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3516A -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3516A
CN1753516A CN 200410078270 CN200410078270A CN1753516A CN 1753516 A CN1753516 A CN 1753516A CN 200410078270 CN200410078270 CN 200410078270 CN 200410078270 A CN200410078270 A CN 200410078270A CN 1753516 A CN1753516 A CN 1753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ts
protocol stack
data
r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82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0853C (zh
Inventor
许炳
梁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782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0853C/zh
Priority to PCT/CN2005/001522 priority patent/WO20060322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753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08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08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该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无线收发信机,所述无线收发信机在用户终端与核心网之间进行通信时,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进行每层协议栈的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接入系统的通信方法。本发明将原来RNC在各层协议栈对数据或控制信令的处理下移到基站进行,从而简化并加快通信的处理过程,提高数据和信令的处理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将UMTS称为WCDMA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UMTS系统包括用户终端(UE)、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Network,RAN)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其中,无线接入网络,如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处理UMTS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CN从逻辑上分为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 Domain,CS)和分组交换域(Packet Switched Domain,PS)。
参见图2所示,UTRAN包含一个或几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一个RNS由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01和一个或多个基站(NodeB)102组成。RNC101与CN之间的接口是Iu接口,NodeB 102和RNC 101通过Iub接口连接。在UTRAN内部,RNC之间通过Iur互联,Iur可以是直接的物理连接或传输网连接。NodeB是WCDMA系统的基站,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和基带处理部件,主要完成Uu接口物理层协议的处理,包括扩频、调制、信道编码及解扩、解调、信道解码等主要功能,还包括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相互转换等功能。RNC是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控制UTRAN的无线资源,主要完成连接建立和断开、切换、宏分集合并、无线资源管理控制等功能。
当用户终端通过UMTS网络通信时,UTRAN中所使用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如图3所示。图3包括图3a和图3b两部分,图3a是控制面协议栈,图3b是用户面协议栈,并且,虚线左侧的为UE、NodeB、RNC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为UE、NodeB、RNC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与NodeB之间的接口,lub表示NodeB和RNC之间的接口。从图3中可以看出,UE侧处理RRC层、PDCP层、RLC、MAC层和物理层的信息,网络侧的NodeB只处理物理层的信息,而其它高层信息全部由RNC来控制处理,即RNC处理物理层、MAC、RLC、RRC层以及PDCP层的信息。
RRC协议实现的功能包括:广播由非接入层提供的信息,广播与接入层相关的信息,建立、维持及释放UE和UTRAN之间的一个RRC连接,建立、重配置及释放无线承载,分配、重配置及释放用于RRC连接的无线资源,RRC连接移动功能管理,为高层PDU选路由,请求QoS的控制,UE测量上报和报告控制,外环功率控制,加密控制,慢速动态信道分配,寻呼,空闲模式下初始小区选择和重选,上行链路DCH上无线资源的仲裁,RRC消息完整性保护和CBS控制。
RLC协议的功能包括:分割和重组,串联,填充,用户数据的传送,错误检测,按序发送高层PDU,副本检测,流控,非证实数据传送模式序号检查,协议错误检测和恢复,加密,挂起和恢复功能。RLC协议提供TM,UM和AM三种数据传输模式。TM是透明模式传输,该模式使用固定的SDU大小,对时延要求较高,通常用于传输语音业务或者信令,UM是无应答模式传输,该模式使用可变SDU大小,对时延要求也较高,通常用于传输流媒体等业务,AM是应答模式传输,该模式对时延要求不高,但对误码率要求很高,通常用于传输WWW等数据业务。
MAC协议的功能包括: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为每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送格式,UE数据流之间的优先级处理,UE之间采用动态预安排方法的优先级处理,DSCH和FACH上几个用户的数据流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公共传输信道上UE的标识,将高层PDU复接为通过传输信道传送给物理层的传送块,并将通过传输信道来自物理层的传送块复接为高层PDU,业务量检测,动态传输信道类型切换,透明RLC加密,接入业务级别选择。
PDCP协议的功能包括:在发送与接收实体中分别执行IP数据流的头部压缩与解压缩,头部压缩方法对应与特定的网络层、传输层、或上层协议的组合,传输用户数据,将非接入层送来的PDCP-SDU转发到RLC层,将多个不同的RB复用到同一个RLC实体。
由于通信系统中任何的数据传输和信令控制都要依赖于各层协议的支持,那么,基于图3所示的协议栈结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UE侧先由PDCP对数据进行头压缩处理后发往RLC;RLC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发送至Node B侧;NodeB侧由物理层根据确定的编码方式将数据发至RNC;RNC侧顺序由PHY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做解调译码、解组合、重组数据以及解压缩后,得到UE所发的数据包。
同样,在信令传输过程中,UE侧由RRC、RLC、MAC和PHY依次将信令消息封装、分片和级联、选择合适的TFC,最后按选定的TFC编码调制后发送至Node B侧;Node B侧由物理层根据确定的编码方式将该信令消息发至RNC;RNC侧顺序由PHY层、MAC层、RLC层和RRC层做解调译码、解组合、重组数据以及解封装后,得到UE所发的信令消息,而后,RNC根据该信令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给你讲一下,之所以RNC中还有PHY,它是负责实现宏分集合并的,即将多条在空中传播的无线信号合并成1条有用信息)
