图21至图23所示,在顶盖108中设置太阳天窗开口109。
图23是沿图21中剖面线23-23的机动车顶部的剖视图,图示部分为主偏振窗板单元(主偏振板单元)110固定(安装)在顶盖108上的部分。如图23所示,主偏振窗板单元110固定在太阳天窗开口109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一偏振区110a设置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前部,以及,第二偏振区110b设置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后部。
第一偏振区110a最好位于机动车的前座椅(未示出)上方,而第二偏振区110b最好位于后座椅(未示出)上方。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可以通过在透明玻璃板或透明树脂板上施加用于使光起偏振的覆层(起偏振层,即,起偏振膜)制成。布置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使得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如图21和图22中所示,相对于顶盖108的太阳天窗开口109,使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彼此前后并置(即,并置方向为机动车的前后方向)。
例如,这样布置第一偏振区110a,使得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是相对于图21中的机动车的长度方向。所以,第一偏振区110a透过在机动车长度方向上振动的光,并阻挡在机动车宽度方向上振动的光。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布置第二偏振区110b,使得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是相对于图21中的机动车的宽度方向。所以,第二偏振区110b透过在宽度方向上振动的光,并阻挡在长度方向上振动的光。如图21和图22所示,使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之间的分界位于沿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纵向长度的大致中点处。这样,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大小接近相同,并且具有大致相同形状。
如图23所示,第一导轨框架111和第二导轨框架112分别用于支撑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并安装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下方的车顶支撑框架104上。如图23至图25所示,第一导轨框架111和第二导轨框架112以彼此重叠的方式上下布置。如图23所示,在第一导轨框架111的两个横向相对侧(在机动车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上形成左右引导导轨111a,并且在第二导轨框架112的两个横向相对侧(在机动车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侧)上形成左右引导导轨112a。
在其两个横向相对侧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可动偏振板)113支撑在左右引导导轨111a上,使得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在机动车的纵向上可以自由移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具有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大致相同。更具体地,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配置成,对机动车宽度方向上振动光的透过进行阻挡。第二可动偏振窗板(可动偏振板)114,于两个横向相对部,支撑在左右引导导轨112a上,使得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在机动车的纵向上可以自由移动。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具有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大致相同。更具体地,配置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以对在机动车长度方向上振动光的透过进行阻挡。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沿与其平面垂直的方向(即,机动车的垂直方向)布置在不同位置,使各可动偏振窗板可以相对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独立地移动而不会互相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二者都布置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下方(在其同侧),如图23所示。
尽管在图23中未示出,但优选地,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横向相对侧部安装导辊。分别地,通过导辊,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支撑在引导导轨111a和引导导轨112a上,使得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不会垂直方向上晃动或者移动。
图24是图21和图22中所示机动车顶部的示意性前轴侧图,为了说明的目的,示出处于除去顶盖108和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状态。
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第一导轨框架111的纵向后端上,设置后支撑部111b。类似地,在第二导轨框架112的纵向后端上,也设置后支撑部(未示出)。如图25所示,驱动电机115安装在第一导轨框架111的后支撑部111b上,以及,驱动电机116安装在第二导轨框架112的后支撑部上。如图27所示,布置由驱动电动机115驱动的驱动齿轮115a,以及,布置由驱动电动机116驱动的驱动齿轮116a。通过接通向前及向后开关(未示出),可以对驱动电机115和驱动电机116分别进行驱动。
如图27所示,驱动齿轮115a与结合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横向两侧上的驱动拉索115b和驱动拉索115c啮合。更具体地,驱动拉索115b和驱动拉索115c各自的一端,被固定在两个支架113a中的一个上,两个支架113a设置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相对侧部上,而驱动拉索115b和驱动拉索115c各自的另一端则是自由的。另外,设置沿引导导轨111a延伸的引导部(未示出),使得驱动拉索115b和驱动拉索115c自由的另一端可以在机动车的纵向上前后移动。
当驱动电机115向前或者向后转动驱动齿轮115a时,使驱动拉索115b和115c沿长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以及,如图28中箭头17和箭头18所示,使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沿机动车纵向向前或者向后移动。由于可使用常规技术来移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所以,在图中省略了驱动齿轮115a与驱动拉索115b和驱动拉索115c之间关系的细节。
类似地,如图27所示,驱动齿轮116a与结合在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横向两侧上的驱动拉索116b和驱动拉索116c啮合。驱动拉索116b和驱动拉索116c各自的一端,被固定在两个支架114a中的一个上,该两个支架114a设置于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相对侧部,而驱动拉索116b和驱动拉索116c各自的另一端则是自由的。另外,设置沿引导导轨112a延伸的引导部(未示出),使得驱动拉索116b和驱动拉索116c自由的另一端可以在机动车的纵向上前后移动。
当驱动电机116向前或者向后转动驱动齿轮116a时,使驱动拉索116b和116c沿长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以及,如图28中箭头19和箭头20所示,使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沿机动车纵向向前或者向后移动。由于可使用常规技术来移动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所以,在图中省略了驱动齿轮116a与驱动拉索116b和驱动拉索116c之间关系的细节。
