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8625A -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和通信模式变更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和通信模式变更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8625A
CN1728625A CN 200510087118 CN200510087118A CN1728625A CN 1728625 A CN1728625 A CN 1728625A CN 200510087118 CN200510087118 CN 200510087118 CN 200510087118 A CN200510087118 A CN 200510087118A CN 1728625 A CN1728625 A CN 1728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hannels
mention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state
supervision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71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2085C (zh
Inventor
田中信行
三浦孝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8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20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208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提高可继续通信的可能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RF部(44),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控制部(40),其取得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RF部(44)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所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在除了RF部(44)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中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和通信模式变更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和通信模式变更程序,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应于电波接收状态而变更调制方式等通信模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一边变更发送无线信号时的通信模式、一边进行通信的技术,公知的是一边变更调制方式、一边进行通信的链路自适应(linkadaptation)技术。在该链路自适应技术中,相应于电波接收状态而变更调制方式,由此可以实现用相应于无线通信状态的最佳调制方式来进行通信。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在分集(diversity)方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减轻干扰波影响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19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链路自适应技术中,将接收信号的SINR(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噪声比)作为接收状态而取得。然后,相应于该SINR来变更调制方式。
但是,在变更例如直角相位振幅调制方式的多值度的情况下,值越多,干扰波和噪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在通过提高多值度来变更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在多值度低的状态下的接收信号的SINR中表现不明显的干扰波和噪声的影响变得明显。即,在仅相应于接收信号的SINR而变更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如果以提高多值度的方式变更调制方式,则不能解调,从而存在不能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以提高多值度的方式变更调制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可继续通信的可能性的无线通信装置、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和通信模式变更程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无线通信单元,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将除了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调制方式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由此,可以根据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变更调制方式,所以在变更调制方式之前,可以预先确认在多值度低的状态下的接收信号的SINR中表现不明显的干扰波和噪声的至少一部分,在变更了调制方式以增大多值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可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装置配备有多个天线,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上述多个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天线数量变更单元,其根据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变更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天线数量。由此,可以根据在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中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变更调制方式,所以能够提高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通过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通信中频率信道电波接收状态数据,上述调制方式变更单元,根据由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由此,在变更调制方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干扰波强度数据计算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和由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计算出表示针对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的干扰波强度的干扰波强度数据,上述调制方式变更单元,根据上述干扰波强度数据,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由此,可以根据干扰波强度数据,变更调制方式。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多个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将除了由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第一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除了上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之外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上述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信号,由此取得表示由该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由此,可以在其他无线通信单元中计算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从而能够有效地使用无线通信单元。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载波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频率的载波;以及载波输入单元,其将由上述载波生成单元生成的载波输入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根据由上述载波输入单元输入的载波,接收上述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信号。