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中,跟无线接口相关的协议栈都位于RNC中,层2和层1,或层2的子层之间存在传输网络层接口,而且RRC控制消息也需要通过传输网络层接口传送,这种功能的放置方式使得无线接口协议栈会要求无线接入网络提供特别的QoS保证,以满足无线接口协议栈消息的传输要求,而这种QoS要求是跟业务请求的QoS不相关的,接入网必须使用额外的机制耗费资源来保证无线接口信息在接入网中的正确传输,这样会造成无线接入网络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络,能提高无线接入网络的效率以及节约资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络的通信方法,使其能加快接入网络的速度,并节约资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包括:
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
无线收发信机,所述无线收发信机在用户终端与核心网之间进行通信时,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进行每层协议栈的处理。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包括:
RNC服务器,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控制信令;
RAN网关,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用户数据。
所述无线收发信机用于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进行PDCP、RLC、MAC协议的处理,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控制信令进行RLC、MAC协议的处理,并在所属物理层或传输网络层进行转发。
所述无线收发信机用于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进行PDCP、RLC、MAC协议的处理,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控制信令进行RRC、RLC、MAC协议的处理,并在所属物理层或传输网络层进行转发。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SCT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控制信令;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UD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用户数据。
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COPS/SCT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控制信令;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UD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用户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网络的通信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当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时,无线收发信机对来自用户终端经过各层协议栈处理的以及通过网络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进行各层协议栈的处理,然后将经过每层协议栈处理后得到的用户数据包通过网络控制单元发送给核心网或直接发送给用户终端,或根据解析出的控制信令执行操作。
所述无线收发信机是经由传输网络层将经每层协议栈处理后得到的用户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
所述用户终端对要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各协议栈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要发送的数据包在分组数据压缩协议(PDCP)层,由PDCP依次进行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网际协议(TCP/UDP/IP)头压缩后发往无线链路控制(RLC)层;RLC对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介质访问控制(MAC);MAC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将数据包发给无线收发信机。
当无线收发信机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用户数据包时,进行各协议栈的处理步骤包括:
a1.RTS侧物理层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b1.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后,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c1.RLC层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TS的PDCP层;
d1.PDCP层对经过压缩的TCP/UDP/IP头依次解压缩,得到UE最初发送的原始数据包,并通过传输承载将该数据包发往网络控制单元。
所述用户终端对要发送的控制信令进行各协议栈处理的步骤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将本层的信令消息封装为数据包发往RLC层;RLC对该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层;MAC选择合适的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发送给RTS。
当无线收发信机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信令时,进行各协议栈的处理步骤包括:
a2.RTS侧物理层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译码;
b2.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c2.RLC层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通过传输承载发往网络控制单元的RRC层;
d2.网络控制单元的RRC解析该消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过程完成后,网络控制单元将该消息的处理结果通过传输承载发送至核心网。
当无线收发信机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信令时,进行各协议栈的处理步骤包括:
a3.无线收发信机侧的物理层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译码;
b3.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c3.RLC层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RC层;
d3 RRC解析该消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过程完成后,通过传输承载将将该消息的处理结果发送至网络控制单元,然后再通过传输承载将其发送至核心网。
当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包括RNC服务器和RAN网关时,所述控制信令是通过RNC服务器在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转发,所述用户数据是通过RAN网关在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转发。
步骤c2中所述传输承载为SCTP/IP/L2/L1协议栈。
步骤c3中所述传输承载为COPS/SCTP/IP/L2/L1协议栈。
步骤d1中所述传输承载为UDP/IP/L2/L1协议栈。
本发明将原来RNC在各层协议栈对数据或控制信令的处理下移到基站进行,从而简化并加快通信的处理过程,提高数据和信令的处理速度。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接入层协议栈结构,保留了WCDMA系统的分层协议以及每层协议的功能,只是将原来RNC对各层协议的处理下移到基站处理,即:对于用户面信息,由基站RTS进行PHY、MAC、RLC和PDCP层协议处理,RNC不进行接入层的用户信息处理;对于控制面信息,基站RTS实现PHY、MAC、RLC和RRC层协议处理。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简化通信处理过程,降低传输时延,提高数据和信令处理速度及反馈速度,使其不仅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而且适用于优化Node B和RNC功能的接入网,保证未来高速数据业务的QoS免受重传时延造成的影响。