优选地,左右顶盖纵梁105、前横梁106、后横梁107、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第一导轨框架111和第二导轨框架112、第一驱动电机115和第二驱动电机116、驱动齿轮115a和驱动齿轮116a、驱动拉索115b和驱动拉索115c以及驱动拉索116b和驱动拉索116c、以及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一起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太阳天窗单元100。其间,主偏振窗板单元110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优选地构成遮光装置。
下面参照图29至图35,说明上述太阳天窗单元100的操作。首先,说明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整个区域成为完全透光。然后,说明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整个区域成为完全遮光。最后,说明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第一部分成为遮光而第二部分成为透光;亦即,太阳天窗开口109前部和后部中的一个成为透光,而太阳天窗开口109前部和后部中的另一个成为遮光,或者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中部遮光。
                  完全透光区域
图29包括: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性侧视图,图示适于允许光透过整个太阳天窗开口109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位置关系;以及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100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109透光区域。
为了获得横跨整个太阳天窗开口109透光(允许透过)的状态,如图29的图(A)中所示,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前侧,并将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后侧。换而言之,定位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使其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重叠,以及,定位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使其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二偏振区110b重叠。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例如,机动车的纵向)相同,并且,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例如,机动车的宽度方向)相同,所以,入射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二者上的光都可透过。(在此使用时,“透过”的含义是,入射在各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上的光在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各自的偏振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可透过,而入射光在垂直于各自偏振方向的方向上振动的部分则被阻挡。在下面的说明中,应用“透过”的相同含义。)
因此,如图29的图(B)所示,太阳天窗开口109的整个区域T1都成为透光区域。
                 完全遮光区域
图30包括: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性侧视图,图示适于在整个太阳天窗开口109中遮光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位置关系;以及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太阳天窗单元100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109透光区域。
为了获得横跨整个太阳天窗开口109遮光(不允许透过)的状态,如图30的图(A)中所示,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后侧,并将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前侧。换而言之,定位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使其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二偏振区110b重叠,以及,定位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使其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重叠。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相差90°,所以,入射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和第二偏振区110b二者上的光都被阻挡。
因此,如图30的图(B)所示,太阳天窗开口109的整个区域T1都成为遮光区域。
                  在前侧的遮光区域
图31包括: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性侧视图,图示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前侧成为遮光区域时,可动偏振窗板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的位置关系;以及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100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109透光区域。
为了获得使遮光区位于太阳天窗开口109前半部的状态,如图31的图(A)中所示,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都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前侧。换而言之,定位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使其都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重叠。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相差90°,所以,入射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一偏振区110a上的光被阻挡。
因此,如图31的图(B)所示,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前半部T1a成为遮光区域,而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后半部T1b则成为透光区域。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也相差90°,通过从图31的图(A)中所示的位置向后移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可以向后扩大遮光区。
                在后侧的遮光区域
图32包括: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性侧视图,图示当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后侧成为遮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位置关系;以及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100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109透光区域。
为了获得使遮光区位于太阳天窗开口109后半部的状态,如图32的图(A)中所示,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都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后侧。换而言之,定位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使其都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二偏振区110b重叠。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相差90°,所以,入射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第二偏振区110b上的光被阻挡。