此外,在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将除了上述第一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多个频率信道作为第二监视对象频率信道,上述载波生成单元,在切换上述第二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多个频率的同时,生成上述载波。
此外,在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上述第二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频率是上述第一通信中频率信道的相邻信道和次相邻信道。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多个天线;无线通信单元,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和至少一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将除了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天线数量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天线数量。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无线通信步骤,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步骤,其将除了在上述无线通信步骤中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调制方式变更步骤,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在上述无线通信步骤中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模式变更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几个部分而发挥作用:无线通信单元,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将除了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调制方式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硬件构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硬件构成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收部的硬件构成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检测干扰波时的处理说明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1,如图1所示,包括基站装置2、移动站装置3、通信网络4而构成。基站装置2通常与多个移动站装置3进行通信。
基站装置2如图2所示,包括控制部21、存储部22、无线通信部23、网络接口部24而构成。控制部21控制基站装置2的各部分,执行与通话或数据通信相关的处理。存储部22作为控制部21的工作存储器而动作。此外,该存储部22保持与控制部21进行的各种处理相关的程序和参数,也存储本发明的程序。无线通信部23配备有多个天线以及与各天线对应的多个检波装置,并进行如下处理,即分别接收并解调来自于至少一个移动站装置3的音频信号或通信用数据包等,然后输出给控制部21,或者按照从控制部21输入的指示,对从控制部21输入的音频信号或通信用数据包等进行调制,然后经由天线输出。网络接口部24与通信网络4连接,接收来自于通信网络4的音频信号或通信用数据包等,然后输出给控制部21,或者按照控制部21的指示,向通信网络4发送音频信号或通信用数据包等。
移动站装置3如图3所示,包括控制部31、存储部32、无线通信部33而构成。控制部31控制移动站装置3的各部分,执行与通话或数据通信相关的处理。存储部32作为控制部31的工作存储器而动作。此外,该存储部32保持与控制部31进行的各种处理相关的程序或参数,也存储本发明的程序。无线通信部33配备有天线和检波装置,并进行如下处理,即按照从控制部31输入的指示,对音频信号或通信用数据包等进行调制,然后经由天线输出,或者接收并解调发送到天线的音频信号或通信用数据包,然后输出给控制部31。
在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和移动站装置3之间的通信中,使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TDD(Time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功能框图。该基站装置2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部40、多个振荡部41、多个切换部42、多个分配部43、多个RF(Radio Frequency:射频)部44而构成,各RF部44分别包括发送部45、接收部46而构成。振荡部41由成对的2个振荡部构成。即,振荡部41-1-1和振荡部41-1-2成为一对。同样,振荡部41-2-1和振荡部41-2-2成为一对。
控制部40由控制部21实现,将从例如网络接口部24输入的信号输入RF部44,同时将从RF部44输出的信号输出给例如网络接口部24。此外,决定应由振荡部41振荡的载波的频率。并且,控制振荡部41,指示振荡部41生成载波,该载波是在RF部44进行信号收发时的频率变换中使用的。
振荡部41按照控制部40的指示而生成载波,然后输出给切换部42。切换部42根据控制部40的指示,切换与分配部43连接的振荡部41,以相应于例如TDMA方式时的时隙(time slot)的定时,选择与每个时隙对应的频率的载波,然后输入RF部44。
分配部43将从切换部42输入的载波分配给各发送部45和接收部46。由于移动通信系统1使用TDD方式,所以每隔规定的时间就切换发送和接收。利用这样的方式,分配部43在发送的时间带,将从切换部42输入的载波分配给发送部45,在接收的时间带,将从切换部42输入的载波分配给接收部46。
RF部44-1和RF部44-2可以实现信号收发分集或自适应阵列。发送部45对从控制部40输入的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得调制信号,通过将该调制信号与从分配部43输入的载波合成,而进行频率变换,然后从天线发送到无线区间。分别输入发送部45-1和发送部45-2的载波是分别从分配部43-1和分配部43-2输入的,但这些载波可以是相同频率的载波。由此,可以实现信号发送分集或自适应阵列中的发送指向性。
接收部46通过将从分配部43输入的载波与发送到天线的无线信号合成,而进行频率变换,然后将进行解调和解码后得到的信号输出给控制部40。在该情况下,接收部46采用如下结构,即从分配部43-1和分配部43-2被输入在不同的振荡部41中生成的2个载波,接收部46使用这2个载波,可以同时接收2个频率的电波。具体地讲,如图5所示,从天线输入接收部46的信号,分为2路,在一路信号的路径上,设置用于合成从分配部43-1输入的载波的乘法器47-1,在另一路信号的路径上,设置用于合成从分配部43-2输入的载波的乘法器47-2。虽然未图示,但在每个路径上都设置调制电路和编码电路等为了接收信号所必需的各种电路,对在各路径上分别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
这样,可以在1个RF部44中接收2个频率的信号,由此可以将一个信号用于接收与通信相关的信号,而将另一个信号用于检测干扰波。所谓的干扰波,是干扰与通信相关的信号频率的频率的电磁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该干扰波,在振荡部41-1-1和振荡部41-1-2中生成用于接收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载波,在振荡部41-2-1和振荡部41-2-2中生成用于接收与干扰波相关的信号的载波。这样,通过合成由振荡部41-2-1和振荡部41-2-2生成的载波,接收部46可以接收干扰波。另外,为了在接收部46-1和接收部46-2中实现信号接收分集或自适应阵列的接收权的计算,从分配部43-1和分配部43-2分别输入接收部46-1和接收部46-2的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载波,是相同频率的载波。
以下详细说明用于进行干扰波检测的处理。图6是用于说明在检测干扰波时的处理的说明图。在移动通信系统1中,使用TDMA-TDD方式,沿时间轴反复进行接收/发送,同时,将接收/发送的各个过程分割为更小的时隙,以进行多个通信。在图6中,用于接收的时隙用100-m-n(m、n是自然数)表示,用于发送的时隙用101-m-n(m、n是自然数)表示。在该m是相同数字的时隙中,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