而且,如果无线接口协议栈完全下移到RTS,RTS和RSC之间的链路负载会大大降低,因为无线接口协议控制面RRC配置无线接口用户面协议的消息会在RTS内部执行,而且RLC重传也不会再使用这条链路,RTS和RSC之间的这个接口上的传输机制将得到简化,无线接入网络中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无线接入网络将能为高速数据业务的QoS提供保证。
本发明由于采用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可以简化每个实体的设计,优化RNC和基站的功能,使其更适用于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的接入网结构,且保证网络与UE之间有快速的反应机制,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组网带来便利,从而更能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UMTS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的UTRAN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包括图3a和图3b两部分,其中图3a为图2所示的UTRAN网络的控制面示意图,图3b为图2所示的UTRAN网络的用户面协议栈;
图4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接入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5包括图5a、图5b和图5c三部分,其中,图5a为图4所示的Tt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5b为图4所示的Tr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5c为图4所示的Tc接口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6包括图6a和图6b,其中图6a为图4所示的接入网络中用户面的协议栈示意图,图6b为图4所示的接入网络中控制面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接入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8包括图8a、图8b、图8c和图8d四部分,其中,图8a为图7所示的Tt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8b为图7所示的Tr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8c为图7所示的Tc接口协议栈的示意图,8d为Ti的接口协议栈示意图;
图9包括图9a和图9b,其中图9a为图7所示的接入网络中用户面的协议栈示意图,图9b为图7所示的接入网络中控制面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接入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1包括图11a、图11b和图11c三部分,其中,图11a为图10所示的Tt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11b为图10所示的Tr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11c为图10所示的Tc接口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2包括图12a和图12b,其中图12a为图10所示的接入网络中用户面的协议栈示意图,图12b为图10所示的接入网络中控制面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四的接入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4包括图14a、图14b、图14c和图14d四部分,其中,图14a为图13所示的Tt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14b为图13所示的Tr接口协议栈示意图,图14c为图13所示的Tc接口协议栈的示意图,14d为Ti的接口协议栈示意图;
图15包括图15a和图15b,其中图15a为图13所示的接入网络中用户面的协议栈示意图,图15b为图13所示的接入网络中控制面的协议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将无线接口层2协议栈,即PDCP/BMC/RLC/MAC等无线接口协议栈下移至NodeB,由NodeB来对来自UE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进行协议栈的处理。为了和现有技术进行区别,这里将增加了无线接口协议栈处理功能的NodeB称为无线收发信机(RTS),将不再实现已下移的无线接口协议栈功能的RNC称为无线基站控制器(RSC)。
下移的无线接口协议栈可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只PDCP/BMC/RLC/MAC协议栈下移,另一种是PDCP/BMC/RLC/MAC协议栈和RRC协议全部下移。
对于第一种情况,当UE发送数据到网络时,UE将经过PDCP/BMC、RLC、MAC协议栈处理过的数据包,由PHY发给RTS侧的PHY,经RTS侧MAC、RLC、PDCP/BMC协议栈处理后,得到UE发送的原始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通过RNC发送至核心网。当UE发送信令消息到网络时,该信令消息先由UE侧的RRC、RLC、MAC协议栈处理后,再通过UE侧的PHY发送给所属RTS侧的PHY,经过RTS侧MAC、RLC协议栈处理解析出该消息后,基站再根据消息内容作出相应的处理,之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RSC中的RRC层,由RSC转交给核心网。
对于第二种情况,当UE发送数据到网络时,具体过程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当UE发送信令消息到网络时,该信令消息先由UE侧的RRC、RLC、MAC协议栈处理后,再通过UE侧的PHY发送给所属基站的PHY,经过RTS侧MAC、RLC协议栈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RSC中的RRC层处理,RSC解析出其中的非接入层消息,将其转交给核心网。
并且,RSC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来实现用户面和数据面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两个物理实体分别来实现,比如,RSC包括RSC-Server和RAN-Gateway两部分,其中RSC-Server用于实现RSC控制面的功能,主要是在RTS和CN之间传送控制信令,RAN-Gateway用于实现RSC用户面的功能,主要是在RTS和CN之间传送用户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4和具体实施例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是在原有NodeB中实现PDCP/BMC/RLC/MAC等协议栈。这里将功能上得到了扩充的NodeB,称为RTS,而原先的RNC由于不再需要实现RLC/MAC等协议栈,功能上得到了部分简化,这里将其称为RSC。当然,RSC虽然功能得到了简化,但它依然实现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功能,以及RRC、RRM无线资源控制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网络结构包括:RSC 402和RTS 403。其中,RSC之间通过Tr接口相连,RSC 402与RTS 403通过Tt接口相连,RSC 402通过Tc接口与CN 401相连。
Tt接口的协议栈如图5a所示。在Tt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控制面使用的是RTSAP,用户面使用的是TtUP。在Tt接口的传输网络层,控制面使用SCTP/IP作为传输承载,用户面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其中,RTSAP实现公共传输信道管理、功控、测量等公共功能和专用传输信道管理、数据传输、无线链路监控等专用功能,还负责传送RSC中的RRC和RTS中的RLC/MAC/PHY之间的部分配置信息。TtUP是Tt接口的用户部分,负责将用户的业务数据从RTS传输到RSC。