因此,如图32的图(B)所示,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后半部T1b成为遮光区域,而太阳天窗开口109的前半部T1a则成为透光区域。
当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都向后移动时,可以增大头顶空隙Hd,如图35中所示。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与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与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也相差90°,如图33的图(A)中所示,通过向前移动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可以向前扩大遮光区域,如图33的图(B)中所示。
                在中部的遮光区域
图34包括:图(A),为机动车的示意性侧视图,图示当使太阳天窗开口109的中部成为遮光区域时,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相对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位置关系;以及图(B),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图(A)中所示的太阳天窗单元100状态相对应的太阳天窗开口109透光区域。
为了获得使遮光区位于太阳天窗开口109中部的状态,如图34的图(A)中所示,将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都移动到太阳天窗开口109的中部。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与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相差90°,所以,入射在第一偏振区110a后部上的光和入射在第二偏振区110b前部上的光都被阻挡。
因此,如图34的图(B)所示,太阳天窗开口109的中部T1c成为遮光区域。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区110b的偏振方向相差90°,并且,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区110a的偏振方向相差90°,通过前后移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可以调节在太阳天窗开口109中部T1c的遮光区域的纵向尺度L。
通过如上所述移动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可以选择遮光区域,并且可以调节遮光区域的大小(在机动车纵向的尺度L)。
当由施加有偏振膜的透明玻璃板或者透明树脂板制成主偏振窗板单元110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时,通过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底面上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的顶面上形成各自的偏振膜,所获效果与采用第二实施方式所获效果相似。
由于第一可动偏振窗板113和第二可动偏振窗板114布置在主偏振窗板单元110的同侧,所以,即使使用太阳天窗单元100作为机动车内外之间的分界,也比较容易分别布置第一导轨框架111和第二导轨框架112的引导导轨111a和引导导轨112a,以及容易布置驱动电机115和驱动电机116。
                    术语的一般解释
在理解本实用新型范围的过程中,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在此使用时,为开放式描述的术语,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组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但不排除其它未陈述的特征、组件、部件、组合、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上述说明也适用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语,诸如术语“包括”、“具有”及其派生词。同样,单数使用的术语“零件”、“部件”、“部分”、“组件”、或者“元件”,可以具有单个零件或者多个零件的双重含义。同样,当在此使用以描述上述实施方式时,下列方向术语“前、后、上、下、垂直、水平、下面以及横向”以及任何其它相似的方向术语,指的是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方向。因此,当利用这些术语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时,应当相对于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来解释。程度术语诸如“大致”、“大约”、以及“接近(近似)”在此使用时的含义是所修饰术语的合理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本申请要求以日本专利申请No.2005-312262为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No.2005-312262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虽然仅仅选择了优选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文披露中容易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改进。例如,在需要时和/或期望时,可以改变多种零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者取向。在图示为直接连接或者彼此接触的部件之间,可以布置有中间结构。一个组件的功能可以用两个组件来完成,反之亦然。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所有优点不必同时出现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相比独特的各特征,无论是独自使用还是与其它特征结合使用,都应当视为本申请人对进一步实用新型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种特征(或多个特征)实施的结构性和/或功能性概念。因此,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置换所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遮光装置,包括:
偏振板单元,包括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区以及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区,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所述第一偏振区与所述第二偏振区在并排方向上相对彼此横向方式布置;
第一可动偏振板,可动方式布置在所述并排方向上,以选择性重叠于所述第一偏振区和所述第二偏振区,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具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大致相同;以及
第二可动偏振板,可动方式布置在所述并排方向上,以选择性重叠于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具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大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的所述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偏振区的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的所述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偏振区的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与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偏振区在大小和形状上大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与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偏振区在大小和形状上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偏振区与所述第二偏振区在大小与形状上大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与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布置在所述偏振板单元的相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上附加有第一操纵杆,以及,在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上附加有第二操纵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和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布置在所述偏振板单元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偏振区具有以粘合方式附加于其上的第一透明增强板,