在1个时隙内,接收部46或发送部45利用相同频率的载波,对与上述通信相关的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接收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同时,也接收与干扰波相关的信号。在也接收与该干扰波相关的信号的情况下,从分配部43-2输入的载波,在1个时隙内切换4个频率,由此可以接收与4个频率的干扰波相关的信号。该4个频率分别是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频率的相邻信道以及次相邻信道。信道在频率轴上等间隔配置,所谓的相邻信道是指在频率轴上与通信信号的频率相邻的信道,所谓的次相邻信道,是在频率轴上与相邻信道的频率相邻的信道,是具有不同于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频率的频率的信道。在图6中,用x表示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频率,用x-1、x+1表示相邻信道的频率,用x-2、x+2表示次相邻信道的频率。另外,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接收4个频率的信号的情况,但也可以不是4个。
如上所述,通过在1个时隙内检测4个干扰波,可以根据与该干扰波相关的信号和与通信相关的信号,取得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干扰波强度数据。在干扰波强度数据中,可以使用例如D/U比(Desired/Undesired ratio),该D/U比表示与通信相关的信号(Desired Signal:期望信号)和与干扰波相关的信号(UndesiredSignal:不期望信号)的接收状态的比。即,在干扰波相对于与通信相关的信号较大的情况下,难以从通信信号中分离有效信号。干扰波强度数据就是作为表示该难度的数据而使用的。另外,作为表示各信号接收状态的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可以使用各信号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强度)或SINR。以下,对使用D/U比作为干扰波强度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根据这样取得的干扰波强度数据,变更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通信模式。具体地讲,在干扰波强度数据小的情况下,即干扰波的接收强度比期望波的接收强度大的情况下,可以变更为对干扰波强的调制方式,也可以相应于干扰波强度数据来决定所使用的天线的数量。
以下说明变更通信模式的处理的更具体例子。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对RSSI平均而得到的数据作为总接收强度,然后利用以下计算式(1)计算出D/U比E,所述RSSI作为表示相邻信道和次相邻信道的接收状态的数据。其中,D是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RSSI,Ui是与频率i的干扰波相关的信号的RSSI。此外,n(其中n=4)是测定干扰波的信道数量。
E=D/(n×(Ux-2+Ux-1+Ux+1+Ux+2))              ……(1)
然后,根据这样得到的D/U比E,利用以下的表1来决定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调制方式。具体地讲,根据基于在时隙100-1-1中测定的干扰波的RSSI的D/U比,决定时隙100-1-1中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调制方式。
〔表1〕
  E[dB]   大于或等于44   45~44   43~41   40~38   小于或等于37
  调制方式   π/4DQPSK   16QAM   24QAM   32QAM   64QAM
由此,可以相应于与通信相关的干扰波强度数据而变更调制方式,从而能够提高可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对RSSI合计而得到的数据作为总接收强度,然后利用以下计算式(2)计算出D/U比E,所述RSSI是对测定干扰波的每个信道的干扰波加权而得到的。其中,使相邻信道的权是次相邻信道的2倍。此外,n(其中n=1+2+2+1=6)是测定加权后的干扰波的信道数量。
E=D/(n×(Ux-2+Ux-1×2+Ux+1×2+Ux+2))            ……(2)
然后,利用与表1同样的表,根据D/U比E,来决定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调制方式。由此,可以相应于与通信相关的干扰波强度数据而变更调制方式,从而能够提高可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测定干扰波的信道,计算出D/U比。具体地说,如以下计算式(3)所示,计算出与各信道对应的D/U比Ei
Ei=D/Ui(i=x-2,x-1,x+1,x+2)                  ……(3)
然后,根据这样得到的D/U比Ei,利用以下的表2来决定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调制方式。即,在4种调制方式中选择最容易进行信号分离的调制方式,所述4种调制方式是根据各干扰波分别对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干扰波强度数据施加的影响而求出的。例如,在Ex-2=45、Ex-1=40、Ex+1=36、Ex+2=30的情况下,根据这些数据分别求出的调制方式是π/4DQPSK、π/4DQPSK、16QAM、64QAM,但在它们中选择解调最容易的调制方式π/4DQPSK。
〔表2〕
  Ei[dB]   大于或等于44   45~44   43~41   40~38   小于或等于37
  i=x-2   π/4DQPSK   16QAM   24QAM   32QAM   64QAM
  i=x-1   π/4DQPSK   π/4DQPSK   π/4DQPSK   16QAM   24QAM
  i=x+1   π/4DQPSK   π/4DQPSK   π/4DQPSK   16QAM   24QAM
  i=x+2   π/4DQPSK   16QAM   24QAM   32QAM   64QAM
由此,控制部40可以相应于与通信相关的干扰波强度数据而变更调制方式,从而能够提高可继续通信的可能性。
在按照上述实施方式而决定了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为了收发与通信相关的信号而使用的天线数量,即RF部44的数量。
即,当通过变更调制方式,而使得调制方式的多值度提高时,由于相对于噪声或干扰波而变弱,所以实质信号到达的距离变短。因此,如果不增大发送功率,提高SINR,区域就会变窄。此外,越提高调制方式的多值度,针对调制的干扰波的噪声影响就越严重。因此,通过相应于调制方式而变更天线数量,如果增加天线数量,则能够增大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同时能够得到信号收发分集的效果。即,利用信号收发分集,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信号收发。
即使在不变更调制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为了收发与通信相关的信号而使用的天线数量。在干扰波的RSSI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调制方式,都存在受到该干扰波的干扰而不能解调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变更天线数量,如果增加天线数量,则能够得到信号收发分集的效果。即,利用信号收发分集,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信号收发。
以下参照流程图,对以上处理进行更详细说明。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处理流程图。在该图中,将用于收发与通信相关的信号的RF部44作为RF部A,而将用于接收与干扰波相关的信号的RF部44作为RF部B而进行说明,但如上所述,在1个RF部44中同时接收2个信号的情况下,RF部A和RF部B可以在物理上设置在同一RF部44中。
在RF部A处于通信中的情况下,判断RF部B是否正在被使用(S100)。作为RF部B,如上所述,可以与RF部A设置在同一RF部44内,也可以使用在其他RF部44中没有使用的接收部46。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用空闲的接收部46来测定干扰波,所以对该接收部46是否正在被使用进行判断。
在RF部B没有空闲的情况下,在RF部A中测定SINR(S110),相应于该SINR来决定RF部A的调制方式(S112)。该S110和S112的处理,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链路自适应处理。
在RF部B空闲的情况下,在RF部A中测定SINR和RSSI(S102),同时在RF部B中测定干扰波的RSSI(S104)。此时,通过接收相邻信道/次相邻信道的信号,可以测定干扰波。此外,为了能够在1个时隙内接收这些信号,优选使用能够高速地切换频率的振荡部41和切换部42。然后,根据所测定的RSSI和SINR,计算出D/U比(S106)。另外,在D/U比的计算中,可以将为了计算SINR而测定的噪声和干扰波作为干扰波成分使用。