不同RSC之间的接口为Tr,协议栈如图5b所示。在Tr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控制面使用的是RNSAP,用户面使用的是TrUP。在Tr接口的传输网络层,控制面使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用户面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当然,传输网络控制面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成熟的基于IP的协议栈。这里,RNSAP实现公共/专用信道的流量管理,以及传输网络的流量管理等功能,还负责报告公共/专用实体的测量信息。TrUP是Tr接口的用户部分,负责在RSC之间传输用户数据。
图6a所示为图4所示的无线接入网络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6a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SC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表示RTS和RSC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用户面数据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协议的处理,如此更有利于RTS中功能的实现,效率的提高。比如:RLC层的反馈重传机制在RTS中实现。
参见图4和6a所示,当UE发送一个数据包到网络侧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数据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数据包发送给PDCP,依次由PDCP进行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网际协议(TCP/UDP/IP)头压缩后发往RLC;RLC对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通过Uu接口将处理过的数据包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后,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TS的PDCP层。
2d.RTS侧PDCP层对经过压缩的TCP/UDP/IP头依次解压缩,得到UE最初发送给PDCP的原始数据包。
2e.RTS利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通过Tt接口将这一数据包发往RSC,由其通过Tc接口路由到核心网完成进一步处理。
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由核心网络发给本UE的数据包。
图6b为适于图4所示接入网结构的控制面接入层协议栈模型,图6b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SC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控制面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的处理,而RSC只实现RRC层协议的处理。
配合图6b所示,当UE发送一个高层信令消息到网络时,其具体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信令消息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RRC将本层的信令消息封装为数据包发往RLC层;RLC对该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层;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TFCS选择合适的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通过Uu接口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信令消息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通过Tt接口发往RSC的RRC层。
2d.RSC的RRC直接解析这一消息,然后根据解析出的消息进行相应处理,如连接建立、测量报告等,在一个处理过程完成后,RSC直接通过Tc接口利用传输承载将处理结果通知核心网处理,这里RSC可以将SCTP/IP作为传输承载。
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核心网的信令消息和接入网的RRC信令消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二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是按照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原则,将RSC分成RSC-Server和RAN-Gateway两个节点。其中,RSC-Server实现RSC的控制面功能,包括协议转换,无线资源控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RAN-Gateway实现RSC的用户面功能,主要是在RTS和CN之间传递用户数据。RTS是无线收发装置,包括无线基带数据处理,控制面协议转换以及PDCP/BMC/RLC/MAC等无线接口协议栈的处理。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网网络构架包括RSC Server 702、RAN-Gateway 701以及RTS 703。其中,RSC Server 702和RAN Gateway 701通过Ti接口相连,RTS 703通过Tt-c接口与RSC Server 702相连,CN 704通过Tc-c接口与RSC Server 702相连,CN 704通过Tc-u接口与RANGateway 701相连,RAN Gateway 701通过Tt-u接口与RTS 703相连。
Tt-c和Tt-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8a所示。参见图8a所示,Tt-c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RTSAP,传输网络层使用SCTP/IP作为传输承载。Tt-u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TtUP,传输网络层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这里,RTSAP实现公共传输信道管理、功控、测量等公共功能和专用传输信道管理、数据传输、无线链路监控等专用功能,另外它还负责传送RRC配置RLC/MAC/PHY的信息。TtUP主要负责在RTS和RAN-Gateway之间传输用户数据。
Tc-c和Tc-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8b所示。参见图8b所示,Tc-c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RSCAP,传输网络层使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Tc-u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TcUP,传输网络层使用GTP-U/UDP/IP作为传输承载。RSCAP主要实现移动性管理,RAB管理以及广播、寻呼等功能。TcUP负责在RAN-Gateway和CN之间传输用户数据。
Tr-c和Tr-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8c所示。参见图8c所示,Tr-c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RNSAP,传输网络层使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Tr-u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TrUP,传输网络层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RNSAP实现公共/专用信道的流量管理,以及传输网络的流量管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报告公共/专用实体的测量信息。TrUP是Tr-u接口的用户部分,它负责在RAN-Gateway之间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
Ti是一个新的接口,该接口协议栈使用非常灵活,可以使用全新的协议栈,也可以使用ITU-T的H.248协议栈或者IETF MEGACO协议栈。Ti的接口协议栈如图8d所示。RSC-Server通过Ti接口对RAN-Gateway进行管理。
图9a所示为图7所示的无线接入网络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其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AN-Gateway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u表示RTS和RAN-Gateway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用户面数据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协议的处理,如此更有利于RTS中功能的实现,效率的提高。比如:适于RLC层的反馈重传机制在RTS中实现。