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偏振区具有以粘合方式附加于其上的第二透明增强板,
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具有以粘合方式附加于其上的第三透明增强板,以及,
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具有以粘合方式附加于其上的第四透明增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遮光装置,其中,
将所述第二透明增强板和所述第三透明增强板布置成,使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与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偏振区彼此相对时,没有所述第二透明增强板和所述第三透明增强板布置在其间,以及
将所述第一透明增强板和所述第四透明增强板布置成,使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与所述偏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偏振区彼此相对时,没有所述第一透明增强板和所述第四透明增强板布置在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进一步包括:
具有开口的框架,所述偏振板单元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开口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进一步包括:
布置在机动车顶部的具有太阳天窗开口的顶盖,所述偏振板单元布置在所述太阳天窗开口内。
14.一种遮光装置,包括:
第一主偏振装置,用于在第一偏振方向上使光偏振;
第二主偏振装置,用于在第二偏振方向上使光偏振,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所述第二主偏振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偏振装置横向方式布置;
第一可动偏振装置,当其重叠在所述第一主偏振装置上时,选择性透光,以及当其重叠在所述第二主偏振装置时,选择性遮光;以及
第二可动偏振装置,独立于所述第一可动偏振装置移动,当所述第二可动偏振装置重叠在所述第二主偏振装置上时,所述第二可动偏振装置选择性透光,以及当所述第二可动偏振装置重叠在所述第一主偏振装置上时,所述第二可动偏振装置选择性遮光。
15.一种遮光位置选择方法,包括:
设置偏振板单元,其包括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区以及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区,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所述第一偏振区与所述第二偏振区在并排方向上相对彼此横向方式布置;
在所述并排方向上可动方式布置第一可动偏振板,以选择性重叠在所述第一偏振区和所述第二偏振区上,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大致相同的偏振方向;
在所述并排方向上可动方式布置第二可动偏振板,以选择性重叠在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上,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大致相同的偏振方向;以及
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和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改变所述偏振板单元、所述第一可动偏振板、以及所述第二可动偏振板的重叠状态。
CN 200620148469 2005-10-27 2006-10-27 遮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0848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12262 2005-10-27
JP2005312262 2005-10-27
JP2006215658 2006-08-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0848Y true CN200960848Y (zh) 2007-10-17

Family

ID=3806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484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0848Y (zh) 2005-10-27 2006-10-27 遮光装置
CN 200610150124 Pending CN1955026A (zh) 2005-10-27 2006-10-27 遮光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50124 Pending CN1955026A (zh) 2005-10-27 2006-10-27 遮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0960848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34336A (ja) * 2012-08-10 2014-02-24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N112017508B (zh) * 2020-09-29 2021-11-12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英语阅读填空学习辅助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5026A (zh) 2007-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9207C (zh) 切割液晶显示屏的装置和用该装置进行切割的方法
CN101060599A (zh) 屏幕、背投型投影机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476550A (zh) 透射型屏幕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200960848Y (zh) 遮光装置
CN1639619A (zh) 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724982A (zh) 秤的防风装置
CN1789035A (zh) 外部反光镜
CN1605533A (zh) 鞍乘型车辆用燃料箱配设构造
CN1782317A (zh) 用于可滑动分隔元件的驱动设备、驱动组件以及分隔元件
CN1899759A (zh) 机床的伸缩护板
CN1515937A (zh) 导引光束的方法、光导设备、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391B (zh) 池子底面装置
CN1645992A (zh) 图像形成设备的支承结构
CN1236342A (zh) 平台型打印机
CN1789034A (zh) 外部反光镜
CN1974257A (zh) 车体结构
CN101041162A (zh) 显示面板清洗设备
CN101044072A (zh) 集装箱
CN1248481C (zh) 用于在非接触扫描期间保持文档聚焦的方法和装置
CN1515766A (zh) 轻型建筑面板
CN101031019A (zh) 驱动装置和扫描设备
CN1990294A (zh) 车辆的遮阳装置
CN1506536A (zh)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CN1141557A (zh) 投影型图像显示设备
CN1540433A (zh) 镜头挡板机构和影像摄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