然后,控制部40根据计算出的D/U比,决定RF部A的调制方式(S108),在下一个信号发送时隙中,应用该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由此,能够提高继续通信的可能性。即,在要变更调制方式的情况下,预先检测出干扰波,根据该干扰波的状况来决定调制方式,由此可以在变更了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将受到在接收信号的SINR中表现不明显的干扰波的干扰影响降到最小限度。此外,通过同时变更天线数量,在变更了调制方式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信号收发。

Claims (11)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无线通信单元,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
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将除了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
调制方式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备有多个天线,
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上述多个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
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天线数量变更单元,其根据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变更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天线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通过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通信中频率信道电波接收状态数据,
上述调制方式变更单元,根据由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干扰波强度数据计算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和由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计算出表示针对上述通信中频率信道的干扰波强度的干扰波强度数据,
上述调制方式变更单元,根据上述干扰波强度数据,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上述无线通信单元,
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将除了由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第一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除了上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之外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上述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信号,由此取得表示由该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载波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频率的载波;以及
载波输入单元,其将由上述载波生成单元生成的载波输入上述无线通信单元,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根据由上述载波输入单元输入的载波,接收上述第一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信号。
7.根据权利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将除了上述第一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多个频率信道作为第二监视对象频率信道,
上述载波生成单元,在切换上述第二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多个频率的同时,生成上述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监视对象频率信道的频率是上述第一通信中频率信道的相邻信道和次相邻信道。
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多个天线;
无线通信单元,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和至少一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
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将除了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
天线数量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天线数量。
10.一种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无线通信步骤,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
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步骤,其将除了在上述无线通信步骤中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
调制方式变更步骤,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在上述无线通信步骤中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11.一种通信模式变更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几个部分而发挥作用:
无线通信单元,其使用至少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无线通信;
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取得单元,其将除了由上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的频率信道即通信中频率信道之外的至少一个频率信道作为监视对象频率信道,取得表示由该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状态的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以及
调制方式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监视对象频率信道接收状态数据表示的接收状态,变更上述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
CNB2005100871183A 2004-07-29 2005-07-26 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模式变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0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2518A JP4583096B2 (ja) 2004-07-29 2004-07-29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態様変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22518 2004-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625A true CN1728625A (zh) 2006-02-01
CN100512085C CN100512085C (zh) 2009-07-08

Family

ID=3590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71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085C (zh) 2004-07-29 2005-07-26 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模式变更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83096B2 (zh)