参见图9a和7所示,当UE发送一个数据包到网络侧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数据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数据包发送给PDCP,依次由PDCP进行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网际协议(TCP/UDP/IP)头压缩后发往RLC;RLC对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将处理过的数据包通过Uu接口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后,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TS的PDCP层。
2d.RTS侧PDCP层对经过压缩的TCP/UDP/IP头依次解压缩,得到UE最初发送给PDCP的原始数据包。
2e.RTS通过Tt-u接口将这一数据包发往RAN-Gateway,由其路由到核心网完成进一步处理,这里,RTS利用SCTP/IP作为传输承载。
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由核心网络发给本UE的数据包。
图9b为适于图7所示接入网结构的控制面接入层协议栈模型,图9b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RSC Server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SC Server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c表示RTS和RNC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控制面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的处理,而RSC Server只实现RRC层协议的处理。
配合图9b所示,当UE发送一个高层信令消息到网络时,其具体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信令消息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RRC将本层的信令消息封装为数据包发往RLC层;RLC对该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层;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TFCS选择合适的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信令消息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通过Tt-c接口发往RSC Sever的RRC层。
2d.RSC Sever的RRC直接解析该消息,然后根据解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连接建立、测量报告等,在一个处理过程完成后,RSC Sever利用传输承载通过Tc-c接口将处理结果通知核心网处理。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采用了部分用户面功能下移,可简化通信处理过程,降低传输时延,提高数据和信令处理速度及反馈速度,使其不仅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而且适用于优化Node B和RNC功能的接入网,保证未来高速数据业务的QoS免受重传时延造成的影响。
而且,在实施例二中,由于采用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可以简化每个实体的设计,优化RNC和基站的功能,使其更适用于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的接入网结构,且保证网络与UE之间有快速的反应机制,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组网带来便利,从而更能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
下面结合图10和具体实施例三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是在原有NodeB中实现PDCP/BMC/RLC/MAC以及RRC等协议栈。NodeB功能上得到了扩充,这里将其称为RTS,而原先的RNC由于不再需要实现RLC/MAC等协议栈,功能上得到了部分简化,这里将其称为RSC。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网络结构包括:CN 1001、RSC 1002和RTS 1003。RSC 1002通过Tr接口与另一个RSC 1002相连,RSC 1002与RTS 1003通过Tt接口相连,RSC 1002通过Tc接口与CN 1001相连。
Tt接口的协议栈如图11a所示。在Tt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控制面使用的是RTSAP,用户面使用的是TtUP。在Tt接口的传输网络层,控制面使用SCTP/IP作为传输承载,用户面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RTSAP实现公共传输信道管理、功控、测量等公共功能和专用传输信道管理、数据传输、无线链路监控等专用功能。TtUP是Tt接口的用户部分,它负责将用户的业务数据从RTS传输到RSC。
不同RSC之间的接口为Tr,其协议栈如图11b。参见图11b所示,在Tr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控制面使用的是RNSAP,用户面使用的是TrUP。在Tr接口的传输网络层,控制面使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用户面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传输网络控制面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成熟的基于IP的协议栈。RNSAP实现公共/专用信道的流量管理,以及传输网络的流量管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报告公共/专用实体的测量信息。TrUP是Tr接口的用户部分,它负责在RSC之间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图12a为图10所示的接入网络中接入层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SC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表示RTS和RSC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用户面数据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以及RRC层协议的处理,如此更有利于RTS中功能的实现,效率的提高。
参见图12a和10所示,当UE发送一个数据包到网络侧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数据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数据包发送给PDCP,依次由PDCP进行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网际协议(TCP/UDP/IP)头压缩后发往RLC;RLC对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将处理过的数据包通过Uu接口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后,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TS的PDCP层。
2d.RTS侧PDCP层对经过压缩的TCP/UDP/IP头依次解压缩,得到UE最初发送给PDCP的原始数据包。
2e.RTS利用传输承载通过Tt接口将这该数据包发往RSC,并由RSC通过Tc接口路由到核心网完成进一步处理,这里,RTS利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由核心网络发给本UE的数据包。
图12b为适于图10所示接入网结构的控制面接入层协议栈模型,图8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SC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表示RTS和RSC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控制面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和RRC层协议的处理。
