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nts

Search tools Text Classification Chemistry Measure Numbers Full documents Title Abstract Claims All Any Exact Not Add AND condition These CPCs and their children These exact CPCs Add AND condition
Exact Exact Batch Similar Substructure Substructure (SMARTS) Full documents Claims only Add AND condition
Add AND condition
Application Numbers Publication Numbers Either Add AND condition

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Abstract

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涉及医药领域,是来源于植物为原料的医药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首次建立了:用薄层色谱法检查板蓝根制剂中有无板蓝根和大青叶药材的提取物存在;板蓝根制剂工艺过程中有无实施酒沉步骤的判断标准;板蓝根药材和板蓝根制剂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的含量,给出了不同来源的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为50~400μg;保证了工艺的规范化和质量的稳定一致。从操作上看,本发明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精确度高。

Landscapes

Show more

CN1248696C

Chin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Inventor
曾令杰
李楚源
陈矛
梁惠瑜
杨东升
陈松光
王德勤
Current Assignee
Hutchison Whampoa Guangzhou Baiyunshan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Worldwide applications
2003 CN

Application CN 03147017 events
2006-04-05
Application granted
Anticipated expiration
Expired - Lifetime

Description

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是来源于植物为原料的医药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涉及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板蓝根(Radix isatidis)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之功效。《中国药典》(1995年版、2000年版)记载的板蓝根颗粒剂是取板蓝根的水煎液加乙醇使其浓度为60%,沉淀除去多糖后、上清液浓缩加辅料而制成;板蓝根茶是取板蓝根的水煎液加乙醇使其浓度为60%,沉淀除去多糖后、上清液浓缩后加蔗糖和糊精,压制、干燥而成。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较多,有靛蓝、靛玉红、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等成分,但到目前为止,有效成分尚不明确,而中国药典提供的二项定性鉴别反应为质量控制标准:(1)荧光鉴别:取本品0.5g(含糖型)0.3g(无糖型),加水5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斑点呈蓝紫色。(2)氨基酸的试管颜色反应:取本品0.5g(含糖型)0.3g(无糖型),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0.5ml,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溶液呈蓝紫色。很明显,药典提供的荧光和氨基酸的定性鉴别反应又难于达到控制其内在质量的目的,因为,首先,该标准没有定量分析标准,其次,其中的两项鉴别反应无法肯定制剂中所使用的药材是来自于基源植物菘蓝,表现在:A、荧光反应绝大多数植物均有;B、氨基酸为一广谱成分,几乎是所有的植物均有氨基酸的试管反应。
靛蓝、靛玉红为脂溶性成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药典规定的板蓝根制剂(1990年版~2000年版)采用的水煎醇沉法的生产工艺保留的绝大部分成分是水溶性的成分,而脂溶性成分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极少。对板蓝根制剂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研究放在以靛蓝、靛玉红作为制剂的质控指标上,这显然也不妥。
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由于药典规定的板蓝根颗粒(1990年版~2000年版)采用的水煎醇沉法的生产工艺,在现有的标准中无法鉴别是否采用了醇沉,无法控制产品的真假,没有判断板蓝根颗粒剂中是否用板蓝根药材制备的标准;也无法判断工艺过程中是否实施了酒沉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板蓝根制剂1g中含腺苷的量为50~400μg。板蓝根制剂的制备方法按中国药典2002年版一部p490~491页所公开的方法,取板蓝根的水煎液加乙醇使其浓度为60%,沉淀除去多糖后、上清液浓缩加药学上允许的辅料按常规的药物制剂工艺制备制成。
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制剂中腺苷含量的控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的含量,色谱条件是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为6∶94作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理论塔板数按腺苷计应不低于2000;测定时,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是精密称取腺苷10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置刻度,摇匀,配制得每1ml中含腺苷40μg的甲醇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是取本制剂的粉末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80%甲醇20ml,称重,提取20分钟,以80%甲醇补足损失的重量,滤过,取续滤液配成lml中含0.25g板蓝根制剂的甲醇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含腺苷的量为50~400μg/g,其中板蓝根含糖型颗粒剂含腺苷的量的不得少于50μg/g,板蓝根无糖型颗粒剂含腺苷的量的不得少于80μg/g。
进一步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检测板蓝根制剂中有无板蓝根和大青叶药材的提取物存在,具体方法参见中国药典附录薄层色谱法,薄层条件是可以用硅胶G板为层析板,以丙酮∶氯仿∶甲酸为4∶5∶l作展开剂,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显色观察结果:a、于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液的色谱中,与大青叶的色谱在同一位置(Rf0.4左右)不应有一个同样大小或更大的黄绿色的荧光斑点,来判断板蓝根制剂中没有大青叶药材的提取物掺入;b、以0.1%的溴甲酚绿甲醇溶液显色,100℃加热5~10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与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黄色斑点的出现,以判断板蓝根制剂中有板蓝根药材的提取物存在。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方法可以是:(1)取板蓝根制剂6~10g,加1M盐酸10ml溶解、酸化,加乙酸乙酯30ml,提取30分钟,取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2)分别取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各lg,加50ml水煮沸30min,滤过,滤液蒸干后加1M盐酸lml酸化,然后加乙酸乙酯10ml,提取30分钟,取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以1ml甲醇溶解。
为了进一步鉴别板蓝根制剂工艺过程中是否用了60%的乙醇沉淀的步骤,取本品1g,置于25ml试管中,加入60%的乙醇20ml,振摇,使充分溶解,静置0.5小时后,立即观察,溶液或溶液层中不应有大量絮状物出现。样品无絮状沉淀则是有60%的乙醇沉淀的步骤,若有大量絮状物出现(辅料的沉淀除外)则说明是无60%的乙醇沉淀的步骤。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是首次建立了:板蓝根制剂中板蓝根药材有无和大青叶有无的判断方法;板蓝根制剂工艺过程中有无实施酒沉步骤的判断标准;板蓝根制剂中有效成分腺苷的定量分析标准和方法;保证了工艺的规范化和质量的稳定一致;另外,从操作上看,本发明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精确度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叙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1)取药材板蓝根0.5Kg加大青叶1.0Kg,用水煎煮2次,过滤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加蔗糖制粒,干燥制成含糖型板蓝根颗粒剂。取颗粒剂粉末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80%甲醇20ml,称重,平行3份。超声提取20分钟,以80%甲醇补足损失的重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腺苷10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置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腺苷40μg)。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6∶9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该板蓝根颗粒剂中腺苷为48μg/g。
取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各1g,加50ml水煮沸30min,滤过,滤液蒸干后加1M盐酸1ml酸化,然后加乙酸乙酯10ml,超声提取30分钟,另取该板蓝根颗粒10g,加1M盐酸10ml溶解、酸化,加乙酸乙酯30ml,超声提取30分钟,取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分别取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以1ml甲醇溶解,分别制成大青叶和板蓝根的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丙酮∶氯仿∶甲酸(4∶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1)于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液的色谱中,与大青叶的色谱在同一位置(Rf0.4左右)有一个更大的黄绿色的荧光斑点,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掺入了大青叶的提取物。(2)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0℃加热5~10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与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黄色斑点的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含有板蓝根药材提取物。(3)取本品1g,置于25ml试管中,加入60%的乙醇20ml,振摇,使充分溶解,静置0.5小时后,立即观察。样品完全溶解,溶液中有大量絮状物出现,证明该板蓝根颗粒的制剂工艺中没有实施酒精沉淀的工艺步骤。
实施例2
(1)取北京某厂的板蓝根颗粒剂(含糖型和无糖型各1个批号),按“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腺苷含量,结果,含糖型的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为142μg/g;无糖型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为236μg/g。
(2)按与“实施例1”中的“(2)”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a、于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液的色谱中,与大青叶的色谱在同一位置(Rf0.4左右)没有一个的黄绿色的荧光斑点,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没有掺入大青叶提取物。B、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0℃加热5~10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与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黄色斑点的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含有板蓝根药材提取物。
(3)取本品1g,置于25ml试管中,加入60%的乙醇20ml,振摇,使充分溶解,静置0.5小时后,立即观察。样品分为溶液和沉淀两层,溶液层透明澄清,无絮状物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的制剂工艺中实施酒精沉淀的工艺步骤。
实施例3
(1)取广州某药厂的板蓝根颗粒剂(含糖型,按“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腺苷含量,结果,该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为298μg/g。
(2)按与“实施例1”中的“(2)”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a、于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液的色谱中,与大青叶的色谱在同一位置(Rf0.4左右)没有一个的黄绿色的荧光斑点,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没有掺入大青叶提取物。b、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0℃加热5~10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与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黄色斑点的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含有板蓝根药材提取物。
(3)取本品1g,置于25ml试管中,加入60%的乙醇20ml,振摇,使充分溶解,静置0.5小时后,立即观察。样品完全溶解成透明的溶液,无絮状物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的制剂工艺中实施酒精沉淀的工艺步骤。
实施例4
(1)取我厂按中国药典生产的板蓝根颗粒剂(无糖型),按“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腺苷含量,结果,该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为398μg/g。
(2)按与“实施例1”中的“(2)”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a、于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液的色谱中,与大青叶的色谱在同一位置(Rf0.4左右)没有一个的黄绿色的荧光斑点,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没有掺入大青叶提取物。b、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0℃加热5~10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与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黄色斑点的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剂中含有板蓝根药材提取物。
(3)取本品1g,置于25ml试管中,加入60%的乙醇20ml,振摇,使充分溶解,静置0.5小时后,立即观察。样品完全溶解成透明的溶液,无絮状物出现。表明,该板蓝根颗粒的制剂工艺中实施酒精沉淀的工艺步骤。