CN (1) CN100512085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371B (zh) * 2007-05-01 2012-08-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669398B (zh) * 2007-04-24 2013-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移动台以及处理器
CN104618965A (zh) * 2013-11-05 2015-05-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05099616A (zh) * 2014-05-09 2015-11-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讯设备、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07533788A (zh) * 2015-03-02 2018-01-02 洛卡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监视所运输的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19192A (ja) * 2014-07-09 2016-02-0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61Y2 (zh) * 1985-02-28 1991-01-11
JPS63177630A (ja) * 1987-01-19 1988-07-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干渉検出回路
JP3581282B2 (ja) * 1999-09-17 2004-10-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JP2002290246A (ja) * 2001-03-28 2002-10-04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送受信機
JP3553047B2 (ja) * 2002-02-28 2004-08-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Sir測定装置、sir測定方法、sir測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sir測定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3732830B2 (ja) * 2002-10-10 2006-01-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方法
JP2004153466A (ja) * 2002-10-29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JP3877708B2 (ja) * 2003-05-23 2007-02-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398B (zh) * 2007-04-24 2013-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移动台以及处理器
CN101690371B (zh) * 2007-05-01 2012-08-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4618965A (zh) * 2013-11-05 2015-05-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04618965B (zh) * 2013-11-05 2019-05-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05099616A (zh) * 2014-05-09 2015-11-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讯设备、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05099616B (zh) * 2014-05-09 2020-03-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讯设备、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07533788A (zh) * 2015-03-02 2018-01-02 洛卡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监视所运输的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US10748109B2 (en) 2015-03-02 2020-08-18 Locus Solu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ransported cargo
US11475391B2 (en) 2015-03-02 2022-10-18 Locus Solu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ransported carg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42203A (ja) 2006-02-09
CN100512085C (zh) 2009-07-08
JP4583096B2 (ja)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7746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761322B1 (ko) 다운링크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채널 품질 측정값 제공 방법,무선 디지털 통신 시스템 및 사용자 장치
US916673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829102A (zh) 移动通信用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CN1290348C (zh) 可切换调制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方法
CN1330816A (zh) 数字信号传输的方法和无线系统
US20050254415A1 (en) Multi-carrier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device
CN1241439C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05122616A1 (ja) 通信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708912A (zh) 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的接收机及其干扰抑制方法
EP241351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63769A1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728625A (zh)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模式变更方法和通信模式变更程序
WO20060204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ngular ho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7021886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program therefor
US8165537B2 (en)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0402035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polarization selection for a cellular base station
US11515922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0939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9754C (zh) 基站装置和分组发送方法
JPH10163936A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70223616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60199A (zh) 多天线传输方法
WO2008077629A1 (en) Power-efficient multi-branch reception
CN1647422A (zh) 无线装置及基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