配合图12b所示,当UE发送一个高层信令消息到网络时,其具体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信令消息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RRC将本层的信令消息封装为数据包发往RLC层;RLC对该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层;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TFCS选择合适的TFC;最后由物理层通过Uu接口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信令消息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通过Tt接口发往RSC的RRC层。这里RTS采用COPS/SCTP/IP作为传输承载,以使控制信令发送至RSC后,可以用于RRC与RSC中的RRM之间请求策略信息。
2d.RSC的RRC直接解析这一消息,并根据解析的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如连接建立、测量报告等,在一个处理过程完成后,RSC直接通过传输承载将处理结果经Tc接口通知核心网处理,
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核心网的信令消息和接入网的RRC信令消息。
下面结合图13和具体实施例四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之间的区别在于,按照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原则,将RSC分成RSC-Server和RAN-Gateway两个节点。其中,RSC-Server实现RSC的控制面功能,包括协议转换,无线资源控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RAN-Gateway实现RSC的用户面功能,主要是在RTS和CN之间传递用户数据。RTS是无线收发装置,它包括无线基带数据处理,控制面协议转换等功能,RLC/MAC等无线接口协议栈用户面协议在RTS中实现。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网网络构架包括RSC Server 1303、RAN-Gateway 1302以及RTS 1304。其中,RSC Server 1303和RAN-Gateway1302通过Ti接口相连,RTS 1304通过Tt-c接口与RSC Server 1303相连,RSC Server通过Tc-c接口与CN 1301相连,RTS 1304通过Tt-u接口与RANGateway 1302相连,RAN-Gateway通过Tc-u接口与CN 1301相连。。
RSC Server实现RSC的控制面功能,包括协议转换,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RAN-Gateway实现RSC的用户面功能,主要是在RTS和CN之间传递用户数据。RTS是无线收发装置,它包括无线基带数据处理,控制面协议转换等功能,无线接口协议栈的控制面协议,如RRC协议等,以及在RTS中实现用户面协议,如PDCP/BMC/RLC/MAC等。
Tt-c和Tt-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14a所示。参见图14a所示,Tt-c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RTSAP,传输网络层使用SCTP/IP作为传输承载。Tt-u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TtUP,传输网络层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RTSAP实现公共传输信道管理、功控、测量等公共功能和专用传输信道管理、数据传输、无线链路监控等专用功能。TtUP主要负责在RTS和RAN-Gateway之间传输用户数据。
Tc-c和Tc-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14b示。参见图14b,Tc-c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RSCAP,传输网络层使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Tc-u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TcUP,传输网络层使用GTP-U/UDP/IP作为传输承载。RSCAP主要实现移动性管理,RAB管理以及广播、寻呼等功能。TcUP的功能是负责在RAN-Gateway和CN之间传输用户数据。
Tr-c和Tr-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14c示。参见图14c,Tr-c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RNSAP,传输网络层使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Tr-u接口协议栈的无线网络层使用的是TrUP,传输网络层使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RNSAP实现公共/专用信道的流量管理,以及传输网络的流量管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报告公共/专用实体的测量信息。TrUP是Tr-u接口的用户部分,它负责在RAN-Gateway之间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
Ti是一个新接口,RSC Server可以通过Ti接口对RAN-Gateway进行管理。该接口协议栈可以使用全新的协议栈,可以使用ITU-T的H.248/SCTP/IP协议栈或IETF MEGACO/SCTP/IP协议栈。其接口协议栈可以参见图14d所示。图15a为图13所示的接入网络中接入层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AN-Gateway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u表示RTS和RAN-Gateway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用户面数据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处理,如此更有利于RTS中功能的实现,效率的提高。
参见图15a和13所示,当UE发送一个数据包到网络侧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数据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数据包发送给PDCP,依次由PDCP进行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网际协议(TCP/UDP/IP)头压缩后发往RLC;RLC对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将处理过的数据包通过Uu接口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后,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TS的PDCP层。
2d.RTS侧PDCP层对经过压缩的TCP/UDP/IP头依次解压缩,得到UE最初发送给PDCP的原始数据包。
2e.RTS通过Tt-u接口利用传输承载将这一数据包发往RAN-Gateway,由RAN-Gateway通过Tc-u接口路由到核心网完成进一步处理,这里RTS利用UDP/IP作为传输承载。
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由核心网络发给本UE的数据包。
图15b为适于图13所示接入网结构的控制面接入层协议栈模型,图8中虚线左侧的部分表示UE和RTS之间分层的对应关系图,虚线右侧的部分为UE、RTS和RSC Server之间的分层传送模型,其中,Uu表示UE和RTS之间的接口,Tt-c表示RTS和RSC Server之间的接口。可以看出,对于控制面信息来说,RTS可实现PHY层、MAC层、RLC层和RRC层协议的处理。
配合图15b所示,当UE发送一个高层信令消息到网络时,其具体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
1)在UE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并无变化,因此UE侧信令消息发送的过程与WCDMA原有过程一致,即:RRC将本层的信令消息封装为数据包发往RLC层;RLC对该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层;MAC根据当前数据包和配置的TFCS选择合适的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通过Uu接口发送给RTS。