Claims (3)
Hide Dependent

1、一种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的含量,色谱条件是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为6∶94作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理论塔板数按腺苷计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为每1ml中含腺苷40μg的腺苷甲醇溶液;供试品溶液为每1ml中含0.25g板蓝根制剂的甲醇溶液;(2)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板蓝根制剂中有无板蓝根和大青叶药材的提取物存在;(3)取本品1g,置于25ml试管中,加入60%的乙醇20ml,振摇,使充分溶解,静置0.5小时后,立即观察,溶液或溶液层中不应有大量絮状物出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薄层色谱法,其薄层条件是以硅胶G板为层析板,以丙酮∶氯仿∶甲酸为4∶5∶1作展开剂,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显色观察结果:a、于365nm荧光下检视,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中,与大青叶的色谱在同一位置,不应有一个同样大小或更大的黄绿色的荧光斑点,来判断板蓝根制剂中没有大青叶药材的提取物掺入;b、以0.1%的溴甲酚绿甲醇溶液显色,与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黄色斑点的出现,以判断板蓝根制剂中有板蓝根药材的提取物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方法是:(1)取板蓝根制剂6~10g,加1M盐酸10ml溶解、酸化,加乙酸乙酯30ml,提取30分钟,取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2)分别取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各1g,加50ml水煮沸30min,滤过,滤液蒸干后加1M盐酸1ml酸化,然后加乙酸乙酯10ml,提取30分钟,取乙酸乙酯溶液,蒸干,残渣以1ml甲醇溶解。