2)在RTS侧,由于协议栈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RTS侧对信令消息处理的过程也不同,相当于将原来RNC侧的处理全部移至RTS一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a.RTS侧物理层通过Uu接口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2b.RTS侧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LC层。
2c.RTS侧RLC层执行重组功能,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利用传输承载将数据包通过Tt-c接口发往RSC Sever的RRC层。
2d.RSC Sever的RRC直接解析该消息,然后根据解析处的该消息进行相应处理,如连接建立、测量报告等,在一个处理过程完成后,RSC Sever直接通过Tc-c接口利用传输承载将处理结果通知核心网处理。这里,RSC Sever利用SCCP/M3UA/SCTP/IP作为传输承载。
类似的,UE通过相反的过程来接收核心网的信令消息和接入网的RRC信令消息。
从实施例三和四可知,无线接口协议栈完全下移到RTS中,RTS和RSC之间的链路负载会大大降低,因为无线接口协议控制面RRC配置无线接口协议用户面协议的消息会在RTS内部执行,而且RLC重传也不会再使用这条链路,RTS和RSC这个接口上的传输机制将得到简化,无线接入网络中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无线接入网络将能为高速数据业务的QoS提供保证。
而且在实施例四中,由于采用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可以使网络朝着分布式架构方向发展,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组网带来便利,而且更能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网络包括:
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
无线收发信机,所述无线收发信机在用户终端与核心网之间进行通信时,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进行协议栈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包括:
RNC服务器,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控制信令;
RAN网关,用于转发无线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的用户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信机用于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进行PDCP、RLC、MAC协议的处理,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控制信令进行RLC、MAC协议的处理,并在所属物理层或传输网络层进行转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信机用于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用户数据进行PDCP、RLC、MAC协议的处理,对来自用户终端以及核心网的控制信令进行RRC、RLC、MAC协议的处理,并在所属物理层或传输网络层进行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SCT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控制信令;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UD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用户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COPS/SCT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控制信令;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通过UDP/IP作为传输承载传送用户数据。
7、一种无线接入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时,无线收发信机对来自用户终端经过各层协议栈处理的以及通过网络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进行各层协议栈的处理,然后将经过每层协议栈处理后得到的用户数据包通过网络控制单元发送给核心网或直接发送给用户终端,或根据解析出的控制信令执行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信机是经由传输网络层将经每层协议栈处理后得到的用户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对要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各协议栈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要发送的数据包在PDCp层,由PDCP依次进行TCP/UDP/IP头压缩后发往无线链路控制RLC层;RLC对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MAC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组合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将数据包发给无线收发信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线收发信机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用户数据包时,进行各协议栈的处理步骤包括:
a1.RTS侧物理层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和译码;
b1.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后,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c1.RLC层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TS的PDCP层;
d1.PDCP层对经过压缩的TCP/UDP/IP头依次解压缩,得到UE最初发送的原始数据包,并通过传输承载将该数据包发往网络控制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对要发送的控制信令进行各协议栈处理的步骤包括:
RRC将本层的信令消息封装为数据包发往RLC层;RLC对该数据包实施分片和级联后发往MAC层;MAC选择合适的TFC;最后由物理层根据选定的TFC进行编码调制后发送给RT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线收发信机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信令时,进行各协议栈的处理步骤包括:
a2.RTS侧物理层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译码;
b2.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c2.RLC层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通过传输承载发往网络控制单元的RRC层;
d2.网络控制单元的RRC解析该消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过程完成后,网络控制单元将该消息的处理结果通过传输承载发送至核心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线收发信机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信令时,进行各协议栈的处理步骤包括:
a3.无线收发信机侧的物理层接收到UE侧物理层发来的信令消息后,进行解调译码;
b3.物理层将译码后的数据发往RTS的MAC层,由MAC去掉相应的MAC控制头,将相应数据包发往RTS的RLC层;
c3.RLC层将分片和级联的数据进行重组,然后将数据包发往RRC层;
d3.RRC解析该消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过程完成后,通过传输承载将将该消息的处理结果发送至网络控制单元,然后再通过传输承载将其发送至核心网。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控制单元包括RNC服务器和RAN网关时,所述控制信令是通过RNC服务器在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转发,所述用户数据是通过RAN网关在核心网和无线收发信机之间转发。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2中所述传输承载为SCTP/IP/L2/L1协议栈。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3中所述传输承载为COPS/SCTP/IP/L2/L1协议栈。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中所述传输承载为UDP/IP/L2/L1协议栈。
CNB2004100782700A 2004-09-21 2004-09-21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085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82700A CN100370853C (zh) 2004-09-21 2004-09-21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PCT/CN2005/001522 WO2006032203A1 (fr) 2004-09-21 2005-09-21 Reseau d'acces radio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corresponda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82700A CN100370853C (zh) 2004-09-21 2004-09-21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516A true CN1753516A (zh) 2006-03-29
CN100370853C CN100370853C (zh) 2008-02-20

Family

ID=3608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27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0853C (zh) 2004-09-21 2004-09-21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0853C (zh)
WO (1) WO200603220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7057A3 (zh) * 2011-04-20 201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网关及系统
WO2012083815A1 (zh) * 2010-12-20 2012-06-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业务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404101A (zh) * 2012-12-31 2013-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8043B2 (ja) * 2002-12-12 2007-10-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EP1437908A1 (de) * 2003-01-13 2004-07-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Informationen an eine Gruppe von Funkstationen
AU2003303731A1 (en) * 2003-01-15 2004-08-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interworking unit for combining the signalling link of the two different control planes in a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FR2850828B1 (fr) * 2003-01-31 2005-04-29 Evolium Sas Procede pour la gestion de la qualite de service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3815A1 (zh) * 2010-12-20 2012-06-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业务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573005A (zh) * 2010-12-20 2012-07-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业务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573005B (zh) * 2010-12-20 2015-02-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业务接入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1107057A3 (zh) * 2011-04-20 201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网关及系统
CN102754521A (zh) * 2011-04-20 2012-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网关及系统
CN103404101A (zh) * 2012-12-31 2013-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04101B (zh) * 2012-12-31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0853C (zh) 2008-02-20
WO2006032203A1 (fr) 200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4998C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用于其中的移动体终端
CN1210971C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业务
CN1636374A (zh) 带有标题压缩的无线通信设备
CN1695354A (zh) 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213630C (zh) 移动台在无线网络子系统间切换期间的算法参数的传送
CN1375966A (zh) 用实时包传输状态和传输路径阻塞状态的通信质量控制
CN186080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84221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052002A (zh) 无线局域网系统
CN101069449A (zh) 依赖于调度模式的数据传送
CN1829111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914869A (zh) 用于处理无线协议层的数据单元的系统
CN1842217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01047711A (zh) Ip报文传输、协商带宽节省能力和节省网络带宽的方法
CN101053184A (zh) 增强的无线链路控制误差处理
CN101069401A (zh) 利用取决于媒体特性的上下文信息的传输的标题压缩的方法和设备
CN1852551A (zh) 基于移动网络的组播业务数据的实现方法
CN1921346A (zh) 数据分割级联传送方法
CN101068216A (zh) 上、下行传输方法及汇聚节点
CN1842218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
CN1992671A (zh) 第三代演进系统中传输ip头压缩数据包的方法
CN1822701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站
CN1756230A (zh) 降低实时业务时延及时延抖动的方法
CN1941734A (zh) 基于中转站实现差错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0344171C (zh) 无线网络系统及应用无线网络系统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